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2页
    二零二
    夺权的信号
    李鑫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向华国锋送去“四人帮”夺权的信号,内中有一段少为人知的经历。
    毛主席病逝以后,9月15日,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姚文元要负责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李鑫向他们报告,毛选五卷中多少篇是毛主席的手稿,有多少是整理稿?想要直接插手毛选五卷的编辑出版工作。
    李鑫于1948年5月在天津南开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1958年由高教部调到党中央机关工作,历任康生办公室秘书,跟随康生犯过错误。他在担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领导成员、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后,主要精力编阅毛泽东选集。当他听到姚文元询问毛选五卷文稿情况时,立刻意识到张春桥、姚文元是别有用心的。拒绝交出毛主席的文稿。
    过了一个星期,9月23日,姚文元又写信给李鑫,要李鑫将毛选5卷的文稿送给他。李鑫还是不给。
    9月24日,李鑫带着姚文元的信,去找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李鑫说:“形势愈来愈清楚,他们是要夺中央的权。事情已经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了!”
    9月25日,李鑫又把姚文元写给他的信,送给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建议党中央直接抓毛泽东选集五卷的出版工作。他在信上写道:“送上姚文元的信,我建议政治局讨论一次毛选问题。”
    继姚文元来信之后,9月28日,张春桥把李鑫找到钓鱼台谈话,盛气凌人地说:“我是中央常委,五卷工作我是脱不了身的。”
    李鑫归来,立即把张春桥谈话的内容,汇报给汪东兴。他并请汪东兴转告华国锋,要求当面向华国锋汇报一次。
    汪东兴当天向华国锋报告了李鑫的要求。
    华国锋马上约李鑫在9月29日下午,到国务院会议厅个别谈话。
    李鑫向华国锋汇报了张春桥、姚文元要毛泽东选集五卷文稿的情况,同时向他讲了“四人帮”的问题和自己的看法。
    华国锋神态严肃地听着,思考着。在三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华国锋主要是听李鑫讲。李鑫建议中央要采取果断措施,把他们隔离审查!
    华国锋微微点头:“你的意见很好,我要再同几个同志商量一下。”
    华国锋又说:“我很忙。我没有时间看很多材料。你注意一下报纸舆论动向,有什么情况,马上报告。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李鑫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自此以后,李鑫每天仔细当天的首都报纸。10月4日这天,当他读到《光明日报》的文章后,立刻向汪东兴报告,请他火速转告华国锋。他说:“这是‘四人帮’向党中央发起夺权的信号,建议党中央赶快行动,采取果断措施!”
    无声的惊雷
    深为党和国家命运担忧的老一辈革命家、老干部,像飞翔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燕,肩负着历史的责任,私下一直在商议着、谈论着如何解决“四人帮”的问题。
    1976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党中央立刻派出中央代表团奔赴灾区,亲切慰问灾区人民。
    这时,上海出版的《学习与批判》杂志却发表了署名忻启明的《山崩地裂视若等闲》的文章,胡说什么“每当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就总要跳出来造谣惑众,散布悲观情绪,宣传开历史倒车,妄图取消革命,复辟资本主义。”文章的矛头,显然是针对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同志的。
    胡乔木读到了这篇文章,文中的火药味引起了他的注意。联想到江青到大寨等地的活动,有一天,他来到中南海汪东兴的办公室里。他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同负责毛泽东保卫工作的汪东兴,有着长期共同工作的友谊。所以,今天他特地找汪东兴,想推心置腹地谈一谈他埋在心中的问题。
    胡乔木送给汪东兴一本《学习与批判》,问:“你有没有这份杂志?你看了里边的文章没有?”
    汪东兴说:“我没有这份杂志。”
    胡乔木把脸凑到他跟前,低声而又坚决地说:“你看看吧,这里透露了他们的野心。”
    胡乔木说:“这是上海发出的一个信号。他们想要动手啦,应该先把张春桥搞起来。”
    汪东兴微微一笑说:“搞他一个人不行。抓了他一个,还有别人哩!”
    这次谈话,对后来启发汪东兴思考解决“四人帮”的问题,起了促进作用,每当遇到“四人帮”在中央会议闹事时,他都想到关于如何解决“四人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一些党的高级干部中已开始酝酿了。
    王震将军在毛泽东病重期间,在301住院。想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他多次找叶剑英谈心。他以军人豪爽的姿态,单刀直入地说:“叶帅,他们几个人这样猖狂,为什么还不把他们弄起来,抓起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叶剑英摆手制止他说下去。见到四周无人,叶剑英才低声慢气地说:“老人家刚去世,我们绝不可轻举妄动。”他比着手势:“需要等待时机!”
    叶剑英委托王震去征求陈云意见,共同商量对策。一天,陈云同邓颖超先后来到叶剑英的住处。
    叶剑英住地的后山上,在茂密的树林中,有一座古雅、精致、宁静的小凉亭。他常常到这里休息吟诗,看清晨的日出,看西山的雄姿,听潺潺的溪流,迎着晚风吹来的花香,放声背诵苏东坡的《放鹤亭》。他对身边的人说,要把这间凉亭改名为“风雨亭”。“文化大革命”闹腾得最厉害的时候,他常和一些老帅、将军们在这儿谈话,议论国家大事。这里没有安放窃听器一类的东西,他们可以在这里发牢骚,说心里话。
    叶剑英听秘书报告,陈云同邓大姐先后来到,连忙请他们到风雨亭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