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音乐家的感情世界
    音乐家的感情世界
    施光南继承了中华民族良好的传统道德品质,是个典型的孝子。
    每天清晨,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对过房间里去向母亲请安:
    “妈,早上好!夜里睡得好吗?”
    光南与如丁都有早锻炼的习惯。他们两人常在起床收拾停当后下楼去跑跑步,活动
    活动身子;光南的妈妈有时也会下楼去走走。这时,光南便会赶过来陪妈妈散步,聊
    天……
    他们家的早餐很简单。通常每人喝一碗稀粥或玉米粥,再吃些干粮。老妈妈受到特
    别照顾,喝杯牛奶,加个鸡蛋。
    午饭和晚餐时,在饭桌上,光南总是先为妈妈挑这样菜,拣那样菜,生怕妈妈没吃
    好……
    而他自己的食谱却很简单,基本吃素。他一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天24小
    时的时间,除睡觉休息外,全都倾注在他的音乐里。他不抽烟,不喝酒。他不爱吃肉,
    只喜欢吃鱼。他口重得很,咸的吃多了,易造成高血压。这一点,他与家人们大约都不
    懂得这个知识,没警觉没给予重视,因而,酿成了一个失误……
    妈妈在光南心目中的位置是那样地重要。问寒问暖,关注妈妈的健康,是光南每天
    必做的事。一发现妈妈有什么不舒服,他就急着要去请医生,或要送她上医院看病。为
    了年高多病的妈妈请医生看病方便些,他把亲戚送他的一辆小摩托车卖掉了,花钱在家
    里安了个电话。当然,这样也便于他在创作和工作中与外界的联系……
    有这辆小摩托车,可以代替自行车,自然给光南带来些方便,但也有不少麻烦和闹
    了些笑话。
    有一回,他带着钢盔“全副武装”骑着小摩托车去拜访一位著名文学评论家时,把
    人家吓了一跳。
    “瞧你这副装束!我还以为是外星人哩!”老朋友开玩笑道。这位朋友陪光南夫妻
    下楼来。光南发动摩托车,可怎么也发动不起来。
    “瞧你,那么笨!”妻子说。
    “我笨?你有能耐?你来。”丈夫说。
    如丁勇敢地上来踩了好几脚,也没发动起来。
    “你也不怎么样!”
    夫妻俩像一对天真的孩子在“吵架”,你一句,我一句,互不让步……文学评论家
    也评判不出他们两个的“高、低”……他诡诘风趣地说道:“这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
    是车的质量问题……你们就别争啦……”
    光南几乎天天都要抽点时间为妈妈捶背按摩。一般人想象不到,这样的大音乐家,
    又那样忙,可为了妈妈身体健康,他竟也学会了一套相当像样的按摩手艺……有时,女
    儿蕾蕾与妻子如丁也会主动协助光南,为老太太捶背按摩的。
    光南的妈妈喜欢养花种草。在他们家的大阳台上,老人家亲手种植了不少各式各样
    的花卉树木。例如,枸杞子、文竹、万年青和菊花什么的。每年春天、夏天和秋天时节,
    阳台上红红绿绿的,五光十色,四处飘香,像个小花园。儿媳如丁赞赏道:“我们公司
    种的花还不如妈妈种得好!”
    老人家种的枸杞子己有二十多年了。当时是甘肃的一位老朋友送来的种子。现在每
    年秋天,阳台上的两大丛枸杞子树密密匝匝的枝条上,到处结满了红艳艳的枸杞子果
    实……光南在世时,于创作弹琴之余,也常会信步踱到阳台上,与妈妈一起浇花,一起
    欣赏这美景,一起收获丰硕的果实与喜悦……
    这时,母子俩的心境,同妈妈时常坐在沙发上,独自静静地看着儿子弹琴、创作,
    欣赏着儿子在音乐上的丰收的情景,是完全一个样的……
    光南的妈妈钟复光,是四川江津县人。据说,她出生的日子阴历4月8日(阳历5月4
    日),正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佛日。因此起名叫佛光。她参加革命后,把“佛”字改为
    同音的“复”字,即改名为复光。她是黄埔军校的第一代女兵。1927年,她任过军校女
    生队的教导员。抗日英雄赵一曼就是她的一位优秀学生。抗日战争后,钟复光随丈夫施
    复亮到重庆筹办南方印书馆,任过总务主任。她的丈夫任印书馆总编辑。之后,她主要
    在革命队伍里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她着重于钻研经济学,一直是北京经济学院的教
    授……
    老人家长年以来一直与她在革命年代的老战友及学生们保持着深厚友情。在她86周
    年大寿之际,原黄埔军校的老朋友特地为她送来了一首祝寿的赞诗:
    少年胆气凌云,
    投笔革命超群;
    踏过秦陇雪山,
    延水岸边耕耘;
    育成天下桃李,
    园丁半生辛勤;
    仆仆七十尘世,
    国事历尽苦心;
    黄埔女中之瑞,
    巾帼英雄闪辉。
    黄埔军校北京市同学会
    1990年5月4日
    光南的父亲施复亮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原名施存统,一度
    化名为方国昌,又曾用过光亮、伏量等笔名。他少年时代便萌生了民主革命思想。他追
    随过陈独秀、陈望道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参加过共产党的筹建工作,为党立过功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任过团中央书记。大革命失败后,
    因为客观原因,他脱离了党组织,但仍然一直在党外积极地做革命工作。在上海大学任
    教授时,他与学生钟复光结为伴侣。听从妻子的建议,施存统改名为施复亮。他于青年
    时期,便开始为党做翻译工作。他翻译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同时也写作出版了不少经
    济学术专著。他是我党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解放后,他任过劳动部副部长。他是中国
    民主建国会的主要筹建者之一。他与黄炎培、章乃器三个人都是民建会的主要负责人。
    施复亮是个倔强的男子汉,是个坚定的革命者,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在“文革”中,他受到种种迫害,但从不屈服。
    “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了,但我仍然热爱党,信仰马列主义……”在“造反派”强
    迫他交代所谓与刘少奇的“黑关系”时,他公开地宣称,“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的一位
    出色的领导人……我仍然认为他的著名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本好书,我至今
    仍在认真这本书……”
    1969年,“造反派”强迫已经病瘫的施复亮下干校。复亮愤慨地回答:“我就是不
    走。我不离开北京,死也要死在北京!”
    他眼见不少为革命作过重大贡献的领导人及故友受到“造反派”的污蔑攻击,有的
    被迫害致死;而他也受到了同样的遭遇,悲愤交集,寝食俱废,病情日重……
    儿子施光南继承了父亲倔强的个性,从来坚持真理,不怕邪恶,在什么重压下也从
    不屈服……
    当他闻知父亲被迫害,母亲被“造反派”关进牛棚后,飞快从天津赶回北京。他直
    奔北京经济学院,要去探望母亲,却被拒于门外。在“造反派”威胁恐吓面前,他毫不
    畏惧,与他们据理争辩……
    1970年11月,父亲被迫害含恨逝世后,“造反派”散布的恐怖气氛笼罩着施氏一家。
    有人劝光南办丧事注意点“影响”,千万别触犯“造反派”。可光南并不在乎这个。他
    必须尽他的孝心,那是任何人也无权干预的。他坚持扶着父亲的灵柩拍了照片,保留着
    对父亲的怀念……
    施复亮和钟复光夫妇一生耿直廉洁,生活朴素简单,待人热情诚恳,胸襟宽阔坦荡,
    极为仗义疏财,从不计较个人利益。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大部分时间是靠微薄的
    稿费及薪水维持生活的,轻易不接受朋友的帮助。反之,一旦自己有条件或较为宽裕时,
    便会慷慨地帮助他人。施复亮曾把他在故乡的几间房屋捐给地方,作为小学教室;解放
    初期,他又把一笔稿费捐给上海的失业工人;抗美援朝中,他们夫妇也曾踊跃地捐款;
    河北省蒙受水灾时,他们夫妇立时捐款2000元;为支援越南抗美的民族解放战争,他们
    夫妇又捐出仅有的两万元存款……
    复亮去世时,没有给妻子儿女们留下什么遗产。可儿女们却认为,父亲给他们留下
    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们甘于过着清贫艰苦而充实的生活。复亮夫妇的女儿现在杭
    州工作,是个普通的国家干部;大儿子在四川成都工作,1990年已63岁,退休了,他虽
    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知识分子,但由于人生多舛,灾难重重,因而沉郁寡欢,独身一生……
    光南一直认为,父母亲对他从小以来的言传身教,才造就了他真诚、正直、坦荡的
    人生观。他无时无刻不铭记感激着父母的养育之恩……
    光南与如丁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尽管他们两人学的专业
    从事的业务相距较大较远,但心里是相通的……
    光南创作的歌曲,不少作品的第一位听众或试唱者就是妻子,有时也有女儿蕾蕾。
    别以为洪如丁是理工方面的专家,但她却是音乐艺术方面的爱好者,而且是有极高的鉴
    赏能力的。每每丈夫创作完一首曲子,向她征求意见时,她的鉴定多数是很准确的。她
    说,“这首曲子群众一定喜欢”,“一定会打响”!那么这首曲子便会广为流传的。例
    如,《打起手鼓唱起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都是首
    先为妻子所欣赏的。
    有时,他们之间也难免有点矛盾,但他们自会进行“内部调整”,很快便协调了……
    “你要是娶个歌唱家当老婆,也许会合作得更顺些……”有时个性坦率的如丁会有
    意逗着他说道。
    “不见得,要是有个歌唱家的老婆,我可能早就厌倦了……”光南也幽默地说,
    “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才会总是有新鲜感……对不?”
    “这么说,你没有后悔?”
    “永远不!”
    光南是那样地爱着他的妻子。在不少事情上,他都主动为如丁着想,竭力关心照顾
    她。他虽是个大艺术家,但在家里常常是个重体力劳动者。什么扛粮食、扛东西等重活、
    粗活,多半他都抢着干,尽管有时干得不漂亮,但心意到了,妻子自然极为领情。当然
    家中仅有的一间装饰过的房间——客厅兼他的琴房的壁纸,全是他自己动手一张张地贴
    上去的。谁能想到一个音乐家竟也学会装饰房间的手艺……
    妻子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业务繁忙,上班工作极为紧张劳累,光南常会主动多承
    担些家务。早上起床后,光南常常主动帮助叠被子、擦桌子、扫地,抢着做一些非“技
    术性”的杂活儿……
    洪如丁是个工程师,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努力自学深造英语……光南十分支持她。
    业余时间,妻子喜欢艺术,喜欢跳舞。可光南偏偏不会跳舞,不喜欢跳舞。说来也奇怪,
    作为音乐家,有那么强的乐感、节奏感,居然会是不会跳舞的人?看来只有一个答案:
    因为他不愿把心思和时间投放到这上面去!光南的朋友晓光曾经开玩笑说道:“能把光
    南拉上舞场的人,定能力挽乾坤……”
    可光南很理解和支持妻子的跳舞爱好。一回,民航局邀请中国音协的同志们去参加
    舞会,光南自然是去不了的。但他特地给晓光同志去个电话,用近乎恳求的口气嘱咐晓
    光道:“请你多招呼一下如丁,多陪她跳一会舞……”春节快到了,光南希望多为妻子
    增添些欢快……
    光南有着许多画界朋友,但他从来不向人家索要画作。妻子的生肖是属狗,特别喜
    欢狗。她向光南提过要求,希望他为她向画家韩美林要一幅小狗的画。于是丈夫破例开
    口向画家索要了一张画。同时,这也正中画家的创作心意。美林说:“我为光南和如丁
    作此画有两层意思:一是为音乐家夫妇而作,以示友情,作为纪念;再一是为我自己而
    作,因为我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个永远忘记不了的经历——我落难时,几乎所有的朋友
    都与我分手疏远了,只有我的一只小狗一直在我的身边……”
    自然,光南如丁也有与画家相同的信念:真诚的友谊情感应该永远珍惜爱护!
    光南对妻子的情感是那样地诚挚纯真。有一回,南下广州演出时,光南很想为妻子
    买点什么礼物回来,可不知买什么好。因此,他便抽空跟着一些女演员上街转去,观察
    人家到底都买些什么……后来,他学人家的样子,高高兴兴地买回来一些尼龙丝袜子和
    一盒进口化妆品。
    “瞧你!这种袜子我已不少了……”心直口快的如丁一时没有注意到光南的一片情
    感,无意地数落道,“这盒化妆品多少钱?”
    “80元。”
    “那么便宜?别是伪劣产品呀?”妻子开玩笑道。
    “不会的,是水货。”光南认真解释道,“好多演员都买哩。关牧村都买啦!”
    “可看样子不怎么……能用吗?”
    “这个——”光南的积极性一下子降到了零度……
    “得得,我这是说着玩的。”妻子发现自己的过失,立时改口,高兴地说,“这太
    好了!我正需要呢!”
    “是吗?那我算是买对了!”光南的心态旋即跟着来个180度转弯,像个被夸奖而
    高兴万分的孩子那样……
    还有一回,光南到广州出差,到华侨农场参观。
    “为阿丁买点什么回去呢?”他征求身边的朋友道。
    “买些柠檬嘛。”晓光说,“如丁不是爱吃这种水果吗?”
    “对对!”光南一听,兴奋地拍着手跳了起来,如同孩子一般。
    从广州临出发回京的那天早上,大家到处找光南,发现他突然“失踪”了……
    当大家正在着急时,他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原来,他特地赶到街上去卖了好几只菠
    萝。
    “这是干什么呀?”有人不理解道。
    “给如丁买的。”光南照直地回答。
    “你真是死心眼,这东西死沉死沉的。”
    “如丁喜欢呀!”
    他回到北京那天,他们家的那栋高楼正好停电,电梯停开了。他扛着沉甸甸的一大
    包水果和一包行李,爬了七层楼的楼梯……
    “阿丁,你看我给你买回来什么啦?”一进门,他便高声地叫嚷道,“你快来看
    呀!”
    “这回,你可买到我心上了!”如丁看是柠檬和菠萝,一下子也高兴活跃了起来。
    “我最爱吃这种水果……”
    光南到日本访问时,精心地为妻子挑选买回了一只水晶石胸针。
    1990年3月份,光南访问巴基斯坦时,又为妻子特地挑选购买了一块名为“星光灿
    烂”的项链宝石……巴基斯坦盛产宝石。这自然是极为宝贵的礼物。但是,不想那里的
    做工实在不怎样。回国没几天,那宝石没镶牢固,便从项链上掉了下来。
    “我马上送到使馆去,托人捎回巴基斯坦去修。”光南说。
    “送回去修,不定会修理好,说不定修回来不久,又会掉的。”如丁说,“还不如
    在国内找人修哩。我认识友谊商店的师傅,我去求他帮帮忙。”
    “这样更好,还省事。”
    不想,这块宝石送去修没几天,光南突然脑溢血,突然意外地早走了……他还来不
    及看一眼他那从远方为妻子买回来的已经重新修好了的闪光的宝石……
    光南平时再忙再累,也常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关注他的女儿。他发现女儿有歌唱天才,
    便着手设计培养女儿成为未来的音乐家的蓝图。他创作《屈原》这部大型歌剧后,时常
    孜孜不倦地耐心教女儿演唱其中的片断,直到他临终的时刻……
    有一年夏天,他特地抽时间陪女儿到一个农场去玩。他整天和女儿一起去游泳,钓
    鱼,摸虾;一起啃老玉米……当女儿钓起一条小鱼时,光南便会情不自禁地又鼓掌,又
    喝彩。同去的朋友晓光描绘道:“这个时刻,光南的兴奋程度,实在不亚于我们两人骑
    着自行车顶着烈日赶路去买到了两张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会入场券时的喜悦心
    情……”
    光南虽然走了,但他活在他的亲人们心中。钟复光老妈妈略带伤感但又坚强地说:
    “在我身体允许的时候,我要亲自去八宝山看看我的儿子和丈夫……我要亲手把他们的
    骨灰撒在松柏树下的土壤里,让他们回归到祖国的土地里……这是他俩的心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