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二十章 靖康和议
    就在徐四徐九两兄弟进兵汾州辽州,对太原形成夹击之势之际,他们在河东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已经震惊天下!首先是在京兆的李纲,接到徐卫的战报之后欣喜若狂,忍不住对有司官员赞叹道“被坚执锐,率王师复两河者,必斯人也。”
    狂喜之下,他撰写奏本,以银牌快马加急送往东京。赵桓一接到陕西奏报,接连问了三次,果有此事乎?当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圣心大悦,奋然有用兵之意。一个徐卫率万把马步,就能出潼关一路把李金联军撵回去。朕若起西军精锐出陕西,不说两河,至少河东唾手可复!
    但在详议司与群臣讨论此事时,很意外,包括部分主战派大臣在内,均表示反对大规模用兵。他们的理由是,国家连年战乱,两河被女真人摧毁殆尽。禁军损失之严重,开国以来未有。现在朝廷所能依靠的,只有西军,断断不可乱用。再者,两河百姓,南逃西遁的十之六七,就算收复了失地,又怎么能守得住?朝廷眼下的方针是,休养,练兵,以陕西为前沿,抗拒女真入侵。至于反攻,时候未到。
    甚至有个别大臣提出,军中虚报功劳以邀赏的陋习由来已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徐卫虎捷乡军成军不到两年,区区万余兵力与数倍于自己的李金联军展开野战,居然能打个平手,还迫使敌人后撤?这未免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吧?应该让陕西方面好好查一查才是。
    枢密副使折彦质当即驳斥了这种说法,他是文臣里面少有的与徐卫有交情的人,对虎捷乡军的情况比较熟悉。他指出,虎捷乡军成分单纯,清一色的两河子弟,作战勇猛卖命也在情理之中。再有,虎捷训练严酷,各级统兵官都出身低微,有效死之心。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徐卫这个主将。不单有运筹帷幄的智谋,更有蹈死不退的勇气,所谓青年才俊是也。
    赵桓一时无策,只得先降下诏书,褒奖徐卫和虎捷乡军的忠勇,所部官兵赏赐提拔等事务,命陕西宣抚使司从优办理。
    与朝堂上的“冷静”相比,民间那是舆情沸腾。首先知晓消息的,是东京的太学生,经他们一传,整个东京城都知道官军收复河东大片土地,已经兵临太原的捷报。百姓奔走呼告,于茶馆酒肆等地终日谈论,更有在京大儒写了一篇《破阵子.闻官军收河东》,在京城广为流传,老少皆能诵读。一时间,民间士林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高涨,尤其是从河东河北逃难过来的,思乡之心愈加急切。甚至有人天天准备着行装,以便随时回归桑梓。
    正月下旬,完颜突合速率兵出城,在太原南大门榆次县境内,与徐胜所部交战,不分胜负。次日完颜活女率军赶到,徐胜为防有失,退到辽州平城县。与徐卫一起等候陕西方面的指示。
    粘罕见徐家兄弟对太原虎视眈眈,似无退兵之意,又命完颜娄宿将兵万余增援太原。徐家兄弟刺探到消息,这才引军南还泽州,在小西山安葬阵亡将士。徐卫趁这个机会,又行文给陕西宣抚使司,指出河中、绛、解、泽这一府三州之地,物产丰富,且多山河,宜固守,以为陕西屏障。又将马扩当日那套“以一府三州为陕西缓冲”的理论重申一次,建议派兵驻守此地。他预料到,朝廷下令班师是早晚的事情,此次招讨河东本是为了威慑李逆,如今目的已经达到,陕西方面肯定不日就将下令自己还师定戎。必须在命令下达之前,先把这事提出来,否则我带一万多弟兄出来,引六七千回去,连巴掌大的地方都没讨回来,我吃饱了撑的?
    果然,几天之后,李纲的命令就到了前线。“贼逆势大,未及恢复之时,当还师为宜。”对一府三州的归属问题,只字未提。作为军人,命令下达自当执行,可徐卫把李纲这道手令翻来覆去看几遍,最后判定,这不是一道严谨的军令。要么你就严令我撤回定戎,要么就明说留兵驻守,甚么叫“当还师为宜?”遂回书说,李金联军虽退,然河东境内多贼寇,恐怕得耽搁些时日。
    徐卫猜得没错,李纲接到他的上报后,深以为然。然而这时,朝廷命令撤军的公文已经到了京兆,李纲不便拒绝,因此下了这道莫摸棱两可的命令。同时又向朝廷上奏,陈述徐卫的意见,要求将一府三州之地纳入陕西管辖范围,派任官员司仪行政。同时建议,这块地区在军事上可以单独划作一路,任命帅臣领兵据守。
    可李纲的奏本前脚刚送进东京,金国使臣后脚就进了城门,这事就被搁置下来。泽州距离陕西有段距离,况且百姓大多逃散,徐家兄弟不可能在此一直等下去,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李纲以河中府接壤同州,便命同州知州徐胜退守河中府,又命徐卫退守解州,方便补充粮草物资。
    徐卫临走之前,以河东义军总管的身份专门找来了各路义军领袖,指示他们,从今往后河东南部这些州县,是大有可为之地。官军虽然撤了,但你们可以“便宜行事”。马扩等人领会了他的意思,虎捷乡军前脚一撤,他们立即占据了城池,以免再度落入李植之手。有些性急的,居然跑到太原门口去占汾州辽州,结果被完颜活女打得大败而逃。
    到了二月开春,赵桓以尚书右丞黄潜善为计议使,与金国使臣展开和谈。女真人这回来,目的只有一个,休兵罢战,要求南朝把紫金虎的军队撤回陕西去。前线将士们打了胜仗,黄潜善这位谈判代表说话也就硬气了,你说我撤我就撤?河东是祖先遗留的基业,徐卫在大宋领土上有什么不对?
    金国使臣显然是有备而来,说对,我承认你们的小老虎剽悍。但贵国也不希望咱们在河东大干一场吧?说句实在话,两河的行政军事机构,是荡然无存的,好些州县是百里无人烟,徐卫他能呆多久?
    黄潜善反唇相讥,你们二太子的东路军被人徐太尉打得片甲不留,听说斡离不逃进真定城的时候,身边只有几十骑?
    宋金双方大臣挖苦讽刺不亦乐乎,愣没谈出个鸟来。最后,赵桓见和谈没有进展,命枢相徐绍亲自干预此事。才定下来“正视现实”的谈判方针。女真人口头上还是要求南朝承认他们占领两河的合法性,并让两河境内所有宋军撤回,划定疆界。徐绍严辞拒绝,如果你们金国抱着这种想法,那就不用谈了。
    此次出使大宋的金使,是从前辽国的旧臣,对南朝情况非常熟悉。他适时地作出让步,提出了一个方案,咱们不叫“划定疆界”,但总得把控制区域分一分,这才好罢兵停战嘛。这实际上就是“军事分界线”,也就是避开到底是谁的领土这个问题,只说军队的实际势力范围。
    金使提出,以黄河为界,除陕西外,以南是大宋控制范围,以北是女真。这个提案虽说不是让南朝割让两河,但也等于说两河是金军占领区,宋军还是得完全撤出。徐绍岂能看不透这种把戏?提出,以宋金两军目前实际占领区域来划分,近而停战,这才叫正视现实。
    金使一听,有这种好事?徐卫虽说一度打到太原门口,但现在已经退回去了,你这还是以黄河为界嘛。徐绍却道,别急,现在河东南部的一些府州县,是两河义军占据的,这也要作数。金使极力反对,他指出“义军”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并不是大宋朝廷官方的行为,不能作为依据。
    徐绍据理力争,徐卫就是河东义军总管,各路义军首领那是受到朝廷册封的,身上都配着官印呢,这怎么能不是大宋朝廷官方行为?这事金使却是知道的,那些河东义军领袖,一受朝廷封官,立即打出旗号,惟恐别人不晓得。
    这样一来,河东的平阳府、昭德府、威胜军、泽州、绛州等地,眼下都有义军活动,都应划在大宋一边。谈判僵持许久,一直拖到二月中旬,金国方面才松口。说成,就这么办,但有两个条件。第一,威胜军的义军必须撤了,此地距离太原太近了。第二,韩昉你们得放了让我带回去。这两个条件,缺一样都不用谈了。
    徐绍想了半天,韩昉是谁?哦,是了,当初金国的使臣,为了蒙蔽大宋君臣,掩盖金军即将大举南侵的意图而出使南朝。后来被徐卫给秘密抓捕,一直囚禁到现在。据说此人是辽国壬辰科状元,投降后深受金主信任,尤其被二太子斡离不引为座上宾,成为斡离不的“谋主”。处斩郭药师时,有大臣想起了他,深恨此人外表忠厚,实则包藏祸心,欲杀之,赵桓不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