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留学生
    1908年是一个重大的年份,这一年冬季,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按照中国千年以来的传统,此为国丧。一个三岁的孩童溥仪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年号为宣统,这也许是一个不详的开始,按照字面解释宣统也有宣布结束的意思,没有人料到它意味着中国的末代皇帝。
    但是外来的观察者却注意到这个国家细微的变化,美国《纽约时报》在当时的报道中称“在清国百姓中间,鲜有迹象表明人们对正发生着的事有什么情绪化的反应。皇帝的驾崩以及皇太后在很短时间内也可能薨逝这件事(慈禧死于次日)对清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清国人所追求的是一条平稳、连贯的发展道路,根本不会为了这两个人的死而悲伤。”
    一个偌大帝国,在最强势的人物去世后,即将面临的是什么?
    国运衰败之际,留学风潮正浓。此际已是第二波留学高峰期,趋之若物的目的地则是日本。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籍日中海战、日俄之战树立了自己在东亚的强国地位。弹丸之地而有如此之变,引国内无数青年东渡求学。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中,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活动很可能是其时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1908年的《陆军部档》记载,“赴日陆军学生数目已不下一千余人。问由振武学校毕业得入联队学生四百九十九人,现在联队者七十五人,在士官学校者二百五十五人……其曾入联队递人士官学校,现在毕业回国学生已有二百二十九人之数。而总计从1900年至1910年,进人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共九期647人。”在规模、深度和影响方面,中国学生留日远远超过了中国学生留学其他国家。
    这些留洋者原本是清朝为了重振军威而派赴的,但日后这些学生中大多成为清朝的反对者。留日学生中的孙中山此时已经成为清政府的头号敌人,他四处躲避,并趁机策划起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