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家事在线全集:全文全集番外第36-44章1字之差第36章1字之差
关于陆秀云的事,又林只是后来模糊的听说,她没嫁人,自己开了个小铺子——但是以陆家的家底来说,她开铺子的铺面、本钱是哪里来的,可都不好说。据胡妈妈她们隐晦的说法中透露的信息,她象是做了1个富商的外室。
无论如何,那都不关李家的事了。因为这件事同时牵扯到老太太、李光沛和4奶奶,所以家里上上下下闭口不提,仿佛世上就没有这么个人,也从来没有发生过那件事1样。当然,下人们私底下会不会议论,这个可就管不住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顶风也能传十里。4奶奶再带又林去7奶奶家的时候,7奶奶迫不及待,让喜凤把又林赶紧领出去,急着问:“你们家那事儿,到底是怎么个说法?真是你家那位的青梅竹马?”
这要换个人问,4奶奶准保觉得对方是想看她的笑话,但7奶奶和她关系是不1样的。再说,4奶奶肚里有话,也憋了好些天了,没个人能说。
“就算是吧,表哥表妹好作亲。他们还小的时候,好像我婆婆也有点那个意思。”
7奶奶小声说:“我还当是她们胡说的呢,想不到还真是。”
“她们?”
7奶奶撇了下嘴:“老5老6家的,整天游手好闲没得事儿做,就除了会嚼舌头。”看着4奶奶的神情,她有些纳闷:“你不好奇她们是怎么说的?”
“那有什么好奇的,狗嘴里总不能吐出象牙来。”
7奶奶1愣,噗哧1声笑了:“可不是,就是这个理儿。”
树大有枯枝,李家族人早早的分过家各过各的,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拮据。那过得好的自然招人记恨,没事儿说不定也得在背后嚼舌头,现在逮着点破绽,岂有不趁机大说特说的道理?
4奶奶把陆秀去的事简单说了两句,7奶奶冷笑着说:“1个寡妇拖着孩子,还当自己是人见人爱的天仙不成?你也没1口啐到她脸上去。”
“疯狗咬你1口,你也要回咬狗1口不成?”4奶奶淡淡地说:“她不嫌疼,我还嫌她脏呢。”
7奶奶触动了自己的心事,颇有几分同仇敌忾:“可不是,她男人死了还不到1年呢,这就没羞没臊的非上赶着给人当小老婆去。就算她不守,老老实实再寻个人做正头夫妻难道不行?无非就是看上你们家日子过得好,才死活要巴上来。”
4奶奶想,还有更下作的事呢,只是不便说出来罢了。说到底陆秀云也是李老太太的娘家亲戚,要不然4奶奶可不会对她这样客气。
7奶奶问:“那位段夫子教得可还好?会不会太严厉了?”
“嗯,我看着还好。”4奶奶说:“又林的性子太活泛了,正得好好治1治,在自己家里太娇惯了,将来嫁出去到了婆家,哪还有人能再纵她?”
“我看又林挺好的,人机灵,规矩也不差的,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孩子,你们也不要太拘着她了。”
4奶奶只是苦笑。
看着又林亲姑姑那样,还有陆秀云,她哪敢放松?同是女人,她们可都是前车之鉴。
这世道对女人太过苛刻,不能有半点儿行差踏错。她情愿现在对女儿严苛1些,将来过得顺遂。
周家大奶奶把周榭也送来1起学,其实她们想的都1样,都是当娘的,都是1颗心为了儿女。喜玲进来送茶,7奶奶吩咐她:“让红儿上次捎来的那花样子,找1找拿过来。”
喜玲答应了1声出去了,过了片刻有个丫鬟把花样子送来了。
4奶奶没见过这个丫鬟,很面生。但是生得不错,皮肤白皙,鹅蛋脸,胸脯鼓鼓的,腰身却很苗条。
等她出去了,4奶奶试探着问:“这丫头…新来的?”
7奶奶没精打采的嗯了1声。
4奶奶顿时(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这个丫头长得明显就太不安分守已的,7奶奶这是给7爷预备的。
她的压力实在太大,自己这几年来都没怀上,也实在心灰。两口子起先都不死心,试了又试,屡次无果,所以现在7爷连试都不想试了。也是注定不会发芽的地,还使劲撒种干什么?撒了也白撒。他1去这么久没回家,7奶奶忍不住要想,他是不是在外面已经找了外室,有了相好的了?他长得可算是1表人才,又不缺银钱…只要他自己愿意,身边还能少得了人?
7奶奶思前想后,万般无奈,这回是终于下了狠心,才让娘家人帮忙,送了这么个丫头来。1家子的卖身契现在都扣在7奶奶手里,不怕这丫头不听话。要是…要是她能生个儿子,7奶奶就会抱过来养。到时候再把这丫头1家人远远打发了,也算是个稳妥的办法。
4奶奶心里也不太好受,她想起自己还没生德林的时候了。又林再懂事,那有什么用?最紧要的是儿子。7奶奶刚过门的时候,和7爷也是非常恩爱的,只是生活1点1点把热情都磨光了。
又林提着裤子,怕被草叶勾到。这种草叶很是讨厌,边缘都是锯齿。她穿的裙子是薄薄的丝绢,很是舒服,但是特别不禁刮,很易勾丝。
她踮着脚看着矮墙的墙角那里,有鸟儿在那里做了个窝,她个子矮,只能听见幼鸟叽叽的叫声,却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是什么鸟儿。
喜凤不太放心,怕她磕着碰着,在后面催她:“6姑娘,快下来吧,这里热,咱们去屋里吃果子好不好?”
又林转头看了她1眼,虽然屋里比外头更闷,但是喜凤也不容易,她是自在了,却让身边的人提心吊胆的。
又林从石头上跳下来,喜凤吓了1跳,还想伸手扶她,又林已经稳稳地站着了,伸手不慌不忙的把裙子理了理,笑眯眯地说:“咱们走吧。”
喜凤松了口气,心说这位6姑娘可是得好好学学规矩了。瞧李家其他姑娘们,大姑娘2姑娘是早嫁了,可是其他几们姐妹还小,哪有1个象6姑娘这么好动的?真象是个小子错投了胎。
墙外头有人喊了1声:“李家妹妹?”
这个叫法再没有别人…又林毫不意外的转过头来,隔着矮墙,那边大大小小1排男孩子,领头的正是周家的大哥周富辉。
这些日子又林没见着他们,听周榭说这兄弟几个学功夫学得正在兴头儿上,连睡觉都不忘练拳,夜里把床板敲得嘭嘭响,也许是梦到了金戈铁马,快意江湖?
“周大哥,你们这是从哪儿来?”
周富辉脸被晒得黝黑,可见这1夏天有多么不安于室。他从身后拿出个鱼篓来,从墙头上递过来:“我们逮了好些鱼,这是几条大的,还活着呢,给你拿回去吧。”
喜凤看着那个又脏又湿又腥的鱼篓,只觉得额角青筋乱跳。幸好6姑娘没伸手接,还客气了1句:“你们去捉鱼了?我现在在7婶婶家,不好拿着这个,要不你们回去时经过我家再送过去吧。”
周富辉点点头说:“行,那我们先走了。”
他1招手,1帮子人又跟着他呼啸而去。
又林自己是没有多想,可喜凤难免想得多些——
这周家的哥儿,和6姑娘的关系,是不是忒好了些?捉几条鱼还惦记着给她,难不成他对6姑娘…有点儿意思?
这很有可能。
年纪差得不算多,两家住得又近,关系特别好,算是门当户对,知根知底。这周家的哥儿和6姑娘这么时时能见着面,天长日久的…
可是6姑娘的年纪,实在是小了1点儿。
又林可猜不着喜凤这会儿心里琢磨什么,她在想,这鱼要是新鲜,就让厨房用来做个汤。这几天李老太太胃口不怎么好,要是汤做得好了,她兴许能多喝两口。她1走神,就只听见喜凤后半句话。
“…1论起来,原来还都是亲戚呢。”
又林问:“谁和谁是亲戚?”
喜凤替她把裙角提1提,怕被草叶树枝给勾破了,1面回答说:“从京城来的朱家的少爷啊,前天他上门来呢,原来他叔祖母是我们家奶奶的姨表姐,让他捎带了东西来。6姑娘,这么说起来,下次朱家的少爷见了你,还得称你1声姑姑呢。”
又林眼睛快变成蚊香眼了。
朱家的少爷?好像是叫朱慕贤吧?他怎么和自己家扯上亲戚关系了?
这姑姑和姑娘,只差了1个字,可是自己的辈分陡然拔高了1辈。
好在这亲戚关系已经远得很,又没什么见面机会,称呼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
第3十7章过年上
秋去冬来,过年的时候又林1家人都回了1趟本家。过年可以说是1年中的头等大事。当然,也很折腾人。李家的祠堂已经提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可是再干净,也掩盖不了祠堂空旷寒冷的事实。4奶奶1早有所预备,给她们姐弟都穿的十分低调厚实。所谓低调,是指没有象2房1样恨不得都让人知道他们家今年赚了大钱,父母孩子身上全是金光闪闪的。果然族老等族长——也就是本家那位大伯主持过祭祀之后就开始训话了,大意还是让族人们不要忘本,不要奢靡浪费。这话说的是谁,不用指名道姓大家也都知道。
别看这位族长干瘦,可是嗓门却很宏亮,中气十足。又林要管他叫1声叔公,这位老爷子早年中了秀才之后,在举业上就再没有什么进益了,1肚子怀才不遇的酸气,平时可遇不上这种在众人面前露脸的机会,逮着了就说个没完,又林的脚早站麻了,左右换右脚,右脚换左脚。女人又不能进祠堂里去,院子里异常的冷。好不容易终于等他说过了瘾,又林觉得脸都冻木了。
好在这样的罪1年也只要受1次,咬牙忍忍就过去了。
4奶奶心疼得要死,1回到骡车上就张罗着给他们姐弟拿手炉,又从暖窠里把1直保温的茶壶拿出来,让他们快点喝些热水。
又林握了1把4奶奶的手,4奶奶的手比她的手还凉呢!
“娘也暖暖。”又林把手炉塞到4奶奶手里。德林有样学样,也把手炉往4奶奶手上塞。
4奶奶笑着把1儿1女揽住。孩子懂事,当娘的心里就够暖了。
玉林没有来祭祖,家里人的说法是她身子不好来不了。
但是真实的原因又林知道。
玉林的名字没上族谱。
作为1个小孩子,尤其是还处在半懂事的年纪。又林没法儿去问爹娘为什么玉林没有记上族谱。是她娘的出身太不光彩了吗?
曾有人说玉林的生母是个风尘女子,是李光沛替她赎的身。如果脱了贱籍的话。那也没什么不能写的,大不了在玉林生母上头写上妾某氏就可以了,或者记在4奶奶名下,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
还是说,4奶奶对玉林的存在其实心中有很深的芥蒂,所以从中阻挠?这不大可能…
也许爹娘自有她们的考量吧?
过年这些天又林和周榭不用上课,段夫子提前给她们放了假。
4奶奶挽段夫子留下过年,被她婉拒了。不论古今,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总有1种回家的情结。哪怕老家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两间空屋,那里仍然是根,是人们心心念念要回去的地方。
没了先生管束。又林和周榭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又林。每天穿针眼儿做女红早就腻烦了。1开始特别静不下来心,渐渐的,她也习惯忍耐了。不管她怎么焦躁烦闷。活儿都是做的,而且不能敷衍了事。这在这件事情上又林找不到任何1个站在她这1边的人。从李老太太到她的爹娘,甚至连周榭都觉得姑娘家该当他会做针线活儿,哪有姑娘家不会做点儿针线的?就是手拙的,也得能做个鞋面缝个钮子吧?
正月里人们互相走动,串亲戚、拜年。小孩子们特别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尽情的自由自在的玩耍。吃果子,穿新衣,放鞭炮,还有压岁钱可以领。又林收了1大把红包,各式的锞子、福钱、精致的小玩意儿收了满满1大兜子,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会认真把今天的收获盘点算好,分门别类11收起。
“十7、十8…”又林把最后1个银锞子数完:“今天收了十8个。”
小英对自家姑娘的财迷劲头早就习以为常了。再说,她小时候家里不宽裕,要不然也不会把她卖做丫鬟了。
自己手里有多少钱,当然要算个清楚,姑娘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对的。
初6那天又林跟着4奶奶出门,先去了本家的大伯母她们那里,几家都打了个转,出来又去了7奶奶那儿。7爷李光新过年终于回来了,他当年想必是个十分风流倜傥的少年郎,现在微微发福,笑起来很和气。
“又林又长高了。”7爷很痛快的给了红包,又林收得心安理得。
7奶奶家还有旁的客人来拜年,大人们凑1起说话,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爆竹玩。
又林1眼就看到了朱慕贤——这人已经半大不小了,却还算不上大人,站在1群小孩子里头显得有点尴尬,放爆竹抽陀螺这些他是肯定不愿意玩的。
这个年纪的少年少女们最是别扭,也最敏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孩子了,可是大人的世界他们还1知半解,无法参与进去。
青黄不接,半生不熟。
他也瞧见又林了。过年图个喜庆,又林穿着1件缎子绣花的小袄,小辫上的头绳打的是吉庆双鱼扣,看起来就显得十分伶俐可爱。
4奶奶在打扮女儿这件事情上是不遗余力的,也许天底下当娘的人都是1样。
“李姑娘?你几时来的?”
“刚到的。”
过年的时候大家经常会碰面,有时候1上午会碰到好几回——当然是在不同的亲朋家里。
1想到上次喜凤说,这个朱慕贤还要喊她1声姑姑,又林心里就觉得特别古怪。
又别扭,又想笑。
不过和朱慕贤站1起,又林感觉到有点压迫感——朱慕贤个子可真不矮,和又林平时见的那些人都不1样。朱慕贤从京城来的,北方的米面大概特别养人。相比起来,于江算是江南小镇,放眼望去,不止女子娇小玲珑,男子嘛…嗯,也是象老爹1样,斯文秀气的偏多。
又林手里正好拿着半包炒糖豆,既然没什么话说,她礼貌性的问了1声:“你要不要吃糖吓着?”
又林真的只是客气1句,可这人还真不见外,伸手抓了1大把。炒糖豆并不特别甜,脆生生的,吃起来咯吱咯吱很有嚼头,且越嚼越香,又林和朱慕贤站在台阶旁边,嘴巴里都在嚼个不停。
“这糖豆…挺好吃的。是自家炒的吗?”
“嗯,我家里上上下下都喜欢吃这个,每年过年都要炒许多。我祖母牙口不好了,以前她也爱吃这个。”
又林心里有点儿奇怪,不知为什么朱慕贤他们没有回京过年。
第3十7章过年下
又林和朱慕贤又不熟,且顾忌着他家中河东狮——据周榭的描述,那位于姑娘的醋劲不是1般的大,朱慕贤嘴里提个旁的姑娘的名字都不成。上次拣回去的那只大风筝,被扯个稀巴烂,周家的下人收拾了去,直叫可惜,说太糟蹋东西。
于姑娘是冲风筝去的吗?显然不是,她是冲着自己来的。要不然上次诗会的时候,为什么于佩姿看她的目光那么奇怪?先是挑剔,后面有些轻视。显然1开始于佩姿对她是充满敌意的,但经过评估,认为自己不会对她构成威胁,所以才放松了警惕。
如果又林再和朱慕贤多说话,保不齐于佩姿又会产生危机感,进而再生出什么是非。又林不是怕她,而是不想自己才这么点儿年纪就和什么桃色绯闻3角恋情扯在1起。女孩子家的名节要紧,这可是1辈子的大事。
可是事情就是这么巧,你越想躲开什么事,却偏偏会撞到1起。又林这边要走,于佩姿正穿过院门朝这边过来。她穿着1件水红的斗篷,边缘滚着雪白的兔毛,衬着她1张脸就象娇妍的花朵1样。虽然年纪小了些,但只要她不开口,模样就是标准的仕女图中的美人样。可只要她1开口,立刻显得尖酸刻薄傲慢…也难为朱慕贤怎么忍下来的。将来两人要是成了亲,他家后院的葡萄架8成天天都会倒。
“表哥,”于佩姿果然1开口就是埋怨:“你怎么1个人到外头来了?我寻了你老半天。”
朱慕贤好脾气地说:“屋里人多,又都是女眷,我待着实在不便,就出来透透气儿。”
于佩姿斜了又林1眼:“李姑娘怎么也在这儿?”口气象在审贼。
朱慕贤有些紧张地看了于佩姿1眼。目光转投向又林时,眼睛里带着也许他自己都没发觉的乞谅与歉意。可见朱慕贤也不是个糊涂蛋。于佩姿什么性格他很清楚。
总算有1个明理的人。不过他也不必这样担心,又林又不会和于佩姿1般计较。
“我跟我娘1起来的。”
又林不想跟她多说,正要走开,于佩姿却惊讶的喊出声来:“表哥,你这是吃的什么东西?”
朱慕贤手里还有几颗炒糖豆没吃完,被她给看见了。他有些讪讪地摊开手:“炒糖豆,很香的,你要不要尝尝?”
于佩姿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表哥,不是我说你。这么大冷的天儿。你非跑到外头来待着,要是着了风寒怎么办?这随便什么人给的东西就能乱吃吗?我平时的嘱咐你1点儿都不放在心上。”
这话说得也太不中听了,又林不和她计较,于佩姿却1点儿不懂得见好就收。反而蹬鼻子上脸了!
又林站住脚。笑眯眯地说:“于姐姐,其实这件事是你的不对啊。”
于佩姿1愣,声音顿时拔高了1截:“你说什么?我怎么不对了?”
朱慕贤嘴唇动了1下。不知道他是想劝于佩姿还是想拦又林的话。
又林不等他开口,笑着说:“于姐姐这么放心不下你表哥,说了他也不听,你就应该找根链子拴在他脚上,走到哪儿把他带到哪儿,也不怕他会丢了找不见。也不用怕他不听你的话,更不用怕他乱吃别人给的东西。你说是不是呢?”
于佩姿的脸色气得煞白,朱慕贤的脸却涨了个通红。
又林对朱慕贤微微有点抱歉,毕竟讨人厌的是于佩姿不是他。但是起因在他那里,要不是他,也没有现在这些麻烦事了。
于佩姿简直象是条饿狗看着骨头1样,把朱慕贤看得死死的。不管是8岁还是8十的女性接近,她都会露出獠牙来向人示威。
真不知道这对表兄妹的相处模式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
旁边跑来跑去的孩子突然间放了1个极响的爆竹,“嘭”的1声,震得人耳朵里嗡嗡的响。于佩姿1愣,忽然哇的1声哭了出来。
朱慕贤连忙安慰她:“表妹别怕,有我在这儿呢。这爆竹只是声儿响了1些,不会崩着人的。”
于佩姿抽抽噎噎,仿佛受了莫大的惊吓和委屈1般。朱慕贤只顾着安慰她,把又林全忘了个精光。
又林看得目瞪口呆。
得,这种相处模式真是…好吧,不服不行。
于佩姿看来也不是会1味放刁使蛮的,必要的时候她也可以示弱,而且姿态如此动人。绝不是张开嘴哇哇的干嚎,那样既不中听,更谈不上什么美感。看她这哭功厉害的,眼泪说来就来,且只有流泪没有鼻涕,真象是梨花带雨——书上的形容1点儿都没有错。
更重要的是,她对症下药,朱慕贤就吃这1套。
后院里可没有什么秘密,更何况姚佩姿哭还没有避人,回去的车上4奶奶就问又林:“那个于姑娘哭什么?你们拌嘴了?”
“没有。”又林坚决予以否认。
这事儿可不好解释,解释起来麻烦多了,4奶奶决不会愿意听到自己钟爱的女儿卷进这种争风吃醋的风波里头。
“那些小孩儿放鞭炮,把于姑娘给吓着了才哭的。”
4奶奶看起来并不完全相信,但是1来又林从来不主动挑衅惹事,而那位于姑娘的脾气也是有名的阴晴不定,所以4奶奶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摇头说:“这姑娘实在太不懂事。大过年的这样喜庆,她却哭天抹泪的,还是在你7婶家里,岂不是触你7婶的霉头?”
7奶奶可是1心想求子呢,近来特别在乎这些。就算没有这桩事,大正月里走亲戚跑别人家哭闹,这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4奶奶告诫女儿:“你以后要少同她来往,知道吗?”
又林从善如流的应了下来。就算4奶奶不说,她也不打算和于佩姿再有什么往来。
再说,他们是从京城来的,早晚还是要回京城去的,到时候天高皇帝远隔着十万8千里,谁又管得着谁的闲事呢?
第3十8章冬日
又林顺口问了1句:“他们怎么在于江过年了呢?不回京城吗?”
她只是顺口1问,4奶奶却很郑重地说:“这件事以后可不要提起,知道吗?”
又林疑惑地看着她,4奶奶知道女儿平时很懂事,但这件事情,小孩子肯定不大会(超多-书农在线书库)。4奶奶尽量浅显地解释了1句:“他们家里有些事儿,有些麻烦。所以那位朱2夫人打算让他就在杭州府的书院念书,你7婶说石家那边张罗着,已经打点好了,出了正月就要住到书院去了。”
那他们家的麻烦1定不小。是朱老爷子丢官了?还是惹了什么别的大麻烦?
虽然杭州府的书院也是家有名气的书院,出过状元的,但是离京城毕竟是太远了。而京城左近明明有更大的书院,要不是另有苦衷,何必舍近求远呢?
“那于姑娘呢?”
她总不要读书,1个姑娘家在外面流连快半年了,又不是至亲之家,她家里人就不担心?
4奶奶微微1笑。又林很熟悉她娘,4奶奶这种笑法,就是不上心,不在意的意思。
后来才听说,于佩姿的亲娘早就过世了,继母不怎么管她的事情——难怪放任这么大的姑娘到处乱跑。
有时候又林觉得,到底谁是穿越来的呀?她1直翼翼,怕露出破绽,怕被人当作异类,可是这些本土姑娘们却大大咧咧无所顾忌,做事从不怕引人侧目。
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做年糕,反正天气冷,做完了可以吃久也不会坏。煎炸烹煮,各种吃法样样有。年糕年糕。1年更比1年高嘛。又林家的年糕做得就很好,经常还会分送给亲戚邻里。周榭和石琼玉过来又林这儿。3个人没吃别的点心,就把年糕切成小块儿在火上烘了,软软的,烫得很,可是特别香,1人吃了两块儿就不敢吃了,怕积食。
石琼玉小声说:“我家也做年糕了,可是厨房雇的那两个人回了家,我家原来的那个厨子做不来。那年糕蒸出来坑坑洼洼的,象长满了癞疙瘩的蛤蟆1样,看着还特别黄,根本不能吃。全扔了。白糟蹋了那么些上好的糯米面…后来也没再蒸。就买了现成的,比平时贵多了。”
“那自然,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贵。”周榭插话说:“鱼肉菜蛋什么的都比平时贵了几倍呢。要只是贵也不说了,还特别的少,平时常送货来的人家因为过年也不来了。”
又林端着1杯热茶,舒舒服服盘腿坐在那儿:“石姐姐你们原来在京城都怎么过年的?”
“也是差不多,守岁,祭祀。串亲戚。”石琼玉说:“不过京城的官宦人家多,往来的讲究、规矩也多。没有家乡这么浓的人情味儿。”
石琼玉很会说话,既没贬低京城,又让周榭和又林听着心里舒服。
“对了,听说你们俩可是出息了,请了先生教导呢,上回重阳叫你们出门都没叫出来。怎么,这些天有空了?”
“先生也要回乡过年啊。”周榭说,剥了1把花生仁递给又林:“幸好是离得也不算远,先生的老家就是杭州府的,也不过两天的路。过了十5先生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又不得自在了。”
只要是学生,没有不喜欢放假的,古今皆同。又林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上辈子放寒假的感觉,象是出笼的小鸟1样,早上尽可能的多赖1会儿床,也没人整天看着盯着让她总是不自在。
当然,忧虑还是有的。就象拼命疯玩的学生担心交不上寒假作业1样中,又林觉得,段夫子1回来,肯定要比之前更严厉,好把这段漏下的给补回来。
石琼玉笑眯眯地说:“我家以前也请过先生,不过不是单教我1个,是我们叔伯家的几个姐妹都1块儿学,那位女先生早年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棋画诗词都很精擅,家道败落后,不得已要自己谋生糊口。她倒是个很和气的人,我们姐妹几个都喜欢她。”
“那她现在不教了么?”
“嗯,从我们大姐姐出嫁,我们家又回了于江,就没再见过她了。”石琼玉也有些惆怅:“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怀念的未必是那位夫子,更有可能怀念的是过去的1段时光。
石琼玉的母亲,那位石夫人是个保养极好的妇人,而且很会穿着打扮。既不让自己显得奇突,又在1些精致细微处与众不同。石琼玉的相貌完全是随了石夫人,可见石夫人相貌年轻时必定十分姣好,现在也1样是风韵犹存。
石夫人也是1双小脚。缠了脚的女子走起路来当然不象天足那样稳当,有那种轻薄文人赞美这种步态有如风摆杨柳。石琼玉和石夫人母女俩的步态的确也显得婀娜多姿,但是这要吃多少苦头,外人看不见。
和石琼玉熟悉之后,又林知道她不能久站,更不能走远路,否则脚就吃不消。
又林不知道多庆幸于江缠足的风气不盛,自己总算逃过1劫不会变成半残废。周榭也没有裹,周大奶奶儿子多,女儿少,实在舍不得女儿受缠足那份儿罪,因此虽然周榭小时候也有人劝说过她,周大奶奶犹豫1番,还是没有答应。
而4奶奶和李光沛两口子的的意见是,女人的德言容功,没有哪1条说了女人非得缠小脚不可。往上数个千儿8百年,那些贤后、烈女,哪1个是缠了脚的?这缠足之风分明是1股歪风,让她生生作践自己女儿,4奶奶可干不出来。4奶奶自己就没缠,李老太太也没有缠,难道她们的品性就因此变得不好了?
镇上也有缠了足的女孩儿,家人觉得缠了足才娇矜,3步不出闺门,品性什么的当然也好了,将来有很大可能说1门好亲事。
石琼玉的目光落在周榭和又林的脚上。因为守着炭盆,又林只穿了1双浅口的软底鞋子,鞋口露出白生生的袜子。1双天足又自然,又大方。
石琼玉的神情有些黯然——缠足的时候苦不堪言,夜里痛得无法入睡。缠过之后,这件事也不算完,1辈子她的脚都不可能再生长,象又林她们这样自然,这样舒坦。她每天早上起来,都专有1个婆子伺候着,把脚仔细裹起来,然后才能穿鞋着袜。这个过程永远不会令她感到愉悦,只是从1开始的痛苦,变成了如今的麻木。
她哭过,求过,闹过,甚至曾经两3天不肯吃饭…但是现在她学会了平静的接受1切。
因为很多事情,人们即使挣扎,反抗,可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去接受。
所以她很羡慕又林和周榭,不止是1双脚。
第3十9章探病
李光沛这些日子忙得很。过年对孩子来是放假,是过节,但对大人来说,事情陡然间多了1倍不止,简直快把人压垮了。
年关年关,过年可不就象是1道难关。
庄子上的帐,铺子里的帐,别人送来的礼,自家送别人的礼,1丝也错不得。尤其是1些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有些家中不那么宽裕,他们的节礼和回礼就要认真斟酌。不然,要是1个疏忽,旁人不说你是事忙出错,倒会觉得你目中无人。
又林帮着4奶奶登记礼单,哪天来了什么人,送了什么东西,回送了什么东西,都单记下来。4奶奶不大识字,身边的丫鬟也没有这样能干的人手,所以又林倒真是帮了大忙。有时候想不起来什么事,就让又林把记下的簿子拿出来翻1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性再好的人,那么多人情往来也有记岔的时候,而录在纸上,钉成册子,就可靠得多了。4奶奶觉得女儿真是聪明伶俐,兼有自己和丈夫2人之长,看来将来出了嫁,也是个当家管事的合格主母。
识字的用处,4奶奶是深知道的。瞧女儿这才多大,就因为识字,已经能帮上她很大的忙了。识字才能明理,才能增长见识…
所以4奶奶给女儿请先生。她希望女儿将来比她过得更强更好。
过了年,女儿又大1岁了,这两年已经有人拐弯抹角的向过4奶奶打探过,4奶奶1概以女儿还小就打发过去了。但是这婚事,早晚是要结的。4奶奶和李光沛昨天晚上还说起过这件事情。
李光沛对4奶奶的心事不以为然:“孩子还小呢,操这么早的心干什么?那些人再上门来你也不要理会就是了。”
“你看你说的。”4奶奶和他的意见不同:“这婚事又不是做买卖。两边1手交钱1手交货,35天就办成事了。好女婿可不好找。1要看本人怎么样,2要看他家里头日子好过不好过。那出色的,1早儿就让人盯上定下了。你现在不急,到了女儿该出嫁的年纪,你就现抓瞎吧。”
李光沛有些疑惑:“不会的吧?”
“怎么不会?”4奶奶扭了他1把,李光沛低声求饶:“好夫人,轻点儿。女儿的事情我自然上心,只不过,你想寻个什么样的女婿。你得先和我说1声啊。”
4奶奶扳着手指数给他听:“首先这人品得好,贪花好色的可成。得有真才实干,不拘是做官、经商,总得能撑起1个家。养活老婆妻儿。”
“说得是。人品才干都很要紧。人品不好的那绝不能要。只要有本事,哪怕家里穷得要命啊,自己也能挣下来1份儿家业。”
“这生得也不能太丑了。”
“对。这是应该的。”
“还有就是他家里了。人口太多的不行,人多必然是非也多,争产夺利的…婆婆也很要紧,要是遇着个刻薄恶毒的婆婆,那日子可过不好…还不能嫁得太远,人离乡贱。更何况是嫁进别人家里。要是离得近些,受了委屈也好找娘家人哭诉求助。要是离得远了。吃了亏也只能自己忍着啊。”
李光沛也紧张起来:“这么说起来,还真得提前打听预备了,要不到时候现找可难保能找个方方面面都周全的。”
4奶奶嗯了1声,枕着胳膊静静的想心事,李光沛怕她明天起来又说膀子疼,替她把被子朝上拉1拉:“别琢磨了,快睡吧。实在不行,隔壁好几个儿子,咱们招1个来当上门女婿吧。”
4奶奶纵然满肚子事儿,也让他给逗乐了:“去你的。你当是买菜呢?还想把人家的儿子挑挑拣拣?”
“这不是知根知底么。”李光沛也是开玩笑:“要是真和周家结了亲,那周大奶奶不就是成了咱闺女的婆婆了?她的脾性你可是最了解不过了,不怕她对咱闺女不好。这离得也够近,他们家要敢怠慢咱闺女,隔着墙喊1声咱们就知道了。”
“去,净胡说。”
虽然话岔开了,可是4奶奶却从此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姑娘要嫁人,那是1辈子的头等大事,万万马虎不得。
周家几个小子虽然是4奶奶看着长大的,人品脾气都放心,可是看邻家小子和看女婿,那标准可不1样。
周家几个小子,小的不说,大的…还行。
可是要做女婿的话,还是欠了点儿。
过得真快,似乎昨天还是抱在怀里的小小囡,1转眼就长大了,要不了几年年,就要议亲、出嫁…
小时候总盼他们快长大,可是现在1想到长大了他们就要离开身旁,却当真舍不得。
4奶奶摸了摸自己的脸,孩子都大了,她也老了。
又林她们俩原来和石琼玉说好了,元宵节时约着1起去镇上看花灯,可是那天石琼玉失约了。周榭第2天来找又林:“石琼玉病了。”
“病了?”
“是啊,听说是着了风寒。”周榭有些不懂:“她以前不是住在京城的吗?都说京城冷,咱们这儿比京城那应该是暖和的,她怎么倒病了?”
又林眨眨眼:“人家那里冷,可是家家屋里都烧炕啊,1到咱们这儿来,冷清清的,自然住不惯。”
周榭替她可惜:“那么好的花灯,偏偏她病了没看见。这还是她头1次在于江过元宵节吧?就错过了。”
“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啊。”又林说:“她病的重不重?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她?”
“我就想和你说这件事呢,空手去不好,我想带点吃的,又不知道她服什么药,万1冲着就不好了。”
“我看不用带吃的,她也肯定不缺1口吃的。要我说啊,你窗子外面的腊梅开得正好,又香又美,折1枝腊梅给她带去吧。她病了只能闷在屋里,说不定腊梅花也要错过了,你给她送去让她看看也是好的。”
周榭眼1亮:“这主意好。不过,光拿花吗?”
“再拿本书?让她躺床上的辰光也好打发些。”
书也挑好了,花也折好了,4奶奶做主,说还没出正月,让她们带些了年糕和茶果过去。
第4十章茶盏
石琼玉卧病在床,连元宵节也不得出门,本来就闷得够呛。在于江老家她熟识的人不多,唯2两个就是周榭和李又林。周榭很温厚,又林很聪明,石琼玉也就跟她们俩还谈得来。
但是,即使是和她们,也是有好些话是不能说的。
又林和周榭进门的时候,石琼玉已经知道她们来了,重新梳了头,衣裳他换了1件。屋里门窗紧闭,点了两个炭盆,1进门就1股热浪扑面。
“哎哟,你这屋里好热。”
周榭和又林刚从屋外进来,都差点让这热浪撅1个跟斗。
“今天这么冷,你们还特意过来看我。”石琼玉格外高兴:“把斗篷解了吧,我娘怕我病加重,特意让人多点了1个炭盆,我也觉得热呢,让她们撤1个下去。”
撤了1个炭盆总算是比刚才好多了。又林脱了外面的斗篷,里面穿的是1件鱼鳞领的红色小袄,滚着粉蓝的细缎子边,十分俏丽。因为天气渐冷,也不大出门,晒得黑黑的脸儿渐渐又白了回来,这袄衬着脸,看起来也很有几分年画上头金童玉女的喜庆意味。
“这袄真好看,新做的?”
“嗯,单为了过年做的,今天刚上身。”又林1惯觉得衣服结实耐穿就行。她不象别的小姑娘那么喜欢光鲜料子。但4奶奶热衷于打扮女儿,由不得又林抗旨不遵。就拿这件袄儿来说,这个鱼鳞领掐得如1层层的碎波浪1般,很费工夫,光1个领子就得做1两天,而现在的年纪身体长得快。这袄也只能穿今年1年,准确的说是只能穿到开春之前。到明年这时候,这袄肯定会小了,不能再穿了。
又林觉得这样挺浪费的。虽然自家殷实,可是这么精工细料的做出来的,只能穿1两次,实在可惜。
好吧,过年总要穿新衣戴新帽,图个喜庆。总不能穿旧衣过年,那也太不吉利。
石琼玉说:“这袄儿你穿着好看。我记得有1年过年的时候。因为京城那阵子流行胡服,有好些人都做了胡式的短袄穿,那袄儿腰身掐得好,显得人身量高。身姿窈窕。去护国寺上香的时候,放眼望去,还以为那里成了胡寺呢——全是穿胡服胡袄的人。你的袄倒有点象那个。”
周榭有些好奇:“胡袄是什么样子的?”
“啊。我还有两件呢。”石琼玉说:“让人找出来给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还是别找了,你还病着呢,别太劳累折腾了。”
“那有什么折腾的,东西放在哪儿都有数的。”石琼玉叫来丫鬟吩咐了1声。茶送了上来,石琼玉亲手端了1只靛蓝盖盅给了周榭,又将1只白月霜瓷盏给了又林。
去找袄儿的丫鬟也回来了。拿着1只暗红绸布的包袱。
胡服的样式颜色都很独特,十分艳丽。看得出来这做了之后也没有穿过两次。还很崭新。
“瞧。这领子,这掐边。”石琼玉说:“象吧?”
“是有点象。”
周榭也拿起来比了比:“是挺好看的,就是…太艳了点。”
“我这个已经改得简素了呢,胡人穿的那样式还要更艳。”石琼玉比划了1下:“前襟这儿,用各种不同色的锦缎料子拼接起来,越艳越好,大红大绿的,比这艳多了。”
3个人说得很是投机,石琼玉对她们带来的书和梅花特别喜欢,吩咐丫鬟将架子上的1只瓶子取下来灌水,把梅花插起来,摆在桌案上。虬枝嫩蕊,清香萦人,让屋里的燥热也消弥了不少。
“怎么好好的伤风了?”
“头次在这里过冬,不太习惯。”
周榭点头说:“1换个新地方,是得适应适应。”
石琼玉那里来了客人的消息,石家其他人当然也知道了。于佩姿正和朱慕贤下棋,听丫鬟说了这事,将手里的棋子1掷,玉石的棋子又砸回棋盒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来就来吧,又不是来看我的,和我有什么相干?”
朱慕贤劝了她1句:“不相干便不相干吧,用不着置气。这局还下吗?”
于佩姿瞪他1眼:“为什么不下?当然要接着下。”
可是她心浮气躁,再抓起子儿来怎么也理不清棋路了,索性把棋盘1推:“不下了。她们来了我要不去见,倒象是我怕了她1样。”
这个她是指谁,朱慕贤当然(超多-书农在线书库)。
“算了,她还是小孩子,你何必1直耿耿于怀呢?”
于佩姿拿白眼丢他:“什么小孩子?她心眼儿大着呢。走,去瞧瞧去。”
两人披了斗篷出门,在院门口当面迎上了杨重光。
杨重光的笑容和话都很少,朱慕贤对他1向很尊重,但于佩姿就有些瞧不起这个寄人篱下,身份尴尬的人。石伯父和石夫人待他好,可他这人总是1张冷冰冰的脸,仿佛别人永远欠他8百吊钱似的。他有什么好傲的?
3个人都是去看石琼玉的,两路并做1路进了门。
屋里头1股暖暖的香意拂面而来。3个人1进门,目光就先投到了那枝梅花上头。因为清早才折下来的,花瓣十分新鲜娇嫩。
“咦,哪来的花儿啊?”石家园子里可没有梅树。
石琼玉微笑着说:“是李家妹妹和周家妹妹带来给我的。她们说我病了1场,错过了元宵赏灯,也不能到外头去赏梅花,所以特意挑了1枝花来送我。”
杨重光的目光从梅花上移到又林和周榭的身上。虽然来的客人有两位,但杨重光就觉得,拿主意的应该是穿红袄的那个小姑娘,看着眼睛就显得很亮,很灵透的样子。
几个人相互见过礼,重新坐下来。于佩姿因为上次又林对她毫不客气的反击,到现在都没消气,故意对又林视而不见,倒是找了许多话来和周榭说。又林也懒得理她,于佩姿不找麻烦最好,省得大正月里大家都闹心,回头又要被4奶奶的教训她沉不住气。
又林到石家来不是1次两次了,但是见到这个杨重光才是第2回。这人在石家的存在感很低,几乎象个隐形人1样。可是联想到他尴尬的身份,也并不让人觉得奇怪。给人当上门女婿本来就够尴尬吧,吃岳家的饭,穿岳家的衣,明明自己姓杨,但这家里的人全姓石。没有人真的和他是1家人。
比做上门女婿更糟的事还有——未婚妻已经死了。
于佩姿的目光落到那两只茶盏上头,有些酸溜溜地说:“表姐可真偏心,平时请我吃茶也没见你用这样考究的杯盏。”
石琼玉看了她1眼:“你忘性真大,上次我那只素月杯不就是你打碎的?瞧你这么毛手毛脚的,我哪还敢再给你什么东西用?”
提到那只杯子,于佩姿顿时有些气短。
杯子是她打碎的不错,当时她还言之凿凿的说赔她1个。可是回头1说才知道,那只看起来不起眼的杯子竟然值78十两银子,于佩姿哪有那么多钱拿出来赔?
所以石琼玉1提,她就觉得说话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第4十1章来信
虽然周榭和又林不知道那个素月杯是什么典故,但是看于佩姿的样子,也知道这是她的短处。
周榭性子最厚道,从来见不得别人受窘,岔了话题:“我每次得风寒,家里都煮药茶喝,省得过了病气给其他人,姜枣苏叶茶就很好,石姐姐家呢?”
石琼玉也不想在客人面前继续和表妹龌龊口角:“1样的,不是柴胡饮,就是9生汤,都常服,每次都折腾得家中里里外外1股药气,人人不得安生。”
“无大错,”杨重光说:“仔细些总比生了病好。”
石琼玉低头1笑,问他:“旬末你和表哥就要去书院了,东西都备齐了吗?”
“都预备妥当了,婶母光是衣裳就给我打了两个大包,生怕我不够穿。”
“这里天气和京城很不1样,还是多预备些的好。”石琼玉转过头来解释:“以前我总觉得江南水乡,肯定是4季温暖如春的,想不到这里冬天比京城还难熬,家里好几个人手上居然都生了冻疮了,这股子湿冷真叫人受不了。”
周榭说:“还没有下雪呢。有1年下雪,到处湿嗒嗒潮乎乎的才要命,衣裳鞋袜都得用炭火烘,根本晾不干。”
于佩姿插不上嘴,沉着脸坐在1边。除了朱慕贤还殷勤,替她拿点心端了茶,其他人有意无意的将她无视了。
并不是什么势力眼又或是别的原因,于佩姿1开口就让所有人都不愉快,大家没必要非拿热脸硬贴上去,给自己找不自在。
“我已经吩咐厨房了,做了几样儿精细小菜,中午你们可1定别走。”
又林笑着说:“放心吧。你赶我们都不走,我们可不是空手儿来的,怎么也得吃个够本再回去。”
1屋人都笑起来。
于佩姿不着痕迹的撇了撇嘴。
石琼玉果然让厨房做的都是精细小菜。看着素淡不起眼,其实大费工夫。萝卜丝儿面卷,豆腐皮饭团儿。3味盅,只1道荤菜是雪菜冬笋焖肉。又林尤其对那道豆腐皮儿的饭团赞不绝口。说特别的鲜。于佩姿说:“能不鲜么?这腐皮是用鸡汤煨出来的,1般人家哪能这么吃?”
石琼玉抬头看她1眼:“佩姿你在家中的时候,难道不这么吃么?”
于佩姿噎了1下既不能说是又不能说不是,张嘴恨恨的咬了1大口饭团。
石琼玉低头喝汤。
于佩姿家的确也吃得起,但是继母会不会这样待她就不好说了。
石琼玉也不想揭人创疤,可是于佩姿自己实在也太不识趣。
虽然碍于朱慕贤的面子,石家总不能开口赶客人走。但是上上下下,真没有1个待见她的。
等朱慕贤去了书院读书,于佩姿也没什么理由再留在石家了,石琼玉想,最后这十天半个月,她就忍了吧。
又林吃得很香,至于在座其他几个人之间的暗潮涌动,那和她有什么关系?
于佩姿生得是俏丽,但是脾气之坏是有目共睹。但是男女之情这回事儿嘛,又不是做买卖。非得拣好的买,要公平交易,要讲理。朱慕贤就好这1口儿的,和旁人没关系。好在他也没强迫别人非得和他1样欣赏于佩姿。他知道于佩姿的性子不大讨人喜欢。所以总是因为她而为难,为了她向别人道歉。
在他眼里,于佩姿非常可怜,生母早亡,继母不疼惜,她所有的缺点都是自来有因的,都是足可怜爱的。
瞧,当事人自己千情万愿的事,要别人多什么嘴呢?
石琼玉送了周榭1打杏花笺,送了又琳1盒刚才吃的豆腐皮饭团,连做法都抄了1份儿给她。
回去的马车上,周榭翻看着杏花笺,忽然问:“那位杨公子看起来比朱公子年岁大,怎么以前没进学读书吗?”
她没听到又林回答,抬头看见她正摩挲着那个装饭团的盒子出神,不由得笑了:“你啊,就记得吃。”
又林嘿嘿1笑。
杨重光这个年纪还没进学是奇怪,但是又不关她们的事。
他寄人篱下,肯定有很多事情不能顺心遂意,但这是石家的家事。
周榭又小声抱怨:“于姑娘这人,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又林把饭盒放下:“她大概要回京了吧?”
“是吗?没听说啊?”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于佩姿不是石家的正经亲戚,她是朱慕贤的表妹。朱慕贤进书院读书,她也不好再留在石家。
于佩姿应该是心中恐慌吧?她平时的个性未必会是这样,处处带刺。但是眼下她和朱慕贤分离在即,朱慕贤这1读书,说不定会读个3年5载,两人都见不着面。3年5载中的变数太多了,京城到于江又路途遥远,书信来往也不方便。于佩姿的心里又怎么会不惶恐?
她没有别人可以倚靠,她全心全意信赖着的只有朱慕贤1个人。
她怕,他要是把她忘了怎么办?他要是变心了怎么办?他…要是前程远大,从此再也见不着面,更怕他会娶妻生子,弃她于不顾。
这时代的女子,终极的幸福,就是找1个良人托付终身。
不但于佩姿,连同她自己,周榭,石琼玉…所有人都不例外。
又林捧着饭盒去了李老太太屋里,正好4奶奶也在。对于晚辈的孝心,李老太太当然来者不拒。
“哟,你到人家家去探病,居然还连吃带拿的,当心惹人家笑话。”4奶奶吩咐人把饭团拿去热,拉着她的手问:“外面冷不冷?中午石姑娘招待你们吃什么了?”
又林笑着11答了,又问李老太太和4奶奶中午吃了什么,合不合胃口。等饭团热好了端上来,李老太太奶奶尝了1个,笑着点头说:“果然味道不错,京城的人就是比咱们吃得富贵。这个…是用鸡汤煨过吧?”
又林挑起大拇指:“奶奶您真厉害,1下子就尝出来了。”
“这有什么。”李老太太接过布巾擦了擦手,端起茶来喝了1口:“大煮干丝不也是用鸡汤煨么?和这个作法其实差不多。还都见了什么人?”
“没见着石伯母和石伯父,听说石伯父到清淮的庄子上小住,石伯母今日有事,所以都没有见着。”
4奶奶摸着又林细软的头发,轻声说:“你回去换衣裳歇1会儿吧。”
又林应了1声,又转头看李老太太。李老太太笑着摆手:“去吧去吧,中午煮了汤圆,还给你留着呢,让小英去厨房给你盛。”
芋头豆沙汤圆入口甜糯,热腾腾的,可惜不敢多吃,怕积了食。小英盯着她吃了几口,就把碗接了过来:“姑娘今天做客玩得可玩心吧?回来得这么晚。”
“家里没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啊,临州好象来人送了信来。”
“姑姑送信来了?说了什么事没有?”
小英摇头:“这个可不知道。今天上午看见周家嫂子进来,说临州打发人送了东西,还捎了信来。”
刚才4奶奶在李老太太屋里,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
姑姑回去也有半年多了,不知道冯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年过刚完,年礼也送过了,照理这会儿不应该再送信儿来。肯定是有什么事。
又林既替姑姑担心,也担忧冬梅的处境。
4奶奶和李老太太虽然都不大识字,但好在捎信儿来的人说的很(超多-书农在线书库)。
那位新姨娘有孕了。
第4十2章春暖
捎来的信又林的姑姑也没放心让别人代写,就是她口述,表姐冬梅写下来的。上头的字尽量写得工整,而且并没有错字和污迹。
足见写信的人十分用心。
这信4奶奶给又林看了,又林还给李老太太和4奶奶读了1遍。信上都是大白话,倒没什么难懂的。说到家之后1切都好,请娘和哥嫂放心。吴姨娘已经进了门,大面上倒也规矩。冯焕松和他大哥因为琐事吵了1架,冯家长房和2房的关系现在并不太好。信上没说吴姨娘有孕的事,不过来送信的是又林姑姑当年陪嫁过去的人,是可靠的心腹。
又林读完这信,倒是放下1桩心事。
看来冬梅表姐日子过得不错。在李家的时候,她识字还没这么多,更不要说提笔写信了。而且那时候她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也实在谈不上亲近。可是过去了这么半年,冬梅能识得、书写不少字,而且还替姑姑写这样私密的家信,可见她的处境,还有和姑姑之间的母女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1方面,姑姑也有进步啊。以前捎信来,总是抱怨诉苦居多,现在居然会说1切都好——离乡远游的人,总是会对家乡的亲人报喜不报忧,恐年迈高堂忧虑伤身。这个道理,又林姑姑活到今日,终于(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虽然懂事的晚了些,可总比老天真到底要强。
冯姑父不是最信赖他大哥的吗?怎么会因琐事闹翻呢?
姑姑信上没细说,想必传话的人1定详细说给李老太太和4奶奶听了。这其中无非是婆媳相忌,妯娌不合,斗心眼儿,使绊子,挑拨、欺瞒…活脱1出精彩的宅斗戏。
姑姑终于学聪明了。懂得争斗了。
以前那个任性的直脾气的姑姑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又林出了1会儿神,真说不上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长大——必须学会保护自己。
又林抬起手,对着窗子看。指缝间有光亮透过。
她将来也会嫁人。1样要面对公婆姑嫂妯娌那些人,李老太太、4奶奶、7婶婶,还有姑姑她们走过的路。也是她将要走的路。她们做过的事,也1样是她要做的事情。
7婶婶预备了1个看起来就好生养的丫鬟。想让她生下个儿子来。4奶奶对可能挤进自己家门的陆秀云毫不留情,姑姑对那个吴姨娘又要拉拢又要打压…
又林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会象她们1样,残酷的铲除异己。
又林不觉得她们这样做是错的,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孩子,为了活下去,怎么做都不为错。可是心里知道是1回事。自己到时候是不是做得出来,那又是另1回事了。
第2天下了1场雪,因为于江并不常下雪,所以小孩子兴奋得要命,周榭说他家的几个兄弟1夜都没踏实睡,几次起来看雪还下不下,生怕雪只下1点儿就停了。又林1天都听着隔壁吵吵嚷嚷,男孩子们1点儿都不怕冷似的,在雪地里又叫又跳,雪球到处乱飞。好几个越过院墙砸到了又林家的院子里。
又林也捏了1个雪球,放在窗台上。
周榭比她文雅多了,是用1只薄胎描金盘子盛了洁净的雪,也是摆在窗台上看。
周家几个半大小子玩雪玩得大半衣裳都湿了。乐极生悲,被周大奶奶拎着耳朵教训,1人灌下了1大碗浓浓的姜汤,周家的姜汤又林是领教过的,姜象是不要钱1样的放,1口汤下去,眼泪立马呛出来。李家的姜汤好歹放些糖,周家的1点儿不放。又林总觉得,与其说那姜汤是为了驱寒,不如说是周家大奶奶在变着法儿给儿子们点教训。
雪1化,天显得更冷了。檐下结了长长的冰棱,有人折了冰棱在手里玩,还有人就吮起来。小英看得直咋舌:“他们就不嫌牙疼。”
又林只是笑,小英劝她:“姑娘你可不能吃那个,都是冰疙瘩,吃了要闹肚子疼的。到时候生病受罪,别人可替不了你。”
“我知道。”
雪1化,天就渐渐暖和起来了。春暖花开,屋后的的桃花杏花儿都开了,1片粉粉嫩嫩的,4奶奶怕孩子被蜂子蜇了,总不让他们到花底下去。减了棉衣,裁制春装,4奶奶惊喜地发现又林长个儿了。翻出去年春天的衣裳现在往身上1比,竟然显得有些短促紧巴。
“娘您看,这会儿的孩子就是吃衣裳啊,长得真快。”
李老太太点了点头:“可不是么。女大十8变,咱们大妞妞越变越好看喽。”
又林抿着嘴笑,别人以为她是不好意思。
其实又林琢磨着,她再漂亮,也不可能比妹妹玉林更漂亮。人家先天基因好啊!
而且李老太太是亲奶奶,4奶奶是亲娘,她们看自己,那是怎么看怎么好,评价极不客观。又林自己照镜子的时候,就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顶多是过了1冬天捂得白净了些。
桃花儿落了,树梢挂上了指肚大的青毛桃的时候,又林姑姑又捎了信儿来,说是吴姨娘生了个丫头,母女平安。冯家老太爷身子骨越发不好,已经卧床不起了,郎中说,只怕熬不过今年夏天。冯家老太太1惯偏心,老太爷1死,只怕冯家长房2房就要分家。老太太不用说,肯定是跟长子住。分家的时候,只怕也会偏着长房。
又林姑姑自己有钱,并不在乎冯家那仨瓜俩枣的家什,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头,无论如何不能退让。
这倒不是简单的钱财的问题。分家是大事,在这种大事上都退让了,任人宰割了,以后人家只会越发的踩到他们头上来,当他们好欺负。
再说,他们是当爹娘的,不能不为孩子考虑,借着分家这事,也得让他们知规矩懂世情。
如果冯老太爷真去世,李家肯定要去吊唁的,这可马虎不得,须得提前预备起来,省得到时候顾前顾不得后。而且冯家要分家的话,不用问,做为娘家兄长,李4爷肯定得过去给妹子撑1撑腰壮1壮气。
冯家虽然曾经是官宦人家,可李姓也是大族,不是任人随便欺负拿捏的。
第4十3章周岁
段夫子对又林和周榭这两个女徒弟非常满意,周榭细心,只要什么事说透了讲明了,她必定牢记不忘,很少出错。又林呢,年纪小些,可是非常聪明,且对数算、理家之类的特别在行。段夫子夸奖她时,又林低头做害羞状。她想,夫子您不知道后世专门有个科目叫统筹学呢。怎么合理安排,让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对她来说并不困难。
周大奶奶和4奶奶也对段夫子十分满意,教了大半年,姑娘们的言谈举止明显更有法度了,比如又林,已经很少再蹦达跳脱了,遇事也不会什么都放在脸上,看着稳重不少,周榭呢,倒是更大方了开朗,没象过去1样对面家里的仆人也那么腼腆,她会很自然地分派她们作事,有次罚灶房1个没看好火的婆子月钱时,也没手软。
两位主母的感谢直接反映在物质馈赠上,于是段夫子也更尽心了。
周榭转过年虚岁十3,已经是可以议亲的年纪了。周大奶奶细心看着挑着,周榭的行情是相当好的,不少人家明里暗里探问周大奶奶的意思——周家就这么1个女儿,陪嫁必定丰厚。更重要的1点是,周大奶奶有5个兄弟,她自己又生了4个儿子,周榭呢,1看她的脸盘和腰身,那没跑,也是个益夫旺子相。这会儿人们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再加上周榭现在还跟了女先生学习,更加分加了不少。
又林看看自己细细的胸骨和腰胯,再看4奶奶瘦的模样,自己在这1点上是无论如何赶不上周榭了,这是先天条件决定好了,除非她再投1次胎投到周大奶奶肚子里去。
对于周榭的好行情。4奶奶并不忌讳。周榭比又林大呢,又林要议亲至少得比她晚3年,不是1个年龄段的。不存在急夺优势女婿资源的问题。
又林有次听到李老太太和4奶奶商量这事,只觉得无语…她这年纪搁现代还没上中学呢,家里人居然已经开始攒嫁妆准备把她嫁出去了。
好吧。入乡随俗随俗…要是自己能控制控制…就晚两年再生。
早生的话,身子都没长开。那纯粹是自杀啊。这年头儿靠着稳婆、几个土方…虽然有郎中,可郎中是男的,又不进产房,风险大大的!但是,对女人来说,生儿子是立身根本,生了个儿子。在婆家站稳了脚,下半生有了倚靠,风险大,收益也同样很高。所以女人们前仆后继,为了生儿子,真是拼了命也要上啊。
不说别人,就说4奶奶吧,当时怀上德林情形就不怎么好,百般保胎,生的时候又险些没命。现在还1直吃着药,冬天的时候不大敢出屋子。但是即使这样,4奶奶还惦记着再生1个。毕竟1个儿子还是太单薄了。有两个,就更稳固了。
又林没了再听下去的兴趣。慢慢走开了。
上辈子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因为考试太苦,感叹着说:“唉,过去的女人都不用考试,到时候父母给找个人嫁了就行了…多幸福。”
要是现在女人知道后世的女人可以上学、找工作、自己找丈夫,还能离婚,更要羡慕得死。
不,不是,她们根本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地方,有这么幸福的女人生活在那里。
2舅母生的儿子周岁时,4奶奶带着又林他们姐弟3个1起去了越秀的舅舅家。
又林还好,德林和玉林可是头1次出远门,从于江到越秀坐船要1天多,德林高兴得要命,1刻不停地在船上乱转,4奶奶实在受不了,不得不把他紧紧看住,这要掉进水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玉林毕竟是小姑娘,文静得多。她还能老老实实的坐在凳子上,只不过眼睛也是1直盯着舷窗外头,看着河岸上的1切,有人赶着车,有人在走路,有人在河边洗衣裳,旁边就有1个在淘米洗菜的。不远处还有人牵着牛在河边喝水。
4奶奶看着孩子们看得着迷,用帕子拭了1下眼角,1旁胡妈妈看着了,说:“这水面上反射着太阳光,太刺眼了,把帘子放下来吧?”
“放1半吧。”4奶奶说:“瞧他们那个劲头儿,怕是饭都不想吃了。”
德林只听见个饭字,回过头来说:“吃饭?吃饭!”
1船的人都笑了,4奶奶说:“真是个馋猫,光惦记着吃。这才半晌午呢,吃什么饭?你要是饿了,让人拿点心给你吃。”
又林找出点心匣子,给德林拿了1块儿糕,也给了玉林1块,不多给,怕他们吃了点心1会儿就不吃饭了。
两个孩子教养都很好,拿着点心规矩的坐好吃了。玉林下巴上点了点碎渣,又林拿帕子给她擦了,玉林抬起头来朝她甜甜的1笑。
又林也冲她笑了,转过头来却看到4奶奶正看着她们,目光略有些奇怪。专注,又带着1丝说不清的探究。
4奶奶对玉林1直是不冷不热的,没短她东西,但是也不亲近。这次,是玉林头1次被带着出门,去的还是亲近的舅舅家。
不,不止4奶奶,全家人都极力淡化着玉林在家中的存在。
对4奶奶来说,这个孩子是丈夫有别的女人的证据。虽然她已经不在了,可人过留影,雁过留声,她留下了孩子,这令她的存在无论如何抹煞不了。
对李老太太来说呢?她是个十分注重规矩的人,玉林的母亲出身不好,就算赎身从良了,可从前的经历肯定让李老太太如鱼哽在喉。
对李光沛自己来说…当时可能是为了传宗接代,也可能是逢场作戏,或者他就是看中了玉林生母的美貌——原因已经不可考,但是对他来说,大概…象是1个污点。李光沛对玉林的态度虽然要温和关切得多,可是和又林不能相比。
这些,玉林都还不懂。她还小——但是她会长大,慢慢的,总会(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她会(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她喊娘的人并不是她的亲娘,会猜想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迟迟不能写上族谱,会(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家里的人为什么对她另眼相待。
尽管这些并不是她的错。
又林很喜欢这个小妹妹,她不光模样生得好,性格很乖很文静,很听话,尤其比较亲近又林。
而且她还聪明。
又林给德林念书,德林还懵懂的时候,玉林已经奶声奶气跟着念了,1篇百家姓没几遍她就能复述出大半篇。这要是个男孩子,简直天生是个念书种子,将来说不定会中举登科,光耀门楣。
真可惜。她要是自己的亲妹妹就好了,那她也不会受这么多区别对待。
上1代的是非对错又林不想评判,可是玉林并没有做错什么。
德林缠着又林,问岸上都是什么,又林1样1样讲给他听,玉林也跟着听得特别入神。傍晚时他们的船停靠在岸边,在船上地方不那么宽敞,4奶奶不放心德林,搂着他睡,又林就和玉林1起睡。
白天1整天都兴奋着,玉林这会儿也累了,可还是不肯睡,躺在那里,小手摸过来拉着又林的两根手指,小声喊:“阿姊。”
又林嗯了1声,问她:“什么事?”
过了1会儿又林也听不见她说话,她已经睡着了。
舅舅家喜气洋洋,上上下下张灯结彩的,比孩子出生和满月时更热闹。这时候小孩子夭折率太高,这个孩子到周岁时依旧结实健康,足以让人放下1大半心事,因此这周岁办得更隆重。
那孩子长着1头黑黢黢的头发,的确很壮实,不光能满炕乱爬,还能摇摇晃晃的走几步。笑起来咧开只长了几颗糯米牙的小嘴,特别可爱。
4奶奶尤其爱得不行,抱着就舍不得撒手了,小孩子也会嫉妒,德林扯着4奶奶喊娘,又张着手让抱。舅妈指着他笑:“这么大点儿的小人儿,他也会吃醋啊。”
又林笑着说:“我也吃醋,我娘抱了表弟,那舅妈快抱抱我吧。”
舅妈笑着把又林揽在怀里:“你弟弟吃醋也就罢了,你都这么大了,还跟小孩子1样。”
玉林羡慕地看了看4奶奶,又看看2舅妈。
4奶奶朝她招了1下手,玉林愣了1下,然后才迈步走到4奶奶跟前。
4奶奶分出1只手来揽住她,玉林似乎有点不太习惯,也可能是1下子得到这样的对有些不知所措,翼翼地把脸贴在4奶奶的膝盖上。
后来又林听到舅妈这么劝4奶奶:“你这样就对了嘛。她娘做过什么,和孩子又没关系——再说,大人也不在了,撇下个孩子,她知道什么?你好好待她,她将来自然也孝顺你。”
4奶奶只说:“我也不指望她孝顺我,只要将来别成个仇人就行。她生的也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4奶奶没说,又林猜着,肯定不是夸赞,要么就是说不安分,要么也是类似的意思。
女人就没有不8卦的,2舅妈压低声音问:“听说她那个娘,当年很是有名气的?究竟长得什么样子?”
4奶奶提起这个很不自在:“我也没见过,魏妈妈去过两次,只看见1眼,回来以后说生得很是妖娆。”
第4十4章相聚
既然魏妈妈这么说,那对方肯定是个美人了。魏妈妈是4奶奶的心腹,肯定不能夸对方生得貌若天仙,只能往贬义里头说。妖娆2字,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又林真心好奇,到底那未素未谋面的姨娘生得什么模样?真是风情万种绝代佳人吗?因为李光沛没把她带回于江老家来过,所以众人对她的认知只有这么1星半点,连她姓什么又林都不晓得。
李光沛平素对又林很宽容,但是他从来不提起这个过世的妾。是下意识想抹掉那段过去,还是因为太过伤心才不提的呢?
4奶奶她们很快换了话题,转到了周岁宴的主角身上。4奶奶卖力的夸赞这孩子结实健壮,2舅母自然十分欣慰,又对4奶奶面授机宜,如何保养,同房时又要怎么样之类…4奶奶固然是虚心受教,又林躺那儿装睡也听得津津有味。这都是过来的人有效经验啊,花钱都没地方买去,此时不学更待何时?
大舅舅没有来,舅妈和表嫂们倒是来。又林的姨妈也来了,这位姨妈和4奶奶虽然是亲姐妹,可是生得并不太象。4奶奶解释说,她长得象外公。这位姨妈白白胖胖的很是富态,1见又林就要把腕上的镯子摘了给她。幸好那镯子是活口的,要不然还真不大容易摘下来。又林看了1眼4奶奶,见她没反对,才收下了这份儿颇为沉重的见面礼。
当然,这些都是相互的。姨妈送了什么给她,4奶奶也得回送相应价值的东西给姨妈家的那位表姐。礼尚往来,互不吃亏。
又林在自己家中是长女,可是在舅舅家,再没有比她年纪小的女孩儿了。当老幺的好处就是大的兄姊们都处处让着她,有好吃好玩的先尽着她。满月宴上有1碗羹味道很是鲜美,大表姐看又林吃得香。问她:“喜欢吃这个?”
又林点了头,4表姐于是堂而皇之把1整钵的羹汤全挪到自己和又林跟前来,看她1碗喝完又接着给她盛1碗。喝得又林肚子涨得不行,实在喝不下了才算完。不知道的还以为表姐是和她有仇呢。
“听说姑姑给你请了女先生?先生都教些什么?”
又林想了想,还真概括不出来先生都教了些什么,似乎什么都没刻意教。她笼络地说:“什么都教1点。”
这样的回答显然表姐们是不满意的,追问端详。又林扳着手指头数:“念书,写字,算账,绣花。站立坐下行走进食的姿势都有讲究,见人怎么说话怎么应酬,对不1样的人分别该行什么样的礼…”
4表姐两眼快变成蚊香圈了,十分同情地说:“怎么要学这么多啊?先生很严厉吧?是不是挺累的?”
又林摇头说:“也不觉得,要学的东西虽然多,可又不是要挤在1天学完。再说,平时表姐们在家,就算不请先生,这些东西也得学吧?”
可不是么?姑娘家当然要学这些,不然将来嫁了人怎么办?总不能现嫁现学吧?还是指望婆家的人教你?
虽然不象又林这么正式的请了先生进行系统教学。可是平时她们的1举1动,做事说话,母亲和长辈们也都在指点、教导她们。
1想通了,表姐们也不再纠缠这个请先生的话题了。小姑娘们平时难得见1回面,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又要1直觉得奇怪,4表姐的两颊怎么红通通的两块,又不是多搽了胭脂。她忍住了没问,结果却是5表姐问出来了:“你这脸是怎么啦?”
4表姐1脸懊恼:“别提了。就端午那天,我跟哥哥他们出门去看龙舟,也不知怎么就给晒成了这样子,郎中说,只怕得1冬才能褪得净。”
大家捂着嘴偷笑,4表姐用袖子挡着脸,十分懊恼的站起身来:“你们再笑,我可就走了。”
5表姐忙上前拉着她:“没事儿没事儿,我们不笑了还不成么?你别恼。我告诉你个办法能快点儿白回来。”
4表姐顿时眼前1亮:“真的?什么办法?”
“我听人家说,涂珍珠粉,脸会变白的。”
“我好象也听说过…那我回去试试,要是真有效验,我再谢你。”
“涂1天两天肯定不会立竿见影的,我觉得,起码也得涂1百天吧…”
4表姐连连点头赞同:“对对,我肯定有耐心。”
又林脸上1本正经的,肚里使劲儿憋笑。
这会儿都入秋了,再过个1百天,都快过年了。这晒红的地方就算不涂珍珠粉,只怕也已经白回来了吧?5表姐看着斯斯文文的,1肚子都是鬼主意。4表姐是直脾气,1点儿没察觉自己被绕了进去。
表哥们闲来无事,去庄子后面下套儿,抓了两对鸟儿来,又张罗着找笼子,找鸟食,特意要送给她带回家去玩,还是4奶奶说活物路上实在太不方便带才作罢。
又林很喜欢这1帮表姐表哥,彼此嘻嘻哈哈打打闹闹。
李家族里姐妹也不少,又林排行第5。不过她和族里的那些姐妹亲近不起来,尤其是老5老6两个堂叔家的女孩儿,和爹娘1样的尖酸刻薄,见着别人有什么东西,张口就讨。讨不着的,甚至会给偷走。又林就曾经有1对虎头铃铛银镯,她挺喜欢。有1次摘了就放在床头上没有收起,过后就找不着了。隔1天,那个镯子堂而皇之的戴在6叔家小女儿的手腕上。
不不,偷拿东西不算什么,小孩子都有糊涂的时候,可是大人不该胡涂啊。自家多了什么东西,当爹娘的就这么心里没数?分明有意在揣着(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装糊涂?
4奶奶还劝又林不要在意这件事,又林也并不是在乎1对镯子。
只不过,对那几家人,她是真喜欢不起来。
3表哥年前定了亲,这次没少被人打趣。不过他可稳重老成多了,人家调侃他,他也会从容应对,次数1多,大家觉得没意思,也就不拿他开玩笑了。他给又林找了两本书,顺口问起:“对了,我们书院今年来了两个京城的学子,好象是你们于江镇上的亲戚?”
又林翻着两本书,正爱不释手,愣了1下才反应过来:“姓什么?”
“1个姓朱,1个姓杨。”
“对,说起来还跟我们族里7婶儿家沾亲呢。”又林郑重地朝他福礼:“多谢表哥,这么老远还替我把书带来。”
“你瞧你,跟我客气什么。”3表哥摸了摸她的头,忽然有些感慨:“到底那两个人都是京城来的,不比咱们这小地方。有1次说起时事,先生都夸赞杨重光见识独到呢。听说他以前并未进过学,可是论4书功底,书院里能盖过他的没几个人。”
听表哥的意思,书院里那些人大概不知道他是寄居石家,处境十分尴尬。
象他这个年纪没正经读过书,也算是少见了。至于石家为什么不给他读书…这个,旁人也无权去干涉。
快活的日子过得极快,抓过周,吃过酒,大家都得各自回家。2舅舅和舅妈很是舍不得又林和德林,直要留4奶奶多住些日子。
4奶奶倒是想和娘家哥嫂姐妹们多亲近,可是眼看要秋收了,正是忙的时候。再说,家里有丈夫有婆婆要伺候,她不回去不成。
带着3个孩子出来,4奶奶心里着实也有些惶恐,生怕有个什么闪失,还是早回去早好。
眼见留不住客,又林舅舅舅妈准备了许多土产,让她们带回去,坐的还是来时的那船,大半地方都塞满了东西,船身被压得吃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