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83章 归心
    卫风家事在线全集:全文全集番外第77-83章归心第7十7章归心
    李老太太和又林都能看得出来,朱老太太其实有意无意的在挤兑关老太太。
    说起来,她们也是刚认识,就在寺庙里这么几天相处,远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何苦这么为难她呢?
    不过说来也奇怪,能到庙里来小住消暑的人,哪会缺这几个打牌消遣的钱?难道关老太太没带0钱匣子,怕1会儿出丑?
    李老太太看她满头是汗的样子,倒怕她再次中暑发病,那可不是闹着顽的。因此打完了这1圈,就说:“坐在屋子里也怪闷的,今天山下送来了瓜果,咱们到院子里坐坐,喝茶吃果子。”
    朱老太太看得出来她有心打圆场,只是1笑,手里的那副牌也就拆了,最后这1圈不输不赢,钱散了各人收好。关老太太的脸色明显好看多了,1边招呼丫头扶她起来,1边摸出帕子来擦汗。
    李老太太虽然守了多年寡,也受过穷捱过苦,但是1直都十分豁达。对关老太太这样紧张,实在有些想不通。心里既然存了点疑虑,关老太太第2日第3日又过来,并且婉转的打听起又林的年纪性情的时,李老太太就4两拨千金的把话题带过了。
    又林听着丫头给她偷偷报信儿,总算松了口气。
    虽然早晚有那么1天,伸头1刀缩头也1刀,但是能多向后延1些日子,总归是好的。起码,让她的心理准备更充分。
    结亲,虽然是两个年轻人的事,但是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事,更由不得他们自己作主。双方家长衡量着对方的条件、门第…等他们1切都决定了,又林只是被嫁的那1个。
    她不是很喜欢关老太太,大概和这个人的品格言行关系不大,只是她不喜欢被那种评估打量的目光反复扫描,仿佛她并不是1个人,不需要尊重与理解。她只是1个贴着待沽价签的孙媳候选人。
    山里头的清晨特别凉,又林1觉醒来就发现自己把被子紧紧裹在身上。醒得早了,1时也不急着起床,听着窗外面山林间各种鸟儿的叫声。
    最多的当然是麻雀、喜鹊、还有百灵,8哥,山雀,长长短短,高高低低的交织在1起,再没有比这更让人心里安静畅快的声音了。大概因为靠近寺庙,无人杀生,反而有人放生的缘故,4周鸟雀特别的多。山上野兔快要换毛了,又林带着弟弟妹妹在外面见过好几次,野兔呆呆的趴在草里不知道想什么,1动都不动。但是当德林想接近它被发觉的时候,这小东西虽然秋意初至,但是小英都打热水来给她漱洗。因为山上的水不管是泉水还是井水都比平地要凉得多,刚1醒过来手乍往水里1伸,能把人冰得牙关直打战。
    山上固然清冷寂寞,但是住下来之后,渐渐就习惯了。等李老太太说要走,又林还觉得有些舍不得。
    小英她们已经开始收拾打包东西了。虽然只是上山来小住了数日,可带来的东西着实不少,衣裳、书、笔砚这些,还有替4奶奶求的佛珠,给李光沛捡的石头、树根这些东西,平时不觉得多,1收拾起来,居然满满当当的装了1大车。小英总怕漏了什么,点了1遍,又从头再点1遍。
    又林笑着说:“不用看了,屋里都收拾得这么光净了,哪还会漏下东西。”
    小英摇头说:“1万年都不嫌多,要真漏下1样半样的,怎么办?难道再回来找?就算不怕耽误功夫回来找,那也得能找到啊。不成,我再去外头看看。”
    外头还能有什么,就是上次又林教弟弟妹妹下棋,德林和玉林把棋盒儿打翻了,后来捡完了1数棋子少了两颗,也不知道滚哪儿去了。又林倒没觉得什么,小英却1直惦记着。魏妈妈开玩笑说,没准儿是让山鼠给拖到老鼠窝里去了,小英居然还真去找了把铲子来想挖地寻洞。、玉林和德林跑前跑后的,1会儿抓起这个,1会儿又拿起那个。出来这些日子,两个孩子都想家了,这会儿真是归心似箭,兴奋得象两只老鼠1样,玉林还好些,德林简直象是被烫了尾巴尖儿的老鼠,不是上窜就是下跳的。
    又林被他闹得头大,连哄带吓的让他坐下来再念1会儿书。她这个长姐还是很有威严的,板起脸来,德林也不能不买账。不过看了几行字,德林忽然想起来问:“姐姐,我们走了,还来吗?”
    “可能明年夏天会再来吧?”双林也不确定。也可能明年夏天李老太太会下乡去他们家的庄子上小住,也可能就不出来了。
    德林啊了1声,露出有意外的表情。
    “怎么了?”
    “我和小6子约好了…他还要带我去爬后面的山呢。”
    又林问:“小6子是谁?”
    小英解释:“就是前两天和少爷1起玩儿的那个小孩儿?姑娘不记得了?他从小就被扔在寺院门口,是寺里的和尚养大的。倒是很聪明的1个孩子,也没什么残疾,不知道家里人怎么这样狠心就把他给扔了。”
    这么1说,又林也想起来了。这两天是见德林和1个寺里的小孩儿1起玩来着。虽然那孩子在寺里长大,但是并没有剃度了就当小沙弥。听寺里人说,好象想等这孩子再大1些,看看他自己的意思。他要是不想出家,寺里当然也不会勉强他,就让他下山去。
    “你要是实在想他,可以给他写信。”
    德林马上追问:“真的吗?我能给他写信?”
    “是啊,只要你认真读书练字,写信又不难。写好了,打发人捎信过来就行。”
    又林的话,安慰的成分居多。但是德林却从此真的发奋读书用功起来,这倒是她始料未及的。以前德林对念书可并不怎么上心,1有机会就想偷个懒逃个课。
    但是现在他有了目标。
    既然要和小伙伴通信,那他得首先会写信才行。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认真而持续的努力。
    瞧,孩子之间的友谊,并不象大人想的那样尽是儿戏。他们很认真的结识并交往。
    第7十8章归家
    4奶奶已经数日没见着儿女了,头1天晚上便睡不实,还被李光沛取笑。4奶奶惦记着儿子在庙里不知道过不过得惯?女儿在庙里陪着老太太这些天是不是想家?
    “不用着急,明天他们1准儿是到家的。过了午我就去迎他们。”
    4奶奶笑而不语。李光沛说是不着急,其实他也很心急吧。连最喜欢的饭后1杯茶都喝得无精打采,没有儿女环绕膝下,总是让人觉得没着没落的,心里身边儿都空的让人不自在,尤其是德林顽皮,不知道他在山上过得怎么样,有没有摔着碰着,吃得饱吗?晚上睡得实吗?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让4奶奶如何放心得下呢?
    4奶奶这几天已经嘱咐人打扫收拾,又提前了1天让厨房做了李老太太喜欢的菊花火腿、酒酿清蒸鸭子,李光沛也特意买了又林喜欢的老刘记的糖酥果干。以前又林在家里,隔3差5就会打发人去买来吃。这回上山些天,估计肯定对这个朝思暮想。
    虽然李老太太她们人不在家中,但是屋子院子每天都打扫。4奶奶犹不放心,特意又咐吩1遍,恐怕被褥潮了,或是屋里插的花不新鲜了。婆婆当然不能怠慢,孩子也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船到于江的时候已经是后半晌了,李光沛迎了老母与儿女回来。李老太太穿着1件秋香色的绸衫,又林扶着她下了船。李光沛忙迎了上去,行礼说:“母亲回来了。”
    “你看你,事情又尽快,又怎么特地来迎我们?”李老太太说的是嗔怪的话,但是语气里毫不悦的意思。
    谁不喜欢儿孙孝顺?尤其李老太太青年守寡,把儿子拉扯这样大着实不易。
    有些老太太生怕儿子被媳妇拢过去不和自己1条心,这种心态其实大多数人都有。李老太太素来豁达,可是儿子这样周到孝顺,她心里自然熨贴。
    又林察颜观色,当然知道李老太太心里欢喜,1面也给李光沛行个礼:“给父亲请安,父亲母亲这些日子身体还好?”德林和玉林也跟在她后头,参差不齐的请安问好。
    李光沛笑着说:“好,好。坐船累不累?快扶你祖母上车,咱们1道回家。”
    李老太太十分欣慰,等回到家之后,诸事齐备,4奶奶忙前忙后,捧箸安席。
    “你们也真是,都这个时辰了,就该先用饭才是,怎能1直饿着等我们回来呢?”
    4奶奶笑着说:“您不知道,我早就偷偷垫过肚子了,饿不着我的。”乳娘把小少爷也抱了来,这孩子还没取大名,只取了个乳名,唤做通儿。
    李老太太在山的时候,最惦记的就是这个小孙子了。通儿脾气甚好,和李老太太也亲近。含糊不清的喊祖母,口水糊了李老太太1脸都是。李老太太的心都要化了,搂着通儿好1阵心肝肉的喊。
    德林他们倒不会因为祖母亲近小弟就妒嫉。再说这会儿他们也没空儿,在山上这些日子实在是馋坏了,德林起劲儿的往碗里扒那红亮诱人的红焖羊肉,吃得脸都快埋进碗里了,1直不抬头。4奶奶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慢些吃,没人和你抢。吃撑着了。来,喝口汤。”
    翠香忙盛了小半碗汤递过来,德林喝了两口,继续扒肉。玉林也好不到哪儿去,素菜1筷子都没动。青菜豆腐在山上已经吃得几个孩子快做恶梦了。别说他们,就是李老太太,也比平常多动了几筷了荤菜。
    胡妈妈不用4奶奶吩咐,已经让厨房煮了消食汤来。用了山楂、山药、陈皮和其他东西1起煮出来的,酸酸甜甜,全家上下都很爱喝。
    李光沛心里高兴,也多吃了半碗饭,晚间过来陪李老太太说话。
    “几个孩子都听话,德林虽然说有些贪玩,但是1天1篇字还是补齐了。你也不要太催着逼着他,弄得孩子对读书写字惧怕起来,那倒不好了。”
    “母亲说的是。只是1天1篇字,也不算多。儿子并不图他现在就学出个功名来,只是想让他先习惯着,眼见1天大似1天,总不能还总是贪玩儿。”
    李老太太点点头。
    她虽然心疼孙子,但也希望孙子成为有本事有能为的人,绝不能纵容溺爱,养出个纨绔来。李老太太转了话头儿:“又林又孝顺,又懂事。在山上的时候有位关老太太,象是挺中意她,想说给自己外孙子呢。”
    李光沛马上严肃起来,态度如临大敌:“是什么样的人家?”
    儿子素来沉稳,这么情急的时候倒不多。好象不是在问未来的女婿人选,而是在防贼1样。
    李老太太有些感慨,女儿馨兰出生的时候,丈夫何尝不欢喜?两个人对着襁褓中的女儿,说着将来要给她寻什么样的夫家,说得有来有去,乐此不疲——
    当父母的总是这样傻气。
    想到亡夫,李老太太眼眶微热,借着喝茶1低头:“看你,8字都没1撇的事儿。那家要是真有意,自然会有下文。再说,他们家哥儿听说开春也要下场,有没有真才实学,到时候1考就见分晓了。”
    李光沛应着:“母亲说得对。”回去后到底还是把这事儿存在心里,决定遣人去好生打听1番。
    又林顾不上歇息,先整理带回来的东西。给父母的,给亲戚的,当然也不会漏了隔壁周榭的1份。
    这年头寺庙的功能和业务多多,除了供佛参禅,颂经超度,还兼营旅游、餐饮,服务多元化。念珠、护符这些东西,不管是不是真的灵验,当做旅游纪念品倒很合适。
    白芷端了茶进来,又林朝她招了下手:“来。”
    “是,姑娘有什么吩咐。”
    又林把1个红线系的桃木小猴儿递给她:“喏,我记得你是属猴的吧?这个戴着玩吧,都说桃木能辟邪呢。”
    那小猴儿雕的惟妙惟肖,十分灵动,让人见了不由得不爱。
    白芷又惊又喜,接了过来,的系在荷包上头,又朝又林道谢。
    “不用谢,这个不值什么钱。”
    “总归是姑娘的1片心意,出去1趟还想着我们。”
    傻妞1脸羡慕:“姑娘姑娘,有没有我的?”
    又林接过手巾擦了把脸,逗她说:“你又不属猴儿,当然没有小猴儿给你了。”
    “可是…”
    傻妞知道这话是逗她,也跟着笑了。
    “都带了,你们人人都有份儿,只是1时还没理出来。”又林说:“山上的素点心作的很好吃,那面桃儿做的和真桃儿1样,可惜天气还热不方便带回来给你们也尝尝。我打听了做法,抄了1份儿,回来咱们自己试着做做看。”
    傻妞对这个最为热切,连声说:“好,好。”
    茯苓在1旁帮着小英打下手,朝这边看了1眼,又转过头去。
    第7十9章瓶子
    又林问翠玉:“我不在这些天,家里没有什么事吧?你们几个怎么样?”
    小英跟她出去了,翠玉俨然就是这个院子里资历最深的1个了。白芷茯苓和傻妞是新来的,另外还有两个1个是干杂活的媳妇,1个是小丫头,都不顶事儿。
    翠玉说:“这些天也没有什么事儿,姑娘吩咐的针线我们已经做完了,姑娘要瞧瞧吗?”
    “这会儿不看了,明天再看吧。”
    不过又林深知,这大凡做总结汇报呢,总是先汇报成绩,再点出几处微小不足。因此她并不着急,等着翠玉再说下去。
    果然翠玉接着说:“只是有1件事——因为姑娘没回来,我们也不好处置。”
    “什么事?”
    “姑娘窗台边架子上那个饶州窑彩釉滴水瓶不见了。”
    又林本能的回头看了1眼,架子上果然空荡荡的。那瓶子质地如同红宝石1般,状如水滴,又林很是喜欢,才摆在1眼就能看见的位置。有时候还想着,将来要是出嫁,这瓶子就放嫁妆里头1起带走。
    瓶子又不会自己长翅膀飞了,也不可能让大风吹走——
    只可能是人拿走的。
    翠玉的话虽然语气不重,但是很严重的指控。她明(超多-书农在线书库)白在说,这院子里有人手脚不干净,偷了东西。
    主家可以容许下人偷懒,但是手脚不干净是大忌。4奶奶以前捉到过1个婆子偷拿铜器出去换钱,当即就打了十板子赶出门去。那婆子因为不是签的死契,要不然肯定会被转卖。同样道理,没卖死契的下人,只能做做粗活,是不能登堂入室的。因为他们没那资格,因为主家不会对他们完全放心。
    而现在翠玉说的话,如果是真的,那么肯定是能进屋子的几个丫鬟手脚不干净,偷了瓶子。
    这个瓶子并不算太贵,当时买的时候是因为1个贩瓷器的客商急着回家,蚀了本都转给人的,李光沛从那批货里挑出几样别致的要了。但是对这些丫鬟来说,如果卖了瓶子,所得的钱财数目已经非常诱人,也许真会令她们铤而走险偷走瓶子。
    可是又林并不相信,或是说,并不完全相信翠玉说的话。
    如果真是丫鬟手脚不干净,这瓶子1尺来高,目标未免太大了。她想偷偷拿出去,藏哪儿?掖袖子里?藏怀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实在很困难。
    有得想偷,屋里有得是有比这个更容易得手的东西。
    何况这东西并不好出手,丫鬟们没有机会出门,瓶子还得交给别人带出去,1时半刻也卖不出钱来——
    “是吗?哪天不见的?”
    “就是前天。”翠玉说:“前天中午奶奶打发人来,说屋子要好生收拾打扫,看见本来该在架子上的摆件不见了,特意问了。”
    又林转头看了1眼屋里的人,白芷面色平静,茯苓垂着头,傻妞愣愣的半张着嘴。
    “这件事,我娘已经知道了?她怎么说?”
    “奶奶吩咐了,这是姑娘屋里的事儿,听姑娘自己的意思。”
    小英眼睛睁得圆圆的,显然没经过这样的事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
    “那瓶子什么时候还在呢?”
    翠玉不慌不忙地说:“头1天下午关窗子的时候还在,那会儿白芷和我1块儿收拾了东西出去的。”
    又林看了1眼白芷,白芷点头应了1声:“是,那会儿瓶子还在那里,我还看了1眼。”
    “那之后呢,谁又进过屋子?”
    几个人互相看了1眼,茯苓咬着下唇,忽然扑通1声跪了下来:“姑娘…是我,我开窗子的时候不当心,把瓶子打碎了。”
    “你打碎的?”又林问:“那你怎么不说呢?还有,碎瓷片儿弄哪儿去了?”
    “我当时害怕,我想要是别人知道是我打碎的1定会重重的罚我…1心慌,就把碎瓷片捡了藏了起来。”
    “要真是打碎了,那倒不算什么。回头和我娘说1声,不会重罚的。毕竟谁都有出错的时候。你把瓷片儿放哪儿了,取出来让我看1下。”
    茯苓平时的行为又林也是看在眼里的,要说沉着稳重,她不如白芷。但是她做事灵巧,心思又活,针线也做得不错。打碎东西这种事,防不胜防。以前小英刚到又林身边伺候的时候,也没少出错儿,不但打碎过东西,传错话,还把又林1件心爱的衣裳烫坏过。现在不也慢慢的好起来了么?茯苓这头1遭儿犯错,又是无心的,又林也不会怎么严厉的处置她。
    只不过…打碎东西藏起碎片儿这种事,放在小孩子身上,可以说是天真不懂事。放在茯苓这么大的人身上,就不能用不懂事3个字带过去了。
    做错了事就坦白承认,并且能勇于接受处罚,又林可能会更喜欢她1些。但是这种逃避、隐瞒的作法…并不可取。
    她明明知道这事儿瞒不住的,却等到又林回来才承认。难道她怕说早了,4奶奶对她的处罚重,而又林回来后则会从轻发落?
    这种心思可要不得。
    4奶奶才是这李家内宅里的女主人。
    茯苓的这些心眼儿…4奶奶倘若知道了,也绝不会放心这么个丫头贴身服侍自己女儿。
    傻妞看看又林,又看看茯苓,她好象还没有(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发生了什么事情1样。
    做人要是都象她1样,倒是很省力气。这事儿要是傻妞干出来的,多半当场就吓哭,然后向翠玉、白芷求助。这样的话,事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另1种局面。翠玉她们可能反过来安慰她,替她求情。4奶奶也肯定不会和她计较,多半罚两个月月钱,饿1天饭,意思意思,罚过就算了。但是茯苓1隐瞒之后…事情的性质反而严重了。
    茯苓抹着眼泪,把碎瓷片取了来,果然就是又林很喜欢的那瓶子。她有段日子时常摩挲摆弄,不会认错。
    真是可惜了。
    又林让小英把碎瓷片拿了:“去交给胡妈妈,再去我娘那里回报1声,说瓶子打碎了,听听娘说怎么处置吧。”
    第8十章心眼儿
    屋里静悄悄的,连最不会看人眼色的傻妞都闭上了嘴。
    她以前也打碎过东西,不光有自家的,还有别人家的。打碎了自家的,娘要打她。打碎了别人家的,自家得赔人家,赔完了娘还是会打她。
    茯苓打碎了姑娘屋里的东西,肯定也要挨打吧?
    想到这儿,傻妞很是同情她。挨打不好受。
    小英很快回来了,胡妈妈也跟着1起过来了,跟又林说:“奶奶说了,不过是件小事,姑娘自己处置就行了。还问姑娘屋里有不可心的地方,晚上想吃点儿什么,让厨房给做。”
    “有劳胡妈妈还特意走这1趟,小英,快把沏好的茶倒1杯来。”
    胡妈妈连说不敢。
    屋里头几个的反应各不相同。傻妞松了口气,让姑娘处置,茯苓应该不会挨打了。白芷还是微微垂着头,不过轻轻的松了1口气。只有翠玉十分失望——她本来以为奶奶的处置会严厉得多,最起码不会让茯苓在姑娘身边近身服侍。这么1来,茯苓对她的威胁就小了。
    白芷是个不急先的,但是茯苓却处处力求表现,让翠玉感到十分不安。
    又林果然并没有重罚,只是扣月钱,每个月扣1半,要扣半年。其实不管是又林还是屋里的几个丫头,都知道这扣出来的钱还不够那打碎瓶子的1半。
    晚上服侍又林睡下,看着正屋灯已经熄了,几个丫鬟才收拾了睡下。白芷去倒了洗脚水,吹熄了灯,摸黑爬到铺上,茯苓往里让让,白芷也躺了下来。
    外头月亮很好,照得窗纸上1片白。
    白芷睡不着,她知道茯苓肯定也没睡着。
    “你白天…怎么没和姑娘说?要是瓶子放得好好的,怎么会轻轻1碰就掉下来呢?”
    茯苓轻声说:“就算说了,姑娘也不1定信。翠玉服侍姑娘多少年了?我们才来了多长?”
    “姑娘是个明事理的人,你要是说了,姑娘肯定是另1番道理。”
    “算了,多1事不如少1事。她是家生子儿,娘老子都在庄子上,我凭什么和她吵呢?就是姑娘那里,刚从外头回来,肯定也不愿意生事生气。”
    白芷顿了1下,轻声说:“你说的也对…可是这月钱1扣就要半年,你怎么办?你1直都把月钱补贴了家里,突然没了这份儿钱送回去,家里头也会担心吧?”
    茯苓不作声,白芷叹了口气。
    就算说,翠玉也没留下什么把柄,茯苓要替自己分辩也没有凭据,反而会让人觉得她是在推卸责任,主动生事。
    两人1时都睡不着,只有傻妞,没心没肺的,裹着被子呼呼的睡得正香。
    茯苓并没象白芷想的那样忧虑。
    正因为奶奶和姑娘都是(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人,她才没有多说话。她相信奶奶和姑娘都能看出其中的蹊跷来。瓶子决不是自己开个窗子袖子擦过去的那1点力气就能带倒打碎了的。
    翠玉为了算计自己,打碎姑娘的东西…只要姑娘心里(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这1点,就足够了。
    以前在家时爹就常说,退1步海阔天空。她眼下看,是吃了亏,可是翠玉也并没落着什么好。
    来日方长,只要自己还留在院子里没被赶出去,翠玉肯定不会罢休,总有她露出马脚的1天。
    后院儿里没有什么秘密,这个瓶子惹出来的风波李老太太也听到了。上了年纪的人觉浅,李老太太诵完经,翠芝服侍她洗漱,拆开了发髻将头发梳顺。李老太太的头发已经花白,翠芝用梳子蘸了1点头油,把有些干枯的发梢梳得顺滑1些。
    “你和翠玉、翠香她们几个人,是1起进来的吧?”
    翠芝应了1声:“可不是么,到今年秋天就有5年了吧?1起进来了4个人呢。”
    “翠红那孩子是个聪明的,只是身子骨不好。”
    “是啊,我们时常念叨起来,都替她可惜。谁能想到1场风寒就要了她的命呢。”
    “翠玉也有点小聪明。”
    翠芝没敢抬头,轻声说:“她哪聪明啊,当初胡妈妈教我们打络子的时候,就数她笨,1个蝴蝶络子两天都没学会。”
    李老太太微微1笑,没有再说。
    翠芝服侍李老太太睡下,自己才在外间和衣卧着。
    老太太平时很少提起这些事情,翠玉这1回…实在有点自作聪明。仆婢间倾轧争势是常有的事,主人家1般都会睁1只眼闭1只眼的。厨房里的婆子斗嘴,小厮们你揪我1下我打你1拳的,这些都没什么。可是翠玉真不应该拿姑娘屋里的事情做筏啊。本来4奶奶就觉得她心眼儿太活,不太喜欢她,又加上这件事情——虽然姑娘那里并没深究,把这件事轻轻的抹了过去,可是看4奶奶和老太太的意思,翠玉玩的这点小把戏哪里瞒得过她们?
    翠玉那点小聪明,其实落在4奶奶她们眼里,显得那样拙劣和愚蠢。
    翠芝轻轻的吁了口气。
    翠玉这是自己找事,怨不了别人。她们1起进来的4个人,翠芝在老太太身边,翠香在4奶奶身边,翠玉就到了姑娘屋里。还有翠红…当初大家都说翠红生得好,说不定会给4爷做通房丫头的。翠红自己也偷偷的打算着,甚至偷着想做个荷包…荷包才做了1半翠红得了风寒,病1天比1天重,竟然没有熬过那1年的冬天。李家对她倒是仁至义尽,请郎中,吃药。她去了之后,还赏了她家人不少银钱——
    大概屋里有点冷,翠芝打了个寒噤,把被子裹紧了1些。
    天气1天天冷了,秋天来得又疾又快。
    翠玉要是出去了,她爹娘也就这1个闺女,肯定会给她寻1个好婆家。
    又林1回来,4奶奶顿时觉得事情轻省了许多。别看又林年纪不大,算账是1把好手,家里头的大事小情,4奶奶顾不过来的,全靠她帮手。家里的仆佣原来并不太服气这位姑娘管事,只觉得她年纪小,经的少见得少,能懂多少?可是连着有两次采买出了纰漏想蒙混过去时,又林只在他们的那两地账上用指甲划了条印,让退回去重写。这些人才慢慢收敛起来,不敢再有小觑之心。
    第8十1章新衣
    虽然翠玉没成功的把茯苓给赶下去,还是有些不甘。但是茯苓接下去的日子夹起了尾巴,不在姑娘面前殷勤伺候,连屋子都不大进了。翠玉不免又得意了起来。
    到底是乡下小丫头,1开始那么掐尖要强的,现在可算是知道她的厉害了吧?翠玉的娘原来就在主子身边伺候过,现在她爹还在庄子上当管事的,平时上上下下的谁不让着她捧着她?就算姑娘喜欢小英,可小英是个少心眼儿的,当然不能和她相比。这个茯苓,只不过是外头买来的,能懂什么?就会那么两手针线,还敢想去碰给姑娘做的衣裳?狂得只怕都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了。
    翠玉的得意平时难免就带了出来,吆5喝6,指手划脚的。原来就压着其他人1头,现在更是有了1股舍我其谁的气势,别说白芷茯苓和其他人了,就算小英也老是被她呛得说不出话来。又林隔着窗子听着小英问了1句:“这个秋芙蓉不喜欢太阳的,谁搬这儿来啦?”
    然后就听见翠玉略尖细的声音嚷嚷开了:“我让搬的,又怎么了?这会儿哪有太阳?姑娘也说了花儿草儿不能死养,得接天地之气。我才让人抬过来摆这儿的,你看这会儿头上都是云彩,要有太阳了我自然会让人再搬回去。”
    小英就问了1句,她1出口就是1串,小英倒也不生气:“前头打发人来传话,说是要给咱们院子的人量尺寸做冬天的衣裳了。你看着分派吧,大家轮流都去量1量尺寸。”
    翠玉顿时来了精神:“做冬衣了?做几身儿?”
    “老规矩啊。”小英看那秋芙蓉的叶子都有点儿要打蔫儿了,花盆儿又重,招手叫傻妞过来1起搬花盆。
    “不是听说要加1件棉袄,再加两条裙子吗?”
    “你听谁说的?我就没听说。”
    就你这木头,你能听说什么
    翠玉原来已经打算好了,新添的这1件棉袄要个什么花色的,衣摆是要个抹花沿边还是要个掐牙边…
    明明之前听奶奶那边的两个婆子说姑娘这边的丫头都大了,姑娘加做衣裳,她们也跟着1人加1身儿。而且单给姑娘加做也不好,连带着其他少爷和姑娘也都加做。翠玉和自己要好的两个丫头都说了这事儿了。
    虽然量体这事儿有先有后,不可能所有1古脑全跑去量尺寸,院子里1个人都不留。
    翠玉就先领着人过去了,除了刘嫂子,还有两个妇人在那里,都是相熟的。
    翠玉顺口问:“几位嫂子辛苦…这还得忙活大半天吧?晚上回家只怕都来不及生火烧饭了。”
    1个妇人就笑着说:“不差这么1会儿了,等几位姑娘们1量完了,我们也就回去了。”
    这也就是说,其他的人都量过了,只剩下了她们这1个院子的人了。
    这当然,最先量的肯定是老太太、奶奶那边的人。
    翠玉让同来的小丫鬟先量,那几个妇人不过大致量1量,小丫鬟的衣裳又不用什么精工细作,大差不差的也就行了。只要高矮胖瘦不差得太多就交付得过去。倒是翠玉这样的大丫鬟,在姑娘、奶奶面前有体面的,那衣裳当然不能马虎应付。
    “今年1人还是两身儿衣裳?”
    “可不,要说咱们家老太太和奶奶可都是又大方又慈善的人,前头几家听说今年都只做1身儿棉的,1件夹的,还说反正都有去年的旧衣可替换。”
    “是嘛,可旧衣哪有新衣暖和…更不要说那去年用的就不是什么好布好棉花,又经过1冬的浆洗搓踏,早跟夹衣差不多了,怎么替换得过来”
    “可不是么…咱们家可不是这样,都是上好的布和新棉花,我都见了,那棉花揪1丝儿可软了,捻起来又细,可不是那粗烂渣货…”
    翠玉咬着嘴唇不吭声,心里暗自懊恼,每次换季做新衣裳她都格外高兴,本来这1次也不例外。
    可做是做了,并没有多出来的那1身儿,翠玉觉得自己是白高兴了这么几天,象是上当受骗了1样。
    也是,那两个说话的媳妇婆子又不是在4奶奶面前得用的人,她们说的话也不足信。
    因为这件事儿,翠玉有些窝火。回去的路上都不吭声。两个小丫鬟跟在后头,倒是为了做新衣裳欢喜雀跃,1个说:“袄儿的扣儿总是不大结实,回来得自己重缝1下。”
    另1个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
    “最近活儿不多,我觉得重阳节差不多…”
    翠玉越听越恼,朝她俩喝斥1声:“闭上嘴,哪儿这么多话,跟8辈子没穿过新衣裳似的。”
    两个小丫头吓了1跳,其中1个小声说:“翠玉姐姐…”
    翠玉懒得理她们,加快步子朝前走。结果走得急了,脚1时没收住,绊了1下裙子,又磕在在了石台上,把她给疼得直哎哟。
    小英和白芷她们也去量了,
    翠玉闷了好几天,直到新衣裳送来了,也懒得穿上试试。要是往常,她肯定是头1个试衣裳的,还会把屋里最大的那面铜镜霸占好半天,别人都轮不上去照1照。
    小英倒是先把自己的包袱打开看了,鹅黄底带淡绿莲花面儿的新袄儿,水红裙子,翠玉瞅了1眼,觉得颜色不够鲜艳,上头的花儿也显得黯淡杂乱,也就小秋那不识货的还乐呢,拿着衣裳就笑得美滋滋儿的。
    “姑娘的衣裳呢?送来了吗?”
    小英看了她1眼:“刚才不是1起送来吗,直接送进上房了?你这几天怎么了?什么事儿都不上心。”
    翠玉把包袱1摔:“我怎么样,还轮不到你说我呢。”
    她摔帘子出去了,小英有些纳闷,转过头来问:“她这是怎么了?”
    小丫鬟摇了摇头,相比翠玉,她们当然更喜欢小英。
    “翠玉姐姐好象是因为今年的衣裳少做了不高兴。”
    小英有些纳闷:“没少啊。”再翻1翻,和往年1样啊。
    小丫鬟解释:“比往年不少,可翠玉姐姐好象觉得今年会多做1身儿,结果没多做,她这几天1直不大高兴。”
    小英忍不住笑:“这有什么,就为这个啊?我还当她有什么烦心的事儿呢。”
    翠玉在院门口迎面遇着了干浆洗差事的戴婆子,戴婆子1见翠玉就笑了:“翠玉姑娘,你这是去见你哥哥嫂子去啊?”
    翠玉1愣:“我哥嫂来了?”
    “你还不知道?来了1会儿啦,8成是庄子上的差事。你快过去吧,你爹娘准保给你捎东西了。”
    翠玉不便到前院儿去,托人问了1声,他哥哥去账房了,嫂子去4奶奶那里回了话,现在在老太太屋里。她也有大半年没见过哥哥嫂子了,每回爹娘或是哥嫂来,总会给她捎点东西。翠玉1家都有差事,日子很过得去。翠玉的月钱从来不用捎回家,买点儿什么脂粉头花小0嘴儿的,手里十分散漫,总是攒不下什么钱。
    等了好1会儿,她嫂子才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她嫂子是个很能干的妇人,2十来岁年纪,十分精明能干。
    翠玉忙招了下手:“嫂子。”
    她嫂子看见翠玉,嘴唇抿了1下,才朝她走了过来。
    第8十2章劝说
    看着嫂子脸色不好,翠玉头1个念头就把自己吓住了。等不及进屋,翠玉急切地问:“嫂子,爹娘身体还好吗?家里没什么事儿吧?侄儿侄女儿怎么样?”
    她嫂子点头说:“爹娘都好,娘还让我给你捎了件坎肩来,是娘赶着做的。天气1天比1天凉了,你得当心身子,早晚记得添减衣裳。”
    那显然不是家里有事。翠玉压低声音问:“那…是收成不好?”还是有什么别的事情?嫂子这脸色,可不象是没事儿人。
    他嫂子嗯了1声,翠玉领她嫂子进了自己住的屋,又赶紧去倒了茶。
    她嫂子接了茶,倒也不先忙着喝,先看翠玉这1身上下的打扮。
    翠玉转过年就十6了,再不是小姑娘模样。胸脯鼓鼓的,腰身儿很是苗条,穿着1件桃红撒花衣裳,也有8成新,头上还戴了银簪,耳朵上也有1对银耳坠,两颊上略有几位雀班,但是皮肤细白,眉毛弯弯的,眼亮亮的。这要走出去,不知道的人哪会觉得是丫头?肯定觉得是哪家的姑娘。
    “你这衫儿…”
    翠玉低头看1眼,笑着扯了扯袖子:“这是春天的时候做的,都穿旧了。唉,原来说今年冬天给加1身儿棉衣和裙子,结果风吹了半天,还是诳人的,害我白高兴了好几天。”
    她嫂子的脸色沉下来,把茶1放:“妹妹现在人大了,眼界也大了,说起话来都不比以往了。”
    翠玉还没听出不对来,笑着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她嫂子冷梆梆的说:“这上好的丝棉撒花儿料,不过上身1季就说穿旧了。主家给衣裳穿,给多给少都是赏脸,怎么成了诳你了?”
    翠玉这才听出她嫂子话音儿不善:“嫂子,我不是这个意思。原来听两个婆子说,今年给姑娘多做衣裳,怕是过年下出门见客的时候多,跟姑娘的人也不能太寒酸了。结果是她们胡诌的,我哪敢说老太太、奶奶的不是。”
    这件事不提,她嫂子问起另1件事情来:“我听说老太太和姑娘不在家的时候,你看着家,还让丫头把姑娘心爱的摆设给打碎了?”
    说起这事儿来,翠玉1半得意1半是懊恼:“嫂子你也知道了?真是的,其实姑娘就是太宽和了,那种丫头就该撵去劈柴舂米才对,还留在身边儿…”
    “听听这说话,姑娘居然还不如你懂得事理儿,行事儿还得你来教导?”
    翠玉后知后觉地啊1声:“我不是那意思…”
    她嫂子本来觉得事情没到那1步,再说这次若是婆婆来,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教训女儿。可她是嫂子,婆母尚在,教训小姑本不是她该做的事情。可是在庄子上恍惚听着这事儿,她就觉得不对了。等到了镇上进了李家,她才知道事情远比她们在乡下知道的还要严重。
    在门房的时候就听着人家说话意味不对,等进来了找了相熟的人1打听,才知道这妹子人大心大,行起事儿来全不象以前了。小时候就算任性,和人争东西,那也是各凭力气直来直去,可是现在却全然不1样了。
    “嫂子…你甭听那些人胡说。那打碎东西的事儿,奶奶也点过头,姑娘亲口罚的,哪里是我整治人…”
    “那这样说起来,姑娘出门去了,留下你看家,那是信重你。你呢?让新来的丫鬟打碎了东西,先不说她,只说你。你觉得你身上就1点错儿都没有吗?真要罚,该连你1块儿罚了才对。”
    “凭什么罚我?”
    她嫂子冷笑1声:“凭什么罚你?我问你,前年铺子里有伙计勾结外人,用假货掺杂,掌柜的也没细验,就1起发卖,后来人家卖家找上门来,是单罚伙计呢?还是连掌柜的1起罚了?”
    这是李家商号曾经出的1件大事,翠玉也知道。
    “当然是1起罚了,谁让他监管不细…”
    “那你说,姑娘出门了,信任你才把院子交给你,你监管得力吗?”
    翠玉顿时语塞。
    不错,4奶奶掌家虽然不严苛,但也讲究有错必罚。茯苓打破东西的事,究其根底,自己那段在管事儿,没管好东西没管好人,而且她还是知道茯苓把碎片儿藏起来的,却是1推3不知——
    更何况,要是4奶奶知道了,其实她早就知道放花瓶的那个3角墩底座坏了,偏偏1直不说,就等着别人去犯这个错儿打碎瓶子…能进屋的人,不管谁打碎了,对她都没坏处。小英、白芷、茯苓都行,就算最后是姑娘自己打碎,于她也没有损失,她为什么要去提醒别人呢?别人是不会知道这情形的,就是她自己也是无意中发现的,搁瓶子的底座那儿不知道被什么小虫子给缝了,外面看不出来,其实里面全虚了,根本不经碰。水滴瓶本身的瓶底儿是圆的,不象其他的瓶子,本身搁在那儿就能站得住,非得个底座不行。
    但嫂子今天说起来,翠玉毕竟还是心虚。
    她也板起脸来,抱怨了1句:“那嫂子就只站在别人那边儿,1门心思的教训起我来了。”她索性也坐下来,脸冲着窗子,把后脑勺留给她嫂子。
    她嫂子看她这样了,心里的火气倒是慢慢下去了。
    这个小姑子送进来服侍姑娘,这几年,也没人认真教导过她。就是婆婆隔3差5能进来见她1面,也说不上什么话。道理没人教,她自己只被别人捧着哄着,当然也不会(超多-书农在线书库)。
    “妹子,咱们才是1家人,我说话行事,纵然有不周到的地方,可是嫂子总不会害你。”
    翠玉还是扭着头不理。
    她嫂子慢慢说:“你服侍姑娘这几年,没有功劳,也有情份在。可姑娘转过年也不小了,该说亲了。你比姑娘还大,就没想过自己将来怎么样?”
    翠玉还是不理,但是耳朵却不知不觉的支起来认真听她嫂子说话了。
    “咱们这样儿人家,说起来,是给人当奴婢下人的,矮人1头。但是那外头1般的人家,没个正经营生,又或是只会在土里刨食儿的,过得远不如咱们家呢。爹娘现管着田庄上的事儿,你哥哥现在跑腿办事,将来呢,就是接爹的位置。我呢,跟娘1样,打打杂儿,料理下小事儿。你呢?你想过你将来走哪条道儿吗?”
    “象咱们家这样,儿女生下来也是主家的奴婢,伺候姑娘少爷,将来的路,其实早就定下来了。1呢,也配个人,将来男的出息就是管事,象你哥哥1样,女的自然是管事娘子。2呢,主家开恩,放出去自家聘嫁。凭咱们家,大富大贵的攀不起,要找个吃穿无忧的婆家还是办得到的,好歹是自由身了,将来生的孩子也不是人家的奴婢下人。”听着翠玉还不出声,她嫂子又说:“还有…就是象你过去认知的那个小姐妹,叫明娥还是明芳的来着?给主家的少爷做屋里人,指望能生个1儿半女,将来挣下点儿富贵家业…”
    翠玉终于慢慢回过头来了。
    她嫂子说:“说白了,也就这3条道。妹子你想过自己要走哪1条吗?”
    翠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她嫂子也没急着催问,就这么静静等着她回答。
    第8十3章人不如旧
    又林轻轻吹了吹,尝了1口,确定是烫不着人了,才的把药1点1点儿喂给幼弟通儿。
    从入秋,通儿因为出了些汗又吹了风,就咳嗽起来。病不算重,但是小孩子不爱吃药,倒拖了半个月都没好。
    4奶奶抱着儿子,看着大女儿又哄又逗,耐心细致的喂了半碗药,又细心的用帕子给他擦了嘴,才把围兜给他解下来。
    都说女儿是爹娘的贴身小棉袄,4奶奶想,这话1点儿不假。
    这个女儿,给她帮了多少忙,省了多少心?德林玉林的事她没少照看,家里的,还有自己陪嫁的铺子的账,她也看得懂。祖母跟前,父母跟前,嘘寒问暖早晚问安的,也没有马虎过…
    可是女儿再好,终究要出门子。
    得什么样儿的女婿,才配得上自己家的掌上明珠呢?这么孝顺,能干,还特意请了女先生教导过,比那些大家闺秀也1点儿都不逊色。
    亲戚好友家的子弟,要么年纪不合适,要么就是人品相貌配不上…4奶奶提起这个放下那个,挨个儿否决。
    不不,都不合适,配不上。
    但是门第高的,读书做官的人家,4奶奶又踌躇了。那人品门第是提高了1个档次,可女儿倘若高嫁,将来受了委屈,娘家可很难给她撑腰。
    自己家…毕竟是个商家啊。
    这就人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了。
    做爹娘的为了孩子,1片心恨不得揉碎了全扑在他们身上,能替他们把今后几十年的路都安排好——家里穷苦些的,怕女儿嫁过去吃苦。富贵些的,又怕没有规矩。选人老实的,怕没出息委屈了女儿。选那机灵的,又怕机灵人心肠善变,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4奶奶觉得自己这心,简直要活生生的熬干了1样。就算把女儿嫁进皇帝家里当娘娘,还唯恐女儿不中意那金碗呢。
    “娘?”
    4奶奶回过神来,把儿子松开。看他连滚带爬的下了床,鞋都顾不上穿就要往外跑,乳娘连忙提着他的鞋追上去。
    又林把药碗放下让丫鬟收拾了去,又喝了两口茶压嘴里的药味儿。这药味儿说苦也不算太苦,但是再不苦,也是药汤,总不会象蜜糖1样适口。刚才为了给弟弟做榜样,又林眉头都不皱1下,现在可觉得嘴里泛苦,特别不是味。4奶奶忙吩咐人给女儿拿蜜饯来,又林忙摆摆手:“不吃那个了,太甜。”
    4奶奶知道女儿口味1向清淡,即使是甜点心,也不喜欢那种甜得发腻的。
    又林扶着她的手起来,两人坐到桌案边,4奶奶把今天送来的账本子翻了翻,对女儿说:“还是你的法子好,这么记,比以前看着清爽多了。”
    “今天庄子上来人了?”
    “来了,你屋里翠玉的哥哥嫂子跟着送粮的车1块儿来了,刚在账房交了账,又到我这里请了安,这会儿怕是正在和翠玉说话呢。”
    要说翠玉,实在是不省心。要依4奶奶的意思,反正年纪也大了,大可以让她回家去,她爹娘是给她说亲还是有别的安排,就和李家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又林觉得,翠玉本身并不坏,刚来时也是直来直去的,只是这几年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又觉得爹娘哥嫂都是管事,渐渐骄狂起来。要是她自己能(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过来,那当然更好。毕竟这用人上头,就算把翠玉换出去,再弄新人进来,1时半刻也摸不准脾气,而且各项事务还得从头教起,并不见得就省心了。
    所以换人是下策。俗话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有毛病,倘若能改好,又林当然情愿她改好。
    4奶奶也知道又林的意思,点头说:“我刚才点了她嫂子两句。她爹娘都是本份人,就是她哥哥,1向办事也勤勉。她嫂子倒是个精明能干的,我的话她肯定会好好寻思。”
    又林说:“又叫娘为我的事儿费心。”
    “别胡说,跟我讲这样的话。我不为你们姐弟几个费心,为谁费心?”4奶奶和女儿1起对账,翻1翻去年的记录,再和今年的对照1下,今年年景还好,风调雨顺的,收成比去年增了近1成。
    又林把近两年的大致产量比对了1下,对于亩产、人工和各项开支,心里大概都有数。1对镂空银花苞球耳坠子在脸颊旁边微微打晃。4奶奶心思却不全在账本上头,她轻声问女儿:“你这回和老太太到庙里去,都遇见什么人了?”
    “也没遇着什么人,就是1些奶奶、太太们,都是去避暑、吃斋去的。”又林说:“哦,还有咱们后头朱家老太太,她和祖母倒是常在1处说话。说本来不知道咱们去庙里,不然就相约着1同上路了,彼此也有个照应。多亏有她在,同祖母常在1处说话,容易打发时辰。”
    “你弟弟他们没淘气吧?”
    “没有,弟弟还结识了个小伙伴儿呢,是个弃婴,被庙里的和尚养大的,和弟弟差不多大,倒是个挺机灵的孩子,两人分别的时候恋恋不舍的。”
    4奶奶1笑:“怪不得呢。前天打发人说要信纸。我寻思他1个小孩子,要写信给谁。他说是庙里认得的。”
    “弟弟要写就让他写吧,虽然他年纪不大,可是既然许诺了人家要写信,总不能不守信。”
    “是,这同年纪大小没关系,守信是应该的。”4奶奶说:“况且,想写字总是桩好事儿,以前可得训着逼着才肯写字呢,现在倒是主动讨起信纸来了。”
    又林笑着说:“年纪大了,自然懂事,会用功的。将来弟弟说不定读出个名堂来,还能给娘挣个封诰呢。”
    那1边儿,翠玉心事重重的回了院子,小英笑着说:“听说你哥嫂来了,你怎么不多陪你嫂子说会儿话?姑娘这会儿又没回来,院子里也没什么事儿。”
    翠玉没精打彩地说:“家里事儿忙,他们已经回乡下了。”
    看她样子1点儿都不欢喜,眼圈儿微红,倒象是哭过1样。
    小英心里头暗自纳闷,又不好意思追问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