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95章
    卫风家事在线全集:全文全集番外第89-95章第8十9章
    等德林回来了,海源和德林立刻玩到1块儿去了,两个小子叽叽咯咯,打打闹闹,1点都不象是1年没见,倒象是天天玩在1起似的。两人还都从身上、怀里头掏出东西来献宝、交换,都是1些在大人看来1钱不值的玩意儿,比如旧铜钱,木哨子什么的,可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把那些破烂当成宝贝似的。
    又林觉得,大概是自己想得太多了。海源这怎么看都还是个小屁孩儿,哪来那么复杂的心思。
    她领着弟弟妹妹给表叔陆延宗问好,陆延宗笑呵呵的,夸了句:“都成大姑娘了,女大十8变,可比小时候出挑多了。”
    又林笑着问表叔1家好,又关心表弟的身体。陆延宗并不在意,摆摆手说:“他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天天淘气不听话。倒是你们家德林懂事儿,听说已经开蒙念书了?我看这孩子打小就是1股聪明相,将来1定有大出息”
    李光沛呵呵笑着,挥着手说:“他啊,1不如他姐姐懂事,2不如他妹妹聪明,整天也就只顾着瞎玩儿。我也不指望他将来能有什么大出息,识点字念几天书,多懂些做人的道理也就够了。”
    当父母的都是这样,哪怕心里再嘉许自家孩子,当着外人,也总要说得1无是处。
    4奶奶笑眯眯地听着。长子对于她来说意义是不1样的。婚后数年才得了这个儿子,在人前终于能扬眉吐气,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也打消了外人对李家的觊觎。虽然长女也懂事聪慧,可是1个女人若没有儿子,在婆家如何能站稳脚跟。1个男人要是没有儿子,偌大的家业难免落入旁人之手。
    现在她有两个儿子,德林已经开始读书了,通儿也健康壮实。4奶奶现在最大的1桩心事,就是大女儿了。
    又林穿着件软姣红的坎肩,腰里系着1根嫩黄丝绦,看起来亭亭玉立。4奶奶对女儿是越看越爱,越爱越是不舍。有时候想着,娇养了这么些年的女儿,白白送与人家做媳妇去,怎么能放心得下?
    可是世上的女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就象4奶奶自己,当年出嫁时也是说不出的惶恐。新婚时的战战兢兢,多年无子的煎熬…就象自己的婆婆,青年守寡,这么多年来不也熬过来了?现在儿孙满堂,也算是晚年有福…
    “娘?”
    4奶奶回过神来,接过又林掰开的石榴,微微1笑。
    大表哥陆伯荣比又林大45岁,还没有说亲。给长辈请过安,就站在1旁,看起来显得略微腼腆。又林见过了表叔,也跟他相互见礼:“两年多没见了,表哥又长高了不少啊。”
    陆伯荣脸微微的红了,含含糊糊的应了1句。他从又林刚进屋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表妹和小时候样子完全不1样了,小时候又林生得黑瘦,平时看着也不是个小姑娘的样子。可是眨眼儿的功夫,象是换了1个人似的。说话的声音既清脆又婉转,象是那种金贵娇养的黄鹂鸟在啼鸣。陆伯荣甚至没敢认真的打量她,只是作揖时匆匆的看了那么1眼,正好那会儿又林也正低头福身,陆伯荣只看到她秀美的1双眼,惊鸿1瞥之后,那双眼就被长长的睫毛所遮挡。他的目光中最后所看到的,是1弯弧形的流海。
    过了许多年,陆伯荣再想起那1天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表妹梳着的刘海。
    陆伯荣虽然还没成亲,可也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这两年来跟在父亲身边,经得多,见得也多。可是表妹突然间从懵懂的孩童变成了娉婷少女,1下子还是让他回不过神来。
    表妹和他以前见过的姐妹都不1样——也可能是他以前从来没留意过。他印象中的小姑娘们都是叽叽喳喳的,又爱哭,陆伯荣1向是恨不得避而远之。
    可是又林不1样,她显得聪慧端庄,1举1动都能让人感觉到,她已经不是个小孩子了…
    要是又林知道陆伯荣此刻的想法,她肯定会默默画圈——两辈子年纪加起来,她早不是小孩子了好吧?以前年纪还小,怕自己的表现太反常会有什么不良后果。现在终于可以长长的松1口气,再也不用那样处处刻意留心了。
    陆伯荣的手足无措,李老太太没注意,4奶奶却不会忽视。
    4奶奶扯下帕子,替儿子擦了擦嘴角沾的东西。
    老太太们有了年纪,自然都喜欢热闹,尤其这来的是娘家侄儿,还有侄孙,1天下来李老太太脸上都没断了笑意。她受过苦,也享过福,生活起居从不豪奢铺张,今天家里来了客,格外高兴,破例从镇上最大的1家酒楼叫了席面。有的菜是做好送来的,有的是要来了之后现做的。师傅、伙计,锅盏家什都是1套带了来的,既然格外讲究,所费不赀,自然也吃得宾主尽欢。尤其海源和德林两人,1人抓着1只酱酥乳鸽,啃得1手1脸都是。
    要换做平时,4奶奶早就出言训斥了,可是现在有客,德林也难得遇见1个同龄的玩伴,就让他多高兴高兴吧。要学规矩,以后有的是时候。
    和李家1样,朱家这会儿也正是和乐融融——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朱家今天来的这位严格说来不是客,是朱慕贤的堂兄朱长安,是朱家2房的次子。俗话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这话也真不假。朱慕贤的爹读书灵光,朱慕贤也是1样,将来铁定要走科举这条路。但朱慕贤的2叔打小就顽劣跳脱,哪怕朱老爷子再发狠的教训也没有用,根不正,苗也跟着歪,2房的几个孩子读书上头都不成器,朱长安并不是其中最奇突的1个。夹在兄长和弟弟中间,他从小不爱读书,家里人也不怎么苛责。
    他还有1点特别象他爹的——喜欢在女人身上下功夫。
    把这个孙子和朱慕贤放1起,不管怎么比怎么看,当然是朱慕贤这个孙子更上进更听话更乖巧更正派。
    这实在不能怪朱老爷子和老太太偏心。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有短呢,谁不喜欢那明礼懂事上进的孩子?
    好吧,朱长安也不能算是特别不上进,起码他还懂点经济世务,田庄上铺子里的事也能打理得清楚。
    朱长安这次过来,1是看看南边的庄子,2来当然是给朱老爷子、老太太请安问好,还送了节礼过来。不管里子怎么样,面子上老2两口子从来不落人后。老爷子老太太回老家静养之后,京城朱家宅子里1下子没了龙头坐镇,很是出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大房2房都没占着对方便宜,自己反而吃了亏。然后老2夫妻俩渐渐咂摸出味儿来,开始1个劲儿的派人送信送东西到于江,讨好老爷子老太太。老大夫妻俩倒是不急——有什么可急的?老爷子老太太最疼朱慕贤这谁不知道?朱慕贤就在于江,2房再怎么殷勤,也越不过大房去。
    至于3房…孤儿寡母,平时就象隐形的1样,给他们1口饭吃饿不死,老大老2觉得自己都算仁至义尽了。
    朱长安正跟朱老太太说京城的新鲜趣事儿。他在讨好女人上头天赋卓绝,无师自通。不管是十6还是6十的,他都叠得起耐心陪得出笑脸。这些在内宅后院里长大的少爷们,差不多都有这样的通病,和女人打起交道总是各有各的法宝秘诀。
    “祖母怕是不知道吧?京城现在最热乎的事儿,就是2女争夫了。”
    朱老太太果然好奇,中老年妇女不8卦的是凤毛麟角,朱长安深谙其中道理,于是说得绘神绘色的:“女方两家来头都不小,1家就是咱们原来住的西元坊那条街上的鲁家,另1家是刚到京里才两年的于将军家,嘿,这1文1武,两边顶起来了,谁家都不肯退让1步。”
    “那男的呢?”
    “男的是个进京应考的举子,姓谢…”
    第9十章
    朱长安口齿灵敏,讲得绘声绘色,从谢举子的出身来历说起说到他如何进京,如何在路途中与于将军家同行,又如何和于家小姐相识结缘,又说到他考中功名,他在京中的叔父替订鲁家的亲事.这下于家可不答应了,本以为是稳当当的女婿,只等他考中了就来提亲了,谁想到半道里杀出个鲁家来。
    朱老太太听得十分入神,听到说起鲁家的姑娘时,转头问1边的陪房徐妈妈:“鲁家有这个年纪姑娘?”
    徐妈妈说:“有的。您忘了?就是他们家3房的姑娘,老爷5十大寿的时候,她还跟她伯母1起来过,那会儿还小呢。”
    朱老太太有了个模糊的印象:“哦,记得是个挺聪明的小姑娘。”
    “可不是么,鲁家人就是会读书,祖孙全入翰林,是好人家。”
    鲁家世代书香,姑娘教养自然是好的。那于将军家以前没听说过,8成是刚发迹没多久的。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偏偏两家都不肯相让
    “好啦,你也甭陪着我了,赶了这么些天的路也累了,快去换了衣裳歇着吧,你慕贤弟弟也快回来了,你们兄弟俩经年不见,肯定有好些话说。”
    朱长安笑着说:“我不累,我也那么长没见祖母了,您就不留我多坐会儿,难道还怕我吃了您的好茶?”
    朱老太太笑着拍了他1下:“就你这张嘴哟,净会说这些话。我这里的茶你想吃可有的是—你祖父等下肯定要问你话的,你还是去换了衣裳预备预备吧。”
    提到朱老爷子,朱长安可不敢嬉皮笑脸了,站起来应了1声是。
    他从朱老太太屋里出来,正好朱慕贤从外头进来。
    朱长安停住脚打量了1下这位堂弟——第1眼看过去就想,他长高了。
    但不止是高了。
    那1身的书卷气,还有沉静的目光,从容的神情…
    当年离京的时候朱长安送了他1程。堂弟从来没出过远门,红着眼眶,神情显得十分不安。那时候家里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谁也说不好将来会怎么样。朱长安自己也惶恐不安还打起精神安慰他——
    1晃,面前的堂弟已经不再是那时候孩子气的模样了。
    “4弟!”
    朱慕贤笑着应了1声:“3哥来了。”
    他们两人过去交情就不错,虽然长辈不和,但是他们倒是很说得来。朱慕贤小时候曾经有很长1段很崇拜这个堂兄。他特别机灵,总能弄得到许多不常见的新鲜玩意儿,讲起外头的事情来1套1套的,逃课也总有办法不被逮。朱长安这人并不小气有什么吃的玩儿的总不会忘了他1份。那会儿朱慕贤和他的关系,倒比和自己的同胞兄长还要好些。
    虽然好长没见,但是这么1碰面,过去的那种熟悉感很快又回来了。朱慕贤问:“从收着京里的信,祖母就让人给你收拾屋子了,本来觉得你上月底该到的,怎么晚了这么些天?路上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儿,就是在潞州有事儿耽误了1下。”
    朱慕贤陪着他进了屋子:“你瞧瞧还缺什么回头让人给你送过来。”
    朱长安开着玩笑:“4弟现在可出息啦,这眼见都当家掌事了,将来做哥哥的可得多仰仗你的照拂了。”
    朱慕贤强忍着笑说:“哪里哪里3哥太客气。”
    朱长安可不全是开玩笑。他虽然年纪不大,可是自小在京城那些公子哥里头混大,比谁都更(超多-书农在线书库)1个道理——这个世道,光是有钱财那是不行的。有再多的钱,保不住,那等于没有。自家能有今天,那是老爷子几十年纵横不倒的缘故。现在祖父罢官,大伯闲置,自己爹娘的眼睛只盯着家里的产业——
    可是朱长安想的更长远。这个家,将来靠谁?朱家这1代子弟虽然有78个可是将来能顶事儿,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也只有朱慕贤1个。自己读书是不成的,想将来富贵长久,当然要交好这个堂弟。
    可惜他爹娘听不进去他的劝说,总觉得自家也不是没靠山。但就朱长安看不管是父亲的相识,还是母亲娘家,都不大能靠得住。他们毕竟是外人,没事时还好,遇事谁不先想着自家?指望人家对你掏心掏肺的,凭什么?
    “我看着你比在京城的时候瘦得多,人倒是更精神了。
    书院里怎么样?课业重不重?先生凶吗?有没有要好的同窗?”
    “3哥1张嘴就问这么多,让我先答哪1句?”朱慕贤说:“你先换了衣裳,我让人送些点心来垫垫肚子,咱们有得是功夫,慢慢再说不迟。”
    朱长安在屏风后头换衣裳,顺口问:“对了,隔壁住的什么人家?我来的时候,那家的姑娘还让人引了路,回头倒要记得道1声谢。”
    “哦…”
    朱慕贤不必多想,也知道朱长安说的是谁。隔壁就两家,周家只1个姑娘,眼见要出嫁,自然是大门不出2门不迈的。而李家的姐妹俩,妹妹太小,给朱长安引路的应该是李又林。
    “姓李。”朱慕贤说:“他们家都热心肠,1年到头的不少事情常劳烦人家,倒是得好好谢谢。”
    朱长安系着腰带,探出头来说:“这南边儿的姑娘和咱们那儿的就是不1样。瞧着1个个水灵灵的,精致得跟瓷人儿1样。”
    朱慕贤嗯了1声,以前他们在京城时,朱长安嘴边也总挂着这些话,但是不知道怎么,这1次朱慕贤却不想他再说下去。
    “京里1切可好?”
    “都好。”朱长安理着袖子,从屏风后头出来:“大伯和伯母身子都康健,兄弟姐妹们也都好,伯母1直挂心你,这次让我带了好些东西过来…”他顿了1下:“还有件事儿…”
    “嗯?”
    朱长安顿了1下才说:“唉,家里头那些烦心事儿,不去说了,你也都知道的。”
    家里当然不太平。但是朱慕贤敏感的觉察到,朱长安刚才想说的不是这句话。
    是什么事呢?让他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第9十1章
    别看朱长安在朱老太太面前舌灿莲花,朱老爷子1回来,他顿时拘谨起来,生怕说错1句话。不管朱老爷子问什么,他都翼翼的,不想好了决不开口。
    其实朱老爷子并不象别家的祖父那样严厉,动辄祭出“家规”“家法”,但朱长安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父母面前没大没小的,到了祖父面前,顿时偃旗息鼓,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朱老爷子问1句,他就规规矩矩的答1句,这1顿饭也从镇上的酒楼里叫了菜,可是和李家饭桌上的其乐融融相比,朱家这顿饭吃得没滋没味儿的。于江镇有名的琼山鱼羹和醉蟹,朱长安也没品出鲜味儿来。
    李家的桌上的气氛却是1片和乐,陆延宗1脸怀念地说:“我还记得小时候到姑母这儿来,姑母下厨亲手烧的菜,可真香啊…”
    李老太太笑着说:“那几年年景不好,家家都没什么好东西吃,虽然是过节,可除了豆腐也就是咸鱼,亏你还记得。”
    “可不是,我就记得那个酱烧豆腐好吃,这么多年1直惦记着呢。”
    李老太太1抬手:“来来,把你们表叔跟前这些鱼啊肉啊都端走,给他全换上豆腐吧。”
    德林答应1声,真的就来端盘子。陆延宗哈哈笑着:“可别。今天这好菜难得。德林,说你哪,你小子快把手撒开。”
    李家人笑成1片。德林手上全是油,脸上蹭得到处都是,小声的嘿嘿的笑。玉林1双眼明澄澄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嘴角也勾起1抹悄悄的笑意。
    又林把1块她喜欢的藕片夹到她碗里头,玉林朝她1笑。把1个丸子舀给又林。
    李老太太看着她们姐妹合睦,先是微微1笑。后来不知道又想起什么事来,嘴角的笑意很快隐没,神情略显僵硬。
    又林照看着弟弟妹妹,1边分神听父亲和表叔说话。隐隐约约的听说,表叔今年吃上了官司,现在两人说的大概就是这件事情。
    “我和老孟也有十来年的交情了,这人什么都好。做生意也有手腕,对朋友也算热诚。布庄这两年起来了。正是赚钱的时候。可就是有1桩不好,脾气急,又贪酒。3月里1块儿去了泉州,又累,应酬起来又喝了不少酒,半夜里就听着他屋里动静不对,我们砸门进去,他脸都已经发紫了,口吐白沫…唉。不等郎中请到断了气。等郎中到了看过,说是猝发心疾…”
    李光沛也跟着感叹1声。
    那个老孟李光沛也见过,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眼见说没就没了。这人要是自己不好好珍重自己,就是挣下再大的家业又能怎么样呢?
    “后来呢?”
    “他没儿子。只撇下了老婆和1个才7岁的女儿。丧事是老家来人帮着打理的,我们也都义不容辞过去帮了好几天的忙。结果这边丧事办完。他老婆不知听了什么人挑唆,觉得她男人出事,我们几个1同出门同伴的都脱不了干系,就把我们给告了呗。”
    李光沛摇了摇头:“妇道人家没有见识…8成是你们的同行干的。”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能逮着落井下石的机会,谁肯轻易放过?
    “可不是。折腾了这么些天,上个月总算是断清楚了,打点赔送出去不好,好在事情是撕掳(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只是老孟那点家业,刚刚起来1点,现在给折腾了个精光。”
    李老太太打岔说:“财去人平安,事情了结了就好。你们哥俩儿也别总提这事儿,快,1人吃1杯去去晦气。”
    李光沛笑着应是,两人撂下这个话题,重新热了酒,1人吃了两盅。
    屋里头暖和,脸上热烘烘的。又林觉得发际颈后都有些潮潮的,解下帕子擦了擦汗。
    因为算是家宴,也没分席,李家也不是那样十分讲究男女分别的大户人家。对面的陆伯荣1直低着头,可若仔细看,就能发现这人动作也很僵硬。他虽然没抬起头来看,可是1直注意着又林这边的举动。
    4奶奶目光从这个表侄身上掠过,看着儿子猛虎下山似的吃相,笑着说:“看看这样,好象平时天天吃不饱饭1样,吃这么猛,1会儿肚子胀得疼。
    “那当然不1样。小孩子嘛,吃饭就要有人作伴儿,有人分着抢着吃,才吃得多吃得香呢。”李老太太说:“回头让厨房煮点消食汤来,1人给他们再灌1碗。”
    4奶奶忍着笑应了1声。
    用过饭,4奶奶叫来了胡妈妈说事。
    “住的地方收拾妥当了吗?”
    “都收拾妥当了,地方才打扫完,我刚去看过,各样都算齐备。就是被褥是刚从箱笼里取出来的,有些潮气,已经让人拿出去晾晒了,今儿太阳好,后晌就能收进来铺上了。”
    “嗯,伺候的人呢?”
    “几个伙计安置在前头了,两个长随就跟着住在东院,就让刘山家的和钱婆子照看。家里的媳妇、丫头都吩咐过了,不会随意走动冒撞了客人。”
    4奶奶点了下头:“他们家事儿也多,顶多住个1天两天。让人都打起精神来,可别在客人面前丢脸。”说完这事儿,4奶奶又问:“陆家的老大还没有定亲?”
    “听说是还没有。前头说了两家,都没成。”
    “房里头有人吗?”
    这个胡妈妈是真不知道了。她本来就是4奶奶这边的人,陆家是老太太那边的亲戚,要说熟悉,那还是魏妈妈她们那些老人更熟悉。不过这也不难,现去打听也花不了多少功夫。胡妈妈当然知道4奶奶为何有此1问,她也是4奶奶亲近的心腹,因此小声说:“奶奶是觉得,陆家这位表少爷还成?”
    “他小时候倒来过几次,大了之后倒不大来了,也不知道现在为人怎么样…”4奶奶叹口气,手帕在手里绕了个结:“倒是不图他别的…要是亲上加亲,将来公公婆婆妯娌姑嫂间就不难相处。唉,8字还没1撇呢,不过是先打听着。要是他们家真有那个意思,而且又开了口,老太太那儿肯定不会反对,咱们爷大概也是肯的…”
    听4奶奶的意思,并不是看中了陆伯荣做女婿,只是防患于未然。当娘的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总是要思量得多1些。胡妈妈心里也有更有数了。
    第9十2章添补
    表叔来自然不可能空手,上上下下人人都收着礼了,且各人的礼都不1样。比如又林的是衣料首饰,弟弟妹妹的有衣裳和小玩意儿还有锞子,琳琅满目,1眼就看得出不是大男人预备的,肯定是表婶儿准备的这些东西,不光类别丰富,还针对不同的人预备下了不同的礼。4奶奶那里是1套头面首饰,老太太那儿是补品、佛珠,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体贴入微。
    这送礼可是1门大学问哪,送给什么人,送什么东西,什么时机送,1点儿错不得。
    又林的手在缎子上头抚过,深觉自己需要学习历练的地方还多着哪。
    小英也伸手摸了1摸:“这料子可真好,摸着又滑溜又细密,颜色也好,奶奶不是要给姑娘添置出门的衣裳吗?这料子正合适。”
    又林有些心不在焉地说:“现在这些衣裳我都穿不过来,过1冬,明年说不定又不合身了,再多做也是浪费,先收起来吧。”
    小英应了声:“好,那就先放西屋,过两天开箱子收拾东西再1起归置。”
    又林从那些小首饰小玩儿意儿里拿出1对银翅子系着绒球的蝴蝶簪子给小英:“来,戴上我瞧瞧。”
    小英笑眯眯地把头上原来那只银簪拔下来,把这枚插在发间:“行吗?”
    又林歪着头看了1下:“嗯,再低1点儿。”
    小英又摆弄了1下,又林点头笑着说:“嗯,行了。挺喜气的,戴着吧。这几个你拿去,给她们1人1个分了。”
    那是几个银戒指,有梅花的,有如意的,倒是正适合她们这种身份戴。小英用帕子托着拿出去给其他几个人分,白芷她们自然都高兴。这个年纪的姑娘家。不管是什么身份,总是喜欢妆扮的。推推让让1番,还是翠玉先挑的。她拿的是梅花的,剩下的几个白芷茯苓1人得了1个。
    最近翠玉安份了不少。与从前简直是判若两人。遇事儿不争先不掐尖儿,脾气也好了不少,以前院子里小丫头、婆子天天都要挨她的骂,现在1下子清净起来,倒让人觉得不习惯。起先人人都觉得这事儿古怪,时日久了,众人倒是渐渐觉得。翠玉是真转性了。
    其他人都觉得这是好事儿,倒是小英,问了她好几回,是不是哪儿不舒坦?还是有什么不顺心的难事儿,说出来大家也能帮着出出主意排遣排遣。
    以前翠玉只觉得小英傻,愣,缺心眼儿。现在被她嫂子点醒,终于(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过来了。才知道这样热心肠直脾气的人有多难得,也难怪姑娘更喜欢小英。
    “你这簪子也是姑娘刚才给你的吧?”
    “是啊,都是这1次礼物里头的。好看吧?”
    翠玉由衷地夸了1句:“挺好看的。”
    正说着话。又林喊人进去,小英忙应了1声进去了,出来时拿了两个盒子:“姑娘让我去给2姑娘送东西去,你留心着些,姑娘要是叫人赶紧应着。”
    “我知道。这是送什么东西?”
    小英把盒盖揭开,也是刚才收的礼物中挑出来的,小玩意儿,还有点心,1样样分好了码在盒中。虽然陆延宗这次送的东西未必是很贵重,但是他也是走南闯北跑买卖做生意的人。东西新奇是1定的,还有外番来的东西,比如那只巴掌大铜制的小舤船,闪闪发亮,每个部分都做得异常精致,和真的1样。看着特别新奇。
    “原来外番的船是这样的?”
    小英点头说:“可不是,咱们天天见着船,人家的船和咱的就是不1样。”
    玉林的屋子就在李老太太院子里,靠西厢两间屋子,住着玉林,1个妈妈和两个小丫头。虽然是不大宽敞,但好在玉林年纪还不大,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总得妈妈时时看着才放心。屋里陈设也简单,1应木器全是屋里原来就有的的,大方是够大方,也不便宜,可是漆色式样都显得陈旧,很不适合小姑娘来住。再说,玉林身边的丫头也不大得力,针线做得也不多,屋里的桌围椅袱这些东西也都是旧的,上头的绣线甚至都脱了,花纹变得残缺不全,再也看不出原貌。
    “2姑娘可在屋里?”
    “在。”不是丫头应的,是玉林自己应了1声。
    小英笑着进了屋,先问了好,才把盒子放下:“我们姑娘打发我来给2姑娘送东西。说是表叔爷送的新鲜玩意儿,让2姑娘看着喜欢就留下玩。”
    “你替我和姐姐说多谢,总是有1好东西就想着我,其实表叔今天也送了不少东西给我呢。”玉林现在已经不是35岁小孩子了,又在李老太太跟前养着,说起话来大大方方的。她生得特别玉雪聪慧,身上穿着1件8成新的玉色长褂,下头是淡青裙子,虽然也好看,可是太素淡了1些。这回小英拿过来的东西不光上头盒子里那些玩意儿,下面硬壳的纸盒里装的是两块料子,1块是桃粉色,1块是鹅黄色,颜色娇嫩,料子精致,给玉林这个年纪的小姑娘穿是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家里头两位姑娘,,平时说起来都说姐妹2人如何如何。但谁都知道这姐妹2人是不同的。大姑娘是4奶奶的亲闺女,那是心尖子掌上珠,有什么好的都会先尽着她。2姑娘呢…养在老太太这儿,1应事情就是老太太这儿的妈妈经手,家里人都有的,不会短了2姑娘1份。但要说额外添补的…就谈不上了。李老太太是守寡多年的人,纵然现在儿孙孝顺日子舒心,可是寡妇总不会穿金戴银的,住的地方也不讲究奢华。2姑娘在老太太这里,也给拘得太紧了。这家里头,也就是大姑娘想得细致周到,知道体贴妹妹,总是35不时的送这送那的。
    小英送完了东西,从屋里头1出来,被冷风吹得脸上发紧,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哟,你怎么穿这么单呢?”
    小英回过头来,笑着说:“魏妈妈好。您老这是从哪儿来啊?”
    “去前院儿送了点儿东西。”两人站在檐前说了两句,魏妈妈还得去向老太太回话,小英出了院子,又去了趟厨房。天气愈冷,姑娘这两天嘱咐着让人多熬些汤水。天气1冷,人容易燥郁上火,多喝些汤确实舒服了不少,连老太太都说多喝些汤,晚上的咳嗽都比往年这时候少了许多。
    厨房里头两个烧火的媳妇正在说话,嘻嘻哈哈的,没听见小英进来。小英只听见她们说:“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啊,那1家子泼皮破落户,净干那些没羞没臊的事,也就看着咱们家老太太、奶奶是好脾气的善心人…”小英进了屋她们才听见动静,忙起身招呼,又是让坐,又是倒茶,还要去拿炒花生和果子来。
    “两位嫂子不用忙,我站站就走。姑娘打发我来看1眼,今天要的汤可已经炖上了?”
    “炖上啦,你瞧那火上不就是?”
    1个媳妇殷勤地揭开锅盖,小英瞅了1瞅,又闻了1闻,1股甜丝丝的莲藕香气,可见这汤确实炖了有些功夫了,不是敷衍支应。
    “姑娘要不尝尝咸淡?”
    “不用尝。嫂子们在说什么呢?说的这么高兴?”
    “嗨,还能说什么。”其中1个压低声音说:“就是东头儿那两家呗。”
    镇东住的就是和李家同族的老5、老6两家。这两家隔3差5的总得闹出些动静来,从来没消停过。
    小英好奇地问:“他们家又怎么啦?”
    第9十3章
    “听说那位5奶奶和5爷大吵了1架,然后带着小儿子小闺女回了娘家了。”
    小接过那个媳妇倒的茶:“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嫂子是听谁说的?
    有了这么1个捧场的听众,那个媳妇说得更起劲儿了:“听说5爷最近总进出赌场,这消息肯定不会假。咱们家门上和赶车的都见过他从镇西头那两条巷子出来过。开头好象赢了1笔,那几天天天见他吃得红光满面1身酒气,走路的时候眼珠子都恨不得翻到脑门上头去。可沾了个赌字,哪有长赢不输的,这不,前两天就输钱了不是?不光原来赢的那些全输回去了,好象还拿了5奶奶的首饰去当想翻本,结果又输了。”
    小英吃惊地问:“这是真的?”
    虽然这个5老爷1向不成器,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祖辈留下来的家业也渐渐都败得差不多了。可是倒底也是读过的人,爱面子又爱摆个架子,以前倒没有听说他沾赌。
    小英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听的见的不少。沾了个赌字,倾家荡产的人实在太多了。就算有家财万贯,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可不是真的么!5奶奶那是什么人哪?1文钱掉进油锅也要去捞的,她的首饰平时看管得也严,早晚都要数1数才放心。她1发现丢了首饰,就里里外外的找,又和5爷吵闹起来了。5爷输了钱本来就没好气,两个人吵得半条街都听见了…”她压低声音:“好象还动了手。”
    “5奶奶挨打了?”
    “这个就没人见着了,可照5奶奶那脾气,要不是闹到这份上,她也不会回娘家去啊。”
    小英琢磨着,这倒也是。5奶奶向来泼辣刁钻,是远近闻名的母老虎,斗嘴吵架是从来没输过,这回然回娘家去。可见是真吃了亏。
    “那5爷呢?”
    “嗨,连子晌午回来,说他都两3天没着家了,跟鬼迷了心窍似的。家里没钱赌了。保不齐跟人去借…真是作孽哟。”
    其实那个媳妇还有话没说。5爷没着家,可能是在赌场里,可能是去躲债了,还有可能是往勾栏里头去了。只不过这些话她们这些媳妇婆子说起来没顾忌,小英还没出阁,又是伺候姑娘的人,那个媳妇可不敢跟她口无遮拦。
    小英取了两碟点心。那两个媳妇讨好地用食盒装上,又要帮她拎着送去,小英连声说不用。她提着食盒出了门,转过夹道,紧走两步就该进院子了,1抬眼看见墙边站着个人,就停下了脚步。
    “表少爷?”
    陆伯荣被她这1声唤,脸上1的神色颇有些复杂。有些慌。但是随即就镇定下来:“小英姐姐这是打哪儿来?”
    小英忙说:“可不敢当,表少爷唤我名字就是了。我去给2姑娘送东西了。表少爷在这儿做什么?”
    “我…是随意走走。记得上回来,是从这儿有扇角门能出去的。这会儿绕了1圈也没找着路。”
    小英1点儿没疑心,指着左侧说:“表少爷敢是记错了方向了。宅子这边没有出去的路,那1头才有。不过这会儿起了风,说不定还会下雨,表少爷要出去走走也成,可别走远了。”
    陆伯荣应了1声,只能往她指的方向走。
    其实他站在这边墙下发呆,倒没有什么旁的歪心。只是刚才在屋里坐不住,出来转1转,不知不觉就走到这边来了。
    表妹还小的时候。他也不爱搭理,总觉得和小姑娘们没什么好说的。可是现在…他只觉得好象心肝肺腑都让线拴了,牵了,有1股劲把他不住的往这边拉扯。
    可是就算站在墙边,知道表妹就在在1墙之隔的院子里头,他也不能去敲那扇门。
    只要那么站着。想着此地离她不远,心时就显得踏实多了。多站1会儿,也就离她多近了那么1晌。
    他步子不快不慢,别人看着还是很稳重。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1步1步的,都分不清深浅轻重了,象是走在棉花堆里,轻飘飘的,软棉棉的——
    这种感觉,是生平头1次。
    小英端了点心进屋,把刚才在厨房听到的新鲜事儿告诉又林,主仆两人压低了声音偷偷的说笑。平时这1家人可没少给人添堵,看着他们自己家闹成1团,真是大快人心。至于遇见表少爷的事儿,小英根本没往心里去,当然也没和又林提起。
    又林把点心掰开,自己留了1半,另1半递给小英:“你也尝尝,看做的好不好。”
    小英咬了1口品了品味儿:“挺好,就是太甜了点儿。”
    小英1惯这样,她吃什么东西都不挑。让她品评点心,她顶多能说出硬了或是软了的区别,其他的细节、口感…这些她都分辨不出来。
    又林尝了1口,摇头说:“这桂花卤做的不好,糖太多,又卤过了头,发腻了。”
    小英笑着说:“姑娘的舌头就是灵,我反正尝不出好赖来,就知道是甜的。这糖卤子好象不是咱们自家做的,因为过节,从外面买了不少来。咱们记着是哪家买的,下次不买这1家的就行了。”
    外头天色昏黑,乍1看象是已经到了掌灯时分,风吹得墙外树上的忽喇喇的响,眼见是有1场雨要下。等灯点了起来,外头淅淅沥沥的已经下起了雨。远远近近的人家都亮起了灯火,与李家1墙之隔的朱家也不例外。用过了晚饭,朱慕贤和朱长安就1起进了房。两人隔了这么久没见,都有许多话想说。
    墨送了1壶茶并点心茶果进来,就识趣的出了屋子。
    朱长安长长的松了口气,摊开手脚靠在椅子里:“唉,1顿饭我就没敢吃几口,老爷子往那儿1坐,就是山珍海味吃着也跟嚼木头渣1样。”
    朱慕贤心里好笑,朱老爷子并不是那种严厉不近情理的长辈,对他们这些孙辈很少训斥,也没动过几次家法。但是朱长安1到祖父面前就有如鼠儿见了猫1样。
    第9十4章变卦
    朱长安垫了几块儿点心,又灌了两杯茶,拍了拍肚子:“总算哄饱了。
    “饭菜不合胃口?今天的菜是镇上最有名的馆子叫来的。”
    “挺好,就是味儿淡了点,净是汤汤水水的,不管饱啊。”
    朱慕贤1笑。
    刚来的时候他也不大习惯,江南和京城1南1北,菜色口味自然差别很大。
    “3哥早点儿歇着吧,赶了这么些天路,肯定累了。”
    “歇什么啊。”朱长安1离了朱老爷子的眼,立刻精神焕发,再加上吃饱了人也有底气:“走走,陪我出去转转。来的时候又是坐船又是坐车的,憋了好几天了,出去散散心。”
    “于江是个小地方,这会儿外头又下了雨,没什么消遣的地方。”
    “不走远,我看屋子后头有河,咱们就在河边儿转转。”
    朱慕贤不好再说,让书墨取雨伞木屐来。书墨在肚子里抱怨,这个3少爷真是1点儿都没变,好象屁股上长刺1样,1刻也坐不住——除非在的老爷子面前,否则别想他能老实1刻。瞧,这会儿下着雨,还有风,天又黑下来了,还去外头散步?于江可不比京城,晚上消遣的地方多的是,到处灯火通明。于江这儿天1擦黑,就少有人在外头走动——顶多河上有那么两条船还在招徕生意,有的船上卖茶、卖酒,还有花生、咸鱼、烧鹅之类的下酒菜。有的船挑着红色的灯笼,那自然不是正经人的去处——
    “公子,今天有风,要不,我去取两件蓑衣来吧?”
    朱慕贤还没开口,朱长安先眼睛1亮:“蓑衣?家里还有这个?”
    书墨答:“有!怎么没有。于江这儿不比京城,1年4季都多雨雪,雨伞、蓑衣都要备着。这几件蓑衣还是前两天李4爷送了给老爷子的,是白鹭草编的。又挡雨,又轻便。”
    “快快,那快取来我瞧瞧。”
    书墨果然去取了两件蓑衣回来,朱长安接到手里。果然十分轻巧柔和,织得又细密,干草在烛光下泛着莹白的颜色。
    “这还真是好东西。我只听说于江的丝绸、鱼虾好,倒没听说过还有这种东西。”
    朱慕贤把蓑衣披上,系着带子,顺口说:“这东西虽然好,可也只在本地有用就算把它带到北方。几个月不下雨,也派不上用场。”
    “这倒是。”
    两人穿上蓑衣,提了明瓦的灯笼出门。雨地里1切都静默着,远处人家的灯火倒映在河面上,象是1条条游走的金蛇。雨丝落在身上,又顺着草丝的纹络流下去。
    “3哥当心,这石阶滑得很。”
    他话还没说完,朱长安就脚下1滑。要不是1把扶住了身边的树,差点儿1跤坐到在地。
    他自己也吓了1跳,等站稳了回过神来。也忍不住笑:“这路还真滑。”
    朱长安劝他:“还是回去吧,咱们在院子里走1走,消消食也就行了。”
    “不用,再往前走走。”
    朱长安看于江镇,还是觉得很新鲜的。这儿的屋宇、院墙,都没有京城那么高而阔,1片片连绵起伏的乌瓦,1道道精致秀气的花墙。如果说北方的1切让人觉得开阔雄浑,那此处就让人觉得秀气精致。
    这里的河也多,河上行的船比路上跑的车可要多多了。1只小船吱呀吱呀的摇着橹从桥下经过。仔细听,似乎还能听得到船舱里头有人在小声说话。
    “3哥的亲事也近了,2婶还这会儿打发你出远门。到时候我只怕不能回京去,就提前跟3哥道个贺吧。”
    夜色昏暗,所以朱慕贤没看到朱长安嘴角的苦笑。
    “多谢4弟还记挂这事儿,不过我的亲事…1时半会儿的倒是不用忙了。”
    朱慕贤有些意外:“怎么?”
    “亲事已经退了。”朱长安语气很平静。又解释说:“当时结亲的时候,陈家看中的是咱们家的门第——说白了,是看中了祖父和大伯父的位置,那会儿算是他们家高攀。可是此1时、彼1时。现在祖父起复无望,伯父也形同赋闲,陈家就找了个由头,推了这门亲事。”
    “可是都已经合过8字写了契书的…”朱慕贤冲口而出这么1句,朱长安1笑,他自己倒是很想得开:“那又怎么样?”
    是啊,那又怎么样。
    世态炎凉,朱长安也不是没有见识过。
    他出生时,祖父已经官居3品,他1落地就是锦衣玉食,享不尽的富贵。再长大1些,来往相交的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门第相当,家境相仿。
    可是时过境迁,自家1失势,往日那些亲亲热热的好朋友全都不见了踪影,那些曾经熟悉的府邸豪宅,他也再没可能登堂入室——
    陈家的亲事还是3哥十12岁的时候就定下的,那会儿陈家是多么殷勤…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为的都是权势富贵。
    “3哥别往心里去,陈家当初趋炎附势,现在又翻脸无情,这样的人家,就算亲事结成了,只怕将来也是祸非福。3哥1表人才,将来自然有大好姻缘在前头等着。”
    朱长安忍不住笑了,拍了下朱慕贤的肩膀:“好4弟,真是长大了,倒让你反过来安慰我。没事儿,我早想(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过来了。你不用担心我,好好备考,咱们家就指望着你了。”
    这话里的意思朱慕贤当然(超多-书农在线书库)。祖父已老,父亲又志大才疏——说白了,他当年那个官儿不过是托赖着祖父荫蔽,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能为。朱家将来能不能起复,只能看朱慕贤他们这1辈。而同辈的兄弟之中,又只有他才有希望。如若他能考取功名,振兴家业,自然将来全家有再扬眉吐气的1日。
    祖父罢官之后,家中大小矛盾不断,人人都没有欢容。几乎所有人都会到了从云端打落尘埃的艰难和窘迫。
    朱慕贤以前不过和他周围的那些伙伴1样,吟风弄月,不知疾苦。可是短短的两年间,他经历了多少人情冷暖,自己都数不清了。
    就算不为自己,为了祖父、父母,为了这1大家子的兄弟姊妹,他也1定会发奋读书,出人头地。
    “伯母这些日子,其实也不太顺心。原来在和顺坊的那两家铺子,被人挤兑得做不下去生意,只能贱卖脱手。我来之前,伯母还病了1场。”
    “母亲病得重吗?请了哪位郎中?吃的什么药?”
    “没事儿,我动身的时候伯母的病已经痊愈了,你不要挂心。伯母身体1向康健,这不,还张罗着给你相看亲事…”朱长安说了半句,忽然又打住了话头。
    朱慕贤沉默的点头。
    父亲来的信上只提了1句,说母亲最近偶感风寒,小病1场。但是却没有提起家中店铺的事情。
    能在京城做起买卖的,大小都是有后台、有人撑腰的。小买卖不说了,和顺坊那地方,哪家店铺后头没有权贵之家撑腰?自家已经失势,1发而动全身,铺子倒闭也是早晚的事。
    但朱慕贤还是听到了他后半句话:“我的亲事?父亲的信上并没有提起这事…”
    朱长安后悔自己刚才多说了那么1句,忙着解释说:“嗨,我看伯母也只是请人打听相看,再说,祖父早就发过话,这事儿等你过了年考中了再提。”
    提到亲事,朱慕贤就沉默了。
    朱长安笑着说:“你不用愁,伯母定然会给你寻个又知礼又温柔的媳妇,不会委屈了你的。”
    “嗯…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好好。”
    书墨在后头跟着,看着前头两人终于回转,长松了1口气,连忙提着灯笼迎过去,在前头照着路。
    等回了屋,书墨替朱慕贤解下蓑衣,看见他袖子和袍襟还是湿了1大块,忍不住抱怨:“3少爷也真是,想起1出是1出,瞧瞧,就算有蓑衣,这衣裳还是湿了。要是人受了凉生起病来,那可怎么好?”
    “3哥他…”朱慕贤说了1半,望着窗外的雨幕微微出神。
    书墨心想,自家少爷这后半句话是什么呢?3少爷怎么了?
    堂兄的意思,朱慕贤已经(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他和表妹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过,但是家里人心里都有个78分(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表妹自幼丧母,父亲对这个女儿并不重视,后母也自有儿女。表妹身世堪怜,在朱家住的日子比在姚家多出1倍有余。朱慕贤以前心里就模模糊糊有那么个概念,看母亲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娶了表妹,亲上加亲的。
    母亲1直很疼爱这个外甥女,以前也隐约透出过口风,想让外甥女做自家的媳妇。可是从堂兄说的话来看,现在母亲却象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开始另外相看人家。
    这却是为什么?
    自家从前门第家势自然远胜过姚家,姚家对姚佩姿长住朱家的事情也是乐见其成的。能与姚家结亲,对他们家来说可是高攀了。姚家姨丈能有今时今日,还是朱家1直提携关照的结果。他和表妹的事,差不多也是两家默许了的。可是…
    朱慕贤想起朱长安——他的那门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现在却也退亲了。
    难道姚家,也跟着变了卦?
    第9十5章
    “公子,不早了,还是快点儿睡吧。
    朱慕贤的头终于抬起来1点点,看着书墨。
    他不睡,书墨当然也不能睡。贴身伺候主子的人,当然得比主子起得早,比主子睡得晚。主子有什么事儿,你得使出十2分力来去伺候,去办好。主子没想到的,你也得尽量替主子周全,替他想到。
    朱慕贤回过神来:“你先去睡吧,我再看会儿书。”
    “公子,这俗话说得好,胖子不是1口吃成的,这书也不是1晚上就看得完的。您瞧,都要敲3更鼓了,明儿还得早起。”
    朱慕贤把书合上:“也好。”
    虽然对着书这么长了,其实还1直停留在刚翻开的那1页上。这半天他什么都没看进去,1个字都没进脑子。
    外面雨渐停了,起了大雾。尽管窗子关着,但是潮湿的空气还是从眼睛看不见的缝隙渗进来,散布于屋中的每1个角落。这种潮意粘在脸上,帐子上,枕褥上,那1股湿凉,让人觉得不舒服。
    朱慕贤觉得象是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时候。祖父在朝上被申斥,回到家中之后闭门不出。家中人心惶惶,虽然是在自己家中并没有外人,可是却没有1个人敢大声说话。象是生怕声音大了1些,灾祸就会从天而降,这个家会彻底毁灭。
    那时候他还懵懂,不知道明日自己会身在何方。心象是悬在半空,1片茫然。晚上1个人躺在屋里头,4下里空荡荡静悄悄的,他怎么都无法合眼。仿佛1闭上眼,眼前的平静就会失去。
    他仿佛1夜之间就长大了,懂事了。虽然这份懂事来得太快,也太残酷。
    虽然情况并不1样,可是这种茫然无奈的感觉是1样的。
    京城的情形,父母必然隐瞒了他许多。如果朱长安没有说漏嘴。他只能1无所知。
    可是现在就算知道了,他也什么都做不了,也不能做。
    这种任人摆布,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的感觉。越成长,就越发鲜明。即使摆布他的人是至亲长辈,这种滋味也绝不好受。
    两年之前家中没遭变故之时,他也从来没体会到这些。那时候…他差不多什么都不懂,除了读书,每天要烦心的也不过是1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母亲与父亲闹气。表妹又使小性子,同窗间有了什么龌龊不和…再大的风波,现在看来也都是不值1提。
    有时他会想,人若是可以不长大就好了,那就不会懂得这么多烦恼。有时候却又会想,要是他能快些长大成人就好了,能接过家中的重担,能保护身边的亲人——
    有这种感慨的。不止他1个人。
    又林也时常会有这种感慨。
    想1想,她来到这里,也有十来年了。十来年!人1生有多少个十来年?尤其在这个人的寿命普遍都短的年月。可是不知不觉。过得比想象中要快。她努力的学习并适应着,希望自己能快些长大。年纪小的时候,1举1动都不可能自由,时刻有人守着她,母亲、祖母、乳娘,丫头——她那时候真怕自己什么时候不留神说出不该说的话,又或是举止不合乎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只想着,快些长大吧,长大了就能自由轻松得多。
    现在她是长大了,可是她要面对的难关。比小时候要面对的还要复杂棘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嫁得好,下半辈子大概可以过得平安和顺。可以说,她能否过得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父母为她做的选择。
    虽然要嫁的人是她,可是要嫁什么人。由不得她自己选。李光沛是个开明的父亲,可是他毕竟是这个年代的男人。他决不会问又林,你想嫁什么人?可有中意的人选?
    这会儿可没有自由恋爱这回事——就算给了她选择权,又林甚至都不知道该选谁。
    她能认识什么人呢?除了亲戚邻居家的人,她不可能认识什么外人。而就算是表兄,他们也没说过多少话,更谈不上对彼此有什么了解。对于这个范围以外的陌生人,她可以说是1无所知。
    所以她只能服从家中长辈的安排和选择。
    门当户对,人品可靠,家里人1定会为她考虑周全,会替她安排得很好。而她呢,就要象祖母和母亲1直教导她的那样,恪守闺范,温顺本份,做1个贤妻良母。
    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
    只是她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去1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重新开始,要和1个也许从未谋面的男子做夫妻,从洞房开始认识,互相了解,适应未知的1切——
    这由不得她不惶恐。
    所以人总是这样矛盾。未长大时盼着长大,长大了之后又觉得烦恼太多。
    德林1早起来,扒着窗子朝外看了看。雨已经停了,雾还没有散——于江这个季节本来就多雾。
    “少爷醒了?”
    德林1掀被子就跳下了床,乳母连忙拦着他:“哎哟,可不能光着脚,这地下凉着呢,少爷先穿上鞋再说。”
    “我去看看表弟!”
    “那也不能就这么出去啊。”乳母哄着劝着:“表少爷他们赶了那么远的路,肯定是很累的,得好好休息,哪能醒这么早?少爷不妨等1会儿,等太阳升起来了,用过了早饭,再去找表少爷,那会儿海源少爷是1定起身了。”
    德林听着也有道理,站在那儿让乳母给他穿衣穿鞋。等他衣裳刚穿好,就听见海源的声音在外面嚷嚷:“德林?德林?你起床了没?”
    德林眼1亮,嘴里应着:“起来了!”
    乳母还在给他系衣带,德林已经等不及了,拔腿就往外跑。乳母喊着:“少爷慢点儿,别磕着。”德林哪里慢得下来,他自己把衣带胡乱打了个结,1掀门帘,就看见海源站在门外头,脸被冷风吹得红红的,正眯着眼朝他嘿嘿笑。
    “你已经起来啦?我还想着起不了这么早呢。”
    “我爹早上起来总要打1趟拳的,我和哥哥也跟着起了。你才刚醒?真是只懒猪。”
    德林分辩着:“胡说,我平时也起得早,我起来还要读书呢。”
    “读什么书?”
    海源虽然比德林还大,可是对书本从来没兴趣。
    “先生天天都会教十个字儿,还会教1段书,1定要会背,背不下来要打手板的。”德林为了显示自己的优秀,特别加重语气说:“打得可疼呢!背错1处要打两下。”
    海源听到要挨打,果然对他肃然起敬:“那你被打过?”
    德林含含糊糊地说:“嗯…多数时候我都会背。”
    但是在家里头,大姐比他年长许多,他识字儿还是大姐教的,这就不说了。就是玉林,也比他聪明多了,什么书读1遍半遍的就会背,他要花几倍的才能记得住背得出来。再说写字儿,他不是写得大了就是写得小了,1急的话就更不成个样子,比两个姐姐也差得远。可是在海源面前,他还是很骄傲很有底气的。因为昨天他们1块儿玩的时候,他已经发现了,海源连棋子儿上那几个字都认不全,数数也不如他能数得多。这让屡屡被姐姐们打击信心的德林终于拾回了自尊——瞧,不是他很笨,比他笨的人还大有人在呢。姐姐们是女子,本来就和他不1样,不能放在1块儿比较。
    “那你今天还去学堂吗?”
    说起这个,德林就有些沮丧:“父亲没发话…我还得去。”
    海源安慰他:“没事儿,那你只管去,我在家等你。你晌午不就能回来了吗?”
    “对。”
    因为现在海源年纪还小,李家也没指望他1下子就学出什么名堂来,1天也只用念1个多时辰,至多两个时辰的书。小小年纪,笔管都握不太稳呢。要是把他逼紧了,1来他会吃不消,2来,要是他因此而惧怕、厌恶书本,那就适得其反了。塾师是个老秀才,虽然学问不见得多好,但是脾气却是很好,对学生也有耐心。
    “你不知道,我们家后头有个朱家哥哥,他可是有大学问的人,开春就要下场了,那才叫用功哪。1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候全在念书。”
    “那可真够了不起的。”海源1见着书本就觉得头疼,上头的大字就算教了他,这次会念了,下次见着还是不大认得出来。你瞧,那1个1个方块儿的字长得都差不多模样,乍1看个个都面善,再仔细瞧,个个儿都叫不出名来。可是有人居然1天到晚捧着书不离手,多不容易啊。
    就算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会还是不会。
    “不过隔壁周家几位哥哥都不大爱念书,他们还拜了师学了拳脚呢!可厉害了!上次庙会的时候遇着个偷儿,被他们看见了,3拳两脚就给打翻在地了。”
    “真的?”
    “当然真的,等后晌我回来了,我带你过去看看你就知道了。他们家后院里有木棒、石锁…可有意思呢。”
    男孩子说起学武,总是满心向往的,这是1种天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