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家事在线全集:全文全集番外第140-144章第140章
话说着,酒喝着。其实朱慕贤也担心着,如果李家不允婚事怎么办。
身边的人都觉得李家没有拒绝这门婚事的理由。多好的1门亲事,新郎要才有才要貌有貌,1表人才,家世也不错。朱家虽然说不比从前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朱大太太1回京城,那些体面又昂贵的头面首饰衣裳,可都让镇上的人大开眼界。女人们整天没有旁的事做,自然对穿着打扮特别上心。有不少人就想比着朱大太太的首饰也打些头面首饰风光风光,不过1来是和朱大太太不熟悉,也不好张口借人家的首饰当做样子来仿。2来,有人衡量过得失之后,放弃了这个打算。
那样繁复的首饰,打起来造价高不说,也怕损坏,不怎么好保养。再说,除了过年那样的时候,平时戴着很不合适,太不实际了。
虽然仿制不成,也不代表她们不对朱家的富贵门第动心。
再说朱慕贤还有1个好处——他是长房的,但是不是长孙。所以将来家业宗嗣不是由他继承。宗子可不是好做的,宗妇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远的不说,就说李家的那位老叔的妻子吧——这已经是第3任填房了。第1任是难产死的,续娶的那个是病亡,不过众人都觉得那是操劳过度的缘故。这1位已经是第3位了,夫妻俩的年纪当然不怎么般配,要差个十来岁呢。不过也许是因为更年轻,也更体壮的原因,所以1直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这小儿子呢,现在挺受宠,将来分家别过,不用操持宗族事务,奉养长辈那也有长孙和长孙媳。朱慕贤是个有出息的,这门亲事实在太做得来了。
但是朱慕贤并没有那么乐观。
之前没能和又林见1面,现在两家1开始议亲事。两人就更不能见面了。
他不知道又林是怎么想的。对这门亲事,是乐意,还是抗拒?
其实又林自己这会儿也迷茫着呢。
朱家托了媒人上门的事儿,当然不可能再瞒过又林了。当然。这求亲求的是她,可是却不是跟她求。这事儿当然要听家中3位长辈的意思。又林连院门都得少出——尽量不出,以示贞静守礼。被提亲的姑娘要是还满处的乱跑,那可不象话。
她能听到的消息,都是别人转述的。
听到提亲的居然是朱家,又林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朱慕贤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是个坏人。应该说和1般人相比较。他称得上君子了。生得很好,也有才学,脾气也不坏。
哪儿都挺好,虽然有些迂,有的时候有些天真,还有点少爷气,但是人是不错的。又林和他来往的时候,他也没有象1般人那样。看不起女子,认为女子不该读书识字不该有思想。
算得上是1个朋友吧。
在这个年代要有1个朋友,可不是易事。象又林和周榭这样的交情关系毕竟是少数。其他的人,比如王芷儿,虽然也有几分交情,可是王芷儿压根儿不怎么识字,在1起的时候话题很有限,除了绣花什么的,谈不了别的话题。
可要说嫁给他,又林可从来没想过。
这时候的婚姻可是终身大事,如无什么特别重大的意外,这1辈子就要和1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床共枕,生儿育女——
1想到同床共枕,又林忍不住打个了哆嗦,十分不适应。
两辈子加起来这么些时光,她可还没嫁过人呢,也没试过和哪个人同床共枕的生活。朱慕贤人是不错。长得也不错,可是两个人完全没有恋爱过,突然间就要跳过之前的所有步骤直接就洞房,这怎么想都让人觉得不适应,心里头怪怪的。
当朋友是1回事,做夫妻那是另1回事了,简直无法想象。
又林没有表态,当然,这种表现才是正常的,姑娘家本来就该这样。
小英仔细打量又林的神情,就算她的想事总比别人慢半拍,有些时候还常常想不通,可是这会儿小英觉得,她(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姑娘这会儿心情。
姑娘是挺聪明的,可是再聪明的姑娘家遇到婚姻大事上头,也会心慌,也得害羞。
朱公子人是不错,还有学问。
可是小英想的却是另1件事。
朱公子他原来不是有位表妹于姑娘吗?小英可是见过她的,印象还特别的深。那位于姑娘生得是很俏丽动人,只是那脾气太大了些。就为了朱公子来自家捡个风筝的事情,就和他大吵1架。旁的人但凡稍微靠近1点点儿,她就象刺猬1样,逮谁刺谁。
那会儿可不止小英,许多人都觉得这位于姑娘肯定是朱慕贤的妻子了。两人既是青梅竹马,还是亲上加亲的。更不用说两人彼此间又很亲厚,朱慕贤对表妹处处呵护,时时体贴。
可是现在朱家来提亲,那于姑娘呢?
小英去寻人打听,这事儿倒也不难打听,也不是什么秘密的大事。
原来于姑娘已经另嫁他人了。听朱家的人的口风,于姑娘家以前1直依附朱家,巴不得于姑娘能嫁进朱家。可是现在朱家不比从前了,于家就变了副面孔,把于姑娘另许了1家。
这种嫌贫爱富,背信弃义的行径,小英虽然是个丫头,也很看不起的。
既然于姑娘已经另嫁,那倒不是什么障碍了。
小英也觉得这门亲事不错。朱公子为人挺好,听别人说,那前程也是不可限量,将来是必定会做官的。那姑娘要是嫁了他,可不也跟着成了诰命夫人了?
就是姑娘这两天不大说话了,也不出门,加饭都吃得少了,这可让小英很不放心。
不但她意外,就是德林听说这话,嘴巴也张得老大。回过神来就问4奶奶:“那朱大哥是要做我姐夫了吗?”
4奶奶忙让他闭口:“别胡说,只是他们家有这意思,事情还没成呢。”
德林想了想:“这…朱大哥挺好的,又有学问。要是姐姐要嫁人,我倒愿意是他当我姐夫。”
4奶奶给他弄得哭笑不得,1旁的妈妈和丫鬟们忙劝说:“德林少爷,这话可不能乱说的。婚姻之事可是终身大事,姑娘家的名声更加要紧。现在事儿没成,这姐夫可不能随便乱喊。让人听见了,对姑娘的名声不好。”
德林被说得抬不起头,怏怏不乐的应了1声。
在他心里,姐姐是最好的,没什么人配得上她。可是他也知道,这姑娘家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认识的人里头,如果姐姐1定要嫁1个话,那德林倒情愿是朱慕贤来做他姐夫了。其他的人更不般配。虽然表哥和自家关系更近,可是德林和他关系不算太亲厚,反而对朱慕贤打心眼儿里亲近。
朱慕贤1向和他挺合得来的,从来不象别人那样,把他当小孩儿对待。朱慕贤对他的态度,就象对待1个同年纪的人1样,很平等也很随和。既没象别人那样觉得他小就骄纵他让着他,也没有象对待不懂事的小孩儿1样全不把当回事儿。而且他什么都懂,只要德林想问的,基本上他都能答得上来。不管是1些古怪的问题,还是玩乐嬉戏,没有他不会的。不光杂学上头,他书读得也好,瞧,这次整整1府的读书人都去应试,可是头名却是他得了,这多了不起!
德林虽然天天去读书,4奶奶当然舍不得他自己背书袋。替他背书袋的是德林奶娘的大儿子喜贵,比德林大4岁,生得很是壮实。他替德林背着东西,也承担着护卫照看的职责。
从书塾出来。德林指着前头:“喜贵哥,我想去前头,买些点心回家。”
喜贵尽责的劝了1句:“少爷,这天要阴了,怕会下雨的。”
“不要紧,咱们快去快回就是了。”
喜贵跟着德林过去,称了两样点心,德林又买了个花里胡哨的虎头面具。两人正要往回走,德林忽然站住了脚,他看见朱慕贤了。
朱慕贤倒没1眼看见他——这可以理解,街上人不少,德林个子还矮,很容易被别人挡住。还是和朱慕贤1起的人看见了,轻轻扯了下他的袖子,指了德林给他看。
朱家现在和李家要结亲的事儿众人都知道,这李家的哥儿可不就算是朱慕贤的小舅子么?
身边的人提示了这么1下,朱慕贤才看到了德林。
他和身边的人交待了两句,朝这边走了过来。
德林紧紧抓那个虎头,朱慕贤和他是很熟的,可是现在不1样了。德林1连怎么称呼都不知道了。还喊朱大哥吗?会不会不合适?娘说这事情还没定,自己应该和他说话吗?
朱慕贤倒是1如往常,含着笑问:“下学了?怎么到这边来了?”
德林想不出来,就把称呼含糊过去:“嗯,过来逛逛…”
朱慕贤见他有点小别扭,原因当然是1想就想(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今天念什么书了?”
他的态度还和过去1样没什么改变,德林也渐渐放松下来,说:“今天先生不适,没教新的。就写了半天字。”
这番对答和他们平时见面也没什么不同。可是落在别人眼里,就不是这么看了。
第1百4十1章
众人看在眼中,更肯定了心里的想法——这朱家不是听说正和李家在议亲吗?看来这事儿十有89是已经成了。要不然这姐夫和小舅子,嗯…这关系已经这么亲厚了,说没关系,别人也不信哪。
当然,朱慕贤和德林以前关系就很好,这个被众人1致的忽略了。
朱家这么1来提亲,还有1连串的连锁反应——
本来有打算向李家提亲的其他人家,在心里掂量1下,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了。实在没法儿比,不管比人品比家世,都跟人家相差太远了,不用去自讨没趣。
另1桩麻烦,就是表叔陆延宗来了。
当然,这麻烦也不用又林去应付。又林压根儿就没见着这位表叔,她1直在自己屋里待着,连门都没出。陆延宗见过了李光沛,也见过了李老太太。想当然,他也是为了争取这桩婚事。
陆延宗到时李光沛不在家中,他先去见了李老太太。
李老太太抽着水烟,不紧不慢的听着陆延宗说话。
“姑母,您还不知道我吗?侄女儿要是嫁进了我们家,保证她1点儿气也不受,1点儿苦也不吃。这朱家的门第我也知道,可是越是那大门大户,媳妇越难做。”
朱老太太把烟袋在桌沿轻轻磕了1下:“你的消息倒是灵通,离得这么远,我们这边的事儿你倒是立马就知道了,跟长了顺风耳1样。”
就算朱家来求亲是件值得议论的事儿,可是陆延宗知道的也实在是太快了。肯定有人第1就给他报了信儿——瞧,这种手段用在自家亲戚身上,实在让人不能不多想。
李老太太话里的意思很(超多-书农在线书库),陆延宗顿了1下。要是平时说不得要解释两句,可现在实在顾不上。
“姑母,这结亲可不是1件小事情,关系着侄女儿下半辈子呢。我家伯荣自打上回来见过了大侄女儿之后。1直就记着念着的,他长这么大,这是头1次,只怕这辈子也只有这么1次。对人这么用心。侄女儿要是嫁了别家的少爷,3妻4妾的,得生多少气操多少心?伯荣这儿,我能跟您保证,他这辈子不会有什么2心。就是有,我们当长辈的也绝不答应。”
李老太太看了他1眼,又把烟袋拿起来。吸了两口,吐了1丝烟:“这大可不必,强扭的瓜可不甜。再说,又林这孩子下半辈子过得怎么样,她亲爹娘自然会操心。他们还没怕闺女过不上好日子呢,你这当叔的倒急成这样,这闺女跟你生养的1样。”
陆延宗没想到李老太太说话这么不留情面。有心再说吧,可是看李老太太那油盐不进的样儿。说了也是白说。
对这位守节几十年的姑母,陆延宗是不敢得罪的。李老太太刚丧夫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人劝她改嫁。尤其是娘家人。说她还年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守着1个婆婆两个孩子,这辈子就等着吃苦受累吧,连个头儿都看不见。这劝说的人里头,不少还是陆家的人。有的人是真心为她着想,可有的就说不定的——据说当时都找好下家了,是个丧偶的鳏夫。那窝囊废只要1个媳妇就行了,答应了那中间人,说只要人过了门。她的随身东西倒是都可以任中间人拿走。
可李老太太怎么着?那心肠真是铁石打的,任谁哄劝1点儿用都没有。
当然,现在说起来,有这么个守节长辈在,陆家的姑娘出去都让人高看1眼。
陆延宗想,李老太太肯定不是图朱家的门第。8成是觉得人家将来会做官,想让孙女儿嫁高些。这不难理解,谁不愿意闺女嫁得高嫁得好。就是陆延宗自己,要是有个举人、进士之才的少年来家里求亲,他1准儿也忙不迭的答应啊。
虽然说陆家提亲在前,可是李光沛可没许过他什么。现在人家更偏向朱家,也谈不上什么背信弃义。
陆延宗等到了李光沛,两人关在书房里大概说了多半个时辰的话,他是中午到的,后半晌就走了,连饭都没用。
虽然又林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谈的,可是从这1点就能判断,李光沛和老太太没有答允陆家的提亲——可能双方还闹得不愉快。不然的话,即使不做亲家,也还是亲戚,不至于连茶饭都没用1口。
又林隐约知道1点陆家想入股船队的事,但是李光沛也没和女儿深讲过,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到今天这1步。
陆延宗急急到来,又象来时1样匆忙的走了。李家的下人们也会看风向的。看样儿,陆家那头是不成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家姑娘只怕就要嫁到朱家去了,众人虽然嘴上还不能说什么,但是那股兴奋雀跃的劲头儿可是掩都掩不住了,各自都盘算开了。
倒不是所有人都贪慕富贵,只是人往高处走,这是常理儿。谁不愿意过更好的日子?
这陆家和朱家放在1起,任谁都知道怎么选。这朱公子比陆家少爷强得多,朱家比陆家更强出不知道多少。士农工商,1个排最前,1个排最后。别说朱家还挺富贵的,就算朱公子现在是个穷光蛋,1文不名,可他有了功名,那也比陆家表少爷强了百倍。
4奶奶看着庚贴,心情很复杂。
为了讨个吉兆,庚贴是大红的。4奶奶拿起贴子的1角,可是又象那红彤彤的贴子烫伤了她的手1样,她1甩手,贴子又被撂在了桌上。
李光沛伸手过来,把贴子拿起,打开来看。
庚贴上只廖廖数字,但是上头写着朱慕贤的1生生平。他的生辰,籍贯,父何人,祖何人,已经是禀生身份。
如果说先前朱慕贤私下和又林见面令李光沛勃然大怒却又不得不按捺不悦,那么现在,朱慕贤已经表现出了他的诚意——他来求亲了。
李光沛虽然脸上还是不动声色,但心里头对这个“胆大包天的浪荡小子”还是少了几分恼怒,多了1些他自己还未发觉的嘉许。
“怎么,你还真想把闺女许给他?”
“咱闺女自己未必就不乐意啊。”
4奶奶顿时不乐意了:“这叫什么话!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不过就比别人多读几本书,会说些花言巧语。又林是年纪小不懂事,才让他给骗了。”
在4奶奶的怒气面前,李光沛明智的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可是4奶奶却又发起愁来:“还有1天就得给他们家回话了。”
李光沛嗯了1声。
“别嗯,你说句话啊。”4奶奶以前不信会有人会1夜就愁白了头发,现在她信了。
“又林这两天怎么样?”
“不出门,也不怎么说话。”
李光沛站了起来,披上衣裳:“我过去看看她。”
4奶奶蹭地站了起来:“你去看什么哪,你又能跟闺女聊什么?”
李光沛陪笑说:“是是,我考虑不周。那就麻烦奶奶您过去1趟了。”
4奶奶横了他1眼,唤了1声:“翠香,掌着灯。”
翠香忙取了灯笼,在前头替4奶奶照着路。
家里的路都已经走惯了,即使闭着眼也不会走错路。
可4奶奶走得比平时要慢得多。
又林的院门已经掩上了,翠香过去拍了两下门,傻妞粗声粗气地问了声:“谁啊?”
翠香1听她的声音就想发笑:“傻妞,是我。”
“翠香姐姐。”傻妞赶紧把门拴拉开。就算她傻气,也知道翠香不能得罪。
再1看翠香身后站的人,傻妞赶紧的让开道:“奶奶来了?”
4奶奶迈步往里走:“你们姑娘睡了?”
“灯还没灭呢。”
4奶奶抬头看了1眼,灯果然还亮着。
又林已经洗漱过上了床,听见4奶奶来了,披着衣裳忙要下床,4奶奶已经进了屋:“快别起来了。”
又林只穿了小衣,是水红的软绢质地,头发散了开来,刚刚洗过,散发着1股淡淡的湿润的香。
“怎么这会儿洗头?不晾干了就睡,当心明天头疼。”
“白天忘记了。”
4奶奶在床边坐下,小英倒了茶来,4奶奶摇摇手,小英看了看又林,把茶放下,然后退出了屋。
屋里还留了1盏灯,当然不是太亮。透过细纱灯罩,烛光份外的柔和蒙胧。又林这年纪,皮肤本来就细嫩,被这光1映,象是珍珠1样柔润。
又林知道4奶奶这么晚过来,肯定不是单为了看她睡了没有。可是等了1会儿没听见她说话,有些疑惑的抬起头来。
4奶奶也是1肚子的话,可是1,也不知道从哪儿开口。
又林试探着唤了声:“娘?”
4奶奶站起身,从妆台上拿了梳子:“来,我给你梳梳头。”
又林慢慢转过身,4奶奶替她把头发梳顺。
黑漆漆的头发1直垂到腰间,4奶奶1下1下的梳得十分用心。
第142章
“记得你还小的时候,我总这么给你梳。”
又林嗯了1声:“是啊。”
4奶奶1笑:“是什么啊,你还能记着啊?那会儿你才多大。”
又林认真的说:“娘,我真记得。那会儿咱们家还不住这儿,住在老房子里头,院子不大,窗子也很窄。”
又林说的1点儿都没错。那时候他们的确还住在老宅子里,不过两进,地方实在很窄。
那会儿她刚刚从这个身体里醒来,正是惊惶不安的时候。4奶奶那会儿刚生完德林,身体也还不太好,不能料理家务,也不能照料幼子,这么1来,能陪又林的很多。
又林那会儿还和4奶奶和李光沛住在1个院里,她是个乖巧省心的孩子,从来不肆意哭闹,也不会没事找事。给她吃就吃,让她睡就睡。大人没空理她的时候,她就1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那儿不动。
精神好的时候,4奶奶也会帮又林梳头。
当然那时候又林的头发还短短的,4奶奶用的也是很小的1柄木梳,与其说是梳头,不如说是1个小游戏。4奶奶固然很乐在其中,又林的不安也慢慢的1点点被抚平。
后来她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屋子,母女间虽然还是很亲近,可是4奶奶能这样给她梳头的是越来越少了。
4奶奶有些恍惚,不是不觉间,又林已经长这么大了。原来那短短的,摸起来毛茸茸的头发,现在看起来如滑的像丝绢1样,光泽柔腻似漆。
“厨房这两天做的东西不合胃口?”
“没有。”
4奶奶用手替她把头发束了1束,又林微微转过头来。
“我的闺女长大了,该嫁人了。”
又林握住了4奶奶的1只手:“谁说的,我不嫁,我陪着爹和娘。”
“说什么傻话啊。哪有女孩子长大了不嫁人的。再说,就算你不嫁,爹娘也陪不了你1辈子。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女人这辈子都是这样过。”
又林微微垂下头。
4奶奶坐她身旁,轻声说:“不用害怕,也不用不好意思。我当年出嫁的时候,你外婆也是这么跟我说的。”4奶奶没说的是,她当时说的话也和又林1样。
大姑娘说不想嫁人——咳,谁都(超多-书农在线书库)那只是面子话,其实心里头跟揣着只小鹿1样,上下乱蹦。
“朱家大太太,还有他们家老太太我都见过了,他们家的庚帖也早送来了,明后天的,大概就要来要回复了——你更娘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让人怎么说?
又林对婚姻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多高的期待。
因为现实教会她。期待越低,才更容易接受现实。更能好好的活下去。
又林的沉默让4奶奶有了更多的联想:“有什么心事,跟娘也不能说吗?”
又林靠在4奶奶肩膀上,声音轻的只有4奶奶能听见。
“娘,你跟爹成亲这么些年,过得快活吗?还是做姑娘的时候更快活?”
4奶奶也怔了1下。
这些年她过得快活吗?和未嫁前的无忧无虑相比,哪个更快活?
她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想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女人总是要嫁的。她已经算是嫁得好的,不愁衣食,婆婆也不凶悍刻薄。丈夫是个很顾家的好男人,更不用说现在还有3个儿女。
“这嫁了人呢,日子当然不像做姑娘时似的那么轻松了。可是谁1辈子,能只过轻松的日子?谁都不可能。就算是皇帝,那可是万岁爷,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按说他该最快活吧?那他不也得每天起早贪黑上朝操劳么?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儿,该走的路,男人就该支撑门户,养家糊口。女人就该操持家务,生儿育女。这是老天爷给定好的。”
4奶奶说额都是大实话,没设么慷慨激昂的大道理。可是她说的话,正恰恰对了又林的心事。
是的,她并非不(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她只是——不安。
是啊,她也在不安。
“朱家的情形,你也都知道。你那个婆婆看起来不是太随和,可是看着也不是刻薄不讲理的人。朱老太太和老爷子倒是好脾性,而且他们毕竟又隔了1辈,在咱们这儿远近,也算是难得的好人家了。”
又林轻轻嗯了1声。
“朱家的哥儿,你也不是没有见过…”4奶奶顿了1下,试探着问:“你对他,是不是也有些…”
又林摇摇头,实话实说:“他人也算不错,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和他…”
成亲,过1辈子。
又林1直觉得朱慕贤是有主儿的,他有青梅竹马的表妹于佩姿。于佩姿的确美好,至于她的性子——人的性子多半都是后天才能养出来的,她能这么骄纵刁蛮,那也是有人给她惯出来的性情。有人宠,所以她才会撒娇。朱慕贤就吃她那1套,她也就在朱慕贤的面前,在和他有关的事情上才这样不讲理。
可是突然间发生这样的事,朱慕贤竟然可能成为她的丈夫了。
他能忘记于佩姿吗?
这个谁都说不准,初恋时最难忘记的。他会对她好吗?他的家人会真心的接纳她吗?
对又林说的话,4奶奶可是不信的。
当然,女儿家这心事,就算对着娘,也说不出口。
4奶奶肚里叹口气,对这是也打算就睁1只眼闭1只眼了。
和朱家的事…丈夫和婆婆心里头看样都已经是许了,肉烂在锅里,也不用细讲究,女儿总之是进了朱家门。
“好了,别想太多,”4奶奶看着又林躺下,又给她放下帐子:“睡吧。”
出了屋子,微凉的风拂在脸上,花香隔着院子,被风吹送的飘过来。4奶奶往回走,她想起当年自己说亲时候的情形。李光沛跟着1位族叔去的刘家,她躲在窗子外头看见了他,虽然只是个侧脸。
那会儿她心里头也是又羞又怕的,大概和女儿现在1样。
这么些年,竟然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这些年来苦乐参半,如今女儿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
第2日起来,4奶奶穿了出门的衣裳,坐了车出去。她去请人合8字。
两家议亲如果到了合8字这阶段,基本就差不多成了。合8字是例行公事,有时候更像是走个过场。有道是宁拆十座庙,不破1门亲。这合8字的也不会触人霉头,十个里倒是9个都会说相合,纵有小小不合,那也有破法,成亲时避讳些,弄点东西破1破也就是了。4奶奶这么些还没听说几桩8字相克儿结不成亲的。纵然有,那多半也是另有原因,借个8字不合的名头儿拒绝,不伤颜面和气。
4奶奶找的人是本地颇有名的婆子,此人信誉不坏,据说1向很灵验。4奶奶先递上个红包,说请她喝茶的。那婆子笑眯眯的把红包收了,4奶奶低头取出两张生辰8字来。
那个婆子接了过去,写写画画,又掐指,又念念叨叨的。4奶奶纵然心里有底气,也让她弄得有些忐忑起来。
好不容易那婆子折腾1番,睁开了眼,笑着说:“恭喜恭喜,4奶奶,您姑娘的8字合这位少爷的8字没什么相克的地方,木遇水而生,这是桩好姻缘啊,就是…”
这就是后头往往跟的不是好话,4奶奶心里1紧,也顾不得思量她是不是故意这样说想再多谋点钱:“就是什么。”
那个婆子说:“也没什么。不过就卦上看,您闺女这桩亲事要成了,那是个远嫁的命,以后只怕难回故土了。”
4奶奶出了会儿神,说:“多谢,有劳您了。要是好事成了,到时候再来谢您。”
这个她也想过——朱慕贤将来肯定不会留在于江这么个小地方,又林要是嫁了他,自然也是嫁鸡随鸡,丈夫去哪儿她也得去哪儿。
谁不想闺女嫁在眼皮底下,能时时看顾着?嫁的远了,受了气受了罪,娘家人得不着信儿,就是得着信儿,想护也护不着。
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闺女自己也早相中了这个人。当爹娘的哪怕为了她好,想安排得更周全,架不住她自己乐意啊。
回去的时候没走来时候的那条路,经过7爷家门前,4奶奶让停车。
结果老刘到门上去说了1声,回来了说:“奶奶,咱来的不巧,7奶奶不在家。”
“去哪儿了?”
“说是去下石镇探望她妹妹去了,已经走了35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4奶奶有阵子没见7奶奶了。前些天刘书昭迎亲的时候,族里不少人来帮忙,她也没来,只让人捎了礼。4奶奶原以为她是不是生病了,可是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
4奶奶看了1眼7爷家的大门,心中有些疑惑。不过看着天色不早,也不好在外头多耽搁:“先回家吧。”
第143章定亲
朱家请的媒人准时登了门,李家答应了议亲。媒人喜气洋洋的收了李家的茶钱,去朱家回复的时候,自然也得了1份儿大大的谢媒钱。
朱家择了吉日来纳采问名,朱大太太笑眯眯地把1枝赤金镶红宝簪替又林插上。这桩婚事到现在已成定局了,两家商议了1下,又请人看了日子,决定下月初6来下聘。
又林这些日子没少被族里的姐妹和亲戚们打趣,差不多都羡慕她有福气。新郎家世不用说,品貌不用说,眼见着又有功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2伯母素来会说话,拉着又林的手笑眯眯地说:“你们是不知道。当时4弟妹还没生的时候,就有人给她看过相,说这肚子里的孩子将来是个有大福气的。大嫂子,你还记得不记得?”
大伯母想了想,1拍手:“哎呀,你1说我也想起来了人。是老太太做寿的时候,咱们都在。来了个和尚喝水歇脚,老太太还让人给他拿了几个馒头。就是那个和尚说的。说4弟妹怀的这个孩子将来必是大富大贵的。”
这事儿4奶奶都快忘记了。当时人多,事儿也多,隔了这么多年了。当年好象是有这么1档子事儿,4奶奶也没放在心上。难得这位2嫂还记得。
亲事1定下来,4奶奶就只为这1件事儿忙活了。给女儿的嫁妆那是早准备下的,打她才几岁的时候,4奶奶和李老太太都开始预备这件事。1应东西都是备好的,开了库房1样1样的取出来。打首饰打家具做衣裳,又林也象当时周榭1样,开始关起门来绣嫁妆了。
朱大太太给小儿子的聘礼也是预备了很多年了。朱老太太也更偏疼这个孙子,从自己的私房中掏出不少来添补。朱大太太1向腹诽婆婆在大房2房相争中总是偏心,可是现在她十分欢迎朱老太太继续偏心,越偏越好。
朱大太太1向算计精明,这聘礼预备得加倍丰厚。她可(超多-书农在线书库)着呢。这聘礼给得再多,最后媳妇回来还得给带回来,1分都少不了。再说,这聘礼价值越高。那亲家的陪嫁也得相应的厚重,总不露了怯给比下去。相信李家(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这个礼儿——这出嫁的闺女嫁妆要是薄了,到婆家可是很难抬得起头来的。更何况又林嫁到朱家,本来就是高嫁了,那嫁妆还不得加倍的厚?
所以这娶媳妇是稳赚不赔的事儿,世人都说女儿是赔钱货,这话真是1点儿都没说错。养十几年。1朝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还得贴出去那么大笔钱财,不是赔钱货是什么?
朱家的聘礼丰厚,当然李家也是很有面子的事儿。这样的排场气派,不光是在于镇,就是杭州府的富户人家结亲,只怕也难有这么厚的聘礼。见的人无不称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男方有诚意啊。
4奶奶当然对聘礼是很满意的。4奶奶也不傻。给女儿预备下的嫁妆并不薄,她不担心什么。再说,这聘礼回头也归在嫁妆之中全给女儿带回去——虽然是朱家的东西又回到朱家去了。可是归属却变了,变成了又林的私房。婆家的人,包括她的丈夫,都不能对她的嫁妆指手划脚说3道4。当然,又林的钱也花不到旁人身上,还是得花到她的丈夫孩子身上。可是这意义不1样,自己有钱,便不用处处看婆家脸色。将来朱家长辈去世,小辈们分了家,这些可都便宜不了旁人。这么1盘算。李家也很满意。
当然,这是长辈们的盘算。朱慕贤看了聘礼的单子之后,心中是十分不安的。旁的不说,礼单最开头1行,是1柄金嵌玉如意。
他还记得哥哥定亲的时候,聘礼似乎比上头要少许多。虽然当时他在这上头不用心。也只是草草看了1眼,但是大致印象是不会错的。如意是赤金的。
他是做弟弟的,按理说是不能越过他哥哥去。这聘礼的事情又不是1般的小事,在旁的事情上就算大哥不计较祖母偏疼他,可这件事不同。再说,就算大哥不介意,大嫂只怕也会心里有芥蒂。人心都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兄弟间更是如此,纵然亲厚,可是如果长辈总是处事不公,1碗水不能端平,那再好的情谊只怕也会离心。
这事儿朱大太太并不担心,她只说:“这事儿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好生温习功课,等着当新郎倌儿就成了。那个如意,是老太太添上的,是她早年得的好物件,连你爹、你小叔成亲她都没舍得拿出来,这回给你用了,这是你祖母疼你。”
话是这样说,朱慕贤还是觉得此事不妥。他去和朱老爷子说了这事,朱老爷子也只是1笑,说无妨。
按宗法礼数,将来他们这1房继续家业的肯定是老大不会是朱慕贤。但是朱老太太的东西,她爱给谁,并不在这个规定范围之内。老太太心疼小孙子,觉得他将来在承继的事上不能如长兄1样,愿意贴补他1些,这谁都不能说什么。
既然长辈都这样决定,朱慕贤也无法再反对。说到底,祖母和母亲都是真心为他好。将来兄长那里如果有不平和责难的话,他1个人都担下来就是了。
下聘那天他1早就起了身,换了新做的1件衣裳,颜色鲜亮,精致华贵。这样的衣裳自从家里出了事之后,他就再没穿过。平时在书院里,大家都是穿青色、蓝色的布衫,或是棉绸、细绫布,穿丝缎的很少,他也是1样。现在1穿上这样的衣裳,倒觉得有点不太习惯。
朱大太太看着这样的儿子,倒是十分满意。自从家里出了事儿,她就总觉得孩子们受了委屈。尤其是小儿子,看他天天身上穿的,朱大太太都忍不住心酸。打这孩子1落地,家里哪里亏过他的吃穿?那从小就是裹着绫罗绸缎长大的。可是家里1失势,儿子又跟着公婆回了于江,朱大太太纵然牵挂,也不能时时看着照拂着。
瞧,这么出色的儿子,要是2房的人见了,非把他们气晕过去不可。他们那几个小子,哪个有自己儿子的人品出众?又有哪个有他这么有出息?再说娶的媳妇儿,虽然儿媳妇家世上不怎么说得响,可是这长相、嫁妆,哪1样儿也都塞过了他们。朱大太太越想越得意,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到将来回京后自己的扬眉吐气和2房的灰头土脸。
朱慕贤那天1亮相,自然博了个满堂彩。
那天李家热闹非凡,只是朱慕贤没见着又林——
他也知道,论礼他们也是不能见面的。只是他总是带着点期望,觉得说不定能见着她1面。
又林这些天也折腾得够呛,这天早上就起迟了。
早起梳妆时看到还放在抽屉里头的那个盒子,心说这可成了个麻烦事。陆延宗那1走,陆伯荣也没有再来。两家婚事不成,说不定以后的交情往来也大打折扣,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本想陆伯荣再过来时就还了他。
——现在看着,陆伯荣8成以后再也不会上李家的门了。
又林去李老太太那儿问安,在门口正好遇德林。德林气喘吁吁的跑来,差点刹不住脚。
“姐姐。”
“你怎么跑这么急?”现在时辰还早,就算请了安再出门也误了不他上学的时辰。
德林摸摸头,嘿嘿笑着说:“我今儿要领读,所以想早去1会儿。”
“是么?”
德林用力点头:“昨儿先生抽我们背书,我背得好,先生要说往后都让我领读。”
在大人看来,领读算不得什么大事。可是对孩子来说,那意义是大不1样的。在这个年纪,对什么事情都很认真。哪怕只是保管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来开个门,都会兢兢业业的唯恐去的晚了,没能早点把门开开。
德林之前被别人肯定、夸奖,大部分不是他自己挣来的。这个领读却不1样,和家里有没有钱没有关系,完全是他凭自己本事挣来的,是先生对他的肯定和褒奖。
“知道了,那你快点去,要是比旁人晚到那多不好意思。”
德林从昨晚上就兴奋着,听见头1声鸡叫就要爬起来,还是被乳娘硬亿劝着才又在床上躺了1会儿。
李老太太已经听见了他们说的话,笑着说:“哎哟,咱们家也出了个大才子了。那别再耽搁了,快点儿去忙你的正事。”
德林被说得不好意思,撒娇别扭表示不依。李老太太呵呵笑着,又交待人好生看着他去上学,别赶得太急了,万1磕着碰着可不是小事。
德林都应下了,要出门时,却把又林喊到1边。
又林看他明明就是急着走,又有话想说,还别别扭扭的就是说不出来,又林都替他着急:“你有什么就说,刚才跑那么急,这会儿倒磨矶起来了。”
德林咬咬牙,小声哼哼着说:“姐,我觉得朱大哥挺好的…嗯…我走了!”
这孩子。
又林回过神来,好气又是好笑。
第144章
不但德林如此,连玉林也悄悄的和又林说过,朱大哥肯定比陆表哥有出息,他可比陆表哥和姐姐更般配。
“小丫头,你懂什么。”
玉林很认真地说:“我懂的,我不是小孩子了。”
又林认真的看了她1眼,是的,玉林不是小孩子了。越长大,她出落得越是出众。那张面庞仿如1日1日绽开的花朵,令人惊艳。
这样的玉林,将来会有个什么样的归宿呢?
又林要做的活计很多,嫁衣、盖头、鞋袜,手帕、枕巾,帐子,给婆家人的针线活计…严格来说这些全得新娘子亲手绣出来。就算不能,也得把其中比较重要的几样做了。
比如,送给婆家人的鞋袜、荷包这些东西,也是可以请人代绣的,给公婆做的鞋不能投机取巧,但给其他人的荷包等物是可以请人代绣的。当然,这个代绣也不能随便找人帮忙,要是那手工1看就是出自两个人的手,让人1眼就看出来,那也太打脸了。手工精熟的绣娘绣出来的东西,当然和闺阁中的女孩儿绣的会然不1样,所以这些东西不能交给她们做。
又林几个相熟的姑娘自动给她揽了1部分去,玉林更是当仁不让。她和又林是姐妹,比起别人,她对又林更了解熟悉,花样子就从她们以前攒的样子里挑的,都是些大方清雅不落俗套的花样。玉林开始学做针线的时候总和又林1块儿做,两个人也都是跟着魏妈妈她们学的。这么1来,姐妹两个的针脚绣法差不多。而且玉林青出于蓝,女红做得比又林还强呢。由她代劳,又林非常放心,而且非常心安理得。
玉林把荷包香袋什么的活计又揽走不少,还说可以帮又林绣鞋面。
这媳妇给公婆做鞋,也只不过是1种规矩,以示恭敬。同时也是让人看看新娘子的女红技艺。象于镇的寻常人家,女人们常要纺绩织布,贴补家用。有那手巧的姑娘,还能挣下挺丰厚的1份儿嫁妆来。
又林呢。虽然生在这鱼丝丝绸之乡,心也挺灵慧,手也算巧。能写1手好字,也能画两笔画,可是女红上头,始终少了那么两分灵气,两分耐性。做的东西只能说是不算丢人。可也不算有多出挑。4奶奶1向觉得,自家姑娘又识字,又知礼,算账持家更是1把好手,这就挺够使了。女红和厨艺虽然也是必备技能,可是象他们这样的人家完全用不上,会了就行了,用不着弄到专精。
玉林反正没什么事做。整天陪着又林埋头做活,累了姐俩就1起歇着,喝着茶聊两句话。有人陪着。这做活儿也不显得那么沉闷无聊。窗前两个绣架对着摆开,1人坐在1边,夏日的阳光照进屋里来,照在她们身上,玉林有时做着做着活,会抬起头来歇1歇,如果正好又林也抬起头来,两人就会对视1笑。
又林忽然十分的不舍。
这1切如此宁谧美好,可是她却很快就要远离这个家,和父母、弟妹再也不能这样随意亲近的在1起。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如此珍惜留恋现在的生活。人哪。总是这样,总是在要失去的时候才倍感不舍。
与又林不同的是,离她不远的地方,在另1个不大的院子里,却有1个人,迫切的诅咒着现在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想逃离这1切。
这个是李心莲。
自从她的母亲去世,父亲逃得不见踪影,她和妹子就被族中1位守了望门寡的姑姑照看。
李心莲从来没有过过这样的日子!吃的不好,睡的不惯,连门也不能出。这个姑姑为人孤僻,也没有人来拜访她。这个院子里除了她,就1个耳聋的老婆子,平时买菜做饭都是她。
饭菜总是寡淡无味,让人难以下咽。穿的都是连1点纹饰都没有的便宜的料子,住的屋子很窄也很暗,只有早上能照到太阳。这1切都令她和妹妹难以忍受。可是最让她受不了的,是这位姑姑对她们严厉而苛刻的态度。
她不让她们脸上涂擦脂粉,不让她们头上戴花,不让她们出门,甚至不让她们笑。她总是用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口气,让她们贞静,替她们的母亲守孝。她也会提起5老爷,虽然次数很少,只有1两次,但那口气极为不屑和鄙恶,对这人败坏了李家1族声名的人,这位自认贞烈的姑姑当然是深恶痛绝的。
如果说李心莲长这么大憎恶过什么人,以前可能有别人,有1段日子她最恨的就是自己的亲爹5老爷。可是现在,这位姑姑无疑是她最憎恶的人了。
是的,5老爷很不是东西,自己不学好,弄得家破人亡,他害死了老婆,抛弃了儿女,自己带着金银细软跑了。有时候李心莲甚至会想,他说不定早就死了。如果不是他,自己怎么会被放债的要拉去卖掉,脸都丢尽了。要不是他,娘也不会死,自己更不用过现在这样的生活。她可能说了1门好婆家,要出嫁了。
可是李心莲自己怎么想是1回事,听着别人贬低咒骂5老爷,那是另1回事。5老爷总是她的爹,她是他闺女。别人骂他,又何尝不是骂她?别人鄙薄他,她这个做闺女也1样抬不起头来。
李心莲和妹妹在背地里咒骂姑姑,说她象个老妖婆,自己守了望门寡,8不得别人也都和她1样过这种死不死活不活的日子。她们偷偷的骂她,还要怕她听到,真恨不得她明天就死了,她们才能逃脱苦海。
就这几天,又林定亲的事儿已经传开了,李家上下都为这门亲事觉得与有荣焉。李家祖上是出过进士的,可是后来就1直没再有过有出息的子弟了。富则富矣,可说起话来总是没有底气,矮人1头。这回李家的姑娘结了1门好亲事,朱家是读书人家,何等体面。朱家的哥儿还是府试的头名呢,说出去更是脸上增光。李心莲虽然被关在屋里不得出门,也已经听说了。因为买菜的婆子在屋里和那位姑姑说起来——这算得是1件大事了,也是喜事。按理,娘家的亲戚都是不送礼钱的,但是可以送添箱礼,给姑娘充实嫁妆。
因为那个婆子耳背,说话声音特别响,所以她说的,李心莲姐妹俩都听到了。
两姐妹脸上都是阴云密布。
她们过得艰难,听着旁人的好消息,只会更添忌恨不平。以前她们就很嫉妒又林,现在听说她嫁得这样好,而自家姐妹的终身却没有着落。亲爹亲娘都没了,整天关在这里,谁会关心她们的终身大事?就算说亲,没有嫁妆,亲爹又干了那样的事,她们也很难嫁到什么好人家去,更不能和又林的风光相提并论。
“她有什么好的,连针线都做不好…不就投了个好胎嘛,要是咱们家…”
李心莲心烦的说了句:“住嘴。”
她妹子看了1眼李心莲的脸色,没再接着说下去。
家对她们来说,也已经成了1个禁忌的话题。家已经破落了,哥哥也不理会她们的死活,他自己且顾不上呢。还有那么1个爹,他干的事,是她们1生都洗不去的污点,会影响她们1辈子。
她们都恨这个姑姑,恨着李家族里的其他人。可是她们又没有旁的地方可去,只能继续生活在这个狭窄的院子里,听着别人风光得意。
李心莲把窗子推开1条缝,听着正屋那边的动静。那边只说了两句话就没了下文,那个婆子去烧火做饭去了,再也听不着什么。
李心莲把窗子1合,坐在那儿半天没说1句话。
吃饭的时候因为妹妹心不在焉,饭粒掉在了桌上,又招了1顿训斥,妹子半句不敢顶撞,委委屈屈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又塞进嘴里。
李心莲木然地看着,把饭里的饭粒扒完。
这样的情形差不多隔3差5都会发生,不独今天1天。李心莲觉得这位姑姑从骨子里也是憎厌她们的,不独因为她们家的事情,更是因为她们拥有青春和貌美,她们也不必守寡。
后来几日,又林恍惚听见家里人说起,好象有谁生了病,4奶奶打发人地过去看望,没几天,听说已经病的不好了,只能预备后事。
那位姑姑守了几十年的寡,在族里是很受敬重的。她父母早已经辞世,她也没有兄弟,后事只能是族里来张罗。
这倒也不难办,发送烧埋也统共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原来由她照看的李心莲姐妹俩,1又没了着落。
没人愿意接这烫手山芋,甚至有人隐约在背地里说,这俩丫头命硬,父母都给克了,这又妨了1个,谁再接手,只怕都得不了好结果,可是又不能扔着不管。
又林有很久都没见她们了,差1点想不起李心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