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9-233章
    卫风家事在线全集:全文全集番外第229-233章第2百2十9章
    隔了1天,果然于佩芸又上门了,还给大太太带了礼物——她以前为人处世可没有这么周到,从来都只有别人给她东西的,她可从来没想着要给别人点儿什么东西。
    可见人要长进,就不能过得太顺心。过得太舒服的人,总不太能替别人着想的。于佩芸要是不吃苦头,也学不了乖。
    于佩芸带的礼物是亲手抄的佛经和鞋。佛经是要给老太太的,鞋子当然是做给大太太的。她1惯娇养,以前想得她的针线可不容易。大太太1看这鞋的做工,就知道下的功夫少不了,添香再替于佩芸表白几句说她的手为了做鞋扎了不知多少下,大太太心又更软了两分。
    上回她来,大太太也没问她近况。现在看她穿的戴的,包括容色神情都与从前大不相同,终于有心思问问她的事情。
    于佩芸终于逮着了诉苦的机会,还没开口说话,眼圈已经红了。
    这回不是装的,是真委屈。
    她以前觉得朱家注定翻不了身了,听父亲和继母说的那些话,1心觉得要是嫁了朱家,以后肯定会受牵累,到时候犯官罪妇,只怕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说下半辈子能享荣华富贵了。可是离了朱府,嫁了刘家,接着又丧夫——这1连串的事儿终于让她(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过来,这世上要说有谁真心对她好为她着想,那还是姨母和表哥。虽然她姓于,可于家没有1个人巴望着她好。她嫁了刘家,可刘家人只想让她给那痨病鬼殉了才好。要不就给他守1辈子的活寡,那跟立时死了也没什么两样。
    她好后悔,当时是她想岔了。朱老爷子没被问罪,却还能再起复。朱慕贤也没象继母说的那样1辈子出不了头。他现在已经入了翰林了。
    要是她没上继母的当,没听他们的摆布改了主意,现在的4少奶奶应该是她才对!
    于佩芸说得断断续续的。添香时不时跟着帮腔几句。大太太听着于夫人说朱家迟早抄家问罪,真是气不打1处来。人总是这样,1有了共同痛恨的对象,就会觉得对方更加亲近起来。说到刘家少爷连拜堂洞房都是服了猛药催迫,成亲第2天就病得再也起不来床,大太太也难免骂刘家人黑心肝,儿子都病成了这样还要害人家闺女。
    听到于佩芸想回娘家。继母都根本不让她进门,只能赁屋暂住,大太太实在有些心疼。这个外甥女儿她从小看顾到大,什么时候让她吃过这样的苦头。1应衣食住行,都是挑最好的给她。朱家的几个庶女比她的待遇那可差得远了,好象于佩芸才是朱家的正经姑娘,她们才都不作数的。
    于佩芸看大太太终于松动了,心里暗喜。
    姨母这儿只要1说通,那就好办了。添香也帮着她说话,说她们现在住的那屋子多窄,冬天的时候冷得屋里的茶都上冻结冰,这等到了夏天肯定热得象蒸笼。
    大太太(超多-书农在线书库)外甥女儿的意思,她正要顺口说出让她干脆住到家里来。范妈妈在旁边咳嗽了1声,借着给大太太端茶的功夫使了个眼色。大太太素来信重她,虽然不知道范妈妈这会儿为什么拦她话,也就没有再提起这话。到中午于佩芸留下来陪大太太用饭。又林还不能随意走动,这会儿就没过来,钟氏倒过来了。借着服侍大太太用饭的功夫回了两件事儿。
    于佩芸原是坐着陪大太太吃饭的,看钟氏进来,就站起来了。
    大太太招呼她:“坐你的,你嫂子又不是外人。”
    于佩芸低头1笑:“嫂子操持家务辛苦了,今天这鱼鲜得很,不如添双筷子,嫂子也就在这儿吃吧。”
    钟氏当然推辞——朱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哪有儿媳妇和婆婆坐1桌吃饭的理儿?
    可是出了正房,钟氏走着走着,步子就慢下来了。
    周嫂子扶着钟氏:“大奶奶?”
    她以为钟氏是不是忘了什么事儿了。
    “真是士别3日,刮目相看啊。”
    钟氏继续往前走。
    以前于佩芸那个性子啊,何尝把钟氏放在眼里过?象今天这样客气的场面话,也不是她说得出来的。到底栽过跟头,懂得人情世故了。
    “你看,她打的什么主意?”
    周嫂子不屑地笑了:“瞧奶奶说的,这是考我呢?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她打的什么主意。”
    “她想的挺好,可惜啊,就是老太太那关也过不了。”
    周嫂子轻声说:“听说刘家那头儿不肯松口,她现在到底算是哪家的人还不1定呢。”
    钟氏抿了下嘴,没作声。
    对这种打别人丈夫主意的女人,钟氏当然是厌恶的,更不用说于佩芸以前做人多么让人讨厌。
    可是于佩芸打的并不是自己丈夫的主意。
    钟氏还是挺想看看弟媳妇李氏的热闹。1个商家女,有今天这样的日子,她够有福的了。凭什么她都有孕了还牢牢霸着丈夫?自己陪嫁来的人都容不下,婆婆要赏人她也能挑唆着老太太和丈夫给顶了。
    这回可好了吧?没那些丫头,可来了个更麻烦的人物。这于表姑娘要是真再住进了朱家,可够李氏头疼的。要万1表姑娘真能当了4弟的2房,那这以后的日子就好看了。
    等于佩芸走了,大太太问范妈妈的话。
    范妈妈是大太太的心腹,主仆几十年了,大太太倒真没怀疑她会向着旁人。范妈妈虽然时常替又林说话报信儿,可是她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害大太太的事情。
    “太太,您刚才是想让表姑娘暂时住到咱们府里来吗?”
    “嗯。”大太太看看她:“不妥吗?”
    “是不大妥。表姑娘和刘家那边儿的事,还没撕掳清楚呢。您自然是把表姑娘当自个儿闺女看待,可是表姑娘现在挽的那也是已嫁妇人的发式,身份和过去不1样了。要是她真住进了咱们府里,那旁人会怎么说呢?”
    大太太被她这么1说,果然思量起来:“依你看,会怎么说?”
    “外头的人都是兴灾乐祸的多。他们不说太太您留表姑娘住下是怜惜她孤苦可怜,而会把这事儿想得很不堪,只怕什么样没天理的话都说得出来。到时候,您1片好心,可要是妨碍了老爷,还有少爷们的名声,又让御史盯上咱们家,说咱们诱拐人家的寡媳…”
    大太太悚然而惊。
    丈夫的名声她才不在乎,可儿子们不1样。
    闲言碎语别看是小事,可是真积少成多,越传越离谱,那就说不好了。京城的人对这种消息最感兴趣,丈夫又是个在女色上头荤素不忌的。真出了什么闲话,那还不顶风臭十里啊。范妈妈察颜观色,能判断出来大太太已经打消这个念头了。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放心,大太太耳根软,表姑娘有心讨好,没了这次还有下次呢。
    大太太要打发人去看看小孙儿的情形,范妈妈顺势讨了这个差事,去把这事儿知会又林去。
    这消息得送得及时才有用处,过了期的消息比烂菜叶还贱呢,没人稀罕。再说,4奶奶为人和气,出手大方,比那个尖酸刻薄又1无所有的于表姑娘不知好了多少倍。
    如果有权选择,谁不愿意伺候4少奶奶这样的主子?
    本来桃缘居里气氛十分轻快,也十分热闹。新挑的小丫头和媳妇子都过来了,正忙着收拾住处。傻妞傻乎乎的,倒是人缘很好,人人都挺喜欢她,她可没少闹笑话。她力气大,新衣裳送来了,颜色都差不多,她拿了最上头1件就往身上套了试,结果那衣裳是茯苓的不是她的,瘦得多,1使劲儿,腰上嘶拉1声裂了道口子。
    傻妞知道又闯了祸,不过茯苓也不生气。傻妞1迭声的赔罪,还说烂的这件儿留着自己穿,好的那件儿赔给茯苓。翠玉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指着她说:“你那衣裳套她身上跟口袋1样。她的衣裳这么瘦,你也穿不了啊。白芷针线最好,回来让她给补1补吧。”
    茯苓也笑着说没碍的,傻妞摸摸头,憨憨地说:“那明天我给你打洗脸水洗脚水吧…你别生我的气。”
    翠玉搂着她的脖子说:“那你不能只讨好茯苓1个啊,我们的水你也给打了吧?”
    小英端了针线篮子过来:“别说啦,过来1个帮我抻着线。”
    正说着话,范妈妈来了,翠玉赶紧放下线过去招呼,又领着范妈妈进了屋。
    范妈妈是借着送东西、看小少爷的由头儿来的,当然不能久待,说清楚了话又匆匆走了。又林哄着孩子,过了会儿抬起头来:“表姑娘倒是长进了。”
    胡妈妈把洗干净晾好的尿布叠放好,以备用的时候方便拿取:“奶奶不用担心她,朱家是有规矩的人家,表姑娘那点儿想头也就能糊弄糊弄太太。”
    又林没再说这事,倒问:“听说4姑娘要定亲了?”
    “听说2太太是看好人家了,可是3姑娘还没定呢,4姑娘总不好先越过去…我看,总得先把3姑娘打发了。”
    “3姑娘的腿怎么样了?”
    “也好得差不多了——她自己胆儿小,郎中说了可以下地走动走动了,她还是整天赖床上,撵鸡骂狗的,没个人待见她。”
    第2百3十章
    朱慧萍的亲事,真是个问题。
    大太太根本不问她死活,哪怕老太太直截了当的告诉她,你得给庶女找门亲事,她也不过问,只把这事扔给钟氏。
    钟氏没有给朱慧萍找婆家吗?她当然找了。
    可是朱慧萍是庶女,只有长得倒还算漂亮——她生母长得就好。
    她想找门第好点的,那只有也找个庶子。
    其实朱心瑜的选择就很不错,石家是殷实的人家,待她也挺好。可是朱慧萍心气太高,她在钟氏面前也隐晦的提起了杨重光。杨重光还没有婚配,这让朱慧萍1直觉得自己有希望。
    钟氏不好明说,只能含蓄的说,男方如果有意,这中举授官之后是提亲的好时机。现在都过了这么长了,京里该定亲的人家都定了,他既然没来,说明没有那个心。
    朱慧萍居然就直接回了句,人家应该是想来提亲的,只不过长辈不在京,自己不好作主。他不好来,自家可以先开口提1提这事,他肯定就(超多-书农在线书库)了。
    钟氏深吸了口气,才平息了想抬手扇人的冲动。
    都说朱慧萍的娘钱姨娘蠢,在钟氏看来,朱慧萍比她娘还蠢。
    想嫁杨重光是不可能的,女方还主动赶着向男方开口,那真是把朱家的脸都丢尽了。名声传出去,1家子人都得抬不起头来。
    可是钟氏寻的两门亲事,朱慧萍都看不上。1个是庶子,1个倒是嫡次子。不过父亲早亡,自己也只是这1科中了举人。
    用大太太的话说,还管她愿意不愿意?到时候捆也给捆上轿子去。老太太摇摇头,结亲要是不两厢情愿。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大太太扔手不管,钟氏两面受气。她觉得杨重光是4弟朱慕贤的好友,这事儿起因还在他身上。倒想让又林去劝劝朱慧萍。又林可不傻,她1个当嫂子的,对家里的姑娘不能打不能骂,能劝得劝朱慧萍?老太太连关带打的都上了,朱慧萍该什么样儿还是什么样儿。
    钟氏也别总想把别人当傻子,揽权掌钱的事儿都紧紧抓在自己手里,吃力不讨好的事全想推给别人。
    又林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她要调养身子,又要带孩子,不方便出面替朱慧萍相看人家。至于劝她的事,钟氏嫁进朱家好几年,和朱慧萍姑嫂感情更深。她都劝不好,自己怎么可能比钟氏还强?
    这话堵得钟氏无话可说,她可不能在弟媳妇面前承认自己无能,只能悻悻地走了。
    白芷刚才在1边儿伺候,看钟氏走时脸色脸看,有些担心:“奶奶刚才回绝了大奶奶,只怕是得罪了她了。”
    翠玉收拾茶杯,冷笑了1声说:“就是奶奶答应下来,大奶奶也未必领情。她总怕咱们奶奶的风头盖过了她。要是她都办不到的事儿奶奶给办成了,她心里只怕更厌咱们。”
    白芷心说还真是这话。大奶奶对她们奶奶的忌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奶奶越是出色,她心里肯定越是妒恨。
    幸好还是有个人能震住朱慧萍,而且也愿意担下这件事的。
    朱家的大姑奶奶朱玉萱。
    朱慧萍在这个大姐的面前可不敢怎么放肆。以前朱玉萱没出嫁的时候说话就很顶用,她可没少挨朱玉萱的训。
    1看朱玉萱来了。她就不敢再待在床上装腿不好使了,老老实实迎出来。
    朱玉萱老实不客气坐了下来,朱慧萍可不敢坐。
    “你岁数不小了,今年不找个婆家,再拖1年,更难找。”
    朱慧萍心知道朱玉萱说的是大实话。她自己也心急。
    “你知道你自己是个什么条件吗?你是不是觉得祖父是礼部尚书,大姐嫁的还是伯府,你怎么也不能嫁得次了是吧?”
    朱玉萱1语中的,朱慧萍低下头来个默认。
    “你搞清楚,我嫁伯府的时候,祖父正要入阁呢,那时候咱们家什么声势,现在是什么境况?我说句不好听的,祖父年纪大了,现在又不掌权,你把眼睛放亮点,那些不切实际的想头赶紧打消。2房的4姑娘,2太太那么疼她,给她相看的人家也只是平平。她尚且那样,你还想怎么着?”
    “可是我…”朱慧萍还是纠结。
    “你还想和我比?”朱玉萱没好气地说:“就算不说家世,我是长女,教养嬷嬷是宫里出来的。我有1百08抬嫁妆,我还有得力的舅舅,亲弟弟也大有前途。你拿什么跟我比,你说你有什么?”
    朱慧萍1听这话眼圈都要红了,是,她是什么都没有。太太不是她的娘,她将来也没多少嫁妆,没有亲兄弟撑腰,她只有1个已经失了宠的也不会给她出主意的姨娘。
    “我就知道,你们都欺负我不是太太生的…”
    朱玉萱可不吃她这套:“你这句话从到大,你没说烦别人早听烦了。你要是觉得想找个我那样的伯府婆家,找不着就死拖着不嫁,那你干脆死了这条心,我这就去跟老太太说,把你送庵里当尼姑去。”
    朱慧萍吓了1跳:“我不去!”
    “那你大嫂给你找的亲事,你到底答应不答应?”
    朱慧萍想说,钟氏不过是想把她当包袱1样扔出门去就算,根本没想好好给她找个婆家。这可是她1辈子的大事。她没投个好胎托生到太太肚子里,这找婆家万万不能将就,不然这辈子就真完了。反正没有人会给她做主,她过得是好是歹,根本没人关心。
    说来说去,还就是欺负她不是太太生的。
    朱慧萍既对现状不满,可是自己又找不到1条切实可行的出路,无奈之下也只能哭。在朱玉萱面前她还不敢嚎啕,揪着帕子1直抹泪。
    朱玉萱叹口气。
    这么个脑子不清楚的庶妹,她也不大想管她的事。可是如果她不管,让已经年迈的祖母再为这事操心劳累,那她也太不孝了。朱玉萱是孙子辈的头1个孩子,老太太对她格外偏疼。虽然现在老太太看着还硬朗,可是朱玉萱听徐妈妈说,老太太的身子骨大不如前了,现在精神气力都远不如从前,来看诊的太医也说,不能再操心费神的。
    “你说你嫂子对你不好,可是你看看于家那个后娶的女人是怎么对待于佩芸的?你嫂子就算再有不是,也没有想把你嫁给痨病鬼去冲喜,害你1辈子吧?”
    这个倒是真的。
    人倒霉的时候,听说别人比自己更倒霉,那心里总会好受得多。
    “这结亲讲究门当户对。咱们家不比从前,这门第你也不能强求。你没有多少嫁妆,也就不能再要求对方给出多高的聘礼来。再说你这个脾气,1句好听的话都不会说,遇事儿就沉不住气,动不动就哭哭闹闹,你这样能做好人家家的媳妇吗?你看看你嫂子们,敢多走1步路多说1句话吗?就算是我在婆婆面前,1样大气不能喘。”
    “你再看看你2姐,她现在日子过得多舒心?婆家把她捧成了凤凰,也不愁吃不愁穿。等将来她丈夫考出来了,放个官,可有多好?”
    朱慧萍还是不吭声,看起来没点要软化的迹象。
    朱玉萱也快没耐心了。
    好的歹的话她都说了,朱慧萍就是不受教。
    她1站起来,朱慧萍就慌了:“大姐姐,我…我想嫁的!”
    朱玉萱都懒得理她了。
    “我…4哥有个同窗,人看着不错,到家中来过…”
    朱玉萱眉头皱了1下。
    朱慧萍还以为朱玉萱不知道她想嫁杨重光那档子事儿,这会儿也顾不得害臊,1骨脑都说出来:“他也没什么家世,父母都死了,肯定也没什么钱下聘,我看他人也不错,将来肯定大有前途的…”
    “你说的是杨重光吧?”
    朱慧萍赶紧点头。
    朱玉萱说:“我前儿听说了1消息,说是宏王爷看中了他,想把郡主许给他。就算没这事儿,还有林阁老家呢,林阁老可是这1科的主考,他家孙女也正是待嫁之龄。人家哪个家世才貌不比你强?不管他娶了哪个,对前途得有多少助益?你还做美梦哪!今天是我最后1遭劝你,以后你爱怎样怎样,我没那么多功夫跟你耗。”
    朱慧萍大受打击。
    郡主娘娘?阁老的孙女?哪1个是她能比得上的?
    她就算想不信,可她知道朱玉萱说话从来有1句是1句,不会骗她。
    是啊,他是探花郎,生得又好又有本事,想嫁他的人多的是,几时能数到她?
    被朱玉萱教训过1顿之后,朱慧萍又关起门来,午饭晚饭都没吃。钟氏实在不想理会她了,她又不是没尽力,就算是婆婆也没法儿怪她。
    结果朱慧萍第2天就表示,亲事听凭家里安排。
    她这么1反常态,倒让钟氏觉得不可信。但试探了几次之后,发现这丫头好象是真的变听话了。
    果然还是大姑姐有办法。
    既然摆平了朱慧萍这刺头儿,钟氏立刻就着手办她的亲事。其实只要能定下亲事,办嫁妆倒简单,公中出的钱和朱心瑜那时候1样,比着上次的例子办就成。
    第2百3十1章
    朱慧萍的亲事定了下来,夫家姓卢,定的是那1家的庶子。卢家夫人倒是个温厚的人,对庶子庶媳从来没有过份为难。当然,卢家不可能出多少聘礼,满打满算也就是个3千银子。将来分家,只怕也分不着多少东西。但是京里都是这样。公中出的嫁妆银子也是3千,老太太和朱心瑜出嫁时1样,也给添了1千两银子。大太太对这个庶女可喜欢不起来,比不得朱心瑜那时候大方,只意思意思添了几样东西。
    朱玉萱看庶妹终于受教了,倒是乐意再多指点她几句。这嫁妆可是她1辈子的指靠,要是都置成衣裳首饰,那些东西穿穿就旧了损了值不上什么钱,过日子要的是实惠,可不是这些虚头巴脑的。绫罗绸缎衣裳做的时候所费不赀,可是穿穿就没了,1钱不值。
    不如把钱省下来多置几亩地。这京城4周的地价从来都只往上涨没有往下跌过,置地是保值兼稳赚不赔的事儿。再说,地里1年两季出息,这租子好好打理,能攒下不少私房来。钱生钱,才是过日子的正理儿。
    朱慧萍知道朱玉萱这说的都是金玉良言。除了这位大姐,也没其他人会这么教她了。大嫂钟氏操办她的事只要面子上过得去,才不会管她到底过得怎么样呢。至于4嫂子,是早让她得罪过了。可是又林除了添箱的两样首饰,还额外多封了1百银子算是给她的压箱钱。这个钱旁人不知道,只交她自己收着以备不时之需。
    朱慧萍这些日子学到了许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道理。那脸上对你1团热乎的人,未必是对你好。真对1个人好,不见得就要用嘴说出来。
    钟氏忙着操持朱慧萍的亲事。儿子良哥儿因为贪凉腹泄,也让她又是忧心又是焦虑。而这会儿,于江李家来人了。
    钟氏1听说这消息,眉头就皱了起来。
    当时弟媳妇临产时李家也打发了人来,不过亲家老爷没有亲来。钟氏虽然不大清楚缘故,只当是今年不会来了。结果偏赶在这个时候,她沉着脸。问李家1共都来了什么人,也好安排客房。
    周嫂翼翼地回话说:“听说,亲家老爷和太太。带着他们家公子。1块儿都来了。”
    1听说来了这么多人,钟氏脸色更加难看。
    “奶奶也别费心,上次亲家老爷来,不就没住咱们家嘛。”
    钟氏没好气地说:“可是这回不是亲家老爷1个,有家小同来,去住会馆可不象那么回事儿,人家说起来,不说他们自己不想住。倒说咱们刻薄,亲家远道来了还让去外头住。”
    周嫂子其实也(超多-书农在线书库)这个理儿。
    “不过生个孩子,谁没生过。还1家子都赶来看。”钟氏生了会儿闷气:“让人赶着打扫客房,人现在到哪儿了?”
    “已经下船了。后半晌多半就到了。”
    与钟氏不同,又林可是惊喜之极。她生产的日子比预期的早了几天,娘家人没来得及过来。后来捎了信说家中有事,满月也没能赶上。结果现在不但父亲过来了,连母亲和德林也1起来了,怎么不让又林喜出望外?
    从来了京城,就再没和母亲、弟弟见过面,她1面挂念4奶奶的身体,不知道如此长途跋涉她身体吃不吃得消。也挂念德林,不知道他又长高没有,脾气变没变,往京城来1趟会不会耽误他的课业。
    她光换衣裳就花了好1会儿功夫,小英从来没见又林这么沉不住气。1边伺候她梳头,1边轻声问:“奶奶今儿是怎么了?可是高兴得都傻了?”
    又林摆弄着手里的眉黛:“有句话叫近乡情怯,越是挂念,心里就越是不踏实。”
    “我说奶奶只管放心,咱们家太太听说抱了外孙,可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儿呢。我听胡妈妈说,奶奶您有孕的消息送回于江,太太可紧张的不行呢,去庙里上香祈愿,老太太也在家里日日诵经,都是替奶奶祷告,希望奶奶能母子平安。”
    又林午饭也没吃几口,并不觉得饿。乳娘把孩子抱了过来,又林亲手给他换了1身儿衣裳。做得十分精致的那身儿小裤褂还是于江送来的,是又林的娘,孩子的姥姥亲手给做的。现在特意给他换上。
    小家伙儿也挺配合,可能是刚刚睡饱了,这会儿睁着1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精神十足。
    又林坐不住,抱着儿子在屋里慢慢踱步。孩子比刚出生时重了1倍,吃得好睡得香,小脸儿肥嘟嘟嫩生生的,看得人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等外头人回禀说亲家老爷、太太到了,又林愣了1下神,小英赶紧提醒她1声,又林才回过神来,急忙往外走去迎。
    李家3口显然下了船之后已经收拾梳洗过,穿戴十分体面齐整。又林远远看了母亲的身影,面目还没看清,已经觉得眼眶酸热难忍,忙深吸口气,把泪意憋回去。
    到底是母女,4太太也离着老远,1眼就看到了女儿。那怀里抱的肯定是她的外孙。
    4太太眼眶也红了。
    德林已经不是个孩子模样了,身量比又林离开时高了1头,明明很想赶紧到姐姐跟前去,眼下还只能规矩规矩的站在父亲身后。
    又林迎上前去,声音哽咽地唤了声:“父亲,母亲…”她刚屈下膝,4奶奶1把把她拉住了。
    “你还抱着孩子呢,不用讲这些虚礼。”4太太的目光在女儿脸上仔细巡梭。又林比过去长开了,眉眼更显得柔和秀美,因为生产过的原因,看起来比过去丰润,穿戴和气色都好。
    她再低头看又林抱着的孩子,那孩子眼睛又圆又黑,小嘴半张着,1滴口水挂在嘴边摇摇欲坠。4奶奶只觉得1双眼都看不过来了:“快,给我抱抱。”
    又林把孩子递给了她。德林也凑了过来,先喊了1声姐姐,又说:“这就是我小外甥?”
    又林笑了:“是啊,你做了舅舅了,这见面礼可不能少。”
    “应该,应该的,我都预备下好几个月了!”
    “父亲,母亲,先进去吧,老太太和太太她们都等着呢。”
    大太太和老太太虽然没出来迎,可是亲家举家来看望女儿和外孙,这也是1件大事,连不怎么对的2太太也都过来了。
    老太太对李家3口十分热情客套,4太太当然要对亲家客气1番,诸如女儿年轻不懂事,让婆家长辈费心受累云云。老太太和大太太都说又林知礼懂事,又很孝顺。这又给朱家添了孙子,李家教女有方等等。1场面合乐融融的,连2太太都没有说什么怪话打岔搅局。钟氏陪坐在1边,她也真没料错,老太太和大太太都说亲家来了断没有住到外头去的理,家里又不是没有地方住不下,李家3口客气了1下,也就应了下来。
    钟氏已经事先吩咐人收拾打扫过,也安排了人手伺候,这会儿安置起来倒也方便。李家3口的行李不少,不过大半却是给朱家,还有给又林娘俩预备的东西。补品、药材,还有许多南边儿才有北边不怎么多见的稀罕东西。其中给老太太的礼物是1柄沉香木拐杖,价值固然极高,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心意。
    4太太当然先随又林去了桃缘居。
    1路上她处处留心看着,朱家下人满脸堆笑,看起来规整体面。桃缘居里头收拾得很有章法,院子里的花儿1看就是有人精心照料的,院子宽敞齐整,窗子上的湘帘半卷,翠玉她们1起屈膝行礼,给4太太请安。
    “好好,你们也都辛苦了,都有赏。”
    让翠玉格外高兴的不是得了打赏,而是她刚刚知道,她嫂子这次也随4奶奶1同来了!
    能见着家里人,可比什么厚赏都更让她欢喜。
    4太太进了屋之后,拉着又林的手就舍不得松开,母女俩有说不完的话。4奶奶从又林刚到京城时候的情形问1起,巨细无遗。吃的合不合口,是不是住得惯,丈夫待她怎么样,婆婆如何,妯娌姑嫂间好不好相处,下人们伺候的是不是精心。又问她怀上之后的情形——
    做父母的,1辈子都替孩子操心。
    又林说话的时候,也在细细的打量母亲。
    4太太也比过去显老了——鬓边竟然已经能看出有几茎银丝。以往她在家时,4太太还有个帮手。她1嫁,娘家的事情1点帮不上忙,4太太1个人操劳,还要替出嫁的女儿担心,怎么会老得不快呢?
    德林在1边儿逗着小外甥玩,可惜这孩子不怎么给他舅舅面子,打过哈欠就开始呼呼大睡了。德林就趴1边儿看他睡,看着这么小的孩子觉得处处都很惊奇。他可真小——鼻子嘴巴脸蛋都小小的。睡梦中还攥着小拳头,1根根的手指看起来又小又细嫩。德林特别想伸手去摸摸,可又怕把他给弄醒了。
    “姐姐,姐夫呢?”
    “你姐夫现在入了翰林,要到申时末才能回来呢。”
    第232章
    4奶奶要和女儿说些私房话,德林1半大小伙儿杵在这儿就很不方便了,4奶奶把他打发出去了,头1句就问:“刚才那些丫头,好些我不认得的,都是后添的?”
    “都是这1两个月里添的。
    “半夏呢?”
    又林知道4奶奶1定会问这个。当时为了半夏的事儿母女俩险些闹僵。4奶奶虽然是1片心为了她着想,可这做法她实在接受不了。
    “半夏不大规矩,年纪也到了,我让钱嫂子把她带出去,给她找个人家。”
    但是4奶奶的反应并不象又林想的那样,她显得很平静,倒象是1点都不反对的样子:“哦,找着了吗?”
    “也就是这些天的事儿,钱嫂子还没进来回话,应该是1时还没找到妥当的人吧。”
    4奶奶点点头说:“那这么着,回我走的时候,把她带回于江去吧,在咱们那儿给她找户人家。她嫁在这儿,1来她离乡太远,2来,她从府里放出去,也许会说些不该说的话。”
    又林十分意外。
    4奶奶坚持让她带这丫头嫁过来,现在听到她把半夏给打发,居然如此平静。
    4奶奶轻声问:“我听你爹说,你有身孕这几个月,姑爷都没收丫鬟?”
    “没有。”虽然是跟自己的亲妈说起这些,又林还是觉得有点儿难为情:“他先忙着应考的事,后来事情1多,哪里顾得上。”
    只要有那个心,再少也挤得出来。这个顾不上,其实就是没那个心。
    4奶奶十分满意,但还是得问:“他待你好不好?”
    这个好字,问得是意味深长。
    又林不知怎么,1瞬间想起来的竟然是朱慕贤捧着水盆站在床前请她起身梳洗时的情形,脸微微1热。小声说:“他待我是很好。”
    4奶奶察言观色,看女儿的神情,就知道小夫妻应该很恩爱。
    “我听说,你婆婆待你总是不大好?”
    “没那事。”又林心说。大太太这人待谁好过?大概只有她亲生的两儿1女是被她放在心上的,另外,她的孙子孙女也还能数上号,剩下的,不管是她的婆婆、儿媳妇、庶女、甚至丈夫——这些人的死活好歹大太太都不怎么关心。
    “婆婆那个人就是那个脾气,待我和大嫂都是1视同仁的。不过她这个人脾气大1些,说话不饶人。”
    4奶奶何尝不知道当人媳妇的无奈。象大太太这样的。实在也不能算是恶婆婆。那种对媳妇朝打暮骂百般折磨的婆婆也不是没有。
    又林觉得,与过去相比,4奶奶好象有些不同。但是要说出是哪儿不同,又林又不大说得出来。好比半夏这件事,4奶奶怎么1下子转了态度?就算朱慕贤人品让她放心,但是…就是有点儿不同了。
    4奶奶问了许多话,又林也有1肚子话想问。4奶奶他们都上京来了,通儿和祖母老的老。小的小,谁来照顾他们?来的日子比原来说定的晚了1个月,是不是家里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才拖延了行程?老太太身体怎么样?宿疾有没有再犯?
    4奶奶笑着说:“看你。1下子问这么多,让我先答哪1个?”
    “祖母还好吗?”
    4奶奶点头说:“还好…只是精神大不如前了。只能天气好的时候,在院子里坐1坐。”4奶奶没有说的是,郎中下过论断,老太太只怕也就是这1两年了。要是能过今年冬天,那想必还能支持到明年。要是过不了…
    又林心中对李老太太的身体也多少有数,只不过知道是1回事,当这1天愈来愈近眼见着要成为现成的时候,心里还是难过。
    难得见着家人,又林不想4奶奶陪她1起难过。忙收拾起情绪,“通儿呢?现在可听话?开蒙读书了吗?”
    “没正经开蒙,就是德林有空儿的时候教他念几句书,写两个字。你在的时候,还有个人能管住他,现在可淘气了。哪怕你父亲打了两顿也改不了他的性子。”
    “这么大的时候正该淘气,过了这两年,正经开蒙也就好了。”
    4奶奶笑笑:“但愿如此吧,我是不懂,不过你爹说,通儿多半不是个读书的苗子,成天领着1群孩子东跑西窜的,关都关不住他,就算让人看着门,他也能翻墙跳窗户跑了。说来也奇怪,那群孩子里他最小,可是连十几岁大的大孩子都听他的。1让他写字,他就花样百出。可是要说起弄枪弄棒,那跟吃了仙丹似的精神百倍。说起来,咱们家有德林走念书的正途,也不错了。通儿就随他去吧。”
    这说的也是。虽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读书能出人头地毕竟是极少极少数的人,不读书,也不代表就没别的路可走。比如李光沛自己就是功名无望,但做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别人提起来也要竖大拇指。
    话题又转回京城这边来,4奶奶已经知道现在朱家管事儿掌权的是朱家大少奶奶钟氏,刚才在老太太那儿匆匆只见了1面,根本没说上话,也不知道这个人脾性怎么样。父母在不分家,又林要和这个妯娌相处很久,倘若两个人处不好,那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大嫂她为人还好。”虽然不够大方磊落,可是也并没有故意针对过她。
    “你啊,性子也太好了,看谁都是还好。我告诉你,这做媳妇可和做姑娘不1样。做姑娘的时候当然要安静谦和1些,可是做人家媳妇,该硬气的时候绝不能软弱,不然别人不觉得是你性子好肯容让,而会觉得你是软杮子,下次还会捡你捏。”
    这倒是真的。钟氏上次就是觉得她性子好,才会把劝解朱慧萍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推给她。又林拒绝之后,钟氏到现在都不冷不热的。
    等朱慕贤回来,和岳父之间自然有1番长谈。他差去杭州打听消息的人也已经回来了——
    原本只是心里有些存疑,可是想不到刘姨娘确实是和李家扯得上关系的。
    她应该没什么理由要害又林,比旁人多关注1些也不显得突兀。她母亲陆氏做了刘姓商人的外室,她也跟着改了姓刘。开始几年确实过了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但是陆氏命薄,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就算没死,她也已经开始年老色衰了,又没能给那个商人留下1男半女,男人凭什么继续在她身上花钱?
    陆氏死了之后,刘姨娘就被商人带回了家中,过得并不比丫鬟好多少,可能连丫鬟都不如。因为主母不会刻意找哪个丫鬟的麻烦,可是刘姨娘的身份如此尴尬,生得又标致,那家的主母不但恨她那个死了的娘,连带对她也不放心。这样的情形下她想好好嫁个人肯定是不可能的,这身世太不堪了,又1文钱的嫁妆没有,嫁谁谁要?
    那个商人呢,大概就算有那个心思也吃不到嘴,索性把她拿出来算是送给了朱长安,也算人尽其用。
    看着陆氏的经历,朱慕贤忽然有些恍惚——
    陆氏丧夫之后也曾经想投奔李家,这情形,怎么和他现在的处境有那么点微妙的相仿。
    于佩芸现在在外头赁屋居住,她是打定主意不回刘家,也回不了于家。陆氏走过的路,也许就是她将来会走的路。
    翁婿俩象过去在于江1样,1壶茶,1盘棋,消磨了大半宿。
    朱慕贤捏着棋子,看着李光沛。
    有时候他会有种感觉,李光沛对他来说是亦父亦兄1样的存在。李光沛多智果决,事母至孝,对妻儿也是爱护有加。他做事从不拘泥俗规,朱慕贤越是了解他,就越觉得自己还需要好好磨炼。
    今天1知道陆氏这事儿,朱慕贤莫名的觉得…和岳父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
    有时候要和对方拉近关系,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相互间都知道点对方不可告人的隐
    私,凭着男人间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咳,大家是男人,都有那么点儿往事,谁不知道谁啊?只有男人才了解男人啊。
    下完这1盘,朱慕贤恳切的请李光沛去休息,毕竟不年轻了,又赶了半天的路。
    回桃缘居的路上,朱慕贤手负在身后。他习惯把1天的经历在晚上心静时回想1下,白天想不周全的,有疏失之处的,这会儿细想过了,放在心里,明天1定会比今天做得更好。
    他先想了1下今天经手的文卷,又想了想中午和宋学士在1起时说的话。
    接着想到今天岳父母1家的到来。
    ——当然,跟着也就想起了刘姨娘和表妹于佩芸。
    不得不说两个人有许多地方相似。
    表妹现在的境况他知道。其实按朱慕贤想的,于佩芸倒是先可以去尼寺里住段日子。1来静养,2来她毕竟还新寡,去尼寺里可以说是为先夫祈福守丧,对她的名声也有好处。将来即使于家不能回去,自己母亲总不会袖手旁观。再过个1两年,等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事,她还年轻漂亮,再嫁个平实人家也不是难事。
    愿望是美好的。
    可是…
    第233章
    问题是,表妹她自己却不甘于那样的生活。
    朱慕贤很了解她,她打小被纵坏了,大太太怜惜她丧母,朱家的人当她是娇客,人人都让着她。有什么好东西她都要先挑,倘若不能如愿,那必定要哭闹。即使再把东西给她送回去,她也会扔了砸了。
    朱慕贤决定明天去跟母亲商量1下这件事,由她出面,不管是劝说还是安排,总之都比他出面要合适。或者,给舅舅去封信,由舅舅、舅妈来安置。
    俗话说,覆水难收,他和表妹是不可能再走到1起的。且不说情分,表妹那个不甘人下的性子,真住进家里,必然会惹出是非。再说,她现在名义还是刘家妇,朱家既不是她婆家也不是她娘家,没有立场收容她。倘若刘家揪着这点找麻烦,甚至于在朝上弹劾攻讦,那都不是没可能的。
    又林已经睡下了,只是睡得不踏实,听着朱慕贤进屋的声响,撑着床头欠起身:“你回来了…”
    “别起来了,我洗洗也睡。”看着妻子的眼睛,红红的,想必是哭过了。
    朱慕贤1瞬间心中满是柔情。
    妻子背井离乡,在京城她没有旁人可以依靠。好不容易见着父母和弟弟,自然是百感交集。
    朱慕贤去快速的洗了洗回来,在又林外头躺下。
    “儿子呢?”
    “刚喂过1会儿,抱去睡了。”又林打个呵欠。别人坐月子都会更显丰满,她却没胖起来。
    朱慕贤有些心疼:“白天喂喂就行了。晚上就让乳娘喂吧,你瞧你,这些天1个囫囵觉也没睡过。”
    “他认人呢…”又林半是抱怨,半是撒娇:“就认我。不认乳娘的。”
    朱慕贤的手在她的肩膀上慢慢抚摩:“今天和岳母大人都说什么了?”
    “就说了1些家里的事儿,祖母身子想来不大好了…小弟很是顽劣,娘都管不了他。”
    其实。还说起了玉林的事情。
    又林问起玉林究竟生的什么病,后事又办得如何。4奶奶听她问起这个,愣了1下才说:“你和她倒是真要好。”
    又林知道4奶奶对玉林1向有心结,不过人死灯灭,再多的怨怼也该放下。
    果然4奶奶的态度很平和,不过说的和又林原来得着的消息也差不多。又林因为还未及笄便夭折,按于江的习俗。不但不能进祖坟,连墓碑都不能立。
    活生生的1个人,去的那样突然,1点痕迹都没留下。
    刘姨娘1直没有露面——也许她现在这种身份,并不想和旧亲戚相认。当然。这亲戚关系本来也已经够远的。从陆秀云和陆老太太那儿数,已经很疏远了,更何况她。
    不过亲家是贵客,接待往来本来也没有姨娘什么事儿。
    这几天刘姨娘过得也并不好。
    韩氏对她既没有特别苛待,当然也不会对她有什么好脸儿。做妾的,服侍主母是她的本份。韩氏虽然没有让她做端水捶腿那些活计,可是主母站着她不能坐着,主母用饭她得在1旁端碗布菜。这些活计刘姨娘也不是没做过。只是她不甘心。她比韩氏貌美得多,朱长安平时表现出来的。也对她更加怜爱1些。而韩氏让她侍奉,就是因为嫉妒她。
    可是她向朱长安诉苦的时候,朱长安本来的笑容却1点点消失了。
    “你说少奶奶是有意折腾你?”
    刘姨娘以为朱长安的不悦是冲着韩氏去,抹着泪说:“妾也知道自己碍了少奶奶的眼,这事儿也怪不得少奶奶…”
    朱长安冷冷地说:“既然知道怪不得少奶奶,就该谨守本份。还委屈什么?”
    刘姨娘1愣,朱长安已经站起身来抬脚就走了。
    怎么…怎么这样?
    不该是这样啊。
    以前她娘这么着撒娇,男人都吃这套。可是朱长安怎么会是这个反应?没恼那个女人,倒恼了她了?
    她愣了1下神,才赶紧往外追。
    朱长安人高腿长步子又大,已经进了正屋的门了。刘姨娘就是心里再急,也不能去正屋把人拉回来。
    朱长安进了正屋,韩氏正拆卸簪环准就寝了,看见丈夫忽然进来,韩氏有些意外。
    朱长安已经去了西屋了,这个韩氏是知道的。这么突然回来,1定有原因。
    “怎么回来了?”韩氏把头发随意挽了下,让丫鬟去倒茶。
    “别倒了,都要睡了,喝了茶倒容易走困。”
    “不是那样的茶,是4弟妹娘家来人了,刚刚捎来的茶叶,里头有茉莉花儿,还有柑橘花芽什么的,说很是安神解乏,睡前喝也不怕。”
    朱长安白天出去了,虽然也知道于江来了人,但是并没见着面。
    “是么?听说李家老爷夫人都来了?”
    “还有4弟妹的弟弟呢,个子倒生得高。我原来看4弟妹身量不高,还以为南边的人都长得小巧呢。”
    朱长安1笑:“这个也是因人而异,南边也是有高个子的。我到于江去过,高个子也见过不少。”
    说话功夫茶已经端来了,才1揭开碗盖,就闻到1股清甜好闻的香气。
    “好香啊。”
    “刚让人沏的,我还没有尝过呢。”
    见朱长安喝了口茶,韩氏问:“你不是去西屋歇了吗?”
    “不去了。”朱长安说:“赶明得空了,让府里的妈妈跟她讲讲咱们家的规矩。”
    韩氏就不再问了,夫妻俩品了茶,宽衣安置。
    大概是这茶的效用,帐子里都是1片馨香,令人熏然欲醉。朱长安本来没打算和妻子亲热,可是夫妻俩躺下来说了会儿话,又亲亲摸摸的调了会儿情,自然而然就鱼水欢好。西屋里刘姨娘却是大半宿都没睡好觉。天不亮就爬了起来,略收拾1下就往正屋去。
    韩氏的丫头自然不会给她好脸色看,可刘姨娘受惯冷脸,这点儿事在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她不但来了,还抢着端水盆伺候。
    结果朱长安与韩氏昨晚贪欢,今早起得比以往迟了1些。那装了的铜盆可着实不轻,哪怕只装了1半,份量也十分可观。开始为了显得恭敬,还端得高。后来见屋里总没动静,手也举不得那么高了,渐渐的越举越低。等屋里终于有了动静,丫鬟们推门进去伺候的时候,刘姨娘两只胳膊都累得快没知觉了。
    铜盆里装的不过是半盆凉水,要用来盥洗,还得再兑热水进去。提着大铜壶的丫鬟看刘姨娘已经花容失色,好心的说了句:“你把盆放地上,我好兑水。”
    刘姨娘心说这1放下,3少爷出门看到的就不是自己1直辛苦的捧着盆了,这半晌不就白辛苦了?
    “不用,你倒吧。”
    那个丫鬟瞅了她1眼,心想这这姨娘心里头想的东西就是和1般人不1样。也不看看她现在那摇摇欲坠的架式。
    另1个丫鬟说:“姨娘让你倒你就倒,啰嗦什么。”
    那个丫只能提起壶来往盆里倒水。
    水盆越来越重,越来越重,刘姨娘的手颤得也越来越厉害,水盆开始打起晃来。那个丫鬟吓了1跳不敢再倒水,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刘姨娘手1翻,大半盆水就这么全扣在她自己裙子上了。
    幸好水是兑过的,不冷不热。可是突然间被这么1泼,刘姨娘失声惊叫。
    朱长安刚起身正系扣子,被这声叫吓了1跳,没好气地问:“这是谁在外头?”
    有丫鬟赶紧解释:“刘姨娘不当心打翻了水盆。”
    朱长安皱了下眉头:“她来做什么?”
    平时他歇在正屋的时候,也没见她赶着过来伺候。
    母亲说的对,这刘氏来路不正,平时不可骄纵了她。不然她越发蹬鼻子上脸,乱了家里的规矩。他也就是在她屋里歇了这么几天,刘氏就轻狂起来了,敢给主母上眼药。想到因为她挨的那顿打,朱长安隐隐觉得伤处好象又疼起来了似的。
    这当然是错觉,伤是早就养好了。只不过朱长安觉得为了她挨了打,在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面前都失了面子,惹得祖母动怒,父母失望——这个妾纳的实在不划算。
    开始的几天新鲜劲头1过,朱长安开始回想在杭州时候的事。那姓刘的明明就是给他设了个套儿,搭上1个女儿,其实就是想攀上朱家这大树。
    这个“女儿”的真假,甚至还有待商榷呢。
    朱家2房不象大房似的那么乱成1团,大老爷只顾着好色,什么规矩也不讲。朱长安虽然也风流,可是他却很看不上大伯那种作派。
    刘姨娘真是委屈到了十分,这会儿1身尽湿,只能赶紧回去换衣裳。等她里外换好了再过来,朱长安已然出门去了。韩氏看着刘姨娘,有些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都是女人,刘姨娘1看韩氏那娇慵的样子,就知道昨天晚上两人肯定亲热过。
    “行了,少爷也出去了,我这会儿要去太太那里,你不用跟着我了。”
    刘姨娘只能低头应着。等韩氏从面前走过去,她才抬起头来,盯着韩氏的背影看了半晌都没有动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