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篇、
这是为什么
刘国宗
不知不觉,我已走到2008。2007,我干了些什么呢?流了多少汗?加了多少班?挨了老板多少训斥和白眼?心中受了多少委屈?忍了多少次,暗暗流了多少思乡的泪?挣了多少钱?
2007,欢喜吗?快乐吗?悲观吗?失望吗?振作吗?奋斗吗?
除夕之夜,我独自一人怅徜在他乡的街头。灯火澜珊处,我想起童年时母亲给讲的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穷小子,到山上打柴,迷路了。这个穷小子,在山上七拐八转找路中,看见个山洞。他顺着洞口往里走。没走多远,看见一扇石门。穷小子轻轻敲了一下石门,开了。从石门里走出一位笑容可掬的仙女。
仙女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又饥又渴的穷小子。弄明了原因。就把他领进洞内。
穷小子走进洞一看傻眼了:洞内阳光灿烂,花香迷人;石凳、石桌、石锅、石碗、石筷,石床、石枕,真是别有洞天。仙女捧上香茶,拿来甜果,端来美餐,莺声笑语地说:“喝吧,吃吧。然后再好好地休息一下,我送你回家。”
这个穷小吃饱喝足,又在仙女的石床上美美睡了一觉。
第二天早上,穷小子谢过仙女:“要回家了。”
仙女说:“你已回不去了。即便你回去,家乡已没有人认识你。”
“这是为什么?”穷小子一脸不解地问仙女。
“不为什么。难道你就没听说‘洞中一昼夜,世上已千年’吗?千年时光,你的家乡早已沧海桑田,物变人非。你若愿意,就留在洞中,和我一起过上这神仙般的日子吧?”仙女挽留道。
穷小子归心似箭,拒绝了仙女的挽留。
“这是为什么呢?”仙女问。
“我家乡有父老兄弟,还有未过门的媳妇。我怎能和你在这里,过这神仙般日子?”仙女拗不过那穷小子,还是让他回去了。
穷小子回到家乡一看,正如仙女所言:沧海桑田,物变人非。
这个穷小子后悔了:“为什么不听仙女劝说,留在洞中?现在回去,她还…?”
现在是2008的除夕,在他乡的街头,不知为什么,我又想起了童年母亲讲的故事。
95篇、
一年的打算刘国宗
有人说,人一生最美的时代是少年。宋代诗人苏东坡说:“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看我们的大诗人是多么喜欢少年时光,看到门前小河里水向西流淌,马上就想到:要是时光能象这小河里的水倒流,回到少年那该多好,多美啊!因为,在少年时,看什么什么美;想什么什么好玩。但在少年人的眼里,成年人看似平常的东西,在少年人眼里就不平常——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揽,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歌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还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窜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的远。”
碧绿有什么看的,那不就是普通的菜吗?但,在少年鲁迅的眼里,那菜就不普通,因为菜不但可以吃。但更可爱的是,那菜要是开出花来,就会引来很多蝴蝶。可以在菜花里追着蝴蝶玩耍。在我们眼里呢,不也是如此?
在少年时代,一切都可以入诗入画:“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看山,好像在迎接自己;看水,碧波荡漾,好像动听的音乐。就是到了四五十岁,那少年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向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眩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
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林中”
多么痴情的人,在四十五的夜里,还想起少年时情人明亮的含情脉脉的眼睛,洁白的衣裙,在寂静的小树林…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俗语的含义是:
黎明初现,
黑暗过去,
光明来到,
新的一天又开;
春来了,
她移动冻僵的小脚,
慢慢地朝河边小草
走去。然后
看了树林
又来到城市和海港,
给了动物、植物生命和力量。
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古人怕人不珍惜,唠唠叨叨地劝戒少年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对古人这种劝戒,有点不理解:人都老了,一切都已过去了,为什么要“伤悲”呢?现在总算有点感悟:一生的打算应该是平安、健康、与人为善,与人和睦相处,努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尽心、尽力、尽力,为我们为之生存的世界服务;那一年的打算呢?和一生的幸福一样,因为一生是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加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