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五章 冰敬·炭敬·年敬
    “艾台……”
    “叮铃铃……”
    田云舒刚一开口,就被艾高办公桌上骤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
    艾高指指电话,向田云舒说了声,“我先接个电话。”
    艾高一拿起电话,就传来了办公室主任顾亚楠急火火的声音,“艾台,于台通知班子成员到小会议室开紧急会议。”
    艾高一愣,“出什么事儿了吗?”
    “是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顾亚楠急急地说完,就撂了电话,估计是还要忙着通知其他人。
    艾高一想,可不是出大事儿了嘛,以前这种临时性会议是很少冠以“紧急会议”的称谓的,一般也都是办公室秘书通知,这次办公室主任亲自出马通知,可见事态之严重,确实是出大事儿的架势。
    会出什么大事儿呢?艾高心一颤,难道是两会新闻捅篓子了?这两天自己心思都用在追查安全套上了,节目终审这块儿还真没怎么上心,这事儿要是出在这方面自己可就麻烦了。
    艾高不知道有多少昱城老百姓会看《昱城新闻》节目,但他知道,市领导们定是每天必看的。当然,艾高的这个结论并非收视调查的结果,而是他从一些蛛丝马迹上推断出来的。《昱城新闻》其它方面的瑕疵不敢说,但凡是涉及市领导的,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瑕疵,第二天准保会接到宣传部打过来的问责电话,哪个市领导的镜头角度不合适、有点歪斜了,摄录时机不当、选取表情不合适了,如果领导的配图字幕有误,那就是严重的播出事故了。关键是后期编辑们也良莠不齐,对市领导并不是个个都熟悉,在他们眼里,也看不出市领导与其他人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字幕张冠李戴的情况时有发生,分管新闻的领导挨批就是免不了的了,于金龙急着想把新闻中心推给艾高,就主要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于金龙分管新闻中心时,最冤枉的一次挨批是因为一则市领导视察灾情的新闻,凄风冷雨中,市领导冒雨视察,本是一则很好的凸显领导正能量的新闻,但因为新闻画面上领导后面自始至终跟着一个手持一把大伞、悉心为领导遮风挡雨的仁兄,领导身上滴雨未沾,这位仁兄却基本上成了落汤鸡。
    你们没看最近的中央新闻吗?温总理视察时都是自己亲自打伞,你们这么突出别人为市领导打伞的画面,是何居心?晚新闻一播出,宣传部的问责电话就直接打到了于金龙的手机上。
    正在吃晚饭的于金龙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先检讨自己新闻敏感性不强,把关不严,表示将立即改正。
    放下电话,于金龙饭也顾不上吃,冒雨去了台里,把相关的记者、编辑都紧急召集过来,赶紧修正,晚间时段和第二天上午还各有一次重播,重播时把问题消弭了,也算知错就改吧,宣传部那边总好交代些。
    记者、编辑们赶过来后,于金龙劈头先是一顿训斥,把心中的恶气出了,然后勒令他们立即着手修改。
    修改的时候,于金龙却傻眼了,调出记者拍摄的原带一看,那位打伞的仁兄异乎寻常地忠于职守,市领导视察的整个过程中,这位仁兄寸步不离,手上的那把伞始终不离市领导左右,一点也没给市领导单独露脸的机会,画面还真不好更换处理,总不能把那位仁兄和伞都打上马赛克吧。
    于金龙迫不得已,赶紧打电话向宣传部说明了情况,请示如何处理。
    那边沉默了一下,让于金龙先等等,他请示一下。
    过了一会儿,宣传部的电话打回来了,“先这样吧,下不为例。”
    大约半年后,于金龙有次审阅一条领导视察的新闻时突然发现,那位“伞兄”赫然已成了新闻主角。于金龙挨批那次,这位仁兄对市领导不离不弃的执着,曾让于金龙面对画面束手无策,所以印象深刻,一眼就认出来了。
    画面上,“伞兄”气定神闲,胜似闲庭信步,视天上火辣辣的阳光如无物。他明白,无论他到哪里,阳光也不会照到他身上,因为他身后现在也有了位尽职尽责地为他撑伞遮阳的“伞弟”了。
    艾高向田云舒摊了下手,“小田,你看,真不巧,于台长紧急召集会议,我得过去开会。”
    刚才顾亚楠的声音很大,田云舒也听见了一二,已准备起身告辞了,听艾高这么一说,就赶紧说,“好的,艾台,您先忙,等您有空时我再过来说吧。”
    艾高随手抓起签字笔和笔记本,“这样吧,会开完后,有空我叫你。”
    田云舒答应了一声,二人走至门口,艾高带上门时,不经意地问道,“对了,小田,你用的这是什么香水啊,挺好闻的,挺贵吧?”
    田云舒一笑,“香奈儿的,不算贵,也就千把块钱。”
    艾高做出一副吃惊的样子,“这还不贵啊,你一直用这种香水?”
    “是啊,长大后就一直用这种香水。”
    “哎呀,那你这几年下来,光这香水钱,也够普通人家买辆车开了,看来你家老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有钱呀。”艾高开玩笑地说。
    艾高与几个班子成员几乎同时到达了小会议室,看来大家都觉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一刻都没有耽误。
    事情还真的挺严重。
    于金龙脸色凝重,跟大家通报了事情始末。
    原来,今天有人在昱城论坛发帖爆料,称自己在吉安县电视台捡到了一份题为《春节走访方案》的送礼名单,并将名单贴图上来。这份看起来皱皱巴巴、明显被撕碎过又拼接起来的名单,分为中央、省城、昱城、兄弟县区、本县、局机关六部分,涉及了从县区到市省部委四级广电系统,直接点出名字的就有三十余人,名字后面大都标注了送礼金额,从5000元到1000元不等,省厅以上领导名单后面标注的单位是“份”,有大份、小份之分。
    艾高看了眼打印出来的名单,目光先聚集到了昱城广播电视局的那部分:
    刘明礼(局长、台长)     5000元
    于金龙(副局长、副台长) 3000元
    ……
    顾亚楠(局办公室主任)   3000元
    丁玉芬(局财务科长)     2000元
    苏东方(局后勤中心主任) 2000元
    ……
    林方亮:(局长司机)      2500元。
    路奎波:(副局长司机)    1000元。
    ……
    名单有些触目惊心,杂七杂八地加起来,不包括搞不明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大份”、“小份”,光标注的现金总额就近十万元了。
    艾高匆匆略了一遍,在座的参会人员中,除了没有他自己之外,其他人都榜上有名,按照名单所列,都是应该收到3000元的主儿。
    艾高有些奇怪的是,刘明礼的司机小林和自己的司机小路也榜上有名。好笑的是,小林的“标价”竟然超过了一般的部室主任,仅次于台级领导和办公室主任。
    里面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艾高既庆幸、也有几分失落,这吉安县电视台是不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呀?不由又扫了一眼名单,看到部室负责人有些对不上号了,就明白了,这份送礼名单不是今年的,应该是以前某个年度的,那时自己还没来电视台呢。
    艾高松了一口气,这回儿是真的感到庆幸了,自己既没沾上这事儿,也不是人家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而是自己压根儿没赶上这事儿,天佑我也!
    艾高觉得这事儿大了,如果属实,其他人还好说,刘明礼这一次的金额就够受贿立案的标准了,他之上的那些大份、小份的,更不用说了。但于金龙后面说出来的事儿更加严重:
    台里发现这个帖子后,立即联系了昱城论坛的管理员,将帖子即时删除了。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这个帖子又出现在了天涯论坛上,在这个号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文论坛上,这个帖子甫一出现,就引发了广泛热议,有网友感慨,“这个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炭敬’、‘冰敬’吧?”
    “炭敬”和“冰敬”是明清时期下级地方官员给上司冬、夏两季行贿的别称或者雅称。冬季以购置取暖木炭的名义,向上司孝敬钱财,此谓“炭敬”;夏季打着消暑降温的旗号,再次献礼孝敬,此谓“冰敬”。这是中国古代不上台面的官场规矩,也即古代官场“潜规则”。
    艾高大学时,曾看到过这方面的介绍,当时还是“愤青”的他对这种现象曾深恶痛绝,没想到二十年后,自己也置身其中。
    艾高在心里嘀咕,其实,把这个《春节走访方案》说成“炭敬”、“冰敬”并不合适,应该是“年敬”更为贴切。实际上,现在“炭敬”、“冰敬”已经改头换面成了“秋敬”和“年敬”,一年之中,中秋和春节两个大的节日,走访上级领导已成为昱城各部门公开的秘密,而且走访的范围不仅限于上级领导本人,还包括领导在昱城本地的至亲,诸如父母、兄弟姊妹、岳父岳母、七姑八姨、三叔二大爷之类,各个部门心里都有一份这样的名单。
    不过,像吉安县电视台这样,公然把这些事项列成方案,付诸文字的还真不多见,把这种心照不宣的事儿当成一项正经八百的重要工作,有计划、有方案地高调开展,无疑是可怕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