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九章(01)
    是知君无食必不仁,臣无食必不义,士无食必不礼,民无食必不智,万类无食必不信。 是以食为五常之本,五常为食之末。——《化书》
    第七十九章
    掰着指头算算,过不了几天就是新年了。明知道过年不用自己操心,明华还是免不了心慌。被褥没拆洗,过年衣裳没盘算,屋子没打扫,眼瞅着进了腊月,连年味儿还没闻到。平时没觉得咋样,到了这阵儿,样样觉得不便宜,食堂真的不该吃。
    往常过了立冬就冬闲了,坐在炕头上,做针线,扯闲篇儿,不到年跟前,轻轻松松,样样儿妥帖了。本想回趟娘家,看看爹娘,大娘大爷到三哥家去了,嫂子心里不定啥滋味呢。
    找钟富请假,钟富一口回绝了:“明华,别犯糊涂了。八里洼没你的户头,你到哪儿吃饭去?一口凉水也喝不上。”这句话倒是真的,八里洼按桌儿吃饭,一个萝卜一个坑,除了参观团检查组,外边的亲朋故友一律不接待。
    八里堡吃饭票,手里有饭票,不管你是南来的北往的,都能落脚吃饭。八里堡的饭票,分粗细两样儿,老人八两细粮,四两粗粮,两千元菜金,青年人五两细粮,八两粗粮,一千元菜金,细粮领馍馍,粗粮领煎饼。饭票在村里悄悄流通开了,村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自己蒙在鼓里。
    吃了晌饭,离上工还有点儿空闲,今儿天气好,太阳和暖,把被褥抱出来,掏了瓤子,摁在木盆里,找了半天,一星洋胰子也没了,往袖筒里掖了一卷钱,到了铺子门口,德厚媳妇笑眯眯地从铺子里出来。明华叫了一声表婶,德厚媳妇和明华在同一根灶上,又是小婶子娘家那边,和刘家算是不远不近的亲戚,明华在社里当干部,对刘家多了份敬重,娘儿俩关系格外厚道。
    德厚媳妇买了几封点心,两绺儿青线,见明华捏着几张钱,说:“明华,你也买东西?我还有一张多余的票,给你吧。”德厚媳妇手里的票不明不白,明华没接,笑吟吟地说:“婶,我手里攥着呢。”
    入社那年,魏钟平的铺子拽着驴尾巴入了社,一出一进全是社里的,老魏顶一个半劳力的工,吃食堂不记工分了,男女老少一律拉平,老魏也不计较,满脸笑容站柜子。村里给老魏定了规矩,买一根洋针一盒洋火也要凭票,票据由德厚统一管理,按月分发。明华和德厚媳妇说了几句话,进了铺子。
    老魏鼻梁上挂着花镜,笑着说:“明华,有日子不见了,针头线脑,没见你来买一遭儿。”明华说:“工夫不稀罕,钱不现成。”老魏小声说:“饭票菜金当钱花,窝在手里,将来怕是废纸一张,日子说变就变。民国那一阵儿,你们老梁家积攒了不少纸钱,不兴民国了,一阵风刮跑了,后来又买关金券,亏了上百亩地呢。”
    明华摇着头说:“您老不知道,秉忱爷爷奶奶成分高,半个人的粮食,还不够塞牙缝儿的呢。”老魏苦笑着说:“我把这茬儿忘了。明华,换了别人,谁管谁呀!”明华把票子递过去,老魏摆手说:“钱我留下,票子你拿回去,稀罕着呢,你留着吧。”明华说:“魏大爷,我不给您落麻烦,用得着我再跟您淘换。”
    老魏神秘地说:“刚才啊,德厚媳妇拿来一卷儿饭票,换了不少东西呢,多出来几张,存到我这里来了。明华,别死心眼儿,这铺子给你们干部们开的!”明华怕老魏头惹出是非来,忙嘱咐说:“魏大爷,您老口风儿要紧严实些,这年月,谁担的住是非!”
    出了老魏的铺子,抬腿进了婆婆院子。婆婆在院子里晾老衣,红红绿绿挂了满满一竹竿。明华说:“别晾了,拿起来吧,外人见了,不定以为您私存着银两呢。”婆婆的脸立时黄了,说:“我咋没点儿记性!”
    明华闻了闻,老衣上有霉味,忙说:“今儿太阳好,拿出来了,晾一阵儿吧。”明华婆婆说:“老长日子不开柜子了,今儿想起来,箱底里还有一块儿青布,找出来给秉忱做一件儿棉袄,眼瞅着老衣招虫子了。”
    梁有义身上不利索,歪靠在炕上。明华从铺子里赊了一封点心,放在炕头上,心疼地说:“爹,食堂里的饭不应口,早晚您嚼一口。”梁有义说:“明华,别在我身上花心思了,日子长着呢。”明华说:“爹,我跟钟富言语一声,您在家歇一天。”梁有义欠起头,说:“别费唇舌了,明华,成分摆着呢!钟富就是观世音菩萨,还碍着佛祖呢?”
    明华想想也是,嘱咐说:“干活抻着点儿,别累着了,出了汗冷风一激,再好的身子也抗不住,小心没有多的。”明华说话要走,婆婆把点心提出来,叹着气说:“老于昨夜里添了症候,你过去看看吧。一个孤人儿,一口水也没人端到跟前。”明华说:“这几天光顾着别的了,没想起于大爷来。”
    老于的栅栏门子,劈去了一半儿,另一半儿虚掩着。明华推开门,连叫了两声于大爷,屋里没动静,头皮禁不住一阵阵发麻,于大爷过去了?明华平常胆儿小,到了这会儿,啥也不顾了,硬着头皮进了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