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串联轶事(95)
    和其他串联的红卫兵一样,帅小明也带了两大件,一件是学部队打成打成豆腐块样的棉被,草席也搭捆在棉被上面,另一件是个大网兜,里面装着换洗衣服、口杯脸盆和一袋粗面粉做的馒头干。 帅小明家里的粮食定量不够吃,去粮店买面粉都买这种一斤定量能买二斤的粗面粉,虽然看起来又黑又粗糙,但顶饿。帅小明从小到大难得吃上几回馒头,这次串联父亲给他做了15斤的粗馒头,心里已经十分满意了。初次出门最怕丢钱,帅小明父亲做了一个小布口袋,将领到的15元钱和30斤粮票缝到小布口袋里,然后将缝在小布口袋上的布条绑在腰上,连睡觉也不取下来。
    文*革时期的火车晚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每天经过莱州去福州的火车有好几班,但都没有一个准点,帅小明他们只能在候车室里呆着等。每次火车到的时候,站台上便挤满了要上车的红卫兵和旅客,火车停下后,列车员开车门要费很长时间,因为过道里挤满了人,要把过道里的人清掉一些才能打开门。
    那时候上火车是一种奇观,每一个车厢门口、车窗口外面都挤满了蚂蚁一样的人群,人们用手推、用肩膀顶、用脚踢,凡是身上挤兑能用上的全用上了,目的就是一个:上车。
    那一年帅小明才十四岁,背上背着棉被,网兜搭在棉被上,在人流中被推来挤去,三天了,他们连火车车门都还没挨过边。
    这天下午,帅小明去挤下午两点的火车没挤上,闷闷不乐回到候车室,发现候车室有点变化。候车室中间的椅子被拉到一边,旅客和红卫兵围成一圈,帅小明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表演,拉开的横幅上写着:“璐州一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红卫兵小将们,革命的旅客同志们,璐州一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现在开始演出。”出场报幕的是一个身材高挑,长得十分漂亮的女红卫兵,穿着一身绿色军装,头戴军帽,扎着两条羊角小辫,用标准的普通话报幕“第一个节目,舞蹈‘南泥湾’。”
    在热烈的掌声中,宣传队的姑娘翩翩起舞,帅小明背着行装站着看不方便,挤到人圈外,找到几个同学,卸下网兜和棉被。他从网兜里拿出报纸铺下地,把棉被放到报纸上,人坐到棉被上面,这才松了一口气。
    圈子里宣传队的演出一个接一个演下去,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帅小明和伙伴们因为上不了火车,垂头丧气坐在一起懒得挤进去看。在一阵掌声过后,圈子里传来那个女报幕员甜甜的声音:“下一个节目,独舞《蝶恋花·答李淑一》。在演出之前我想问一下观众同志们,你们中有没有会拉小提琴的人?独舞需要伴奏,我们的小提琴手病了,现在有琴没人拉。”
    见圈子里没有人应声,圈子外帅小明的同学都鼓噪起来:“有啊,我们这里有一个。”
    报幕的女孩跑到圈外来,急切地说:“哪位同学会拉小提琴?”
    几个同学把帅小明推到她的身前,七嘴八舌说:“他会,他会!”
    报幕的女孩不由分说拉着帅小明就往圈内挤,嘴里说着:“大家让一让,小提琴手来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