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老实说道:“进洛阳之后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派兵驻守,维持洛阳的秩序。今天早朝时,我已经奏请皇上,请皇上禅位于齐王,皇上已经答应了。”
说到这儿,杨伟就觉得背后的蔡邕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心下暗道,果然如此,天下之大,文士之中,他竟找不到一个支持他的,估计从今以后,他挨的骂绝不会少,所有文士都对他要敬而远之了。
杨伟心下正自黯然,忽闻耳后一声大吼,蔡邕的嘴巴离他的耳朵是如此之近,这声大吼又是如此突然,他根本没有来得及运用真气关闭听觉,直震得他两耳嗡嗡作响,一个趔趄,差点儿把蔡邕从背上扔出去。
不过,杨伟现在的感觉却是,这声大吼是如此的美妙,如同仙音一般,瞬间让他的心情从颓丧无比又变得好了起来。因为蔡邕喊的是,“好!”
杨伟之所以心情转变,不是因为蔡邕的个人意见,而是因为蔡邕的意见绝对不只是代表他自己,文士之中肯定还有一些与蔡邕的意见一致的,以后他在文士这个圈子之中不会太孤立。
蔡邕看杨伟险些跌倒,忙问道:“没事吧?”
杨伟赶紧摇头,敷衍道:“没事儿,刚才被绊了一下。”
蔡邕道:“哦,那就好。那个弑兄杀父之人怎可为皇?好!废得好!”
杨伟道:“可惜,我叔祖和郑祭酒一听我行废立之举,都是破口大骂,好像我就是天下第一大恶人似的。”
蔡邕道:“唉,这两个老糊涂,总在君为臣纲上面思考问题,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此等道德沦丧之人坐上皇位,他怎能善待百姓,大越会毁在他的手里的。你这次废立不但无罪,还有大功!你让大越避免了走向没落,好!废得好!”
杨伟越听越兴奋,终于找到一个知音,虽然他的目的并不是这些,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只是为了复仇!你不是为了皇位杀了我的叔叔吗?那好,我虽然不能杀你,但我就不让你坐上皇位,这就是杨伟的想法。
蔡邕又问道:“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你去太学干什么?”
杨伟答道:“这不是需要一篇祭文吗?明日禅位的时候要用到,本来想求叔祖执笔的,刚说到废了皇上,就把我给打了出来。我只能求助于郑祭酒,哪知刚说到废立之事,又被泼了一脸的茶水。唉!”
蔡邕不满道:“他们怎么能这样?真是有辱斯文!他们俩不写,我写!凭我的身份写篇祭文还是可以的。前面就是了。”只见前面是一处宅院,虽然与太师府远远无法相比,但也是一个大宅子,门匾上写着“蔡府”两个大字。
杨伟一边道谢,一边朝着门口走去。来到门前,杨伟刚刚叩响门环,大门就“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脑袋从门缝里探了出来,还没看到人,就嚷道:“老爷去太学教书了,不在家……”
当他的双眼与蔡邕愤怒的双眼对了个正着的时候,赶忙把脑袋缩回去,把门打了开来。一边开门,一边道:“老爷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蔡邕心里大骂蠢货,没看见老爷是被人背回来的吗?还问?杨伟倒是了然,这个门房是在给自己辩解。
进了蔡府,只见虽然院子不大,却布置得很是清雅,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刚走出不远,就见一个女孩跑了过来,到得近前,只见她十五六岁的年纪,虽然一脸惶急,却难掩丽色,身穿一袭粉色轻纱罗裙,声音如出谷黄莺一般道:“爹地!爹地你怎么了?”
虽然对过没有镜子,杨伟也能想到自己一定是一脸的猪哥相,差点儿没把蔡邕扔在地上,抢上前去,握住姑娘玉手,流着哈喇子问道:“小姐贵姓?”蔡邕的声音把杨伟惊醒了过来,“琰儿,爹地没事,只不过摔了一跤。”
杨伟忽然想起李白的一首写给杨贵妃的,脍炙人口的诗,就随口念了出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杨伟现在的形态绝非风流倜傥,试想刚被泼了一杯茶,胸前衣襟也沾上了茶渍,头发也有些凌乱,何况背上还背着一个人。在这种状态下,忽然出口吟出这么一首诗来,会让人觉得无比的怪异。
场面一时间变得有些静寂,这首诗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这父女两人在这方面的造诣也不浅,忽然听到如此佳句,如何会不动容。
蔡邕心道:“这小子出口成章,传言果然不虚,看此诗的功底,世上的年轻俊杰当无人可以超越此子。只是刚刚见面,就如此赋诗赞誉,难道这小子看上昭姬了?”
沉默半晌,蔡琰脸色微红道:“多谢公子以诗相赠,不过还请公子把家父背到卧室再叙话不迟。”
这回换杨伟脸红了,这首诗吟得是如此的不合时宜,他没法不脸红。赶紧低着头,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快步向前走去。杨伟只顾快步疾行,就听身后蔡邕道:“喂,再往前就进茅厕了!卧房得往左走。”
这下杨伟更糗了,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偷看了蔡琰一眼,只见蔡琰根本没跟上来,只在原地偷笑,原来这丫头片子成心看他出丑呢。蔡邕摇了摇头,心道,别看这小子做了那么多大事,还是个孩子嘛。
杨伟把蔡邕放到榻上躺好,赶紧告辞去请郎中。杨伟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去请郎中,那就去太医院,揪两个御医过来给蔡邕治病得了。想着,就往太医院的方向行去。
刚出蔡府,在大街上刚拐过一个弯,杨伟的耳朵灵便,平常听到的就比别人多得多。绝大多数不相干的都被杨伟过滤掉了,可是这一句却让杨伟提起了兴趣。就听街边一间房子中有人在说:“娘,我背您过去,有华神医在,您的这毛病可算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