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于愤青,关于本文
    我第一次听到愤青这个词,是在大三考研补习班动员会上,那时候校园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类补习的大字报,只要有考研的,我们就会进去听一听。一来是无聊的紧,去凑凑热闹乐和乐和,二来可以领到不少免费的考研资料,也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有的拿就行,就像超市里芝麻西瓜一起捡的疯狂购物老太太,这两点充分说明我们当时真是无聊的厉害。
    动员会上某名师告诉我们,考研路上,一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雄心万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越来越少,报名的时候更少,考试的时候更更少,所以不怕身边竟争多,很多都不能支持到最后,可惜他这个伟大的结论竟然说中了我的考研之路,虽然有种种原因,但是我确实没能走到最后。记得大师说复习到临近考试两个月的时候,书已经看过三四遍,再看就要吐了,但是做模拟题的成绩依然凄惨,尤其表现在英语上,那时我们就是一个愤青,坚持就是胜利,大师把我们说得热血沸腾的,恨不得马上扛枪上战场。
    那时我理解的愤青就是一个热血、激情、甘于惨淡,为理想抛头颅的家伙。我想我是这样的一个家伙,我自豪!
    后来没考成研,但是体会了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心境,也算够愤的了,进入社会,开始对天下一切不平事心有所怨,那时的口头语是:这年头……这社会……这来这去后发现,这些根本于事无意,与其把自己弄得怨天尤人、唧唧歪歪,还不如先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我想冷漠可能就是从这样的想法开始的,好在我心中还有着什么,不至于冷了脸也冷了心。后来发现社会上的愤青都跑到网络里了,一点鸡毛的事,骂得昏天黑地,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人真给愤青这个群体丢脸,究其原因可能是我本人对愤青这个词的理解与很多人不同吧。方的、贬的、椭圆的,都对愤青这一感念有误解,怎样它也应该是褒的,不管包什么,饺子、荷子、烧麦、锅贴,总之应该是香的、解馋的,当然什么吃多了也不好消化。
    所以,骂鬼子之类的行为只是愤青一小部分激进的表现,我倒更认为愤青之愤,源于青年们内心所涌动的热情,而这热情就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份匹夫之责,之所以是匹夫,因为我们尚年轻,尚浅显,尚偏激,尚容易煽动。倘什么时候我们由匹夫成了大夫,那时也不称为愤青,而是国务卿了。
    对社会的一份强烈责任感,有担当,有博爱的年轻人,可称得上一个大义,义这个字博大精深,决不简单,就像愤青一样,决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激烈言辞,怪异举动。沉静的、理智的、温文尔雅的愤青同样是这一群体的有力组成。
    当看到有读者说这篇文章没有愤青的大粪味时,我想说的是,我希望我的愤青同志不是用粗鲁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正义,而是一份深藏于内心的责任感,驱使他不断挑战着自己,不断地成熟,不断地付出。责任本就不是用话来表现的东西,主人公可能一开始还处于言论阶段,那是因为没有真正存大义的事情在考验他,但随着身份的改变,随着事件卷入的加深,这种只可见行动的职责促使着他不断历练自身,逐渐成长为一个人们心目中情义的代表。
    不过,鉴于作者水平有限,这样美好的想法不知能否真正实现,关于愤青还有好多话,只是一时说不上来了,前面可能说得有点严肃,但是责任就是严肃的事情,没有责任感的社会让人不敢想像,可以说社会因愤青而美好,我是愤青我自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