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黄县县城四处粘贴着紫东来小都会开业酬宾的广告,街头路口一些原本悬挂着政治、政策性口号的条幅也被开业广告所替代,俨然成了黄县一道独特艳丽的风景。
正式开业那天,天公也是作美,艳阳高照。小都会的停车场里很快停满了各式小车,粗略一看车牌,五花八门,但是公家车占多数,当然最气派的还是紫东来大都会老板魏民的奔驰600了,黑黝黝亮铮铮,仿佛鹤立鸡群。
门前门后的保安人员固然跑前跑后,可负责此路段的八名交警、民警也累出了一身臭汗。既要指挥车辆,又要管制看热闹的人群,来了领导的车要敬礼引路,还要把现身附近的乞丐流浪汉赶跑。
小都会大门左右两侧摆满了宾客们祝贺的花篮,大门正上方紫东来小都会六个大字在阳光下烁烁生辉,这几个字还是省里一位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师所题。身着鲜红旗袍、高耸的胸脯上一律斜挂明黄色绶带的迎宾小姐如蝴蝶一般往来穿梭,初春的黄县气温还是蛮低,可她们娇艳的面孔上却渗出点点晶莹的汗珠。
大堂内更是人声鼎沸,前来参加典礼的人们穿着笔挺的西服,个个面带欢笑,有来头的贵客已经在包厢里就坐品茶,在外面或立或坐的仅是黄县各行各业的来宾。
随着锣鼓器乐地奏响,八只各色舞狮在门前欢快地舞动,虽然黄县早就严禁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可刺耳嘈杂的鞭炮破天荒地响了起来,丢在墨绿的垃圾筒里发出了闷闷的声音。
十点整,气派十足的张大辉已小都会总经理的名义主持了开业典礼,在热情洋溢地致词后,由魏民等八名特邀佳宾挥动黄金剪为开业剪了彩。
这小都会完全是大都会的缩小版,餐饮娱乐祝恨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为了应付开业,还从市里请来了不少坐台小姐,已备不需。仅受礼金就多达二十万。总而言之,小都会让老百姓看到了黄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开业典礼。
一连三天,小都会宾客满坐,餐饮部不停地外出采购原料,服务员小姐连接累倒,坐台小姐也是奋力支撑,几乎是没日没夜地操持着。
魏华当初结婚因为各方面原因,只请了张书记、李县长,虽然黄县有太多的人要为他庆贺。所以他在小都会大摆流水宴席,请遍了黄县各部门单位各乡镇的领导干部,人们也乐得来吃喝一顿,顺便见识见识小都会的富丽堂皇,魏华是不收礼金的。
小都会可是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乐得舒腊梅做梦都笑,她连班也懒得上,成天就在各个酒桌饭局间穿梭,一面表示感谢之意,一面暗示他们照顾生意。能与黄县第一夫人把酒言欢对很多人来说特别是想在仕途进步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当然来光顾小都会也是进身的一种方式。
有人欢喜势必有人愁,小都会生意兴隆,宾客满坐,可就把金满楼给冷落了,一天到晚没有几个鬼上门,眼见着门庭冷清、生意一落千丈,把金辉给气得直咬牙,可也没奈何。毕竟人家小都会来头大,又是大老婆开的,就连张云生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只得暗暗好言慰籍,金辉也不是省油的灯,见大势已去,索性提出结束金满楼,反正几年来钱也赚了不少,够下半辈子做个富婆了,萌生了去市里居住的念头。张云生也觉得离开黄县的好,也就同意了,不久金辉带着孩子去了市里,至于那个瘸腿老公、有名无实的许满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好歹给了笔钱离了婚,回了乡下。
魏民之所以亲自到黄县来剪彩,主要还是为了跟张大辉合伙搞地产的事,张大辉那四千万不到位,他的计划就不能顺利展开。
张大辉也是个做生意嫌小不嫌大的人,小都会虽然赚钱多,可管理那玩意太烦琐,干脆就一股脑把管理工作交给了原来魏民派来的三个经理,请他妈舒腊梅当财务总管,未婚妻江静兼任小都会会计,自家人把财权抓牢,以舒腊梅的精明应该不会出太大纰漏。至于业务方面他一点也不劳神,只是做了黄县的生意,一年下来就可以赚上了五、六十万甚至更多,什么税费都只出个小头,意思意思,还是张云生再三强调各部门要收的。
张大辉其实还是喜欢当公司老板,既实惠又有名气,鸿发公司才搞了几个月,生意只做了那么几笔可赚 了不少钱。给县委县政府的机关干部发了奖金、发了过年费,把一班干部们乐坏了,人前人后夸他张大辉有生意头脑、办事能干,不但能赚钱,还处处考虑普通干部的困难;最主要的是拉拢了一批人,在张云生的暗示下,有不少行局头头、乡镇书记乡长都到鸿发公司入了股金,最多的是胡长新,一次入了十万,其他人八万、五万、三万不等,每月按股本的百分之二十分红,可以月月领钱,也可以把红利滚入本金,这样一来把众人的利益与公司完全的挂在了一起,不少人对张云生父子是感恩戴尽。
其实最让张云生心动地就是魏民合伙搞地产,虽然四千万资金难搞,可仅仅一进一出就可以赚五百多万!简直就是天上掉黄金,他是不会失去这样轻易而来的横财的。
张云生也非常支持张大辉,而且通过各方面渠道的了解,确实省城有这么块黄金宝地要进行投标,而且就在三月分开始,所以他也开始了活动,利用易立宏为说客,尽量在黄县四大银行争取贷款。
当魏民问及此事时,张家父子立即保证在短时期搞到资金,绝对不会误事,魏民也就心满意足地回了南林,启动了他的计划。
李学之跟张云生的较量,表面上看是李学之获胜,王连山没有当上人事局长,而是平调交流到了教育局当副局长,负责工会工作,基本是那种闲职副局长了。人事局长由副局长陈远青当任,这让很多人信心倍增,在他们眼里李学之无疑是打破了张云生等为首一班人的人事垄断,是场辉煌的胜利,也让很多隔岸观望之人再次对李学之增加了信任的砝码,也对政府的各项命令、决议执行得更坚决更彻底。
李学之却很清楚这仅仅是市委对黄县的一次平衡,没有根本地改变黄县县委的格局,虽然张云生在市委的压力下服了软,可真实再次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势必又将激发矛盾。
刘明亮为首的财政局党组向政府提交了一项建议,算是把财政权全部交到了政府手里,更直接点就是交给了李学之。财政局党组认为黄县九八年财政预算紧张,开发区投入较大,为了避免资金分散,所以一致决定,一万元以下(不含一万元)的批复权归财政局,超过一万元的资金批复由李县长签字。
按照政府县长们的分工,一般财贸线由常务副县长分管,但在县长办公会研究讨论时,魏华力主还是由李县长主管,原因很简单,李县长一直负责财贸线,而胡长新只是来黄县过渡的,只有半年多时间,怕是还没熟悉全面工作,又要调动了,不利于财贸工作。
魏华的建议马上就通过了,胡长新自己虽然很想管着财贸工作,可事实摆在眼前,他确实是来过渡的,也就只得答应。财政局的提议也就是基于此才及时上报了政府。
这也创了先河,一般都是政府去收财政局的权,这次反倒的财政局主动交权。其实归根结底是魏华和刘明亮商量的结果,虽然给李县长日后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麻烦,但不能不说是个树立威望的好办法,把住了各乡镇各行局的钱途,象李县长这样讲原则的县长,不是正当用途的支出,只怕很难得到签字,还有几个副书记在自己分管的范围合理支配部分资金的权利也集中到了李县长处一支笔签字,嘿嘿,这招还真有点“阴”。
李学之也当仁不让地照盘接受,张大辉的小都会开业来,不断有人告之各乡镇各行局的头头脑脑们进出其间,无非就是大吃大喝挥霍国家的资金,李学之便借此召开了县直各行局、乡镇长会议,在会上严令禁止大吃大喝公款消费,严格规定了各级部门的应酬经费和办公开支等等一系列措施。胆子小的倒少进了几次城,胆子大的又有资金来源的还是照此不疲。也是管不胜管、防不胜防的了。
这天县长办公室来了个不速之客,他就是程波,还带来了一大叠材料。程波先是恭喜李学之当上了县长,李学之则有点责备地说:“老早你就说要把材料给我带来的,拖到了今日!”
程波担忧地说:“李县长,我写的这些东西实在是领导们不愿意看的,都是写麻烦事。也只有象您这样正直的领导,我才敢拿出来,而且里面反映的问题证据并不十分充足,有我看到的,有我听到的,也有我猜测的,还望李县长斟酌着办了。”
李学之已经是飞快地翻阅着材料,越看心越惊、越看越气愤,程波也坐立不安,他深知材料的严重性。
李学之花了大半个小时才看完,看完后长嘘了口气,神情严峻地说:“小程,我先感激你冒着危险整理的材料,同时也深深敬佩你的正直和良知!你材料里反映水利局局长、副局长们朋比为奸,贪污受贿、挪用防汛抢险的物资资金,甚至还有某些防洪大堤是豆腐渣工程。这些都是关系到一个党员的声誉、一个干部的前程问题!而且你也说了,有听到的、有猜测的,自己亲眼看到听到知道的又有多少呢?你这份材料是揭发的水利局上至局长、副局长还有下面的站长、副站长不下二十人之多啊!”
程波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说:“李县长,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等您当了县长后才送来的重要原因啊!我其实不敢这样做的,我开始选择的是沉默、逃避,我知道这一揭发不缔于重磅炮弹,涉及的人太多太复杂。我相信您是个刚正不阿的好领导,所以才大胆地向您递交了材料,文大哥曾经也劝说过我,叫我放弃,叫我永远
埋藏在脑子里,可我做不到!可我又不全信任其他人,我只信任您!我相信你!”他把头垂了下去,哽咽着说:“李县长,其实我好怕!我当惊受怕两年了。”
李学之坐在他旁边,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小程,你不要怕,我会很小心地替你保密,而这份材料我会妥善保管好的。你也赶快回南林,我们有什么事电话联络,虽然证据不全,但我会去慢慢找全这些证据的。真到了水落石出那一天,你就是黄县的功臣,我将为你请功!”
程波擦去泪水,说:“李县长,我不是为了立功来的,我只想让坏人受到惩处,而我也永远不会再回黄县。为了联系方便,我特意买了个汉显传呼机,有什么事只管呼我。”说罢把传呼机号码抄给了李学之,在走之前还说:“李县长,水利局还是有不少好人的,但他们都有顾虑,不敢声张,如果先搞出点眉目,他们一定会明里暗里汇报线索情况的。”
李学之拿着这份材料又再三看了几次,最后他决定利用检查冬修水利、验收防汛物资开始,暗暗调查问题。
身为黄县县长,就自动成为了黄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县委书记也是副总指挥,总指挥是市政府一位副市长。
李学之带着政府、水利局等一班人开始了预定的检查工作,先是检查验收了几个重点的防汛物资仓库,没发现什么问题,又转而视察沱江大堤,这是一条百年一遇的大堤。这百年一遇意思是可以防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要求十分严格,大堤需要省防指的验收合格才行,李学之估计这样的高标准大堤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如果这条堤出现了决口、坍塌,洪水就会把这个方圆四十多公里的大垸淹没,损失是十分惨重的。追究起责任来就得从省里开始了,所以李学之还是比较放心的。农村在冬修水利工程也似乎很规范,找不出什么纰漏。
这样逐乡逐镇检查验收时,市委市政府联合下达的政府部门精简机构文件又到了黄县,为了配合全省的行动,各县县辖市区党政主官统一到市里开会学习文件精神,务必要求做到全剩杭想一致、行动一致!这一搞,李学之只得放下暗中调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机构精简议程里去。
市委市政府一番举动,各种说法就象流云一样笼罩在黄县上空,一时间种种有关机关的传闻象二月间(农历二月)的风,刮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有些无关紧要的政府部门、机关设置便开始人心惶惶,而一些雷打不动的也不见得好过,国务院机关都精简掉了二千多人,何况一个县城里臃肿的政府机关呢?人们都知道机关工作人员被精简了,也就是下岗分流了。
可已经习惯了机关生活的人们怎么会愿意轻易地放弃这么优越的工作环境呢?人们早就习惯了八点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纸混到吃中午饭,睡个午觉又继续喝茶看报的生活,人们还习惯了相互窜办公室交流看法、说说玩笑的生活,突然把他们精简了,叫他们以后还怎么生活?
虽然机关生活平淡无趣,这年头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人们也会聚在一起埋怨用钱捉襟见肘,维持生活不容易,可一想到那些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或是干脆企业破产下岗的人,机关不谛是美景天堂!
可想法归想法、传言归传言、吵闹归吵闹,机构精简却是实实在在降临到了机关干部们的面前,可人们没有得抉择,他们的去留前程由不得自己做主,只得眼巴巴等待好运的来临。
当然还是有不少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及早就为自己做的打算,甚至还能利用这一契机更进一步,在自己后顾无忧的情况下,人的怜悯就很自然地在蔓延,他们会指着某人惋惜地说某某其实不应该这样的、某某其实还会比别人强的,他们只是运气太差,没把握好机会而已。说到运气,说到把握机会,他们又会不言而预地会心一笑,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