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证券是美国十大投资银行之一,在华尔街已经纵横了八十多年,进军亚洲也超过三十年。中国股票市场八十年代末才开张,随后政府在1991年推出B股供境外投资者购买,1993年又推出在香港上市的H股。可以说中国股市如同刚出闺房的古代少女,思春已久,但与男人才刚刚打了个照面,连羞怯之感都还未完全消失,离成熟的少妇相距更远,固然也就谈不上性感,因为性感毕竟是经验的产物,其性幻想的画面自然很难丰富多彩。曼哈顿证券则如同情场老手,嗅觉灵敏,一步一趋地紧跟这个新兴市场,以当年新教徒开辟北美新大陆的冒险精神闯进中国,寻找独特的赚钱机会。
曼哈顿证券美国总部的最高管理层以苏格兰人为主,其中包括一位前英国财政部长哈林顿,他是曼哈顿金融集团的董事会主席,王晓野中国战略的坚定支持者。公司大老板何以对王晓野格外亲睐?这首先得归功于王晓野的前任老板查尔斯的极力推荐,因为他和哈林顿是剑桥大学的同学、同乡兼老友,而查尔斯对王晓野独特的东方智慧和西方式冒险精神格外欣赏。此外,哈林顿酷爱酒,他不只是仅仅喜爱品酒或炫耀对酒的知识,而是对酒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酒不过是一种物质,他是对这物质背后神秘的发酵过程和从物质中蒸馏出的精灵更迷恋;而王晓野对酒及其文化的发酵认识让他极为欣赏。不仅如此,王晓野本人就像从中国古老的酒窖里发酵出的一个精灵,亦正亦邪,亦道亦魔,栩栩如生,以至于这位喝了一辈子苏格兰威士忌的老家伙居然被王晓野煽乎得迷上了绍兴加饭酒。
王晓野告诉他,绍兴酒除了色、香、味俱佳,其营养成分和抗癌防病功能也均在葡萄酒之上,但碍于当今世界之政经格局,此物尚未被全球有识之士广为接受,因为酒如同其它文化品种一样,跟着国力走,谁强盛谁的文化就成为地球上的主流。但中国正在复兴,所以中国的东西目前极具投资价值,现在若收藏中国的字画、文物,到下个世纪肯定升值。王晓野还告诉他,中国人杰地灵的地方固然很多,但人才辈出且最为集中之地无疑在江南绍兴一带。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但如同你们苏格兰的威士忌对大英帝国人才发酵的影响一样,绍兴酒无疑构成了发酵中华人才最重要的因素,他干脆把“之一”都省略了。别的不说,光北大校长绍兴一带就出了好几个。而且绍兴虽属江南温柔水乡,人却充满豪气和反骨,比如鲁迅和秋瑾就同属此类,与苏格兰人酷似。因为查尔斯和哈林顿都学的是经济学,且都对东方文化充满兴趣,所以每次哈林顿刁着根雪茄与王晓野侃起来,都被侃得得频频颔首,只道“此言甚善!”
有一次老哈在上海考察时,让他惊讶的是,王晓野与餐厅的老板为绍兴酒打赌居然大获全胜,免了一顿餐费。原来即便是喝黄酒最多的上海人也没闹清楚加饭酒和花雕酒是同一种酒,上海人执意花雕是不同于加饭的另一种档次更高的酒类,其实它们都是加饭酒,不过档次高的加饭酒被装到雕花的酒坛中,故更显珍贵而已。
王晓野说人生漫游和酒的发酵相似:什么可能性都有!因为发酵结果取决于温度、水质、酵母、做酒的原料等各种元素的神秘组合,当然还有其制作者――酿酒师。他告诉哈林顿,中国的历史和政治与中国的酒文化息息相关。社交场合上酒的功能自然不必多说,即使在古代,男女之间的互相勾引也多以酒为媒,比如潘金莲勾引武松,杜丽娘勾引柳梦梅。从前国民党上层人物主要以江浙人为主,所以基本上喝绍兴酒,而共产党上层主要以湖南、湖北、和四川人为主,所以基本上喝白酒,因此解放后白酒兴而黄酒衰,很多著名的黄酒,如北方的即墨老酒、南方的龙岩沉缸酒和九江封缸酒几乎销声匿迹了。
但何以绍兴加饭酒在改革开放后在黄酒世界独步天下?王晓野的研究心得是:其它因素除外,中国所有的黄酒都太甜,惟绍兴加饭酒甜味适度!这就像世界各国的政体,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到新教登陆北美,皆因其财产所有制解决得相对圆满,而凡此问题解决得不圆满之国家,皆问题多端。种种美好理想固然令人神往,但它们如同酒中的糖分太多,甜固然可口,但很容易令人舌头发腻,继而扑灭、扭曲欲望。1949年后去了台湾的大陆人思乡心切,对绍兴酒念念不忘,于是在台湾酿开了绍兴酒。可是没有绍兴的地气和鉴湖水,哪能酿出正宗绍兴酒?后来他们想出往绍兴酒里放话梅的招儿,酒味不正就用话梅里的糖和酸来压,有点像大陆人往葡萄酒里加雪碧的搞法。
王晓野还发现,国民党在台湾虽然没酿出正宗绍兴酒,但他们却向共产党学了一招:土改。就是将地主的土地以国家赎买的方式收购了再分给农民,而且没有暴力和流血。大陆本来给农民分了地,但后来一搞人民公社,分给农民的地又归了公。1980年代大陆以联产承包的形式重新土改,几十年光景却随风而逝!王晓野说,也许中国这窖池太大,没隔开就统一发酵,结果出来的全一个味儿!于是大陆又搞了特区,分开发酵。这次邓小平是酿酒师。
王晓野的报告从来都与老外的报告风格不同,他由衷地看好中国的大势,并用中国的本土理论佐证,老庄、《易经》和阴阳五行都用上了。他希望中国多些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的色彩,让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古典学说和解放前就有的证券市场重现生机。他说统一前的春秋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争鸣,没有统一的思想束缚人。他认为本土的黄酒与西洋的葡萄酒正在中国合流,因为它们都同属发酵酒,相对柔和,而白酒和威士忌却须在发酵之后再被蒸馏,酒精度太高,一般人受不了。在哈林顿的影响下,董事会渐渐认可了王晓野的结论:中国的股市就像中国的酒,尽管酒味儿有点儿怪,但只要就着中国的菜喝下去就会令人心旷神怡。酒味固然不同,但其实质内容一样:都是酒精在发生作用!
根据王晓野的论调,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通过革命不一定能实现,但通过证券交易所倒有可能实现,因为证券交易所可以将各国资源不断股份化、证券化,先在本国股市发行上市,实现共享,然后再以国家为单位将各国股市作为一间公司拿到一个世界联合股票交易所再次上市,让全世界在一个统一的股市实现共享,各国互相参股,人类的利益必然一体化,而利益一体化自然就消灭了战争,实现了和平,把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他认为这比联合国更实在、更具可操作性。
英美的职业银行家对中国自然谈不上深厚了解,但在王晓野的教育下,他们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致乐观:中国股票市场潜力巨大,急需开发。其理由是:股票市场在中国蓬勃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心理基础和经济基础。心理基础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嗜赌的天性。股市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充满了赌的特征。赌性是人的天性之一,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像一次赌博。尽管人类不断宣称自己如何理性,如何优于其它动物,却终究难逃一赌。所以王晓野常说:人生就是一场豪赌!而在人类各族之中,华人的赌性似乎最强,不知这是炎黄基因的遗传还是华夏文化的积淀,反正在全世界几乎所有著名的赌场和赌注最大的赌局中,最乐此不疲的赌徒总是华人。
至于他们所谈的经济基础,则是指中国人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高储蓄率。西方人爱借钱花,用中国人的话讲,这叫“寅吃卯粮”。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省吃俭用,未雨绸缪,为子女和将来尽量先将钱存入银行,这导致了中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于是中国银行系统内的高额存款就成了股市源源不断的供给。单个股民的资金小,但全体股民的量大啊!中国人就这样满怀希望,一个猛子扎进了股市的汪洋大海。
王晓野对中国股市的预测果然很准,短短几年内,中国股市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跃成为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股市,总市值上万亿人民币,成交额每天超过一百亿人民币,股民有三千多万!这超过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全国人口之和!
在此背景下,留学美欧的中国学生纷纷受雇于纽约、伦敦的金融机构,并从90年代初开始云集香港。王晓野从纽约到香港后没几年,就迅速冒升为香港投资银行界的风云人物。曼哈顿证券的实力、声誉,高层老板的强力支持,加上王晓野的热情与开拓精神,使公司和他自已都在市场上声名鹊起。如今曼哈顿证券已经是中国市场上排名前五位的国外券商,而王晓野也成为有史以来在曼哈顿证券职位最高旳中国大陆人,年薪60万美元。
但斯蒂芬.彭和王晓野的关系从来就没有顺畅过。原来同为华人,也有高贵卑贱之分。斯蒂芬.彭是新加坡人,他的骨子里却有种头等华人的骄傲感。与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的华人相比,新加坡人就已经觉得高人一等,何况中国大陆人?在斯蒂芬眼中,大陆人属于香港人的表叔表姐一类,属未开化的华人,所以他对大陆人牛逼惯了。但他偏偏碰到了王晓野,一个令其头痛的异数,一个跟美国上司都敢破口对骂的家伙。而王晓野的德行之所以如此,并不仅仅因为他有美国名牌大学的文凭和远比斯蒂芬标准的英语,而更主要是因其天性。
王晓野是个天生的冒险家,酷爱自由,痛恨歧视,藐视权威。此外,他敢说还敢做。他甚至随时准备辞职或被炒掉,然后乘机流浪远方。更令斯蒂芬不平的是,王晓野在曼哈顿证券工作了三年就混上了和他一样的级别。他虽然和王晓野一起合作了近十个上市项目,但尝到的甜头很少。王晓野每次向斯蒂芬推销的股票都是硬骨头,而真正有好股票时王晓野也不找他,而是在一帮老友客户中分配,所以斯蒂芬对王晓野一直不信任,王晓野也从未指望他与自己真正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