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公司做的是假账,给券商带来这么大的风险,为什么陈邦华不趁势将这个项目停下来呢?”王晓野问陈融。
“你说得倒轻巧,渤大市政府当初为了争取这个H股的指标,花了多少心血和公关的代价,浪费一个H股指标就是政府的一大败笔,陈邦华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吗?如果项目因为裕兴证券要退出而停顿,矛头就会顺势对准陈邦华,弄不好陈邦华的枱底交易也会暴露,那他的位置还能保得住吗?说不定还要坐牢。另外,付给各中介机构的费用已经超过1000万港币。如果公司一分钱没有融进来,反而支出了1000多万,这个责任陈邦华也承担不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了:王晓野虽因天乐仪表B股陷入危机,但陈邦华却因为天乐仪表B股和华北食品H股陷入了双重危机。两相比较,天乐仪表上仅仅是金钱的损失,而华北食品H股的危机要严重得多,因为这直接关系他的仕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陈邦华突然对天乐仪表不那么在乎了,反而趁机利用王晓野的内疚心理来逼他解决自己危机,于是他的危机也成了王晓野的危机。
王晓野被推向了一条更湍急的河流!拒绝陈邦华只会导致两人的关系破裂,渤大机械项目亦将出现障碍!天乐仪表的危机已经得罪了许多老客户,如果现在又丢掉渤大机械H股……他不敢多想!新加坡那边,斯蒂芬.彭正得意地在公司内部炫耀自己眼光锐利,说他一接触天乐仪表的资料就知道不是好货,所以一直坚定地反对这个项目,但王晓野标榜自己最了解中国国情,才造成如此结局。
王晓野安慰自己,人的游戏不就这样吗!明知痛苦,但甘愿忍痛活着,只因种种诱惑可麻痹、稀释痛苦!痛苦让人生游戏的难度增大了,但刺激和快感也跟着增大。他提醒自己:形而上的升华毕竟要从形而下的经历中总结和提炼呀!孟子不也说,必先劳其筋骨,饿其肌肤,劳其心智么?我的命在卦书上讲得更直白:富贵险中求!
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被自己称为戏剧化的人生,他发现人生本来就是戏剧化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佛教讲的“无常”,或《易经》中的变化,就是这戏剧化过程。易者,变也!万物皆在易,人生亦然。他愈来愈认同冒险,因为他觉得人生本是一次冒险,无论你信不信、愿不愿,人生实际上始终都处于冒险状态。戏剧性,意味着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全有,还有不尽的悬念,悬念就有戏;冒险意味着明知危险,还要冲上去体验,因为玩的就是心跳啊!最迷人的悬念显然是死亡。
想通了这一切之后,他决定干脆这一阵留在渤大市,这样既可逃避各客户对天乐仪表的追问,又能安定下来集中对付这多重危机。
王晓野在酒店里闭门谢客,关掉手机,连沈青青和朱倚云的电话也不去管了。本来他除了忙所谓事业,脑子里想的主要是浪漫和漂泊之事。如今残酷的现实如同突袭的寒流,将浪漫的花草冻得奄奄一息。他感觉自己被抛入了危机的大海,阴霾密布的海面在驱散他心中阳光灿烂的度假海滩。浊气上升,清气下降。关键时刻,惟有躲开女人独处,集中精力,此乃人间妙法,也是一种自己与自己无奈的对峙。阴阳,就在人之内,而人就是一个宇宙。说人是按照神的样子被造的,肯定是这意思,他想。
他笃信静的魔力!静思了一天,他觉得把两个项目的问题和策略都想清楚了。无非又是一把狂赌!如果输了个精光,也许那正是我的灵魂向往的境界!别忘了,一切都是游戏!一切!知道吗?
他打电话给陈邦华,说华北食品H股他愿意承担下来,并且保证发行上市成功,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曼哈顿证券的位置只能是联席国际协调人,裕兴证券仍然担任国际协调人,理由是裕兴证券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如果临阵换将,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怀疑和联想。而曼哈顿证券作为联席国际协调人,将负责上市环节中最困难的一环:股票销售。他强调这个方案也需化大力气才能说服自己的老板。
陈邦华听了王晓野的建议,想了一会儿说,“我考虑一下吧!”
王晓野的想法是,继读让裕兴证券做主角,由它去应付香港交易所,承担法规上的风险,而曼哈顿证券负责股票销售,只承担市场的风险。如何避免市场风险,他心中已经有了谱。估计陈邦华需要一段时间考虑他的提议,因为陈邦华还要和裕兴证券再达成一些交易。他趁此空挡打电话给朱倚云,要她召集孙树和、徐福生以及财务部门的人,说他要和他们开会讨论母公司挪用二个亿资金的难题,因为他已经想出了办法。
如果只按程序安排上市,谁都会。但如何衡量一个好的投资银行家,就如同衡量一个好律师,主要看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上市公司长期在法律不健全的环境下运行,违规违法的事如家常便饭!如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是对投资银行家能力的考验。
王晓野的能力很另类。他很早就意识到传统中国扼杀另类的娴熟,无论那种另类,左右通杀。若你认定自己是个天才,或稍有天才的潜质,那么你要干的只有一件事:逃!而且是蹽开蹶子,逃得越快越好!否则你只能把自己异化成一个按中国的潜规则行事的人才有戏。可这种人其实也是天才,很难凭后天努力而成。
早在大学期间,王晓野就因成立马列读书会、提倡研读马列原著而被视为“极左”的另类,因为他发现许多号称信奉马列的人其实根本不懂马列;同时他又写文章建议将海南岛租出去让各国自由开发,就像租出香港那样,但不是被迫而是主动割让。那时海南岛还没有被中央划为特区,他的如此另类就被视为“极右”的另类!
在人生的磨砺下,王晓野没变圆滑,而是变得更加另类了。每当遇到难题,他的本能反应总是绕开政府法规将问题解决。这种反向思维模式使他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一名异数,他以出怪点子著称,而且一个不行再换一个,直到山穷水尽才会坐下来商量如何走正规途径。按这种思维模式操作的结果却效果显著:他主理的上市项目成功率远远超过同业的平均水平。
朱倚云总算看到王晓野恢复了往日的神态。他又开始充满自信地侃侃而谈,“首先,我们把那两亿资金分成两个一亿来解决。第一个一亿用本次H股招股收入来解决;第二个一亿用南海证券的关联公司南海商业银行配合解决。”
“王总能不能说详细一点儿?”孙树和客气地问。
“对于第一个一亿,本次招股收入在考虑用途时,可拿出两亿从母公司进行资产收购,这是国内公司上市时普遍的做法。而母公司已经拿走的一亿可当成今后资产收购的预付款,由此使其合法化。对于第二个一亿,母公司可先从南海商业银行借款一亿,然后归还给渤大机械,先把挪用的事情抹平。但渤大机械收到这一亿之后,需要将钱存入南海商业银行做长期定期存款,两年之内不可动用。一亿资金这样走了一圈之后,南海商业银行是一进一出,现金流没有影响。而渤大机械的钱尽管被变相地冻结了,但本来这笔钱就不在它账上。至于母公司最初拿走的一个亿还是由母公司控制,但这么一安排,整个过程就全合法了!”
此刻孙树和笑着说,“我看这一招行!我们为啥冥思苦想也没想到这一招呢?”
徐福生也说,“这么几句话就把这么大的问题化解了?到底是专业人士啊!我开始还不太相信,但仔细一想,完全具备可操作性!”
众人仿佛都被高人点化后突然开了悟,便对王晓野招赞口不绝。这个过程有点像洗钱,但又不完全是,因为一切都合理合法,中国人还美其名曰:资本运作。国企因此被人戏称为“专业通吃”:吃完国家吃银行,吃完银行吃外资,吃完外资吃股市!
王晓野说,“我不过是用中国特色去对付中国特色。但渤大机械在香港上市之后,再违规挪用资金就不会像在国内那么容易了!”
孙树和现在更觉得自己没看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