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八回:机灵鬼犯疑演假戏 英雄汉怀旧说真情
    第四十八回:舒洪街头,机灵鬼犯疑演假戏。雷家寨里,英雄汉怀旧说真情
    在缙云县的东南西三个乡中,东乡的中心壶镇镇,是从永康到仙居通临海(台州)的孔道,西乡的中心新建镇,则是从永康到缙云通丽水(处州)的必经之地;独有南乡的中心舒洪镇,却是一条死胡同:它背靠南乡第二高峰白水山,从县城到这里,道路就已经够迂回曲折、狭窄难行的了;要是从舒洪再往里走,那就是“重重山,层层树,茫茫云雾遮断路,羊肠小道难行走,深山密林无人住”的高山地区了。因此,相形之下,东南西三乡中,以南乡为最闭塞,最不开通,当然也最穷。
    南乡的第一高峰大洋山,海拔1500米,比括苍山主峰米筛浪还高,是浙南的第一高峰。此外南乡还有一座越王山,海拔1172米。但这都是解放以后才测出的,当时当地的人及县志上都说南乡最高的是马鞍山,第二是白水山。经实测,马鞍山高海拔1007米,白水山高海拔1006米。
    舒洪的街路,比壶镇的要短得多,除了必不可少的当铺和饭铺之外,还有几家布店、米店、南货店、杂货店,此外就只有各行工匠的小作坊了。至于深山冷岙里畲族聚居的寨子,则又更加闭塞一层,这只要看他们依旧保留着秦汉时代的服装款式,就可见这里是“居民未改秦时服”的世外桃源,也可见其与外界老死不相往来之一斑。
    这一天舒洪不逢集,因此本来就不大热闹的舒洪街,显得更加冷落而萧条。就连新年里生意最好的南货店,伙计们也只是拢着两手靠在柜台上望着街心出神儿。唯一有较多人聚集的地方,是那块足有一人多高的大“当”字招牌的下面,比人还高的柜台拦柜前面,挤着七八个衣衫褴褛的穷措大,每人手里抱着一个或大或小的包袱,依次踮起足尖把手里的包袱高举过头送上高栏柜里面去。他们当中,有的是年前交了租还了债,就已经所剩无几,勉强熬过了愁人的正月新春的;有的是家道小康,闭门家中坐,忽然祸从天上降,当家人凭白无故地被衙役抓走了的……总之,他们遭了祸,遇了难,非得“赵公元帅”和“孔方兄”出马来驰救不可了。但是“孔方兄”跟他们早就下了绝交书,于是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包袱里的几件旧衣服上。他们哪里知道,当铺里的朝奉,眼睛都是长在头顶心儿上的,良心都是长在脊梁背儿上的,哆嗦着双手递上去的包袱,多半儿只解开一角瞅了一眼,一声:“太破了!不当!”又给扔了下来。
    小娥他们三个人都是第一次来舒洪,今天路过此地,反正时候还早,当地也没人认识他们,没必要从镇外绕着走,于是安步当车地在街上慢慢儿走着,观光观光。一条街路快走出头了,见是这般光景,也就兴趣大减,不打算再留连。正想找个老成可靠的人问问上白水山雷家寨该走哪条路,正好对面走来一个畲家装束的猎户小伙子,细长雪亮的猎叉上挑着几只雉鸡山麂,操一口浓重的南乡山里腔在沿街叫卖。
    月娥心里想:雷家寨是畲家山庄,去问这个畲家小猎户,他一定会知道怎么走的。就紧走几步,到那人跟前站住,正要动问,两人都吃了一惊,全愣住了,月娥刚要开口,那小伙子瞧了一眼刘保义,把话抢了过去:
    “好肥的山鸡呀!买两只吃不?”
    月娥一迟疑,顺手摸了摸那一串野味的肥瘦问:
    “雉鸡怎么卖,麂子怎么卖?”
    “雉鸡一百文一只,麂子二百文一只。”
    “什么好东西呀!野鸡卖得比老母鸡都贵了,难怪没人要你的哩!”“好肥的山鸡呀!买两只吃不?”
    “自古货卖给识家,识货的,你就买,不识货的,也没人硬要你掏钱哪!再说,买卖买卖,两头情愿,许我要价,也就许你还钱嘛!你倒是说说,能出多少?”
    “要我说呀,雉鸡五十文一只,麂子一百文一只。你要肯卖,我包圆儿了!”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卖的没有买的狠。我们打野味的,弄不得虚,做不得假,精不精全部一样;可你这个小客人,还价还得也太狠点儿啦!”
    “我给钱,你卖货,买不买由我,卖不卖不还在你么,你嫌钱少,另找给钱多的卖去呀!”
    “唉#涵叫我市日不卖闲日卖,家里又等钱买米下锅呢!没奈何,就当是少打几只吧,拿钱来,全卖给你了!”
    月娥娘站在旁边,听他们两个一来一去地讨价还价,没有开口,直到讲定了价钱,这才插嘴说:
    “出门走亲戚,谁重甸甸地怀里揣三百五百钱哪!我家就在前面不远,有劳你多走两步路,到我家里去拿钱吧!”
    那小猎户十分不愿地嘟囔了几句,挑起雉鸡山麂来,倒在前面带起路来了。
    刘保义见母女二人一下子买了那么多野味,心里纳闷儿,不知道她们母女是什么意思,只为有言在先,经村过店,不许自己说话,又见那猎户一边跟月娥讨价还价,一边两只滴溜乱转的眼睛却在自己脸上身上横竖打量,不知是何朕兆,更不敢开口了,只好挑着担子,在后面跟着。
    走出舒洪镇不到一里地,月娥娘见前后左右没有人了,紧走几步,指着那小猎户的鼻子笑着骂:
    “好你个小猴子,戏演得真不错呀!你想要把我们带到哪儿去?”
    那小猎户站住了脚,转过身子来嘻嘻地笑着,换了一口壶镇腔回答说:
    “大街上那么多人,我又是这身装束,大呼小叫起来,不是白叫人看了破绽去吗?再说,你们又是三个人……”
    月娥娘回过头来,指指那个小猎户,笑着对刘保义说:
    “这个小猴子,是我们吴石宕的机灵鬼儿吴本厚。才几天工夫,你所听,一口南乡腔!人没多大点儿,心眼儿倒不少,刚才在街上的那场戏,多一半儿还是冲你演的哩!”说到这儿,又指着刘保义对本厚说:“这是你刘师傅的亲弟弟,还不快给你师叔磕头!”
    本厚憨笑着,只是扶着肩上的猎叉深深地作了一个揖,笑着说:
    “师叔恕罪!路上不便行礼,等到了山上,再给您磕头吧!刚才在街上,我不能不多存个心眼儿,师叔莫怪。我还当是有人装成刘教师的模样,押看她娘儿俩来赚我们落圈套的呢!”
    大家边走边笑,月娥问起山上动静,本厚说:乡亲们待大伙儿可好了,吴石宕来的人都有了住的地方。这几天,雷一鸣不顾自己的伤还没好,就强挣扎着给几个重彩号上药治伤。为防城里派兵来打,立本正带着大伙儿撬石头修砦堡,把进山的几处险要路口都砌成了石头的寨门,以便层层固守。又说:二虎的伤还没全好,就在山上当军师出主意,他怕月娥娘儿俩进山来不识路,弄得不好,叫舒洪团防局的乡勇给截了去,特地派人装作猎户模样到镇上来接,都已经接了好几天了呢!
    过了麻车店,山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险了。本厚从刘保义肩上把挑子接了过去,把山麂野雉也分做两堆儿挂在扁担的两头,却把猎叉递给了月娥娘当拐棍儿。
    又走了几里地,在一处险要道口,吴石宕的石匠师傅正带着猎户们构筑箭垛、雉堞和滚木礌石。众人见了他们四个,纷纷围上来问讯儿说话。听说是刘教师的弟弟同来,早有人飞报上山去了。
    月娥看见山里人憨厚朴实,热情好客,跟吴石宕人心贴心,已经做了不少防守的准备,十分高兴,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多一半儿。经过几道这样的“关口”,上坡路越来越陡了,抬头看看白水山,依旧是层林叠翠,高入云端,连个村庄的影子也不见。月娥心想:莫非这雷家寨安在山尖儿上不成?要那样,上下出入该有多不便哪!
    正想着,盘山小路在一座异峰突起的山峦前面急转直下,眼前立刻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来:在一个平坦的山谷中,依着山坡高低有一片石头墙茅草顶的房屋,房顶的烟囱上面飘着炊烟,院子里栽着果树,鸡啼犬吠声中,夹杂着孩子们的呼喊。一条山涧,从峡谷中流过,水声淙淙,显得分外欢乐悦耳。村子口有一条堤坝,截住了流水,提高了水位,一个小小的水碓,咿咿呀呀地唱着。呀!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月娥正在赞叹,忽见村子口涌出一帮人来,领头的分明是二叔立本。在他身后,是十来个男男女女——他们听说刘教师的弟弟不远千里而来,简直是喜从天降,急忙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起迎出村来。连二虎和雷一鸣,都拄着拐棍儿迎出来了。
    两边的人都紧赶几步,抢先握手言欢,由本厚充任了临时介绍人。小虎则咧开大嘴,在一旁傻乐。小红和红梅见到了月娥姐姐,一齐扑进她的怀里,一个哭,一个笑,其实同样都是欢喜的心情!
    一阵寒暄之后,把客人让进了立本暂时借住的一间稍大的房间里。有身份或有伤的,都坐下了;小字辈儿的,就只好在地上蹲着站着,满满堂堂的,挤了半屋子。本厚把雉鸡山麂拿到厨下交人整治去了,又一手提着瓦壶一手托着七八个粗瓷饭碗进屋来,给客人们斟了茶。那份儿利索劲儿,真像一个小堂倌,逗得大伙儿哈哈直乐。
    大家坐定,刘保义先约略地讲了讲千里迢迢奔浙南来寻找哥哥的经过,接着月娥把几天来吴石宕所发生的大小事件细说了一番。当说到本顺回村被团勇所获,林炳以此为钓饵对立德威逼利诱,套走了吴石宕人在雷家寨落脚隐蔽的消息,立本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七八个碗里的茶水全溅出来,流了一桌子。这时候要是立德就在跟前,这一拳非打在他脸上让他落一个鼻青牙掉满脸花不算完的。后来听说林炳误将刘保义当作刘教师,吓得丧魂落魄,吃了月娥一箭,抱头鼠窜而逃,一屋子人全都笑得前俯后仰:有惋惜这一箭没射他个透心儿凉的,有埋怨月娥不该把秃箭混进了利箭里,以至于误了大事的。
    月娥说完了,二虎灵机一动,想到林炳在千家岭仓皇逸去,必定以为是真正遇鬼无疑了,今后将错就错,正可以在这上头给他做点儿文章,就提出关于刘保义上山的事儿,必须严守秘密,不许走漏一个字。立本觉得言之有理,就叫本厚记下了,回头分别各处去通知。
    说到山寨里的事情,上山才几天,办的事情却真不算少。立本估计,进山的消息早晚要传出去的,官兵衙役们也迟早要来封山进剿的。看看白水山的地势,倒是十分险恶,宜于固守,要紧的是衣食日需一定要充足,关隘砦堡一定要坚固。为此,上山以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拿出从李家抄来的银子,趁第二天舒洪镇赶集,全体出动,到镇上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咸盐、棉花、布匹之类,当天挑了回来。第二件事,是派两个胆大心细的人进城去坐探消息,一有动静,马上回报。第三件事情,是亲自到山前山后察看了地形,选定了地点,动工构筑防御设施,准备官兵来犯。不论是吴石宕人还是雷家寨人,对于自己这几天来的努力和成绩是满意的,自负的。照他们想,短短几天时间内,办成了这许多急切间难以办成的事情,是大伙儿同心协力一致对敌的象征和结果,估计一定会受到刻保义的赞许。但出于他们的意料之外,刘保义听了,只是频频点头,却微笑不语。
    说话间,本厚把桌上的茶壶茶碗全收走了,打抹干净桌子,用托盒端上几碗热气腾腾的菜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猎户人家请客,当然离不开飞禽走兽、村醪土酿。在座的晚辈儿们见客人要吃饭了,都纷纷起立,告退走出。立本留下了雷一鸣、雷一飞和大虎、二虎做陪客。月娥娘也站起来要走,却叫立本拦住了,说是席间还有些事儿要商量。为此又把铜锤大嫂留下,凑满了一张八仙桌。
    立本为了要听听刘保义的主见,酒过三巡,故意把话题儿往如何防御迎敌这方面领。刘保义也知道他心里的意思,上山以后,看到的听到的都不少了,自己的意见也大体上考虑成熟,等大家就如何迎敌的大事谈论了一阵之后,刘保义插进话来:
    “照大伙儿刚才说的,林炳从立德嘴里得知了咱们的下落,派兵来剿是理所当然的了。那么,谁能估计到官兵什么时候来呢?是马上就来,还是过些日子来?县里一共有多少人马,能出动多少?”
    大家交换了一下眼色,立本示意二虎先说。二虎从不怯阵,略想了想,马上回答:
    “照我看,县里这位太爷,是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大草包:怎么贪赃枉法、营私舞弊,倒是个行家;怎么用兵布阵,那就一窍不通了。守备梅得标是武举出身,在行伍中征战多年,对打仗并不外行,不过有这位草包太爷在上面压他一头,只怕是有了准主意也作不得数,一切还都得听太爷的。咱们在城里闹了他一个人仰马翻,杀了太爷的威风,挫动了他的锐气,他一定是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急于要逮住咱们解恨的。林炳连夜派人给他送信儿去,告发咱们的下落,他还能沉得住气儿吗?他虽然是个草包,‘兵贵神速’这一条大概总也听人说起过,一定会趁咱们新来乍到、立足未稳,就把咱们一扫而光,所以也一定会逼着梅守备立即出兵进山来的。县里的绿旗营,我早就打听过了,一共是两个哨,二百名刀枪手一把单刀,一支烟枪专负守土之责,轻易不会出动。一般的案子,还有五十名小队子和二十几名捕快专管缉捕。梅守备是个经验丰富的精细人,绝不会倾巢出动,造成城里空虚,反倒给了咱们以可趁之机。照我估计,他最多只出动一百名绿营兵,再加上五十名小队子,共一百五十个人进山来。不过要是姓金的硬要他二百人马全部出动,他也不能不照办。那个时候,咱们是在山里跟他硬拼呢,还是趁城里空虚去端他的老窝儿,就得好好儿商量了。好在我们已经有两名细作在城里住着,一有动静,就会回来报信儿的。”
    对于二虎的估计,刘保义很满意,连连点头,接着又问:
    “官兵的人数,姑且算他一百五到二百,如果厮拼起来,咱们寨子里有多少练过武的人能够拉出去上阵呢?”
    立本是这支队伍的主帅,就由他来报账:
    “这个我们头两天就盘算过了。吴石宕来的人,一共有二十二个男的八个女的;雷家寨这边,练过武能上阵的,有二十八个人;众猎户中,还能抽出三十个人来;加上雷大嫂母女两员女将,一共大约有九十个人可以上阵。家里的杂摊儿,做饭的、管财务粮草的、打造兵器的、医药的,少说也得有十个人。两下子加在一起,咱们这支人马,也是一个哨满一百整数了。”
    雷一飞生怕刘保义嫌人马少,没等他开口,就为立本加了注解:
    “这九十个人,是随时准备拉出去打硬仗的。要说守关隘放箭,上山头放滚木礌石打灰瓶,我们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不是草包。再说,那两哨绿营兵和半百小队子长几个脑袋几条胳膊,我们在城里跟他们交过手的心里都有数儿;就那些酒囊饭袋呀,不是我说大话,咱们的人一个当十个是瞎吹,一个抵他俩是稳扎稳打的。咱们这九十个人,别看大多数没上过阵,真要打起仗来,就是县里那三百五十名草包全涌上来也不怕他。”
    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刘保义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的却是:
    “我没说九十个人不够使啊!要照我的看法,九十个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皇上官家,有老百姓替他当差纳粮,一个县里也不过二百多人马,咱这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要是也拉起上百人的行伍来,每天只顾巡逻防守,别的活儿什么也不干,从李家抄来的那千把两银子,又能花多久呢?我们以前打仗,不论是攻城还是列阵,一向都是以少胜多,靠智取而不靠力敌。眼前咱们刚刚上山,人力物力都不足,对手也不过一二百人,更有险要的地形可以利用。就眼前说,咱们这支人马,有五十个人当精锐主力,我看尽够用了。大伙儿的意思,咱们是凭险固守呢,还是打算伺机出击?”
    对于这个突然提出来的问题,大家全不做声。看起来,不是没有主意,而是主见不一。雷一飞眼瞅着二虎努了努嘴,意思是要他先说,二虎会意,见立本还是不做声,就鼓了鼓勇气说:
    “刘师傅在世的时候常说:自古战争,只有攻法,没有守法。守,只是为了攻,也是攻的一部分。要是不为了攻而单守,自古以来,可以说没有哪座城池是攻不破的,没有什么天险是不能攀登的;更不要说是咱们这座小小的白水山了。照我和雷家两位哥哥的意思,反正事情已经做出来,叫官家逮了去,横竖都是死,就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大干他一场,暂且拿白水山当个落脚点,招兵买马,安营扎寨,跟官家朝廷对着干。要是天从人愿,咱们的人马越打越多,越战越强,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有朝一日打进京师去,宰了不办好事的皇上,打下江山来,也为天下的穷哥儿们吐一口气儿。可我立本叔说我们这是不自量力,还说太平天国一百多万人马,都打下半个中国来了,连京都朝廷都有了,结果还是叫别人打败了算完事;就凭咱们这百把个人,连个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人都没有,就想造反,还不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咱们是让姓林的和姓金的逼上山来的,咱们就只认定了找姓林的跟姓金的两家算账报仇,朝廷和皇上兵多将广,跟咱们又无冤无仇,咱们反不着也反不了。吏隐山李老先生和黄龙寺正觉老师父不是到处州府白太尊那里去了吗?我立本叔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说是白太尊的本章一上去,朝廷准会派钦差大臣来查办这件事情。见咱们上山以后,对官兵只守不攻,对附近百姓秋毫无犯,自然会赦了咱们的罪,还会把姓林的和姓金的拿问法办的。要是咱们既打家劫舍,又攻占城池,不单钦差大臣来了不好说话,就是李老先生和正觉上人在白太尊面前也难于交代。就为这件事情,我们争了好几天了,还没有一个准稿子。师叔见多识广,打仗的事情经得也多,先说说我们谁有道理吧。要是我们这一头有理呢,师叔还得帮我们做说客,帮我叔解开这个扣儿才好呢!”
    立本见二虎在师叔面前当着自己告起状来,没有生气,反倒笑了,举起杯来,对刘保义说:
    “咱们喝酒归喝酒,打官司归打官司,一张嘴还要兼顾两头,哪头也不能耽误了。来!喝!”
    大家举杯,各喝了一口。立本放下酒杯,又指着二虎说:
    “你有嘴,会告你老叔的状,我也有嘴,就不会反告你一状吗?到底谁有理,说出来让你刘师叔评评,也省得咱们争执不下,倒分了心泄了劲儿。我还是那句话:像咱们这种靠力气吃饭的人,只要有活儿干,有饭吃,没人欺负咱们,能够安安生生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咱们应该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材料,明知道谁也没有当皇上的本事和福份儿,为什么偏要不自量力去扯旗造反?咱们让贪官豪绅给逼得没路可走了,上山来,只为暂且躲躲锋头。只要除掉了贪官豪绅,咱们还回吴石宕打咱们的石头去。这会儿咱们要是去打家劫舍,不是真的成了土匪了么?咱们要是去攻占城池,不是真的成了反叛了么?一旦成了土匪反叛,白太尊就是想给咱们开脱,也开脱不了啦!”
    善良本份的工匠,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是绝不肯铤而走险的。这样的人,刘保义见得多了。但他们一旦为形势所逼迫,或在他人的事例感触下豁然贯通的时候,往往又是造反最彻底、最坚决,虽粉身碎骨亦万死不辞的硬汉子。为了保持立本已有的信誉,刘保义没有谴责他的想法不切实际,也没有肯定他们两方谁是谁非,而是用抹稀泥的办法,先使双方的步伐一致,然后再等待马上就要到来的事实本身去给他教训。当然,话语中间也不忘了表明自己的看法:
    “你们双方的争执,照我看来是并不牴牾的。在做法上,都行得通,只是在步调上一个该早一个该晚罢了。眼下既然有两位得力的人到白知府那里去游说,为了这两个人的安全,也是暂时以退让固守为上策,更何况这事情还有一两分成功的希望呢!不说成功的希望有七八分,是因为当官儿的总是向着当官儿的居多,除非两人有碴儿,很少有县里发生了劫牢大案,知府却反而派知县的不是。这样的本章,就是递上去了,到不了皇上面前,军机处就会给打了回来。更何况这个姓金的知县,既是皇亲,军机处又有他的戳杆儿,一个小小的四品知府拜本参他,我看十成里有九成是参他不倒的,还有一成,只怕连拜本的人都保不住要吃挂落。我的话先说了在这里搁着,应验不应验,过几天看事实好了。这几天之内,咱们就守着这一分希望,先固守一阵子。官兵不来攻,咱们也不出击。不过照刚才二虎说的,那是官兵不单必来,而是眼前就要来的事儿。那么,咱们应该如何守法,可就大有讲究了。固守,换句话说,就是把来犯的敌军杀退或者歼灭,他不来攻,咱们可以做到不杀生;他一定要来送死,那咱们可就不能不开杀戒啦!守,也有好几种守法。好比有人要来抢咱们的东西,咱们可以在房门口守,可以在大门口守,还可以在村子口守。而最最干净利落的办法,莫过于在半路上打伏击,让他连村子边儿也挨不着就打发他回姥姥家去。不单自己损失少,实底儿也让他摸不着。今天我一路走来,已经看好几处地方了。只要刺探军情准确,我包你打一个大胜仗,叫他们到不了舒洪镇就乖乖儿地滚回去,先给咱们树一树威风,叫姓金的不敢正眼儿觑着咱们,咱们也好有足够的时间来操练人马、巩固山寨。在这期间,白知府的咒灵不灵,大概也应验了。要是真能够把姓金的参下来呢,那当然好;姓金的一倒台,姓林的也会吃不了兜着走,咱们大家都回家去各安生计;要是白知府这一本参不动姓金的呢,不是我拿话吓唬大家,不单有家回不得,只怕连这条命也只好豁出去,非造反到底不可的了。大家想想:本来是一个小山城里几十个人闹的一点儿小事儿,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如今一闹闹到京城里去了,要参的知县又参不倒,军机处还不批覆到府里命镇台带兵来剿哇?那时候,不单眼下这一百个人不够用,只怕再招几百,也不嫌多呢!那时候,就不是只打几十个人的狙击战、伏击战了,几百人的攻城战、上千人的大会战,就都免不了啦!那时候,那么多的人马要穿衣吃饭,除了攻城杀赃官收缴国库之外,像林炳那样的豪绅,能不砍了他脑袋抄了他的家吗?那时候,朝廷早就认定了你是反贼,跟你做定了冤家,你就是不想造反,也由不得你啦!”
    一席话,说得争执双方心悦诚服,不同的主见也得到了统一,连今后的前景都给指点得明明白白了。在座的人,对刘保义的洞察力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看来,这个人不单相貌像刘教师,言语神态行动坐卧像刘教师,就是身上的本事、胸中的韬略,也跟刘教师不相上下。山寨里有了这么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如虎添翼,有他为山寨出谋划策,能叫大伙儿少吃多少苦楚、少折多少兵将啊!
    雷一飞高兴之极,提起酒壶来,斟了满满一怀,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双手捧定,嘴里说:
    “前年我大哥从城里回来,说起刘教师为人如何豪爽,武艺如何了得,胸襟如何开阔,眼光如何远大,叫我佩服之极,只恨自己无缘,不能得见一面。今年春节,我大哥跑码头回来,我就和大哥说好了,等到正月十五,跟我大哥一起到壶镇去拜见刘教师,以解朝夕思念之苦,顺便也看看远近闻名的壶镇灯节。没想到小虎回来报了凶情,才知道刘教师那年从县里回去,就遭到林炳的谋害,已经仙去多时,再也无缘拜见了。今天天从人愿,叫师叔千里迢迢到缙云来投亲,到了我们小寨,这不是老天有意替我们请一位教师来,传授武艺韬略,替山寨出谋划策,击退官兵,生擒林炳,为刘教师报仇雪恨么?想当年刘教师不嫌吴石宕地方小生活苦,为吴家培植了许多将材;我们雷家寨坐落在深山老林里,地方更偏僻,要是师叔不嫌这里日子苦的话,小子斗胆,敢请师叔就留在小寨,当我们的教师吧!这是上天的旨意,师叔要是上顺天意,下从人心,请先尽此怀,另择吉日,再引一众子弟们来给师傅磕头。”说着,就把酒杯双手高举过头,献到了刘保义面前。
    刘保义没有想到雷一飞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也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了,却不知怎么回答是好,因此并没有伸手去接。立本听雷一飞的口气,是想把刘保义留在他们寨子里当教师,与吴石宕人无关了,怎肯答应?没等刘保义答茬儿,赶紧也站起来把话头抢过去说:
    “一飞兄弟说到哪里去了?刘教师是我们月娥的义父,又是叫林炳给害死的。刘教师跟我们吴家有亲,跟林家有仇;如今他兄弟千里迢迢来投亲,当然要跟我们同命运,共呼吸,先把仇人除了,把冤仇报了,才提得到上哪个村子去落脚。如今吴石宕的男丁大都上山来了,往后这个仗怎么打,这个仇怎么报,我是一点儿主意也没有。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咱们这个山寨,当然也得有一个打头的,才好统一号令。这个打头的,除了他刘二兄弟,还上哪儿去找更合适更有本事的人呢?二兄弟要是愿替刘教师报仇,愿替我们吴石宕人作主,就请满饮此杯,我们不论男女老幼,全听你的号令行事!”说着,提过酒壶来把酒杯斟满了,也双手捧到了刘保义的面前。
    一个酒杯捧过来,就已经使刘保义感到为难,如今又添上一杯,使他更加无所适从了。正当他一只手推开一杯酒,打算来一个两头谢的时候,只见二虎扶着桌子也站了起来,笑嘻嘻地说:
    “你们两方且不要争,刘师叔也别忙辞,先听我来说一句公道话。要是大伙儿听着觉得还公道,那就照我说的办;要是谁说不公道呢,那就请他把公道的拿出来,咱们大伙儿评评。按情理说,刘师叔一千多里路大老远地赶来,遇上了这些挠头的事儿,不论是为了刘教帅还是为了吴石宕人,当然是以留在山上共商御敌大计为重。刘师傅没了,来了刘师叔,要是都惦着往自己村子里让,那么,我也是给刘师傅磕过头的正宗徒弟,我出面把师叔迎到银田村去,不也满可以说得通吗?其实,挑这个头儿的也不是一飞哥,要追起根儿来,还得说是我立本叔。本来,咱们雷、吴、张三姓,一起在城里起手造反,又一起退到这白水山来,就已经变成了一家人,再也不应该分谁是什么族、什么姓、什么村。官兵杀来,抡刀就砍,绝不会问你姓什么,原住哪个村的。咱们三家,既是同一命运,就只能同舟共济,别的事情暂且都丢开,先一起来对付眼前就要打上山来的官兵,才是最最要紧的事情。说句公平话,这场祸端本来跟雷家寨人是毫无牵连的,是雷大哥见义勇为,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才把祸事引到他自己身上去了。又多亏一众雷家寨人舍命相救,才能幸兔于难,不过苦头也吃足了。事情都到了这步田地,可我立本叔还相信朝廷会拿问贪官豪绅,会开恩赦免咱们,心里想的,不是怎么出主意把官兵打败,倒是怎么回吴石宕去打石头。自从上山以来,大伙儿推举立本叔打头儿,也就是山寨里主事的。一寨之主跟大伙儿不能想到一块儿去,怎么能怪一飞哥想把刘师叔长留在雷家寨呢?这事儿要是听我的,咱们从今往后都是山寨上的人,再也不许提谁是哪儿来的。不管是立本叔掌令也好,还是刘师叔掌令也好,咱们大伙儿全得听着。山寨上的各种规矩,刘师叔是带过兵的人,得帮着咱们快点儿定出来,该赏该罚,该怎么办,也好有个依据。我的话谁觉着不近人情道理,就请当面反驳;要是觉得还公道合理呢,来,咱们一起来干了这一杯!”说着,提过酒壶来,把各人面前的酒杯都斟满了。
    二虎的话,不单替刘保义解了围,也博得在座诸位的一致赞同,纷纷起立端起酒来。刘保义一手举杯,一手做了个“且慢”的手势,郑重其事地说:
    “我刘某穷途落魄,千里投亲不遇,承蒙诸位乡亲父老不弃,留我在山上共商退敌大计,杀败官兵,生擒林炳,为家兄报仇雪恨。这是诸位的器重,刘某敢不应命?自古以来,贤者为主,能者为辅,刘某德望浅薄,身无寸功,更兼刚刚上山,人情地理都不熟悉。在江湖上闯荡半主,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失败的教训。有道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承诸位看得起我,留在山上,协助寨主出出主意,定定计谋,也许倒能少走一些前人走过的弯路,少栽几个跟头,少受一些损失。要是容我在此效劳,我一定尽我所知,出谋划策,上阵冲锋,奋力杀敌;如果要我来担当寨主,那就是强人之所难,刘某断难从命,就此告辞,下山去了。”
    大伙儿见刘保义言词恳切,反倒帮着他来劝立本。立本见无法再推了,只好答应仍由自己暂充寨主,屈刘保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大家一齐举杯庆贺,接着商议山寨当前所最急于要办的事务。按照刘保义的推测和安排,当前山寨的第一件大事是如何迎敌。金鸡太爷得了林炳报去的确实消息,责令守备火速进剿,势在必行。除了官兵之外,舒洪团防局的团勇人数不少,地方又熟,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劲敌。据雷一鸣的介绍,舒洪团防局的总办,就是那个在上倪村修建花坟并用童男童女殉葬的马翰林,马富禄中进士的时候,就已经年过半百,点进翰林院当了十几年庶吉士,除了在南书房替皇上写过几块牌匾的字模之外,没有当过什么美差。虽经大考,由于他舍不得花钱托人情打关节,也得不到升迁,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里混了十几年的马富禄,依旧是个“穷翰林”。看看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孙子媳妇都进门儿了,依旧得不到肥缺,于是忽萌“灰心仕途”之念,于前年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他家住在洪坑桥,离舒洪十二三里。他是个六十多岁的在籍翰林,刀不会使,箭不会射,把他请出来当团总,一者借他的官衔名声,二者他是南乡首富,从北边的白水山到南边的古方山,大都是他家的产业;舒洪镇上的当铺、粮行、木料栈、百货店,也大都是他家的买卖;而更主要的,还在于他那第三个儿子人称马三公子的,从小不爱读书,专好舞刀弄枪,请过好几个拳教师,学成了一身好武艺,却只为好玩儿,并不图功名出身,所以并没有赶过科场,只在团防局里当一名帮办。太平军入浙,到过缙云县县城五云镇、东乡壶镇镇、西乡新建镇,唯独没有进过山高林密的南乡舒洪镇。本来,他只要带领乡勇守住南乡的门户就可以了,但他是个好出风头的人,主动与壶镇团防局总办吕慎之联络,合兵出击,力战太平军,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自己赚来了赫赫威名。他如今三十多岁了,只求在本乡本土当个“地头硬”,无意仕途,更不想外出,除了算是不入流品的舒洪镇团防局帮办之外,至今依旧是个白丁的身份。他在镇上闲住,每日里除了听听各处买卖的领东报报账之外,倒把大半儿光阴都花在团防局里,时不时的带上几名团勇来回巡查,遇有找碴儿生事的、形迹可疑的就抓起来,或问几句关几天就放了,或拿帖子送到县衙门去究治。有这三项原因,团防局的大权,实际上早在太平军入浙之前,就已经操在马三公子的手里。老翰林马富禄告老回来以后,出任团防局总办,只不过挂一个空名而已。
    字模清代皇帝写的大字牌匾,一般先由南书房上值的翰林学士写出字样,由勾字匠勾成学模,然后再由皇帝照描。所谓“御笔”,大都是这样产生的。
    刘保义问:
    “舒洪镇上,可有咱们的坐探?”
    立本说:
    “眼面前的事儿,当然不会放过,早就派了两个做眼的下山去了。”
    几个人只顾说话,酒没喝多少,菜也凉了。本厚送上热莱来,撤下冷菜去,立本叫温酒,刘保义说:“有酒先留着,等杀败了官军,全寨上下一起喝。眼下赶紧吃饭,趁下午还有半天工夫,先去看清山势地形,好思谋计策,布兵设防。”
    立本也不过于相强,就叫本厚送饭上来。刘保义询问现有人员如何分派,立本答以大虎管中军,兼管银钱出入大小杂务;二虎腿伤未愈,暂时协助出谋划策,是个摇鹅毛扇的角色;雷一鸣受刑之后,身体衰弱,一边自己将息,一边也替几个彩号治伤,由本厚给他当帮手;雷一飞统领大小三军,巡逻放哨,构筑防御设施;雷大嫂是娘子军头目,眼下一共就十名女兵,不过想“投军”的姑娘很多,立本没敢收,给拦住了。今天月娥娘上山来,就算是山上识字最多的“秀才”了。立本的意思,想请她协助中军管一些文书账目上的事情,让大虎多在粮草、兵器上操一些心。
    刘保义的意思,眼下就这样各抱一摊儿先干着,等打胜了关键的头一仗之后,再看情形另行调配安排。一应规章法令,也到那时候再定。目前全寨上下同心合力,先做好迎敌的准备,一应杂务,先放一放,以免分心。
    吃过了中午饭,刘保义和立本、雷一飞出村儿去转了一圈儿。三个人攀藤附葛,踏着樵夫猎户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儿一直爬到了山尖。在这里俯瞰全县,河流山脉,村庄城镇,历历在目。
    白水山的北面,与缙云县第四高峰马鞍山隔谷相望。雷家寨坐落在白水山的西坡山谷中,有一条山路和山脚的麻车店相通,此外山南还有一条小路,直通洪坑桥。不过那是打猎砍柴的人踩出来的羊肠小道,不是山里人,谁也不敢走这条不是路的路。东坡山谷中的蓝家寨,就是铜锤大嫂的娘家,有一条小路通到后吴,跟通仙居、临海的官道相连接。北面阴坡全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跟马鞍山可望而不可即。
    刘保义看了一会儿,觉得要是在这个山尖儿上安一个瞭望哨,远处有官兵进来,马上点起烽火,倒是一个报警的好办法。雷一飞说,官兵要想从北坡的峭壁上攻上来是绝不可能的。就是本山的猎户,轻易也不到那里去。因此,北坡可以不设防,只要有两个人在这里兼管瞭望烽火,就连北坡全都守住了。东坡跟雷家寨隔一个山头,路程最远,又有蓝家寨的寨兵把守,只有傻子才会从这里进攻,西坡路口是自己人守的,处处关卡,层层没防,不必说了。为难的是南坡,第一那里地势平坦,又是汉人的聚居区,平时跟畲家很少来往;第二那里跟洪坑桥邻近,要是官兵从西面打,团勇从南面攻,雷家寨腹背受敌,同时要抵敌两路人马,可就有些为难了。
    刘保义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远处的洪坑桥,一个想法在脑海里浮现:只要有攻进来的路,就有打出去的路,为什么不能改变腹背受敌为两路出击呢?
    三个人看完了地势回到家里,太阳已经斜挂在山尖儿上,院子里早就没有阳光了。二虎的伤腿不能爬山,急得像是怀里揣了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见他们去了多半天还不回来,更其坐不住了,拄着拐棍儿,到大门外去接了好几次。一见他们回来,忙不迭地就问如何利用有利地形。立本说可以在山上设一座瞭望哨,监视四方的动静,发现官兵来攻,就举烽火报警。二虎想了想说:瞭望哨,白天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到黑夜,就成了瞎子,什么也看不见了。再说,山上多毒蛇猛兽,一两个人在山上过夜,也不安全。他主张在山顶上高搭瞭望台,白天以红旗报平安,以锣声报警;黑夜里以红灯报平安,层层关卡都设烽火台报警。比如说,头一道关口前面出现官兵了,赶紧就乱棒筛锣,同时点起三个品字形的火把儿来;第二第三道关口看见了,也敲响铜锣点起火把儿,最后一道关口的守将,把警报传进中军来,马上可以调兵遣将去抵敌。这样双管齐下,不论白天黑夜,就都不怕敌军偷袭了。刘保义很称赞他的古法新用,不愧为谋士,说得二虎自己也高兴地笑了。
    四个人正在商量如何利用山南这条通路去抄团防局的后路,忽听得门外一片闹闹嚷嚷,像是有什么好事儿喜事儿似的,一路嘻嘻哈哈说说笑笑走近前来。立本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探头往门外一看,原来是派到城里探事的本智带来替李隐吏抬轿子的本安、本宁兄弟两个回来了。本智一进门儿,就指着两个轿夫对立本说:
    “我们两个在城里逛了几天,探到了一点儿消息,正想回来一个报信儿呢,恰好在十字街口碰见他们两个从处州府回来,不认识进山的路,我们就结伴儿一起进山来了。我的事儿简单,先说我的吧。这两天,我们在赌场上交了不少朋友,有衙役,有绿营兵,也有小队子。自从咱们的人大闹县城以后,到处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谣言多得很,千奇百怪的说法都有,一听就知道是假的,只有昨天晚上和今天中午两件消息多少靠点儿谱儿:昨天半夜里推完了牌九,我们请一个衙役在馄饨铺里吃夜宵,他说起劫牢砸站笼的土匪有了下落了,是壶镇团防局派专人送来的消息。致于究竟在什么地方,那小子明明知道,可就是不肯说,钉紧了,怕他会起疑心,就没有往下细问。今天中午在街上遇见一个绿营兵,勿匆忙忙地往家里走,请他上酒馆喝一杯,这小子一向见酒不要命的,这一回头一次说‘心领’,还说,守备大人在衙门里商议了多半宿军机大事,今天一早又提前把下个月的饷银也关了,叫有家的回家去安顿安顿,一两天之内要开差。我们俩琢磨着这两件事儿只怕是一件事儿,就先回来一个报信儿,留下一个接茬儿打听。另外,这两天城门路口都盘查得很严,城门正在安千斤闸,天不黑就关,天大亮了还不开。一断黑,东西两条石板桥上临时搭上去的木板就抽掉了,要想过河,也得天亮以后。城外通城内的几条小路路口,也日夜有绿旗兵巡逻盘查。我的事儿说完了,处州府的事儿,你问他们俩吧!”
    抬轿子的兄弟俩互相推诿了一下,还是哥哥本安开了口:
    “我们四个把李老先生送到处州府,白太尊听说我们是赁来的轿子,还等着把老先生抬回来的,就说是这一回要留老先生在府衙里多盘桓几天,打发衙役把轿子送到同一个字号的轿行里去了,留我们四个在下房里住,每日里有酒有肉地款待着,没事儿了就在街上瞎遛。一住住了三天,李老先生悄悄儿告诉我们说,事情还没有办成功,白太尊一者可能担心传闻失实,要派人暗地里到缙云县来察访核实一下;二者也怕金鸡太爷来头大,自己品级低,朝里又没有戳杆儿,要是参他不倒,打蛇不死反被咬,没准儿连顶戴都会飞走,所以还没拿定主意参他不参。第四天下午,黄龙寺正觉老师父赶来了。当时他只说是打算出山去云游,到李家去辞行,才知道老先生在知府衙门做客,反正是顺路,就来会一面的。老先生引他去见了白太尊,白太尊听说他是一位高僧,又是老先生的好友,留他在内衙多住几天。晚间摆酒接风,席上问起缙云地面的民间疾苦和金太爷的政声,正觉老师父这才把金鸡太爷私立非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官逼民反,一直到吴石宕人砸站笼、劫牢狱、杀死官兵衙役多人之后不知去向这些事情,一件件一桩桩说了个详详细细,清清楚楚。还反问白太尊,像这样天翻地覆尽人皆知的事情,当知府的怎么会不知道,难道当知县的还敢隐匿不报不成?白太尊让正觉老师父一句话给将火儿了,当时就叫进一位心腹干办来,叫他扮作客商模样,连夜骑马到缙云县查访,限第二天断黑之前回报。第二天天不黑,那个干办就回来了,除了李老先生和正觉老师父说到的那些事情之外,还查来了许许多多金鸡太爷的劣迹。这一下子白太尊可壮了胆子啦,别的甭说,单就县里闹了事死了人,‘隐匿匪情不报’这一条,就够得上撤职查办的了。当天夜里三个人商量着拟好了弹劾本章,叫书吏誊清了,半夜里就装进马封着人送到驿站去,按特急快件驿传到省城,请抚院衙门代转代奏。今天早上,正觉老师父辞别要去,白太尊苦留不住,赠了二十两程仪,送出衙来。李老先生乘机也要辞别回家,白太尊死也不肯,只好叫我们先回来两个,说是天睛雪化,道路好走了,有两个人抬轿子就行。白太尊这才赏了我们每人两吊钱,打发我们回来了。跟正觉老师父分手的时候,他叫我们转告山上:他到天台山华顶峰善庆寺去访一个老朋友,最多一个月就回来,再看情形决定行止。山上要有事儿找他,他三月初三到三月初五日一准在黄龙寺,过时不候。至于白太尊的本章上去管用不管用,等到李老先生的轿子一抬回来,也就知道了。”
    大伙儿对于他们仨人带回来的消息都很满意,也很高兴。金鸡太爷吃过一次亏,死伤了不少人,还是不自量力不死心,非要较量较量不可,怎么可以不奉陪呢!这里是古木参天的深山老林,是野兽出没的地方,也是猎户称霸的所在。他们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就像鱼在水中游、鹰在天上飞一样。可是外人要到这里来,就好像掉进了茫茫大海、浩浩沙漠,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没人指点,简直寸步难行。更何况,山寨中连日来不分昼夜地设下了层层壁垒,道道关隘,他们愿意进山来,正可以借此机会试试锋芒,练练本事,可谓求之而不可得。为此,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各显身手。
    立本对于白太尊的希望本来就很殷切,听说本章已经驿传而去,金鸡太爷有了拿问的可能,更是欢欣鼓舞,喜形于色。独有刘保义,听本智讲城里的动静时,倒还频频点头,似乎全在他的意料之中,等到本安讲到白太尊动本这一节,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惊讶、疑惑的神色,似乎是大大出于他的意料之外。本安的话刚一说完,刘保义忙不迭地问:
    “你说的这个正觉老师父,是个游方和尚吗?”
    这时候小红正在他旁边,没等本安开口,就替他回答说:
    “他是我师父。我和来喜儿哥都是他的关山门徒弟。听他自己说,他以前是个游方和尚,云游到仙都山,喜欢这里的山光水色,就在黄龙寺里挂单,后来黄龙寺老当家的圆寂去了,寺里就剩下他一个人啦!”
    关于黄龙寺老和尚收留来喜儿和小红当沙弥的这一段故事,刘保义已经听月娥在路上跟他细说过了,但是这个老和尚的来历,当时月娥却没有说清楚。他接着问小红:
    “你师父多大的年纪?有多高的个子?说话是哪儿的口音?会武艺不会?”
    来喜儿不甘沉默,抢着回答:
    “我师父都六十多了,可满脸红光,连一条皱纹也没有,就好像还不到五十岁似的,个头嘛,跟您也不相上下,脸儿圆圆的,比您可显得胖多了。说话是外乡口音,老管小红叫‘小恒’。他说那是什么腔来着,噢,对了,湖南腔#蝴说过,他是湖南人。要说武艺呀,这三个多月来尽教我们使双刀了。要是日子长些,十八般武艺没准儿我就全都学会啦#蝴不单武艺烂熟,使一根哨棒,就跟摆弄一根柴禾棍儿似的,我和小红四把刀,连他的身子也挨不着#蝴那肚子里,还不知道装着多少篇文章呢!我们进寺三个多月,没有念过一天经,倒是每隔三四天就教我们读一篇古文,都是他默写出来教给我们的。刘师叔,您是不是也认识他呀?”
    月娥想起了刘教师临终之前的嘱咐来,也插嘴说:
    “我干爹临终的时候,留下话来,叫我们往后有什么疑难事决断不下,就去找黄龙寺老师父,还说他的武艺学识,都在我干爹之上。可见他们以前不单认识,一定还挺熟的呢。只可惜来不及问清他的来历,我干爹就故去了。小红她们在寺里住了几个月,对自己的身世,他又连一个字也不肯提起。看样子,刘叔叔准也认识这位老师父吧?像他那么能耐的人,会出家当了和尚,一定也有一篇叫人伤心悲痛的往事,难于对人言的。刘叔叔要是知道他的根底,是不是可以跟我们说说呢?”
    “跟我们说说吧!”凡是听说过老和尚的人,都佩服他的学识渊博,武艺高超,又奇怪他的行为奇特,与众不同。听他的所作所为,近似剑仙侠客、得道高僧;但见过他的人,又都说他谈吐风趣,平易近人,跟常人没什么不同的地方。今天听说刘师叔也跟他熟识,月娥又提出了说说他身世的要求,正中大家的下怀,不约而同地,也就全都跟着喊起来了。
    对于老和尚的为人,立本也是又敬佩,又惊异,一团疑云藏在心里很久很久了。由于不明他的身世,对他的来历,也有过自己的猜想,无法核对,猜也不过是瞎猜。今天来了知道他底细的人,当然也是不肯轻易放过的。趁孩子们异口同声嚷成一片的工夫,就也来助一把劲儿:
    “像正觉师父那样的奇人,文有文章才情,武有武艺韬略,本来是栋梁之材,为什么会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如今只落得当一个游方和尚,在破庙里存身呢?用不着说,准也是叫奸臣权贵们给逼的给害的。二兄弟要是知道他的这段经历,说给大家听听,不单可以叫我们更清楚老师父的为人,最要紧的,还是叫这些后生小子们学着分辨忠奸、善恶、真假、美丑。别看他们凭一时的火性上山来了,要是不给他们上几堂课讲讲道理,赶明儿打了败仗,受到了挫折,难免脑子一浑,办出些什么糊涂事儿来。要是其中没有什么难言之隐,你就跟大伙儿说说吧!”
    一双双期待的眼睛,都在深沉地望着刘保义,刚才的欢腾和喧嚷,忽然间变得阒然无声,一间挤满了人的屋子,竟会静得好像一个人也没有一样。
    就在这静默和期待中,记忆的翅膀,把刘保义的思绪带回到十几年前那沸腾的战斗生活中去了。啊,多少像刘保安那样英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好兄弟,多少像正觉师父那样深谋远略、智勇双全的好谋士,都让这卑鄙龌龊的“私心”二字给害得无用武之地,无献策之处,不是被敌人所杀,就是被自己人所害,以至于把千千万万人用生命换来的“天朝”,功败垂成,毁于一旦哪!
    每逢想到这些往事,刘保义总是有一股莫名的怒火从丹田升起,直往上冲,脾气马上也就暴躁起来。独有今天,他想到了这些事情,虽然也怒,也火,也恨,但是他用最大的自制力压下了心头的波澜起伏,缓慢地吁出了胸中的积郁陈怨,这才开始用心平气和的语调、坚定有力的词句,有条不紊地叙述起来:
    “大伙儿都知道正觉法师是一位奇人,所以也都想知道一点儿他的生平。遗憾的是,有关他的事情,我知道的也实在不多。比如说,像他这么能耐的人,为什么会出家当和尚?是不是看见国事日非,自己又怀才不遇,这才遁入空门,混迹于缁流之中?我就根本不知道。总之,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不信佛、不念经、不吃素的和尚了。要说他的事情,难言之隐倒是没有的,反正你们都已经知道我哥是长毛头子,我也是个长毛头子,你们如今也都成了反叛朝廷的绿林英雄,咱们用不着担心半夜里会有衙役来敲门,一根铁链儿把人锁了去。可是人家眼下还没有上山来,朝廷的王法还管得着他。这些年来,他的事情没人说起,也没人知道,他才能够安安生生地在破庙里住下去。我今天要是说穿了他的来历,你们嘴巴子要是不把牢,这话传到山下去了,我那老朋友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啦!”
    缁流“缁”是黑色。僧衣一般都是黑色的,因此用“缁衣”指僧人。
    大伙儿见刘保义欲言又止,还有些不放心,一齐担保绝不乱说,刘保义这才略顿了顿,整理一下思路,接着往下说:
    “稍微聪明一点儿的人,听我的口气,大概也就猜到正觉法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干脆说吧,他也是个长毛头子。是侍王李世贤麾下的一名参军,跟我哥时常来往,两个人算得上是心腹之交。咸丰十一年辛酉的正月新春,侍王的人马和忠王李秀成的人马合在一起,共有七十多万人,从湖北转战江西。可是两王主见不一,各自为政,首尾不能相顾,在鄱阳湖东面的乐平县被左宗棠统领的清军打败了。侍王决定跟忠王分兵,进军浙江,派参军正觉到天京朝圣,面陈机宜。那时候我在天京,我哥就写了一封长信托他带来面交给我,我就是这样跟他认识的。
    “有我哥的一层关系,我们马上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他说他是湖南人,在岳阳县西门外正对着岳阳楼的君山上,有一座君山禅寺,他原本就在那里出家的。太平军打下了岳阳县,他也就投了军。不过没有还俗,用的还是他的法名正觉,只是不再穿戴僧衣僧帽就是了。第一次见面,我们俩就谈了个通宵。他是个学识十分渊博的人。尽管他出家当和尚,可并不信神信佛,这一点跟我们天地会的人一样,只信天地正气,就是不信一切鬼神和邪门歪道的。
    “要说正觉的事情,还不得不先说说太平军是怎么成立起来、怎么造反的。太平军到过缙云,你们也都知道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天王’。不过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大家不一定都清楚。趁今天这个机会,我简单地跟你们说说。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本名仁坤,小名火秀,后来才改名为洪秀全。他行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不过他的两个哥哥都不读书,只有他一个人想通过读书求得仕途通达,做官发财。他从十四岁开始考秀才,一直到三十一岁,十七年中一共考了四次,连一次也没考上。这期间,他不是用功读书,而是整天赌博,后来也自己开过学馆。第三次考不上,他羞愧加上怨恨,大病了四十多天。后来据他自己说,他在病中曾经‘魂游高天’,‘上帝教朕桥水(也就是计谋)’。这可能是他病中的梦境,也可能是他事后编的瞎话。总之是到了道光二十三年,他第四次考秀才落榜,年纪已经三十多岁,知道再考也没用,就决心不再考了。
    “这一年,他在冯云山的劝说鼓励下,创立了一个‘拜上帝会’。冯云山是广西人,和洪秀全一样,也是个没考上秀才的老童生。他学过相术,见到洪秀全以后,就说洪秀全有帝王之相,劝他造反。这时候有个叫梁阿发的人编了一本传教的书《劝世良言》,用来劝人参加基督教;他把这书拿过来改了改,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一个‘拜上帝会’,自称是天父的第二个儿子,基督是他的天兄。他们说:‘信上帝的人无灾无难,享福无穷,天堂路通,不信上帝要被虎蛇所咬。’可是花县的人都知道洪秀全的底细,名声也不大好,没人听他的胡说八道。两人只好离开广东,到广西桂平紫荆山去。这里是偏僻贫困的山区,识字的人不多,而且本来就有几股反清的会党。在烧炭工杨秀清的参与下,拜上帝会有了许多会众,终于发展起来了。
    “洪秀全把一切教、会、道、门,统统斥之为妖,只拜上帝,每七天要做一次礼拜。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所以上帝是他的天父,耶稣基督是他的天兄。他说话,就是代天立言,至神至圣,人人都得听从,不得违拗。他不但这样说说,还到处毁佛拆庙,自称‘太平天王’,贴出告示。为此惹恼了官府,把冯云山抓了起来。洪秀全害怕了,逃回广东老家。杨秀清一看拜上帝会要黄,灵机一动,假装‘天父下凡’,带领会众把冯云山救了出来。
    “风险过去,拜上帝会不但没有溃散,反而扩大巩固了。冯云山又到广东去把洪秀全请了回来,要他亲自来策反起兵造反。这时候参加策划造反的,除了洪、杨、冯三人之外,还有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洪宣娇这些人。韦昌辉和石达开都是当地的富户,他们把自己的财产都拿出来供起兵之用。洪宣娇本来姓黄,是个跑江湖卖解的‘绳妓’,也就是在高空走绳子的,生得很好看。洪秀全跟她结为兄妹,让她改姓洪,又把她嫁给萧朝贵,想以此笼络他。
    “造反的事情刚有眉目,还没有起兵,洪秀全就自称‘天王’,还穿起了刚刚做好的天王龙袍。兄弟们劝他不听,萧朝贵就学着杨秀清的样子,自称是‘天兄下凡’,方才把洪秀全的胡闹制止了。
    “洪秀全这种破万教立一教、破万妖立一妖的装神弄鬼,本来只能骗骗愚夫愚妇,明眼人看来只觉得滑稽可笑。一支反抗朝廷的大军,草创之初,如果借用神力来统一民心、军心,一致对敌,倒不是绝对不可以,不过应该有一个限度,头头儿们之间应该心明眼亮。可是太平军的头头儿们不是见好就收,反倒越弄越神,弄到后来,东王杨秀清装神弄鬼成了习惯,动不动就自称是上帝附体,想来一个以神制神,控制洪秀全,弄得洪秀全也不得不跪在地上给他的‘天父’叩头,接受‘天父’的杖责,从此种下了内讧的祸根儿。
    “洪秀全口口声声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纳妾,可是他自己和王爷、侯爷们是例外的。起义之前,洪秀全还没有登基做皇上,他的‘后宫’就已经有十几个女人;到了咸丰元年正月在桂平县金田村树旗起义的时候,他就公开宣布太平天国的天王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一共可以有八十一个老婆。定都南京以后,单是天王府里的伺候他和后妃的‘女官’,就有一千多个!
    “但是对于士兵和大小官员,实行的是洪秀全所定的‘男行’‘女行’制度,也就是男女一律分开祝恨,即便是夫妻的,只要违反了这个制度,就叫做‘犯奸淫罪’,处分起来非常严厉,甚至连‘正丞相’这样的大官,也要夫妻一起斩首。所以太平军的大小官员夜里有‘亲兵’贴身伺候,新兵也不得不跟老兵同宿,都是很普遍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有许多官兵就是因为对这件事情不满才逃离太平军甚至投敌的。直到咸丰五年,洪秀全实在无法坚持了,才颁布了‘婚配令’,凡是十五岁至五十岁的未婚男女,同意又‘媒官’择配,实际上就是给当官的分女人,官儿越大的,分到的女人越多越漂亮。不过仍规定夫妻一个月里只有规定的两夜可以同宿,平时仍要男女分开住。
    “太平军纪律严明,一切缴获都要上交‘圣库’,除大官外,士兵军佐发现身上藏银超过五两的,一律杀头。实际上,士兵有钱也没处用,因为每打下一处地方,第一件事情是‘除妖’,凡是清朝的官员、满族的百姓、尼僧道士、乡绅商人、秀才学士,都是‘妖人’,不是杀头,就是抓去充贱役,所以在太平天国治下,头几年根本就没有店铺,拿着钱到哪里买东西去?直到咸丰五年春,方才允许小商贩在南京城外摆摊售货。但仍严厉禁止出售烟酒。
    “那天晚上,我们从这些可笑的事儿谈起,一直谈到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以后的种种弊端和致命的症结。金田村起义之前,关于洪秀全的这些笑话,凡是广西来的‘老兄弟’,当然都是知道的。后来参加的‘新兄弟’,即便不是尽人皆知,至少也是有所耳闻的。但是对于定都以后各王府里面和各王府之间的事情,在前线作战的弟兄们,就不见得都知道了。比如说吧:关于定都南京,本来就是错误的决策。明眼人都知道,造反大业,应该一鼓作气,打到北京去,轰走满鞑子,才可以建立自己的朝廷。但是洪秀全急于要做皇帝早享福,连半壁江山都还没有打下来,南京城还在清军的江南大营控制之下,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要先建都。建都以后又不肯把主力用来攻打北京,只派三万人‘北征’,实际上是深入腹地,孤军作战,处境相当困难,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再说,作为‘京城’,首先应该有老百姓,当时南京原有八十万人口,太平军一进城,逃的逃,杀的杀,轰的轰,到后来南京城被湘军攻破的时候,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历朝历代,不管是谁造反,第一要取得民心,第二要有能人辅佐。洪秀全第一不要老百姓,第二不要读书人,凡是比他聪明能干的,都斥之为‘妖’。对所有古书,读者斩,藏者斩,卖者斩,买者斩。抄出来的古书字画,不是烧掉,就是扔进茅房。他只知道自己享福,把明故宫拆了拿去建他的天王府。天王府是用原来的两江总督府改建的,建成以后,比北京的紫禁城还大一倍多,外面叫太阳城,里面叫金龙城。金龙殿一共九进,雕梁画栋,精雕细刻,金碧辉煌,十分气派。全国各地搜刮来的金银,都集中在这里,金银器皿堆积如山,不但他的‘龙座御椅’是用黄金和珍宝造的,就连他用的浴盆、马桶和夜壶,也都是用黄金做成的。到了湘军攻破南京,单是从天王府内搜出来的金银珍宝,就价值几千万两银子。为了避免追查,天王府其实是湘军放火烧了的。天王府内城有八十八个后妃,有一千多个‘女官’,外城还有一千多个‘男官’,专门伺候他一个人。他沉湎酒色,声色犬马,吃喝玩乐,不问朝政,传说每月初一十五的例行朝拜,他也懒得出来,用一个木头人放在龙座上让大家参拜,虚应故事而已,所有大小事务都推给杨秀清去办,他每天只泡在女人堆里花天酒地尽情享福。古往今来昏君不少,但是造反还没有成功就当了昏君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了。
    “单是当昏君,还不一定会葬送太平天国,更糟的是洪秀全不止一次搞窝里斗。太平军内部的派系争斗是十分激烈的。不单单在首领之间有,士兵之间也有。太平军在广西金田村起义的时候,人数不过两万,占地不过几县,财力十分有限。这样一支小小的义军,一两年之内为什么就能够扩展到几十万人马,占地好几个省呢?除了官绅压榨、老百姓日子难过、人心思变这几条之外,主要原因在于将士一心,同甘共苦,将领能够身先士卒,士卒能够奋不顾身,想到的只是快些把满清皇帝赶跑,建立一个替老百姓说话作主的朝廷,好让子孙后代都过上太平日子。可是有一些人,看见人马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他们的私心也就越来越重,给自己盘算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多。太平军打到南京的时候,十之二三的两广人称为老兄弟或老军,其余十之七八的两湖人称为新兄弟或新军。老兄弟成了天王的嫡系亲信,他们居功自傲,无功受禄,有了过错也不依法惩处,而很多两湖、三江人立下了战功,地位总是上不去,难免怨恨不平。就是在老兄弟内部,以‘九千岁’东王杨秀请为首的广西派掌握军政实权,每每也排斥以洪秀全为首的广东派。例如智勇兼备的罗大纲,就曾经对人说:‘我跟秦日纲、胡以晃一同起兵,功劳也不相上下,他们两个只因为是广西人,都封了王了,我只因为是广东人,连一个侯都不封,天下事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公平的了。难道天王就忘了他自己也是广东人吗?’杨秀清听到了这话,说他有二心,更不敢重用他了。就连洪秀全的内第赖文光,也受到杨秀清的猜忌,只授他一个文职,不叫他参与军机。太平天国失败之后,他成了捻军的首领,在北方跟清军周旋多年,以多谋善战闻名。可见他不是不会带兵,而是得不到重用。这种大派里套小派的局面,必然造成互相排挤、互相倾轧、自相残杀、涣散人心的结果。
    “咸丰六年秋天,广东派的洪秀全联络了广西派里的小派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在清抄东王府的时候,一次就杀了两万多人,韦昌辉以功臣自居,趁机夺得了杨秀清所掌握的大权,要挟洪秀全。石达开回京来指责韦昌辉,韦昌辉竟连石达开也要杀,弄得石达开不得不在半夜里逃走。韦昌辉一面叫人追赶,一面叫人杀了石达开一家。石达开逃出去以后,带领大军杀回南京‘靖难’,洪秀全怕自己的地位动摇,不得已,又联络了杨秀清的余党反过来杀死韦昌辉,把韦昌辉的脑袋送到安徽给石达开,把韦昌辉的肉一块块挂在各街道路口,旁边还挂着告示,写着‘北奸肉,只准看,不准取’。天下还没有打下来,就红了眼睛争权夺利,大伤自己的元气。后来将领中有不少人降于清朝,成了湘军、淮军里残杀太平军的悍将。除了这些人骨头不硬、没有气节之外,由于派系门户之见,怕遭杀身之祸,也是促使他们投敌的原因之一。他们中间有的人为了报私仇,杀起太平军来比清兵还要凶残。
    “这些自相残杀的内幕,我们住在天京的人多少知道一些,在前线作战杀敌的将士们,好多人并不清楚。正觉到天京来以后,听到了一些在外地听不到的真实消息,气得他好半响没说出话来。事实上,经过几次自相残杀之后,洪秀全不单没有想到这样下去会葬送整个太平天国,应该设法扭转这种局面,从自身做起,实现起义初年向全体将士和百姓许下的宏誓大愿,反而变本加厉,对洪姓之外的所有部将都不敢相信了。同治二年,洪秀全改政,唯恐带兵的部将夺他的天下,下令内外大小军营将相一律称天朝、天军、天民、天官、天将、天兵,谁敢妄称我队、我兵的,就说谁有奸心,竟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就在天京被围、十分吃紧的年月里,洪秀全一方面令忠王李秀成防守京城,一方面又封了许多无功无能的洪姓族人为王,巡查城门关隘,牵制、监督李秀成。今天清早,我在路上就跟月娥说过:自打有皇上那一天起始,天下人就分为两种,一种是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的人上人,有皇上替他们当戳杆儿;一种是让别人压在身下受苦受罪的人下人,他们没有戳杆儿,对这种不公平,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儿。几千年来,人下人也有翻过身来的时候。不过这些翻过身来的人下人,不是觉得人分两类不公平不合理,而是眼红那些骑在别人头上的人上人有福气。他们要造反,就是要想翻过身来,也骑在别人的头上,享那种人上人的福。洪秀全在带领穷哥儿们举旗起义的时候,倒是想到过人下人的悲惨和痛苦的。可是一旦他身登大宝,成了人上人,就只想到他自己,只想到他的一家一族:千千万万还在陷阱里挣扎的受苦人,他忘了;他自己答应过的诺言,也忘记了。穷人造反,结果大都只是用自己的白骨造成新的宫殿,去供新的皇上来压在自己身上作威作福。什么时候有了不惦着当皇上的好领头人,带着千千万万穷哥儿们去造皇上和那些人上人的反,这个世道,也许会变变样子了吧?
    “话说远了,还是回过头来说正觉吧。他到天京来,正赶上洪秀全颁布《钦定士阶条例》,规定了勋爵世袭的制度,把起义之初的平等宗旨一下子扔进了东洋大海,完全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了。洪秀全自从到了天京,就大兴土木,建筑王宫,他坐在王宫里,想的只是怎样才能让他的子孙万代永世当太平天王。他为自己以及其他的人上人制定了许多礼法,规定应该享有的特权和身份。除了规定勋爵世袭之外,在他所颇布的《太平礼制》里,还特地为新权贵们制定了高人一等的称谓,《钦定敬避字样》里还规定:上、帝、耶、稣、洪、秀、全、爷、火等很多字必须敬避;不小心用上了,不独奏章禀帖概不收阅,弄得不好还要办一个‘故违’的罪名。在天京,凡是当官的都坐轿,天王洪秀全,有轿夫六十四人,东王杨秀清有轿夫四十人,连只管二十五个人的兵头将尾‘两司马’,也有四名轿夫。更可笑的是大官出行的执事仪仗,比满清官员还要多。东王出行的一副‘銮仪’,就有一千好几百人,大白天的打着开路灯笼,活像乡村里的迎神赛会。所有这些,乍从战场上到天京来的正觉,是想不到也也看不惯的。前方将士的清苦生活,比起天京这些大小官员的摆谱儿比阔来,简直是两个世界。从这些大小事例,他看到了洪秀全的忘本变质,看到了天朝面临覆灭的危险。
    “他跟我说:如今的世界,发展变化是很快的,特别是西欧外国。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如今不如西洋的一个小国强大了?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因循守旧,不肯接受新东西。洪秀全建立的拜上帝会,实际上是把洋迷信加上中国最落后、最愚蠢、最野蛮的东西混合而成的一个不中不西不洋不土的邪教,宣扬的不是自由、平等、博爱,而是封建迷信、君权神权。他扫荡了中国几千年的固有道德和文化,废除了学宫和书院,却不去兴办学堂,培育自己的士子,却搞什么新科举,取什么女状元,无非是显示他皇权的威风,要知书识字的人借此表示归顺。他痛惜驰骋疆场十几年、死伤将士几十万换来的半壁江山,不单不能山河一统,反而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太平天国起事之初,反对满清皇朝的压迫统治,提倡平等,是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如果照这样做法,天王洪秀全岂不是比满清皇帝更坏、老百姓的日子岂不是比在满清统治下更苦了么?这样做法,已经不是换汤不换药的问题,而是前门赶走了狼,后门来了虎,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了。就在他离开天京的头几天,他几乎忧愤成疾,如痴如狂,在我的住处摇头叹息,顿足长吁。对于身居高位、私心极重的天王,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把他从昏睡中唤醒。
    “正觉在离开天京的前一天晚上,冷静下来了。他通宵不眠,用了整整一夜的工夫,写了一篇长达万言的说帖,第二天一早亲自送交天王府,这才上马扬鞭,离开了天京。他也知道一个人的私心欲念不是一篇剀切的说帖、几句诚恳的言词所能打消得了的。那时候,侍王李世贤已经打到了金华,不到三天,从天京传来了把正觉就地处决的密令。幸亏掌管机密的卤簿平时很佩服他的为人,悄悄儿地把消息透露给我哥。等到侍王遵命派人去逮他的时候,正觉早已经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太平军在金华只住了九个月,就退到江西、福建一带去了。我接到我哥最后的一封书子,还提到正觉潜踪在逃,下落不明。没想到事隔十几年,又将在这里跟他相遇,这真叫‘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有如在梦中’啊!照你们刚才所说,他的模样儿还没有多大变样儿呢!”
    听了这一段激动人心的叙述,在场的人不单知道了正觉老和尚的来历,多少还知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对吴石宕人来说,要不是林国栋牵走了大黄牯,从而引出一场人命官司,逼得吴石宕人有家归不得,这些大小石匠,谁会跑到这畲民聚居的深山冷岙里来呢?如今上了山,马上就要与官兵开战,看起来,主意是拿定了的。但若问他们今后打算怎么办,意见就不完全统一,至于这个不公平的天下最后应该怎样改一改才能公平,更没有也不可能想到。一者因为那还是遥远的将来的事儿,二者有几千年的老规矩,凡是造反,总不外乎成者为王败者贼,真要能把“当今皇上”赶跑了,另立一个头头儿当皇上,事情也就完了。照他们想,任何一个穷人打定天下,当了皇上,总应该向着穷人说话办事,拿出点儿颜色来给官绅豪富们看看才是。没有想到,一刀一枪的事情,居然也如此复杂。穷人当了皇上,十个就有五双是忘了本变了种,倒过来依旧是欺压百姓的。“只有不眼红皇上、不惦着当皇上的好领头人,由他带着千万穷哥儿们去造皇上和一切人上人的反,这个世道才会变变样子”,说得多么好多么透彻呀!可是上哪儿去找这个既有本事又没私心的好领头人呢?
    大伙儿都在切切私议着。他们弄懂了一些道理,但是还有许多事情和道理没有想通。月娥忽然想到:这个正觉老和尚,既有本事,又没私心,为什么不请他来做这个带头人呢?她问刘保义:
    “刘叔叔,听我干爹说,正觉老师父的武功和学识都在我干爹之上,用不着说,本事一定是大得很的了;刚才听刘叔叔说,他看见洪秀全忘了本,舍出命去上说帖给洪秀全提个醒儿,还会有私心呜?这样的人,准不会眼红皇上,也不会惦着当皇上的。您去把他请来,咱们就让他来当领头人,不是很好吗?”
    月娥的主意,马上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就连把出路寄托在白太尊身上的人,想起在得到赦免之前还要跟金太爷和林炳周旋厮杀,也盼着有一位能人上山来给大伙儿开导领头。刘保义见大伙儿都十分拥戴正觉师父,笑了笑说:
    “大伙儿想的倒是不错,怕只怕他未必就肯上山来哩!既然是大伙儿都有这个意思,做我的两条腿不着,三月初三那天,我亲自到黄龙寺去会他一会,哪怕是磨破了嘴皮子呢,拉也要把他拉上山来入伙儿。山上有了这样一个从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能人,县里那二三百人的区区小数,还能看在他眼里吗?尽管我跟他也只是见过几面,不过对他的为人,多少还知道一些。就是在太平军里,他也只挂一个参军的空名,不抓实权,还照旧剃他的和尚头,连发辫都不蓄。可见他是看破了红尘,跳出了名利圈之外的了。要说请他来领头,他必然不肯。不要紧,只要他肯上山来,我就有办法把担子一点儿一点儿加到他的肩膀上去,叫他想推也推不掉!”
    今天刘保义的上山,给全山寨的人心里燃起了一把火。他不单叫大家有了打败官兵的信心和决心,还给大家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把胜利的前景推到了大伙儿的眼前来了。
    要是正觉老师父再上山来,山寨里的面貌更会焕然一新,这支小小的造反人马,就会所向无敌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