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不久,就是县试。
七八个十一二三岁的孩子在先生的带领下到县城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之类的,然后找一个保人——一般是先生保结,之后就是参加经义和明法两场考试,一天一场,然后回家等待通知。
书院里的孩子除了年纪太小的,几乎都去了。毕竟,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县试就是一个人生的分界线。通常县试过后,书院里会离开一批人。那些年纪不足以参加下一次科考的,估摸着不能通过县试的,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书院去寻找自己的活路,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而在离开前,这些孩子,都还想碰碰最后的运气。
二狗子在参加完县试后就回家了。他平素读书并不突出,自觉县试十有八九过不了,所以干脆直接从书院里退出来,还能帮帮家里,毕竟,他家就根生一个壮劳力,就算根生再能干也有顾不到的时候。而现在正是农忙时节,他回家多少能减轻一下家里人的负担。而且,他毕竟十三岁了,再过不久就要考虑成家立业,承担养家的责任了,所以与其在书院里混日子,不如早早出来,还能趁机学点手艺,以便农闲时也可以找活干。
除了二狗子之外,隔壁村田地主家的幺儿田雨也离开了,不过他却是要去县城他姐夫家,准备进县学。毕竟,进了县学以后就可以直接参加秋试。反正他家里也不缺这几个钱,任他在县学呆多久都成。
因为县试一下子离开了不少学生的缘故,学堂里一下子冷清下来。而随着人数的减少,先生对大家的要求反而提高了,书院里再没有了之前的热闹。
在这样的气氛中,齐达柳隐都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柳隐自不必说,他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扑在读书作文上面。齐达整日和柳隐在一起,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尤其是他深知自己以前完全是个文盲,只是不知怎么踩到狗屎得了这么一个奇缘才莫名得到了读书的机会与能力,再加上刻在骨子里的对读书的向往,所以更是加倍努力。甚至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他连兔子也不太照顾了。以前母兔一生下小兔子,他就把小兔子与母兔隔开,然后把种兔放入母兔笼中,抓紧时间继续受孕;而现在他任由小兔子和母兔住在一起,就为了少打些草省下时间好看书。
至于地里的活,齐达狠下心杀了几只兔子,外搭上一篮鸡蛋,请了村里的几个成年汉子,帮自己家地收油菜,整田,以及插秧等等,倒也皆大欢喜。至于插秧之后的追肥工作等等,齐达却是没有心力兼顾了。
水秀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平安产下了一个大胖儿子。大毛极是高兴,满院子的只要是沾亲带故的都请了去喝甜酒。而且,为了三朝这天,他特的提前一天到齐达家买了许多鸡蛋,然后煮熟染红。吃甜酒的时候,只要来的人都发一个,乐得村里那群四五岁左右的小孩快找不着北了。
齐达下学后在自己院子里抓了两只正在下蛋的小母鸡,然后强行拉了要在家里看书的柳隐出门,一起去给大毛祝贺。
因着这是大毛的头生子,而且还是成亲这么多年才生的,所以这个洗三朝很是有些隆重。齐
一路上,见着许多提着千奇百怪的礼品往大毛家走的人:有提着米的,有拿着菜的,有像齐达一样拎着鸡提着鸭的,有拿自己纺的纱织的土布的,甚至还有扛着木桶箩筐做礼品的,总之,这礼送的格外热闹。
进了大毛家的院子,捆好的两只小母鸡交给帮忙收礼品的乡亲,收礼的乡亲立刻每人手里塞上一个鸡蛋。齐达与柳隐都是不怎么吃蛋的,于是转手就送给了齐又,小家伙抱着三颗红鸡蛋,笑得眼睛都弯了。
站在走廊上喝了大毛特意端过来的甜酒,齐达抱着想要看小弟弟的齐又在水秀的房门口看了一下。水秀房里挤满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妇女,一个个或者乐呵呵的逗弄了刚刚出生的小婴儿,或者跟水秀描述当初她们坐月子时候的禁忌等等,跟水秀传授经验。齐达站在房门口,根本看不进去,齐达又不愿进去和一堆女人挤,只得给小家伙许下若干好处才哄得小家伙愿意离开。
齐达心系家里的活计,柳隐也急着回去看书,两人找到了正忙着招呼客人的大毛,跟他说了一声,就要回家。
大毛也是知道他家里情况的,留了几句,见留不住也就算了,只是回到灶房盛了一大碗做好的菜,让他带回家去吃。
菜是炒好了的准备待会儿酒席上用的,这样的菜一般都不会差,而且大毛还特的在里面盛了一些羊肉——为了这个姗姗来迟的儿子,大毛可没少下功夫:早在正月完的时候,他就花了大价钱在山外,买了两头羊子牵回来喂着,就等着三朝这天杀来待客。
齐达稍稍客气了两句,被大毛硬是将菜塞进手里,只得收下了。出院子的时候,见着了来娣和她的那位夫婿,双反打了个招呼,看着田小木匠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想来过不久就又有甜酒喝了。
二狗子跟在他姐姐姐夫后面,肩上还帮忙扛着一袋面,却是来娣回娘家来吃酒,顺便沾点喜气——因为水秀生了个大胖小子。
二狗子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在家,听说是去了他姐夫家学木工。齐达问了,果然如此。难怪他会跟着姐姐姐夫们一起来。
略略说了几句话,齐达就抱着齐又走开了,毕竟人来人往的,他也不好久站在路上挡人。临走前,齐又看着二狗子有些青白的脸色,很好心的让出了手中的一个红蛋,那忍痛割肉的表情逗得旁边的大人笑不可抑。
辞别了二狗子,齐达抱着齐又与柳隐匆匆回了家。
今天散学的时候,先生布置了一篇经论,要求明天交给他。而在这之前,齐达得先想办法喂饱家里的一干嘴巴。
先要打草。还好现在是四月暮春时候,新长出来的青草到处都是,不必像前几个月那样得上山才能打到足够的草。齐达只是在自己屋边转了一圈,就打了满满一篓。
回到家里,放下背篓,齐达先去灶屋看了一下。
柳隐蹲在灶门口,一边看书一边往灶眼里送柴。灶上的饭都已经糊了,可他还在不断地往灶眼里送柴。
齐达无可奈何的请走了这尊大神,自己赶紧退火,顺便给他找了个活计——上后山放竹管引水。
水缸里开始哗啦哗啦的来水了,齐达一边看顾灶上锅里,一边打扫家里地面,顺便看着水缸里的水。
没多久,水缸快满了,齐达冲着后山大声喊了一声,“好了,水满了!”然后,就看着竹管里的水流慢慢变细,然后慢慢的没有了。
又过了许久,柳隐握着书从后山慢慢下来,家里养的鸡开始回笼了,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现在不是看书的时候了。
几个人凑在一起就着从大毛那带来的菜吃了晚饭,给小家伙洗脸洗脚后,齐达把小家伙哄上床,然后和柳隐开始在枞膏的光亮下开始一个写经论,一个看书。
说实话,齐达本人虽然以前是个文盲,可是他接收的这个身体却实在资质不错,原本就有一定的墨水,而且还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再加上齐达本人的勤奋,考虑到他现在身体的年纪,齐达一直以来在学业上的表现可以称得上优异。
可是,就是这样的齐达,现在却遭遇了他的瓶颈:作文。
虽然接收了这个身体的资质,可是齐达本性上还是那个六十多岁的没文化偶尔有些小狡猾但本质上却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虽然由于奇缘而获得了能力,靠着他六十多年的生活阅历,可是读懂那些弯弯绕绕的文章论述,但也仅止于弄得懂而已。
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文人身份的缘故,齐达写起文章来总是大大咧咧直直白白的,有什么说什么,完全没有文采可言。
倒不是说他笨,直肠子也不是,可是他就是完全没有文人的自觉,作文时从来不懂得避讳或者隐语什么的,也根本不知道要引经据典来增强自己文章的文采,每每看得张先生皱眉不已。
先生也不是没有点拨过,可是相对于柳隐张华的玲珑心思,齐达在某些方面就像是个榆木疙瘩:除非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不然永远也不要指望他能明白你的暗示。
张先生不愿意直言打击自己爱徒,可是也不想自己灵气十足的学生栽倒在作文这里从此断了进身之阶。于是,他一方面给齐达布置更多的作文训练他,另一方面让柳隐出马指点——这方面柳隐可是出了名的玲珑心思。
除了柳隐外,在学堂的时候张华也会偶尔帮点忙,毕竟要论心里头的弯弯道道,张华也不差柳隐半点,只是他性子跳脱,无法定下心来,所以在学习上总也不如柳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俊俊,也是典型的以勤补拙,作文上也不太尽如人意。不过,总算他年纪还小,思维方式还不算太过拘泥,所以境况比起思维方式已经僵化的老男人齐达好些。
齐达也知道自己缺点,每次作文他也都绞尽脑汁的往自己文章里添些看上去比较华丽的词藻或者引用一些经典什么的,以尽量让自己的文章显得有文采些,不过,到目前为止,他所有的努力似乎只引来了反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