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第1章:县里人事变迁引发的空位(1更)
市里专门组织了一个工作检查组,在全市各县进行落实村村通工作的进展情况。君平县的工作早有了准备,没有必要再成立迎检小组,县政府派出一位副县长随同检查组的领导,在各乡进行抽检。
三天的检查,市里给了较高的评价。县委书记胡翔宇、县长张平志等一起到市里对村村通工作进行专题汇报,也得到了市里充分的肯定。
随即而来的变化让市里和县里的人都觉得既是意料之中,又让人感觉到变化太快了些。
市里远副市长谢诚海在跟省里回报率村村通工作之后,回到市里,省里那边就有了动静。省委组织部到市里对谢诚海进行考察,随之在一周之内被提名为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只等经过奄转正。
省委组织部对谢诚海进行考察的同时,也有组织部领导到下面县里对一些领导进行考察,胡翔宇和张平志都是被考察的对象。在大年之前,传闻胡翔宇要给调任市里,至于具体位子说法不一。张平志会在胡翔宇离开之后,往前进一步,成为君平县县委书记。
如今,省里组织部领导下来考察,在工作上没有漏洞,市里领导也有人说话,这传言很快会变为现实。
市里空出一个副市长的位子,胡翔宇有没有机会上位,传言当不得真。只是,张平志上位更现实些。在君平县,张平志上位后,必然会空出一个县长的位子,谁来争到,对杨立志等人说来沾不上边,但对今后的工作开展还是有不少的关系。
一般的人只是将这些传闻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对传言也不尽相信。谁知道这些事是真是假?何况,不论真假,对普通人说来都是一样的。但君平县空出这样一个位子,全牵动了整个乾城市的副处级和市里一些主要领导,位子太少,只要觉得有机会的人都想争一争。对君平县说来,那些个副处级、在市里又有人帮说话的领导们都给牵动了,行动起来。
当然,这些活动虽说频繁,但范围不大,普通人也看不到这些。
君平县除了空这样一个位置之外,正科级、副科级也空出一些位子来。让基层的人心动起来,行政系列的干部,在进步的路上跟水上行船一个道理,不进则退。而每一个层次的位置都会缩小,就以君平县来说,副科级的名额大约将近两百,正科却只有几十个,副处在二十左右,正处级不到十人。这种塔式的结构,让庞大的基层中人在往上行进中,必然要把所有竞争者挤走才能够得到位子。越往上,概率越小,竞争的残酷性也越加显现。
出身一般的人,能够走到厅级几乎就是最高顶点。很多人奋斗几十年,顺利的话,可以到副处,正处级都难以爬到。当然,更多的人,或许连副科级都混不上。
基于这种竞争模式和生存原则,不论哪一级的位子空出一个,都会有激烈的、牵涉到方方面面利益搏杀和平衡。对下层要往上的是搏杀奋争,对上层的人而言则是利益的平衡和瓜分。就像围坐在桌上蛋糕四周,刀者割下一块块分给所有有资格的人。
长沟乡其实也隐含了一个正科级位子,那就是杨立志往前走一步之后,空下来的乡长一职。这个职位对长沟乡的人说来,能够看到的没有几个。工会主席刘明新是其中很有希望的一个,能不能得到这位子,刘明新虽说心里像猫挠一般,但也知道仅仅心急是没有用的,想要得到这个位置,要得到杨立志的认可和推荐,还要在县里找到人来帮忙说话。
刘明新在忙着,下面的副科级自然也看到了机会,对刘明新能不能前进一步,还无法确定,可万一进步了成为乡长,空出来的工会主席位子不就有机会了?
杨新华一直在这种隔空打牛的状态下盘算着,虽知道自己弄到副科级不难了,要是上到副科再得到一个实职的位子才真正地美妙。不是杨新华贪多,按他的资历,跟他同一年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已经有人得到副乡长之类的实职。这一次,他要是能够进这样一步,才算是将之前落后下来的给补上。
在体系里这种带有跨度大进步确实很难得到,只是,这段时间不仅跟杨立志在一起处理工作,也经常陪杨立志到县里见主要领导,按说这种任用的可能性确实存在。问题就在于,长沟乡要空出一个实职副科级位子来才可能达成目标,转调其他乡或县城行局,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杨新华心里虽急迫,却能够坦然以待,经过磨砺之后,清楚目前的状况下,唯有自己稳住把握好自己,将眼前的工作做好,才是最有利的做法。
杨立志肯定不会有问题,他上位后,要组建自己的底班,不用自己说也会给出机会来。
长沟乡还有一个空位子,也引发了不少人行动。
吴平在春节后到县政府办去,乡里就少一个秘书。在乡政府里,秘书是最好锻炼人的位子,也是最容易给提拔的位子。一般都是年轻人来做这事,给领导跑腿,传达领导的意思。也负责接待村里的人,上面检查工作、每年各种检查,秘书都脱不开身的。有了这些经历,自身能力当然给锻炼出来,有机会跟上面领导接触,走上层路线比一般干部便利太多。
吴平走后,张超也离开了。杨立志暂代书记工作,一时间没有精力来处理这事,或者说,他还没有稳坐一把手位子,不便于在人事上说话决策。
何况,也不必过早做这件事。
长沟乡政府的人对这个位子眼馋的人不少,却都不敢乱动,知道杨立志是有自己逐渐的人,对秘书一职,肯定要用他最看好的人。这样一来给选上的范围其实不大,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难轮上。
宁全在一次应酬上听人说起县里人事变迁,知道自己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机会。争往前走到正科,很难找到比在财政局当副局长更好的位子,宁全自然要等。随后说到了下面的人事变化,有人提到长沟乡、谈论到杨立志。宁全一时想到了杨立志成为长沟乡党委书记后,不是要选秘书?
侄子宁路远在大坡村作为村官,原则上说有三年在村里的,但摇手乡镇党委书记拉他一把,作为乡政府的秘书也不算坏了之前的合约。但今后,从乡政府秘书的起点往上走,不论是简历,还是其他方面的锻炼都十分有利,对今后的考试与考核也占很大优势。
其中的好处不用深想,宁全都明白,问题在于要怎么运作。之前,约杨立志吃饭没能坐一坐,如今,杨立志会不会找借口?宁路远能不能到乡政府去锻炼,完全撒于杨立志的一念之间的想法。只是,秘书一职肯定也有其他人会思谋的。必须要眷跟杨立志见面,谈好这件事。
散了应酬,宁全直接打电话到大坡村村部,宁路远住在村部里,倒不怕找不到他。这段时间,县里和乡里的人事变迁,对宁路远说来很远,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金旺身上。见金旺还是跟以前一样,对之前传言他要考公务员的说法,感觉到不真实。跟张金婆娘之间的私情,他不敢再牵涉,怕一旦陷进去深了,倒是难以解开让女人缠住才叫糟糕。张金婆娘也不过来缠他,即使在村里遇上,神态上没有什么表露,连暗示都没有。
正在回想着张金婆娘的事,突然的电话铃声把他吓一跳,在村部里住有一点很烦人的,就是经常会有电话突然打进来,接听后十次有九次都是代村里人接听,然后跑出去喊人来接电话,或者用大喇叭喊叫。有时候在半夜里也会有在外打工的人往家里打电话。
宁路远本不想理会,但他人在村部里不接电话万一让村里人得知,负面影响太大了。帮村里人接电话虽麻烦,也能够积累一些人气。接听电话,才知道是叔叔打来的,心里一紧,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让叔叔在夜里找自己。
“叔叔,是我。”宁路远尽力平静心跳。
“就你一个人吧。”宁全不放心,在村部里说不定会有村里的人,要不宁路远怎么可能停这么久才来接电话?
“一个人呢,发生什么事了吗。”听叔叔这样问,宁路远再忍不住。
“你明天到镇上去,务必找到杨立志汇报你这段时间的工作,记住,态度一定要做好。”宁全知道侄子对自己该怎么汇报不一定有分寸,当下,在电话里提点了半个小时。
宁路远还弄不清叔叔怎么要自己做这事,却一定会按叔叔说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