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时机很重要
到开发区还没下班,两人到楼上见张建国。张建国见龙芳跟在金旺身后,不免多看一眼。虽知道龙芳早上跟金旺一起走,还是有些好奇。龙芳怎么就给金旺争取到了?对龙芳的看法,之前固然是打上毛石的标记,也是顾清他们的利益代言人,张建国已经将信任从她身上取走,但金旺能够信任她,张建国也不会出来干预。
“区长,是不是请赵黎主任一起来?”金旺说。
“哦,好。”张建国说,龙芳没有说话,在办公室给大家弄茶。之前虽在工作上跟张建国疏远,但张建国办公室却也熟悉。张建国见她弄茶没有说什么,打赵黎电话让他上来。赵黎很快上来,见金旺和龙芳两人在办公室,笑着跟金旺招呼,说,“金科长,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算不上好消息。”金旺说,“我和龙科长从市里刚回来,之前,本想去见康达旺集团的邹瑶助理,恰巧郑仪仪老总也在,讨论了康达旺集团近期推进情况,之后说道康达旺集团下一步的发展。龙科长介绍了开发区这边的优势,郑总答应在必要的时候到开发区来考察。”
“答应派人来考察?好。”张建国说,对开发区而言完全是一大步跨跃。之前做工作,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没有确定时间?”赵黎说,也有些激动。康达旺集团二期工程的投建,理论上比一期工程规模要更大,完全将集团的基础打扎实,二期工作运转后,或许有几年来消化这一发展。至于今后是不是还要建立分厂,那得看市场的博弈。按一般规律,老布鞋项目出来后,市场有两三年跟风,康达旺集团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冲击和市场制约,但历经几年的发展后,消费市场会渐渐趋于平静,对各自份额的瓜分也会暂时稳定下来。这个过程,对任何一家研发老布鞋公司说来都是一个极为残酷的搏杀过程,对康达旺集团而言,是占据一定的优势,有先机。但却不能盲目再扩张了。
所以,第二期工程的投建从某种程度上说,时间也非常紧,要跟住这个节拍,才真正发挥出作用来。
“按预计时间不会拖久,可以肯定会在老年要开始谈。”如今已经入秋,离大年只有这么些日子。康达旺集团试产结束,完全将产能释放出来,在市场的反馈也早该有了,下一步的规划,策划部门自然会有全面的评估与方案。金旺知道,集团那边对这些工作早开始做了,虽说长沟镇厂区还在试产,但产能已经完全释放出来。
手工作占主导的生产,产能的释放完全是看员工的情况,对乡间婆娘们而言,只要有钱拿,干活的苦与累她们的忍耐度远超年轻人。厂区目前还不提倡加班,要这些人保持着那种叫为旺盛的劲头,才说厂家长期工作的做法。
目前,产能基本到最大了,要再提高产能,唯有延长工作时间。郑仪仪等人都不提倡这一点,反而是员工在厂里几次提出过要加班。在外面打工,加班提高收入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些婆娘虽没有到外面打工,却也听人说过外面打工的情况,这些日子在厂里干活上班,也跟在外地打工的人交流,得知外面的做法,相比较她们的收益确实不算高,又有大量的经历和时间没有耗费掉,上班加班是完全可实施的做法。
只是,厂方却不支持加班,让婆娘们真没了脾气。
肖氏就跟金旺提过几回,要他跟厂方说这个事,金旺反劝肖氏,肖氏说过村里那些人都想不通这点,唯有在上班时间,将手里活计做好做块,才是提高自己收入的途径。
“如此一来,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赵黎说。
“是啊,开发区这边虽说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但要说左右多细致,对方考察能不能通过、能不能给看好,差距有多少,心里没有底啊。”张建国说,说道具体情况,开发区这边不尽人意的地方确实多,这也是开发区一直以来少有接触过招商引资,让这边的工作都没有一个直接的参照。“金科长,这一点,你要来做全面评估。先看看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到为,眷进行补救,提前做准备。”
“我也说不准,得一起讨论。开发区这边跟君平县长沟镇的情况不同,长沟镇最有利的优势就在于人力资源,当初康达旺集团项目最缺少的就是这一方面,我们是占据人和啊。”金旺说,她也不可能将工作都往自己背上放,要不然不说别人,只怕赵黎心里都会有想法。“我先提出几个方面,讨论讨论,在对方考察之前要做好应对准备的。”
“好,我来记一记。”张建国说。
“区长,还是我来记吧。”龙芳说。张建国也不推,将记录本给龙芳拿去。
“康达旺集团目前所要的基本条件是必须的,一是用地问题,这一点早有规划。用地整平、电、水、通讯、通路等,还有哪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是必须要准备到位的。即便康达旺集团不看中,我们做这些工作也会让其他商家看到我们的努力,说不定会引来这些商家。细节上,也要考虑到,比如考虑到用水量,那么主管道该有多大,用水量是不是能够满足对方,电路也是一样。工业耗电跟我们设备投入是不是能够满足对方的需要。道路建设,主要要考虑到今后在建设过程和今后运作后的交通运输,有些工作是分段的,那在准备材料上要特别标明,当然,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也不能忘记。”
“记了?”张建国查话,看着龙芳,龙芳点头表示,“金科长提出的这些,之前都是我们疏忽的工作,我在这里说一点,今后在布置工作和讨论工作上,更要将这些可行的细则考虑到位,要有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路。”
赵黎等人自然点头赞成,这些人都是肯做实际工作的人,思路不难跟上,也容易给认同。
思路打开后,举一反三自然顺利,也容易理解。
“如今,开发区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我们是不是找准都没有关系,只要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将各科室要做到工作推动开展,即使有困难也有足够的时间克服。”金旺说,心里也明白,开发区目前这种状况下,要做大量的工作确实还不适应,但等有了开始之后,人们的一些观念会因大环境而改变,工作态度也会因此而变。
“办公室那边的事,金科长、龙科长多费心,其他科室的工作我来推动。金科长,康达旺集团郑总的意思,是不是要跟市里汇报汇报?”张建国说。考察开发区之前,这边有不少的工作要推动,市里要是有更强的支持力度,会在具体工作中有好效果。
“我觉得先汇报好。”赵黎说,比如金旺之前提到的水、电、路、通讯等牵涉到其他单位,而开发区征地也有一些给附近村民再次翻种,同样要政府的干部来做一定的工作。甚至有些地段补偿还没有完全到位,这边开始有动作,得预防群众有什么阻挠。跟市里汇报后,这些工作有市领导发话,效果比开发区的人说自然要强很多。
“那就这样觉得,下午到市里汇报,我跟金旺去吧,你们在家里将必要的准备工作先做起来。”张建国说。
直接往市里去,张建国和金旺敢在午饭时跟领导见面,这样谈工作便利些,气氛也好得多。左见远本来有安排,接到张建国的电话将那边推了,跟张建国过来汇合。
金旺跟左见远也熟悉,也一起吃过饭。这时见面,左见远更关心开发区那边的工作进展。张建国和赵黎在开发区没有给之前的破事打击到,是左见远乐于见到的。而金旺才到开发区不到一周,他们就过来汇报工作,虽说没有太多期待,心情确实很好。唯有开发区的工作推动起来,左见远在市政府里才不会给人遗忘,也不会给石湘文等人踩在底层。
听金旺说到郑仪仪答应到开发区考察,虽说对左见远的层次而言不算什么事,却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至少开发区那边的准备工作要真正行动起来。他的思路跟赵黎等人自然不同,站在那种高度很容易找到事情的本真。
金旺说了些他的想法,张建国也说了开发区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其他单位的工作,要请领导帮忙协调和督促。左见远一口应承下来,要张建国等人将开发区的工作做好,而金旺要更多跟康达旺集团那边联系,有任何新情况都不能错过。
将总体工作布置后,再讨论细则自然顺利。到下午上班前,左见远见讨论得差不多,要张建国和金旺先回开发区,要求那边的组织工作和干部思想动员工作要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