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章:约 饭
    第42章:约饭
    张建国先前在开会是将开发区的工作谈过一次,这时,不过是补充一些,让工作更细致,可作性也更强。特别是说到开发区干部队伍的整顿,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张建国还是透露出一些担忧。虽说目前市里的情况跟以前不能完全对等地进行比较,但那种拖沓、散漫的风气不是一年、两年养成的,已经成为积习毒瘤,更何况有顾清等三个副主任为头的,事情不做,风凉话、讽刺言语一句比一句透骨。单单是传达市里会议精神,不见得会让他们感觉到有压力。
    张建国隐晦地说道这些问题,但不会直接点明,毕竟,传达市里精神之后,这些人会有怎么样的反响还只是预计,不见得是真。另一方面,对周边环境的问题也提出来,开发区的治安目前不差,主要是利益不多,再说开发区的人流量也不大。
    新引进的几家小厂如今进展不一,有的还在筹划,有的已经生产运作,但工人都不多厂子对自己的员工多用封闭式管理,只要周边的小泼皮不仅开发区闹事,对治安环境没有多少压力。但上次村民到开发区闹征地款的事,却不是小事。这算不上治安问题,但对招商引资的冲击力更大,只是,张建国也不好直接说出这事,市里领导对征地款都隐而不谈,这时候张建国也不好提出来。
    有些问题说破了反而不利于解决消化,张建国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轮到金旺发言,金旺没有多说,只是表示自己工作上经验欠缺,有这样的好机会跟前辈们学习,一定会全力抓住这一的机会提高自己。对康达旺集团之间的往来,说得很浅,表示当初在君平县时,跟对方吃过几次饭,年轻好学好问,总算没有让对方有恶感。仅此而已。
    谢诚海没有表露出什么来,会议结束已经到中午了,市委自然给他们安排饭。午饭安排得简单,谢诚海和左见远两人也陪着他们人一起吃饭,也是要让这个小团体有更好一些凝聚力。吃饭时,金旺跟谢诚海说来几句话,谢诚海也流露出对他的关心。让金旺进这个小组来,不是谢诚海特殊照顾,跟康达旺集团那边,确实只有金旺最熟悉,也最便于开展工作。
    谢诚海问起他跟康达旺集团那边是不是有联系,金旺说,“谢市长,到开发区后主要精力都放在熟悉这边情况,之后又给征地款的事纠缠几天,跟那边的联系主要是在电话里。我想,这两天到君平县长沟镇走一趟,看看那边的情况。”在大家面前,金旺没有称谢诚海为叔叔。
    “也好,你去长沟镇厂子看情况,我让雷韬跟你一起过去吧。”谢诚海说。
    “好的,那我先联系对方。”
    “雷韬这两天也做点准备,面对面介绍情况效果肯定要好些。”谢诚海转而对雷韬说,雷韬自然应了,跟金旺笑了笑。
    吃饭后也就各自去做自己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有一摊子。特别的张建国在开发区这边的工作更多,也更具体,不少工作都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落实。基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之前张建国也提到了一些困难,谢诚海跟刘金才讨论过,要刘金才跟张建国、金旺一起到开发区将市里的精神传达到位,对工作纪律也进行申明清楚,免得贻误工作的推进。处理人事其次,主要是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对市里留椎达旺集团项目造成后果,那就太严重了。
    康达旺集团虽有将项目二期工程留在开发区的意思,但也要看市里的准备情况,不能让认为因素影响到康达旺集团下一步的扩张。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对康达旺集团说来影响也太大了。市场的竞争与开拓,不会带等,激烈的竞争中唯有抢占了先机,才会将集团扩张,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
    谢诚海知道这些内情,金旺也知道。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步调不能一致时,演变出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谢诚海站出来推动这一工作,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从省里的大局说来,有康达旺集团这种优势资源的集团不多,省里也会尽最大能力将康达旺集团推到那种层次,才会使得全省的总体经济往前迈出一大步。在更高层次的政治斗争中,获取相应的利益。
    金旺确实看不到这些,但谢诚海叔叔直接参与这工作,让他也有压力了。
    刘金才直接跟张建国、金旺出来,见到赵黎和龙芳,分两台车走。赵黎先汇报了在开发区那边的工作情况,已经让家里通知了所有人来开会,包括顾清等人都进行了电话通知。普通职工干部,也都落实了通知情况。
    张建国确实有些担心在下午的会议有不少人缺席,虽说处理人的事情有市里刘金才或纪委的人来做,但也会对他在开发区的威信受到冲击。听赵黎这样说,还是说了句,一定要落实到位,任何人不得缺席。
    刘金才跟张建国同车,金旺、赵黎和龙芳在另一车。上车后,赵黎和龙芳就在不停地拨打电话,自然是要各科室将下午的会议落实到位。金旺听两人在忙,心里也是感叹,办公室的干部管理情况要等一两个月后才可能有较激烈的冲突,如今,市里这样念一通紧箍咒,对他们说来确实有不小帮助。
    车到开发区,张建国还要在会议前进行准备,将今天市委的碰头会主要精神整理出来。赵黎也忙,反而是金旺轻松一些,回到自己办公室,准备跟邹瑶说说电话,却见刘金才推门进来。金旺忙站起来迎上去,说,“刘秘书长,中午是不是躺躺?这边也有地方。”
    “金科长不忙吧?中午有休息的习惯?”刘金才说。
    “不忙,中午没什么习惯,平时也是看看新闻、上上网。”金旺笑着说,“可不比老革命们,多年的辛苦工作,午休成为一种习惯。”
    “那就好。”刘金才笑眯眯地显得很和气,之前,跟刘金才没有什么交集,也不知道他做事的习性。金旺忙请他坐下,泡茶端来。刘金才也泰然以对,笑着看金旺做这些,坐下来后。才说,“金科长年少有为,在招商引资工作领域目前名副其实的领头羊、市里的专家级人才,这一次,我们都要沾你的光啊。”
    “秘书长这样说我哪敢当呢,工作上我还算不上入门,要秘书长平时多手把手地教,不知秘书长肯不肯收我这样的徒弟。”金旺知道自己在市里留下的名声不会好,但刘金才到自己办公室来说这样一番话,也是有用意的,至少表明了他的态度。
    杨金保推举自己,刘金才有这样的姿态,进一步说明市委对引进康达旺集团的态度。金旺当然会表明自己的低姿态,能够让刘金才对自己认可,今后在市里日子会好过些。石湘文表面上获悉不会直接冲自己来,但暗地会做什么谁说得清?有市委的领导帮说话,也会让一些人在针对自己是多思量一下。
    “看看看,我今天来说带着诚意请教的。对招商引资工作、跟康达旺集团这种大商家做工作我算是门外汉,金科长没有必要一句话将门先封堵了吧。”
    “秘书长,工作上的事自然是完完整整地跟您汇报,做具体的工作或许我有一点长处,但工作方法、工作上的大局观这些没有捷径可走的,还要请秘书长多指教啊。”
    “你啊,年轻人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一套?”刘金才说,“我最羡慕的还是之前你那种勇气啊,不过,经一事,成熟一分,也是正常。”刘金才虽没有点明金旺之前做什么事,两人心里也是有数的。既然说到这话,金旺也知道刘金才的立场。
    笑呵呵地说,“秘书长,我不过是一个愣头青,哪敢受您褒奖。”
    刘金才四十几岁,从脸相上看不出年纪,也显示出刘金才是一个心思深沉、不轻易露出想法的人,说,“赤子之心,很多人都想有,却都给现实掩盖了。不说这些,今天来就想用中午听听你对这次工作的全面看法。”
    “秘书长客气了,我向秘书长汇报自己的想法吧。”话说到这一地步,金旺也不会再做什么保留。当然,说不保留也是不可能的,不能说的信息自然不会说出来。
    主要侧重在对康达旺集团项目目前状况的分析,这些分析表明康达旺集团也是在发展的关键环节,因而,开发区这边的工作要加速,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康达旺集团规划时有更多的时间,从而展示出市里这边的优势。
    金旺说,刘金才一直在听,偶尔提出一个问题来。将讨论的节奏变动一些,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直到龙芳在外面敲门,金旺才知道那边的会场已经准备差不多。
    刘金才站起来,说,“说金科长是专家级人才,那真是名副其实。今天受益匪浅,这样吧,晚上一起吃饭我们继续中午的话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