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节
    让宝珠说,自家大哥比胤禟靠谱多了,胤禟是装着一手好逼,独处时又是另一副鸟样,宝珠老担心他将儿子们教成色胚。不过这些担心她也就只能揣心里想想,没那脸往外说。
    因为有郭罗妈妈陪,阿寿也不吵着去找毛头,至于索绰罗氏,逗了会儿外孙子又想起来意,提醒宝珠多多注意,她不担心闺女动歪心思,只怕钻了别人的套儿,被搅和进夺嫡之争。
    弘晔的出生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平衡,胤褆一派许多人都等不住了,他们积极谋划起来。京中兵力是两派争夺的关键,身为九门提督,马武近来总接到各种帖子,有登门拜访的,有请他吃酒的,他是没兄弟那么机灵,在大事上很拎得清,富察家难有破绽,就有人把心思动到九贝勒府。
    胤禟比谁都狡猾,想拉他站队难有可能,几番算计不成,就有人泼出一瓢脏水,浇在宝珠身上。
    宝珠很喜欢弘晔,去看了她几回,这就是他们盖棺定论的依据,皇上年初一斥责大阿哥结党营私,太子这更过分,不该一视同仁?
    外头传言太子通过“福晋外交”拉拢了胤禟,眼下已经掌控整个京城,马斯喀马齐马武李荣保扛着皇党的旗,实际是太子的人。
    搞出这个事,第一是为了教训富察家,第二是想让太子和大阿哥回到同一条线上,结党营私又不是他们一家,皇子们谁没有呢?
    这事没通过胤褆,是其党羽商议之后干的,按理说没有破绽,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经此一遭皇帝还能对太子放心?还能让富察家手握兵权?
    但是呢,他们算漏了一点,也就是康熙对宝珠的评价。
    她要是真站在胤礽那边,这会儿皇位应该已经换人做了吧。而自己依然还是天下之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那些传言全是恶意中伤,瞎扯淡。
    康熙早就听说了,他也猜到是谁在搞鬼,只是没来得及发作。
    富察家这边多少会有一些担心,让索绰罗氏过来给宝珠提个醒,至少让她知道有这回事,别被人怼个措手不及。
    听索绰罗氏说完,宝珠失笑。
    她掐指一算,去五贝勒府的次数也不少,因为阿寿闹得慌,比去太子妃那头还多些,怎么就没把五哥一道拖下水呢?
    她是真不爱为前朝事操心,想了想,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应对的办法,就只能等胤禟回来同他提一提,看爷怎么想。想到这里,她点点头安抚说:“额娘用不着担心,这事闹不起来,我们爷自有打算。”
    有这句话,索绰罗氏没再追问,又聊起八卦来。
    她提起子嗣,问宝珠是不是在喝避子汤,怎么外孙子都一岁多了,还没怀上第二胎,照理说以胤禟独宠她的程度,早该有好消息了。
    宝珠还真没想过这个,她好一会儿没反应过来。
    瞧她这迷糊样索绰罗氏很心疼胤禟,又说:“连着生是不好,很亏身体,老喝避子汤也不是个事儿,是药都伤身体,喝多了于子嗣有碍。”
    说到这儿她自个儿都笑了,也罢,左右已经有三个嫡子,往后不再怀也不妨事,谁能诟病?
    宝珠已经回过神来,她蹙了蹙眉:“可我没喝过什么药,没怀上许是缘分没来。”
    这样的解释也说得通,索绰罗氏心想或许是老天爷心疼她,不让她接连受罪。谁都没想到胤禟在背后用了多少心思,心疼福晋的是他,功劳全给老天爷抢了。
    因为流言蜚语发酵太快,后来甚至闹到了明面上,两派当朝开撕,康熙盛怒,他十年前就削了明珠,这回又削了纳喇族内好些人,并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又训斥了胤褆一番,说他只是妃嫔所出,名不正言不顺,彻底绝他夺嫡之路,也给其他皇子提了个醒。
    有人喊冤,说不公平,康熙理也不理,直接散朝。
    事实上,如丧考妣的就只有那些站错队的大臣。年初一挨训,胤褆已经死心了,他意识到自己多努力都不及太子,这回被党羽牵连,又挨了一顿喷,他并没有太大反应,只是觉得果真如此,皇阿玛纵使也疼其他儿子,同疼太子的程度真不能比。
    先前总是不服,想搏一把,如今终于可以死心了。
    人的心本来就是偏着长的,就像他自己也更疼嫡子,皇阿玛偏心太子不是错。胤褆跪了个结结实实,谢皇阿玛教导。他准备收收心,就像老九那样,往后做点感兴趣的事。
    第135章 商议
    纵使放下了心中执念, 胤褆照样看胤礽不爽。
    想想过去好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胤礽没半点不适, 要他说……若是某天醒来老大看见他就带上三分笑,温声细语和颜悦色那才吓人,冷言冷语不过常态罢了, 就是羡慕他招皇阿玛疼。
    当然太子也知道皇阿玛偏心自个儿, 程度尤深, 他不觉得有啥问题,看出身, 他和兄弟们原就不同,假使用民间那一套说法,只他是原配嫡子, 其余都是庶子, 如何能放一块儿比较?
    再者说,皇阿玛虽然格外心疼自己, 对旁的儿子也没少关心,尤其早年出生的都排队夭折了,老大是第一个活下来的, 他在皇阿玛心中格外不同。胤礽至今也没搞懂, 怎么后头扎堆出生备受冷落的兄弟都还好好的, 他这个兵权在握三番两次随皇阿玛亲征的反而把心态崩了。
    老大这心理素质要登基为帝迟早让大臣们气死,他脾气上来没准能带崩全朝。
    胤礽赶紧摇了摇头,把这可怕的念头从脑子里甩出去。
    作为储君,他学的内容不同, 大局观和眼界也比兄弟们稍高一些,胤礽曾想过,如果不是自己,还有谁能挑起这付重担。照他说,老大就该去领兵打仗,他压根干不来天天批奏折这种事;老三纯粹是文人做派,编修典籍倒是还行,政治眼光整个差了;老四的行动力在兄弟们之中应是最高的,只要上头交代下去,他没有办不到,毛病不是没有,老四身上有两点非常致命,第一能让他放心的人不多,他凡事都爱亲力亲为,当皇帝更重要不是自己做了什么,是要知人善任,再有他还抠……胤礽假设他坐上那位置,总觉得会出现为了点芝麻绿豆的小事排队砍头的情况。
    关键他干得出来!老四看着可靠,其实格外任性,爱记仇,并且下手贼狠。
    外头都说老四是太子党羽,他俩感情的确深厚,正因为关系好,胤礽最了解莫过于长期作对的老大,其次就是平素闷不吭声但谁也不敢轻看的老四。
    他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就是个狠人。
    但凡皇阿玛还想将王朝延续下去,老四基本就不作考虑了,对老五胤礽的评价挺高,平时看他样样都不是最出挑的,受夸的从不是他,回过神来想想,他样样都挺不错,没有明显短板,心性好性子也沉稳,皇祖母将他养得很好,胤祺比别的兄弟都要世故圆滑。
    胤祺是个备用人选,再往后就有点不成气候了,八、九、十这一票性子都有点一言难尽,更小的还没成年呢,能看出个啥来?
    这么过了一遍,胤礽心里非常酸爽,照这么看,老五竟然是最好的后备人选?
    他活到今天对老五的印象也没多深,最近半年才熟一些,还是因为家有孕妻,总互相交流心得。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胤礽都在暗搓搓观察胤祺,胤祺看起来同往常没什么不同,每日回府之后他都要狠狠松一口气。总觉得被人盯上了,四下回望又没看出谁有问题。
    后来有一次,五、九两兄弟在翊坤宫碰头,胤祺就说他周围不大干净,胤禟还没听明白,问说要不请个喇嘛来看看?
    胤祺白他亲弟一眼:“哪是怕这个?我怕有人算计着走我的门路方便坑你!”
    他把胤禟拽一边就是想给提个醒,胤禟浑不在意,让他多把心思用在毛头身上,或者多关心五嫂也好,别操心这么多。莫说正常人要针对他都不会绕这么大个弯,哪怕全让胤祺说中了,胤禟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有件事没传开,他却是知道的,先前科尔沁格格死在宫里头,她的骨灰送回草原之后,科尔沁王公怒极。他好好地姑娘往京城去了一趟,才多久人就没了?之后弄明白前因后果,他恨意倒是消减了个七七八八,对胤禟不顾情面的拒绝有些耿耿于怀,更多的还是羞耻,深感无颜见人。
    他儿子脑子还清醒些,早就想到没拖住妹子让她进京去一定会有麻烦,现在人没了,唏嘘是有,也觉得颜面扫地,更多的还是松了口气。
    说句凉薄的,丢脸就这一买卖,至少没让她拖累一辈子。
    要是她心里想的那些事真成了,后果更不敢想。
    他俩明事理,做娘的却钻了死胡同,以死相逼非让相公儿子给可怜闺女讨个说法,她不信图门宝音会自缢,说笃定是九贝勒动了手脚,他和他那个不近人情的福晋瞧着都是刻薄相,不是好人。
    科尔沁贝勒满心烦躁,就想回她:知道他们不是良配,您就没阻止妹妹?这会儿来当事后诸葛又有何用?
    到底是生他养他的亲娘,这话没说出口。
    他尽量劝,他娘还是闹起绝食,非逼他们父子拿个主意,要是不给图门宝音讨个公道,她这就随闺女去,她不想活了。
    后来的事比话本子还精彩,他娘当晚嘴上就撩起泡,之后莫名其妙病了,病得不轻,巫医看过也说没法,说她这是要回归长生天的怀抱。
    他娘是心疼闺女,但和闺女比起来,还是自己的命更重要,绝食也不过是做戏而已,听说自己是油尽灯枯之相,她整个崩溃,非闹着请最好的大夫来。
    请谁都不管用,她一天天虚弱下去,却没人能诊出病症,后来她认命了,觉得吾命休矣,想叮嘱一些事,顺便反省了自己,说图门宝音那性子是她惯坏的,悲剧是她造成的,她这就下去给闺女赔不是了。又说当初早该把话给她挑明,不该给任何希望,当朝皇子不是任人算计的,这位九贝勒的额娘可是皇贵妃……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一番倾诉,情况反而有所好转,之后发生的事更是让科尔沁王公并他儿子开了眼,只要她生出打击报复的心思,病情说危险就危险,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好好反省,回头又缓和过来。
    翻来覆去折腾了两旬,哪怕再迟钝都觉察出问题所在,她终于没再提算账的事,请人来给图门宝音做了场法事,让她下辈子投好胎做好人。
    科尔沁王公一开始不相信,他引到自家婆娘不动声色测试过了,真不是谁在搞鬼,就有这么邪门。
    他庆幸自己没昏头,哪怕一开始不明真相,他也没想过硬碰上爱新觉罗家,哪怕从前再怎么疼爱图门宝音,为个姑娘不值得,科尔沁女人死在宫里的还少了?
    倒是科尔沁贝勒,他从前发自内心不太相信神明这一说,这回当真长见识了。
    原来老天爷当真有眼,还闲得慌天天盯着他家。
    京城里,之前有人担心过科尔沁不愿意善了,怕生事端,恐怕没也没料到一场风波以如此滑稽的方式落了幕,康熙耳聪目明,他最先得到消息,后来胤禟也听说了,还说他早就猜到会这样。
    为什么不怕激怒科尔沁?
    为什么有恃无恐?
    因为他有护身符!
    只要福晋站在他身后,胤禟遇上啥事儿都不怂,有种你正面怼我!
    ……
    胤禟拍拍五哥的肩,让他别瞎想,比起谁又在算计他这种无聊的话题,他还有更重要的事。
    首先是围观大阿哥党内讧,众官员加班加点拆伙。
    其次这都开春了,再有段时间又到宝珠生辰,他还没有任何准备。
    最后今年又是大选年,笃定有很多乐子可看。
    事实上,富察家也在琢磨今年选秀的事,首先马齐有个闺女比宝珠小三岁,正该参选,阖府上下都是同样的态度,不希望再送个姑娘进皇子后院,一怕她吃苦,二怕她被泼天富贵迷了眼。
    他们琢磨过,觉得老二这姑娘嫁进皇家的机会不大,不过准备是必须的,搞不好又来一个董鄂氏呢。
    马齐福晋想着,自家虽然用不着靠闺女谋富贵,也不能让她失了体统,届时给宝珠抹黑让阖族蒙羞就不美了。她同大嫂索绰罗氏商议之后,又多聘了两个美名在外的体面嬷嬷来轮流教她规矩。
    不仅是仪容体态,还有各种生存之道。
    富察家姑娘不多,打小都享福,没见过太多勾心斗角,成亲之后怎么过日子还是另一说,眼下只求她安安稳稳将选秀这茬对付过去,别让同届秀女给算计了。
    哪怕还有几个月时间,兵部尚书府已经忙起来,后来索绰罗氏又找过宝珠一回,先是说了她堂妹今年须得进宫选秀,届时有个什么状况就得靠她照拂一二,总得把这关平安过了。
    还有就是几房都有儿子到该成家的年岁,有几个人选,想让宝珠看看。
    宝珠颔首,让额娘留了几个名,当下没说好坏,只让她别着急,富察家男儿就没有窝囊废,要娶妻还不容易?定下来之前总得仔细瞧瞧,就怕挑中那等盛名在外其实不符的。
    索绰罗氏也没着急,只不过是对闺女迷之信任,遇上拿不准的事就想同她说说。
    第136章 玉姝
    胤禟回府之后就听冯全说岳母白日里来过, 同福晋聊了一个时辰。他边往里走边问两人说了什么, 冯全倒是听了几句, 没听全,遂应道:“仿佛是为大选的事。”
    这么说胤禟就想起来,富察家姑娘少, 也不是完全没有, 马齐就有个嫡女, 比宝珠略小一些。
    想起这茬,胤禟就更纳闷了, 他在三十八年春大婚,如今是四十年春,同宝珠朝夕相对有两载, 富察家的事他听了不少, 对二房这个嫡女印象却很模糊,依稀觉得福晋同她不亲, 从未有过走动,几次请娘家人过府都没她。
    还不止这样,他又想起一件事, 三十七年大选过后, 皇阿玛颁下圣旨赐婚, 岳父那会儿很嫌弃他,直说那圣旨笃定是发给二房闺女的,和他没半毛钱关系,让传旨的大臣马不停蹄找他二兄弟马齐去, 险些把人气死。
    猛然间听说只觉得好笑,回头想想,他能说出这话,摆明没把二房闺女看在眼里,这就有些引人遐想了。满京城都知道他家宠女如命,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胤禟琢磨了又琢磨,还是没理出头绪,就准备探探福晋的口风,他摆手让冯全忙去,自个儿进了房里,这会儿宝珠正坐在炕上,看三个儿子玩呢。
    难得阿满没在睡,他盘腿儿坐在地毯上,手上拿着个孔明锁。
    这套孔明锁有二十来件,是皇阿玛送来的,全套金丝楠木,瞧着好看得很。拿回来之后,蠢儿子们就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扑腾着想过来抢,到手之后因为玩得不顺,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暴力拆卸。
    然他们才多大?能把木质的孔明锁掰坏了?
    胤禟看阿圆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没掰开,因为太气,一丢手给砸了老远,丢出去这一下也不知道磕到哪儿,先前扣得死紧怎么也掰不开的孔明锁竟然自个儿散开了。阿圆双眼瞪的老大,几下爬过去,盯着看了好一会儿,的确开了,这下才吊起了他的胃口,玩到现在也不嫌腻。
    儿子们毕竟不是蠢货,对这个已经很有心得,小半个月就拆得很顺利了,胤禟看他们也就拿着孔明锁玩儿的时候能安静一会儿,就教他们怎么把拆开的拼回去。
    这玩意儿拆着容易,拼着难,难度不止翻了一番,反正到手这么长时间他们还没腻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