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第五章 庙前村里再添两个蛋
    [第1章正文]
    第5节第五章庙前村里再添两个蛋
    第二年,准确地说是在刘铁柱和王玉林吃了狗鞭十个月后,再准确点说是在农历一九六五年九月初六的上午,宋玉萍生下一个儿子,当她听到孩子那响亮的哭声后,又把孩子从上到下看了一遍,这才放心地躺了下去。
    把接生婆送走后,刘铁柱牵着五岁的女儿春铃对七岁的儿子春生说:“春生,你去告诉你爷爷奶奶,说你妈又给他们生了个孙子。你自己敢去吗?”
    春生说了声“敢”就跑了出去。
    刘铁柱的父母听说儿媳妇又给他们生了个孙子,高兴得不得了。铁柱娘催着老伴赶紧去把早早就准备好的十几斤小米拿出来,老两口拎着小米领着春生就来到刘铁柱家。
    铁柱爹让老伴进去看看刚出生的孙子,自己在外屋找了个板凳坐下,又把春铃从刘铁柱手里拉过来放在膝盖上哄着玩。
    铁柱娘进了里屋,见刚生下的孙子躺在炕上睡着,身上盖得严严的,就用一只手拄了炕沿弯子把捂在孙子头上的被子掀开了一点,歪着头端详起来。看了一会儿,她回头问刘铁柱:“家里还有红糖吗?”
    刘铁柱说:“没有。”
    铁柱娘说:“那想办法去买点吧。”
    铁柱爹在外屋坐得不耐烦了,这时正牵着春铃在院里转悠,听屋里说没红糖就埋怨刘铁柱:“怎么不早准备点红糖呢,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连这事都不记着。一天到晚的都想什么呢?”
    刘铁柱忙说:“那我现在就去看看能不能买到。”说完就要往外走。
    宋玉萍摆摆手说:“别去了,去也买不到,明后天就有人来送汤了,到时就有红糖了。”
    这里的乡下有一个习俗,只要有谁家生了孩子,村里人们就都拿了东西送过去。有送挂面的,有送红糖的,还有送鸡蛋的。这就是宋玉萍所说的——送汤。铁柱娘看了一会儿后,把孙子的被子盖了盖对宋玉萍说:“那我就先去给你熬点小米粥吧。”说完就往外间屋走,刚迈了两步又问:“家里还有鸡蛋吗?”
    玉萍说:“鸡蛋倒是有,也别煮了,我不想吃,就熬点小米粥算了。”
    铁柱娘走到了外间屋,往锅里添了水,又拿了铁簸箕掏了灶膛里的灰让铁柱爹去倒进猪圈里,自己从院里拿了些棒子秸在灶膛里点上火烧了起来。
    铁柱爹手里牵着春铃把灰倒进猪圈后回来就问老伴:“咱孙子长得像谁呀?像铁柱还是像玉萍?”
    铁柱娘说:“刚生下来的孩子眼睛还没睁开呢,哪能看得出来呀。”
    铁柱爹又问:“壮实吗?”
    “挺壮实的,咱儿子儿媳都壮实,孙子肯定也壮实。”
    铁柱爹有点得意地笑了笑说:“嘿嘿!那倒是。”
    铁柱娘把小米粥熬好后,盛了一碗端了进去,递给玉萍后在炕沿上坐了下来。
    宋玉萍显得有点疲惫,她有点吃力地爬起来喝着粥,时不时地停下来发呆。铁柱娘还以为小米粥熬得不好,就问她怎么回事?宋玉萍唉声叹气地对婆婆说:“唉!我这一坐月子,又是好长时间不能去出工了,家里五口人了,只能靠铁柱一个人去挣工分,到年底决算还不知道要欠生产队里多少钱呢。”
    听完玉萍的唠叨后铁柱娘说:“你就是不分个轻重,是人要紧还是工分要紧呢?不就是多受几年的累吗?咱家这么多人呢,还怕多养一个孩子?有了人咱就什么都不愁。等过段时间我帮你带孩子,你去出工。”
    刘铁柱也在一旁安慰宋玉萍:“你那么多心干吗?不是还有我吗?我这么年轻力壮的怕什么呀?”
    宋玉萍说:“你再年轻力壮还不就是一天挣那十分吗?干多少也是十分,想干别的也不让你干呀。你再有力气再不怕吃苦也没用!”
    刘铁柱不耐烦地说:“行了,越说越来劲,这老娘们就是事儿多,你只管你自己坐月子就行了,别的事你就别瞎心了。”
    这时王玉林来了,在院里叫:“铁柱,你出来一下。”
    刘铁柱从屋里走出来说:“玉林哥,进来呀。”
    “我不进去了,刚才我在院里听见你们说没红糖了,我家里还有一包红糖,分了一半给你们,我得赶紧回去,我家那口子马上也就要生了,正在肚子疼呢。”说完把红糖递给刘铁柱就走了。
    眼看就到了中午,铁柱娘要回去了,临走时嘱咐刘铁柱说:“要记得给玉萍沏红糖水,还有就是要记得给玉萍熬小米粥,不要按顿数,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吃。让玉萍吃好了才会有奶水给孩子吃。再就是别让玉萍上火,让孩子吃了火不好。”
    刘铁柱说:“我知道,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
    铁柱娘不再说什么了,跟老伴一起了回家。
    吃过午饭后不久,王玉林家就传出了婴儿的哭声——冯桂兰也生了一个儿子,当然也是个健健康康的男孩子。
    王玉林家先前生的三个都是女儿,当文静跑去把妈桂兰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儿子的消息告诉她奶奶的时候,王玉林的老娘更是高兴坏了。因为老伴背了筐出去拾粪了,所以她一个人跟着文静风风火火地就跑到了玉林家,进了屋就趴到躺在炕上的孙子旁边看个没完,一口一个宝贝地叫着,笑得满脸的皱纹如同山核桃一般。直到听到消息后急匆匆赶来的老伴在院里喊玉林时,她才从炕上爬起来。走到外屋去给冯桂兰沏红糖水煮鸡蛋熬小米粥一通忙活。
    玉林给他爹拿来了凳子,老头却坐不住,不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在外屋转来转去。
    玉林说:“爸爸,要不你进去看看吧,自己家人没事的。”
    玉林爹说:“那象什么话。”说完就坐下来看着老伴在那里忙活。
    乡下人都有很强的封建意识,如果不是在非常的情况下老公公是不进儿媳妇的房间的。等老伴忙活完了从里屋走出来后,玉林爹才凑到老伴跟前问:“咱孙子长得什么样?”玉林娘说:“那我怎么跟你说呀,等过了满月你看了不就知道了吗?一个月就等不及啦?”玉林爹“哼”了一声又坐下了。等老伴刷了锅,把灶台上收拾完后老两口回了家
    一个月后,当宋玉萍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到来公婆家时,铁柱娘看着虎头虎脑的孙子对宋玉萍说:“这孩子跟他铁柱小时候长得一样。”于是当即做出决定:“这孩子小名就叫黑蛋吧!”
    蛋——这个字的本意是指动物所产下的带有硬壳的卵,在民间也指雄性动物(包括男人)的。由这个字参与组成的词语大多是贬义的词语,或是骂人的脏话,诸如“笨蛋、浑蛋、糊涂蛋,滚蛋、完蛋、王八蛋。”等等。可见这个字并不是什么好字,奇怪的是,老一辈的乡下人在为小孩子取小名时很喜欢用这个字。
    宋玉萍却不喜欢。
    “好好的一个孩子,叫什么不好?干吗非叫个蛋呢?”
    铁柱娘斜了宋玉萍一眼说:“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什么也不懂,把名字起得难听一点,孩子就好养活。”
    “为什么呀?”
    “人家都说孩子的名字难听阎王爷就不喜欢,所以就好养活,要是名字起得好听了,让阎王爷惦记上,那孩子还能有个好吗?”
    “噢,是这么回事儿,这都是谁说的呀?有准儿吗?”
    “当然有准儿了,你听说过‘活牛犄角’吧?”
    “没听说过。”
    “说你什么都不懂你还不爱听,告诉你吧,‘活牛犄角’就是能给阴间去当差的活人,你姥姥她们村从前就有这么个人,那人每次要去阴间当差的时候就把自己锁在一个小屋子里,一睡就是好几天,在他睡着的时候谁也不能动他。醒过来后只跟家里人说是去当差了,不管怎么问,他也不肯说到底去干了些什么。我当时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听他说过,说是小孩子的名字越贱阎王爷就越不喜欢,小孩子就越好养活。”
    听完这番话,在宋玉萍的心中婆婆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她彻底被婆婆的广闻博见折服了。
    回家后宋玉萍就把这些道理给冯桂兰讲了一遍,于是冯桂兰一拍大腿决定:“那我儿子就叫白蛋吧!”
    就这样,庙前村“蛋”的队伍里就多了黑蛋和白蛋这两个新成员。
    为了让孩子平安长大,这些乡下人也着花了不少的心思,竟然跟阎罗王玩起了智力游戏,企图在这位掌管着人们生杀大权的地府主宰面前耍花招,胆量可谓够大!难怪有人说他们有一种“农民式的狡猾”。
    去报户口时玉林为白蛋取了大名叫王文生,当他帮刘铁柱的儿子黑蛋取名时先是想到黑蛋的大哥因为是春天生的生,就对刘铁柱说:“这个是秋天生的,干脆这孩子叫秋生吧。”
    刘铁柱觉得不好,因为大哥家的几个孩子和自己的大儿子的名字中间都有个春字,所以想要让黑蛋的名字中间也要用个春字。
    王玉林稍稍想了一会儿后,给黑蛋起了大名——刘春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