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黄龙元年(229)春*,冬天的寒气尚未脱尽,建业江面上便开来了一支前所未见的巨大舰队,立即引得观者如堵。
历来到建业通商的外来商民船只皆褊小,素未有如此者。东吴的水官连忙通事接洽,原来是辽东公孙渊派遣的使臣。
公孙氏是当时中国东北地方的割据势力,从祖辈公孙度开始经营辽东,到魏太和二年公孙渊篡夺叔父公孙恭职位以后,共领有辽东、乐浪、玄菟三郡,二十万户,六十万口。官拜曹魏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虽然受到如此重封,然而实际辽东一带并不受曹魏的节制。从公孙度开始,公孙一族就视东北为私产,任意处分。公孙度曾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并任命太守。后来曹追讨袁氏兄弟到辽东,封公孙度为永宁乡侯,公孙度断然曰:“我王辽东,何永宁也!”表现对中原朝廷的不屑。其时中原隳乱,人物多避于辽东、雍凉、荆扬、蜀中,故中国弱而四夷强。曹魏方专注经略南方,故将东北作为“绝域”处置,而对公孙氏采取怀柔羁縻态度。公孙氏亦依仗山川险阻,远居海外之故,阳奉阴违,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孙氏对中央朝廷桀骜不逊,而对海东诸小国,更俨然以中国代理人的身份出现。从汉代起,辽东\乐浪诸郡就是以中原朝廷代表的身份,处理东夷各国的朝贡献纳事务。各国使者非有特殊身份与情况,不必跋涉千山万水到中国的国都长安洛阳,直接在此就近完成外交仪式。到了公孙氏掌权,则干脆断绝了东夷各国与中原朝廷往来的道路,完全将各国使者留在领内进行朝贡,从而实际上将自己置于宗主国的地位上。各国不明就里,依旧封贡不断。还是在公孙度时代,度将宗女下嫁给夫余王尉仇台以结交友好.建安年间,公孙康分屯乐浪郡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并将这里作为新的外交办事点,聚集了外交官员,集中处理外事。于是南方三韩\诸倭来朝.公孙康又趁高句丽内讧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逼迫其迁都,收降其余众.正是通过数代软硬兼施\文武并济,终于在海东诸国中建立了绝高的威望.当是时,句丽震慑,夫余亲附,倭韩敬服,海东莫可与相较者,咸伏首鞠躬至阙下.公孙氏霸业臻于鼎盛.
于是,到太和二年公孙渊反乱为止,公孙氏已无后顾之忧,跃跃欲试,希图逐鹿中原.而当时天下三分,吴蜀连兵以窥中国.公孙氏偏处海东,欲与中国抗衡,可交结呼应者唯吴越之地.出于如此的战略构想,公孙渊派出了历史上[海岸线文学网]自肺腑的感叹人不可貌相。
“明先回关家屯,届时冲锋陷阵少不了你这个老手。”李文成忽然说道。
“难道先生你要留在这里?”张明汉有些奇怪的问道。
“没错。既然行动部署已经全部安排妥当,只要遵照这个计划行事相信不会有什么大的差池,有没有我坐镇指挥都一样。我之所以要留下来,还是担心李丞相的部属之中会有人不信任,凡事以大局为重,以免因小失大。”李文成轻描淡写的解释道。
他早就看出来,连李开芳这样英明的领袖都有几许猜疑,更何况那些农民出身的大将。万一李开芳这些手下闹情绪,关键时候必会连累大局。
“可是先生”张明汉似乎还要再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时又觉得无话可说。
“我意已决,你也毋须再赘言。只要是为大局着想,其他一切都可暂时放下。”李文成很是坚决的说道。
当晚,独流镇上下便开始为突围着手准备。
李开芳的命令并没有立刻传达到麾下各部,而是选择性的优先通知部分中高级将领,以及如今还保持着最佳战斗力的几营生力军。他深知突围行动需要尽可能做到保密,一方面是要杜绝敌军提前洞悉,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内部军心混乱。
经过长达数月的困守作战,伤兵与日俱增,到今天已经成了相当的负担。
纵然他从没有打算放弃这些并肩作战的兄弟,但整个突围部署太过仓促,难保那些行动不便的伤兵会胡思乱想,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整整一夜,驻守独流镇的太平军七个大营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调动,表面上似乎并没有太多波澜,然而汹涌的暗流却隐藏在平静的背后。仅剩的粮草物资最先被集中打包;担任主力的两个大营则遵照吩咐派出大量探马,专门对突围路线进行详细勘测;东南方向刚刚经历一场恶斗,这会儿也开始调整防守阵势,抢修阵地缺口,加固原有据点。
统计近七千人的部队,在浓稠潮湿的夜幕掩护之下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对于太平军兵士们而言,近半年困兽犹斗的状态实在不好过,军粮一天比一天匮乏任谁都清楚,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豁出去拼上一把。所以此次做出突围的决定,哪怕显得很突然,多多少少也起到了一定振奋人心的作用。
第五章
次日一早,李文成、张明汉先来到李开芳的中军营,也即是昨日见面的农舍。
见到李开芳时,一眼便看见对方双眼通红、眼圈浮肿,似乎一夜未曾合眼,不过却还是显得很有精力,正在与另外两司马布置突围时殿后的任务。
略等片刻,待到李开芳忙完手头的军务之后,这才接见李、张二人。
事实上早从昨天晚上镇上的动静,李文成已经看出李开芳总算是下定了决心,也不枉自己冒着极大的风险,又费神费力策划这次接应北伐军突围的计划。他没有急着了解李开芳的具体安排,倒是先告知今日会让张明汉返回关家屯,希望北伐军这边最好也派出两、三名联络人,方便后天突围时能够更好的接应。
“如此说来,李兄弟你要留在这里,与我们一起突围?”听完李文成的话,李开芳很奇怪的问道。
“是的。在下不过区区听参,无非纸上谈兵,尽绵薄之力罢了。关家屯的兄弟们终归离不了明汉兄弟的指挥,有明汉兄弟坐镇,必能万无一失。”李文成很客气的说道。
李开芳没有多想,一则他相信李文成这么安排一定有其目的,二则对方自动请缨更诚信,三则还能确保有关大雾预言的军法承诺。除此之外,他也考虑到李文成是太平军中少有的读书人,又富有真才实干,若能招揽到自己身边绝非是坏事。
“既然是李兄弟的意思,那就这么定下来。我立刻安排两名得力之人,随张兄弟一同潜回关家屯。不过在此之前倒是需要与李兄弟、张兄弟你们确定一件事,若是后天组织突围,具体在什么时候?”身为常年带兵的军事将领,李开芳自是不会放过任何可用的细节。
“大雾起,以西南火光为信。届时我部弟兄必会潜袭王口到双塘的清妖营地,尽可能纵火烧营。王口、双塘据此只有十余里地,并无高山深林,此处定能看到火烟。”李文成说道。
“我明白了,火光信号之前,我部只能按兵不动。”李开芳似有隐语的说道。
李文成没有再接对方的话,李开芳心中所顾虑的东西,他早先就预料到了,一切累言赘语都无意义,待到突围当天一切便能烟消云散。
晌午,独流镇的太平军方才开始分配今日的第一餐。李开芳为人严谨清明,每日所安排的吃食一定上下一致,绝无任何特例。就连他本人也是一块不大的馒头,外加一碗清可见底的菜根扮米汤。
吃过晌午饭,李开芳叫来前日曾去过关家屯的赵安,又安排自己的亲卫长王景升,二人随同张明汉一起绕道离开独流镇前往关家屯。临行前,李文成将自己一身清军打扮的装束与王景升做了交换,又专门梳了一条辫子出来,以此掩人耳目。
送走张明汉三人,李文成随李开芳回到中军营,他察觉到李开芳脸色有些许凝重。
不管李开芳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李文成其实隐约也能感同身受。他与北伐军前后接触不过三五天,之前张明汉初来联络时并没有透露太多的情况,自己亲来会晤则直接带来一次突围计划,想来这一切太过突然。
就算抛开突围计划可靠与否,来来回回派人乔装打扮穿行独流镇和关家屯,同样存在许多风险,一旦有人不幸被识破,导致突围计划败露,接下来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李文成虽能有这样的感受,但打心底里并没有太多顾虑,过去一段时间早已将西南方向的清兵摸透,连六百人都能潜伏在清兵眼皮底下,可见整体防线的涣散。当然,他也做好相应的预防,无论是谁失手被擒,关家屯那边都有新的代替者。在清妖刑讯拷问出情报之前,突围行动业已应该展开,到时候一切依然在计划之内。
不过,他宁可相信这些人不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