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一十二章 无福之人
    徐灏奉了圣旨到房府吊唁,一身孝衣的房植请他进内堂坐下,也不避讳亲戚家的女眷。
    相比房植的哀戚,打门前路过的房锡脸上有一丝藏不住的欢喜,见到徐灏坐在里面,微微点了点头便径直走了过去。
    远处陪客的屠氏见状皱了皱眉,走过去对丈夫说道:“你可知为奴家诊治的神医乃徐都督的丫头么?”
    郑锡吃惊的道:“当真?”
    “我骗你做什么,恩人名唤香玉,徐都督的贴身丫鬟出身。”屠氏轻声解释,“常言道吃水不忘打井人,如果没有徐都督让恩人学医,也就没有今天咱们夫妻重聚了。”
    “哎呀!那徐都督岂不是我的大恩人了?”
    郑锡狠狠一拍脑袋,心里感激万分,当下快步走进内堂,正色对着徐灏深施一礼,恭敬的道:“多谢叔叔施以援手,此恩此德侄儿夫妇永世不忘。”
    周围的女眷都非常惊讶,不明白为何眼高于顶的他会如此谦虚,哪怕面对的是当朝一品。
    房植也闹了个满头雾水,心说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爹死了儿子突然开了窍?这可是家族幸事呀!
    徐灏点头轻笑道:“你夫妇能好生过日子,力所能及的多做做善事,就算是报答你们的恩人了。我是不敢当。”
    郑锡毕恭毕敬的道:“侄儿一定谨记在心。”
    回家时徐灏途经麝月亲爹林孝打理的酒楼,下马走了过去。这酒楼就是当年徐灏买下来的,后来朝廷都给查封了,回到金陵后其中一座依然作为姐妹们零花钱的来源;另一座则交给了麝月的父母打理,每年五五分账,那一半的利润用来赡养战死家人的遗孤之用。
    林孝为人很精明能干,五年来店里的生意一直非常兴隆,他自己写帐。也时不时的帮着打酒照应,客人多的时候也客串跑堂,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
    外面迎客的伙计见徐灏走过来了,冲着楼里高声喊道:“掌柜的,三少爷来了。”
    “哎呦!”正和几位客人说笑的林孝匆匆说声抱歉,脚步生风的跑了出去。
    其中一位常客乃吏部主事刘公条,笑道:“这老林,人都说他半个女婿是徐都督,莫非人来了?”
    另一位年过五旬的吏部主事说道:“你听他们以讹传讹,老林的闺女要真在徐都督身边。那他何至于开酒楼,兴许早就是你我的上司了。”
    刘公条说道:“话不能这么说,你没听说徐都督两个妹夫都做买卖么?他家亲戚多了,又不能人人都安排做官,再说人家真正的老泰山是故世的沐王爷。”
    他今天请的客人是兵部郎中孙大理,官位比他大一级,乃是当年徐灏麾下出身,因读书人出身就转为做了文官,再说兵部就需要类似能文能武之人。
    孙大理闻言好奇的探出头去。就见徐灏和林孝在大堂里站在一起,慌忙一推桌子,站起来啪的一下行了军礼。
    徐灏也看见了他,笑道:“这是我爱妾的父亲。今后多来捧捧场。”
    “是!”孙大理大声叫道。
    徐灏见惊动了其他客人,便说道:“我就是进来看看,走了。”
    林孝知道他说一不二的脾气,笑着送了出去。这边刘公条吃惊的道:“好个老林。敢情传闻是真的!”
    稍后林孝笑呵呵的进来赔礼,刘公条拉着他的手坐下,叫道;“你太不仗义了。多年老主顾也瞒的滴水不漏,罚酒。”
    孙大理客客气气举起了杯子,说道:“不知者不怪,以往多有怠慢,你别放在心上。我以前是都督手下的兵,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先干为敬。”
    林孝笑道:“多余的话小老儿也不会说,这酒我得喝。”
    刘公条心里乐开了花,原来他今日是代表吏部有求于兵部,一连请了几次客,孙大理行伍出身铁面无私,都不给他们吏部面子,这下好了,冲着老林他也得点头。
    果然经过林孝的撮合,孙大理看在他的面子上,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饭后送走了他,刘公条边剔着牙边问道:“老林你会写会算,好像还是个童生,干脆荐你进吏部做个贴写书吏,三年后稳稳当当外放个主薄,杂流出身那也是官,现今经由各地大学出仕做官的人越来越多,这势力不可小视,不强过你做个掌柜?”
    这话可算是说到了林孝的心里头,五年来钱也赚得不少了,在城里买了一块空地,起造了一座宅子,城外买了五百亩良田,把生意委托给值得信任的家人,每年依然能收取两成的收益。
    他一直碍于徐灏而没有寻找门路,现在既然有人伸出了橄榄枝,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刘公条办事很痛快,吃了林孝的一次酒席,就把进吏部的手续办好了。当然他说什么三年后外放就是个形容词,如果林孝没有徐家这一层关系,或许做一辈子书吏也别指望从不入流转为入流。
    这边麝月的亲妹妹林水晶来到徐府告知喜事,很快周围的人都知道了。芷晴亲爹在云南做正四品的武将,是以对此也不在意,而香菱香萱虽然父母在北平惨死,但她俩和香玉都和李秋是一家人,娘家不缺少当官的。
    唯独晴雯不太高兴了,她父亲死得早,家里人仗着她出钱在乡下做了小地主,兄长和嫂子侍奉老娘,亲弟弟读了多年的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官。
    现在麝月她爹做了书吏,即使不是官那也是公务员了,再说傻子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晴雯生性最是好强,是以有心也替弟弟谋个前程。
    她不敢直接对徐灏提起,作为沐凝雪的头号心腹,问题是夫人即将临盆,没精力理会闲事,左思右想先忍忍再说吧。
    这一天麝月忧心忡忡的对徐灏说道:“我明天回趟娘家,自从我爹进了吏部没几天。我娘就染了病,香玉给开得药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去庙里烧香也不灵。”
    徐灏点了点头,据香玉说是大限已到了,很早的病根子恶化的缘故,无药可医,猜测大概是癌症一类的绝症,柔声道:“我晚上抽空也过去探望下,你先有些心理准备。”
    麝月苦笑一声转身匆匆去了,当晚徐灏去了林家。麝月她娘汤氏精神头还不错,笑着请他吃茶,亲亲热热的说了一会儿话。
    明朝有句俗语,有福之人夫先死,无福之人夫先亡。
    当晚二更时分,无福的汤夫人竟然不知不觉的气绝身亡了,等徐灏急急忙忙的赶过去时,麝月已经哭得昏迷过去,被她妹妹水晶灌了一碗姜汤。悠悠的苏醒回来。
    林孝也蹲在地上嚎啕大哭,麝月反过头来劝道:“爹您莫要悲伤了,娘都已经去了,快准备成衣置办装殓要紧。”
    对于操办丧事。徐灏现在很悲哀的可谓熟得不能再熟了,等到了天明,灵棚搭建好,把唐氏的尸身迎进了上好的棺材里。全家挂了白布孝幔,白布桌围等等,总之任何纰漏都没有。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徐灏亲笔在灵牌上写了“明孝林公原配汤氏之灵位”,也不用顺天府派人来开敛,全部由徐府的亲兵负责里里外外。
    整整三天,麝月姐妹也哭了三天,滴米不进,这是做女儿的孝道,徐灏也不好说什么
    守七陪客,光是徐家的人就来了好几百,更别提整个京城和徐家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了,光是冥纸一类一刻不停的烧也烧不完,从胡同到街上各式马车轿子不计其数,轰动了整个街坊,人人都说林家生了个好闺女
    林孝执意做了六个斋,打了三个醮,只因汤氏生前笃信佛道,请了法师三十人念了七天经文,还放了三台焰火。
    阴阳先生看了年庚,说应该预备出殡了,徐灏吩咐人都别来了,闹哄哄的乱七八糟,还嫌惊动的人不够多么?
    就这样只剩下了林家的亲朋好友,置办了三十桌酒席酬客,酒菜都是酒楼送来的。
    吃饭的时候,刘公条对孙大理咋舌道:“这几天算是领教了什么才是国公气派,好家伙,满朝勋贵一家不少,各大王府和公主驸马家都来人了,七位阁臣和六部尚书,十二个侍郎,也是一个不少。”
    孙大理因类似的婚丧嫁娶经历的多了,不以为然的道:“这就是礼数,别家也一样,这年头谁肯失了礼?”
    “不一样。”刘公条却摇头道:“礼数归礼数,人情归人情。你没见大人们都亲自来了,无非是没进灵堂而已,在外面下了轿子站了一小会儿,除了徐都督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谁有这等面子?”
    孙大理也不得不点头道:“这倒也是,连陛下和娘娘都派人来代为祭奠了。反正都督他老人家当之无愧。”
    “那是自然。”刘公条笑呵呵的说道,作为林孝的好友,他自然是觉得与有荣焉。
    到了四更天的时候,没吃饭的徐灏说道:“起行。”
    随着瓷盆一摔,林孝大叫道:“娘子!你好狠的心啊,竟把老夫丢下,还剩下一个苦命的女儿,叫何人照顾她?”
    父女三人放声痛哭,亲戚们劝慰了好半天才止住了,林孝死活要跟着棺木走,众人都劝说你还年轻,将来还要续弦,叫姑娘陪着吧。
    外面李太带着三百士卒维持秩序,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也派了人来送行,一路之上各家门前设了大大小小上百座祭棚,对此徐灏也无可奈何,暗道实在是太招摇了。
    好在出行选在了天还未亮之时,林家又距离外城门不远,徐灏看着唐氏入土为安,麝月打算住在家里孝敬父亲几天,他便带着人先走了。
    回来的路上,感觉李太闷闷不乐的,徐灏问道:“怎么了?这几天见你一直蔫头耷脑,事忙没工夫问你,不是因那天我罚你跪在外面,觉得丢了颜面吧?”
    李太忙说道:“哪能呢!您罚我是老大的荣耀,求都求不来,谁不羡慕我被您另眼相看,岂会气恼?”
    徐灏失笑道:“又来胡说了,有时候真不明白你们怎么想的,这官场真是时间越久脸皮越厚。”
    李太嘿嘿直笑,很快叹了口气低声道:“不瞒您,我是家里出了破事,我爹把我小老婆都睡了,生下了一堆王八犊子,我就为了这个不开心。”
    徐灏顿时吃惊不已,不知该怎么劝慰他,也叹道:“事已至此,家丑不可外扬,你自己看着办啊!但不许伤了人命。”
    在十字路口分道扬镳,李太到了家门口,就见李得用回来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大步走进去瞪着几个小老婆,李太咬牙切齿不发一言,想起都督的嘱咐没有动手伤人。
    晚上夫妻俩在炕上做完了接风的那档子事儿,李太埋怨起了妻子:“我临来那样托你管着她们,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弄出丑事来,你当时怎么答应的我?怎么一两年就叫她们养了个娃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