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六十二章 卖身书童
    昆明城内有位游历四方的年轻读书人,姓曹名鼐(同耐字),乃北平人附近的人,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今年一十五岁。
    在街上闲逛的时候,偶遇从学校返回的徐湘月,可谓花解语,玉生香,货真价实的南国佳人,一见之下惊为天人。
    年轻人爱冲动,渴望爱情,而曹鼐少年豪爽,胆量大,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的敢从北平跑到云南。
    书童清风留意到少爷眼中的惊艳,笑问道:“相公可曾看见了么?”
    “胡说。”曹鼐呵斥一声,清书与管家曹德会意,晓得街上不该公然谈论妇女,因此就闭上了嘴。
    曹鼐边走边暗想,如此气质绝佳的佳人岂能错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日我得打听一下,看看有无可能成为红颜知己!可是曹德是老成人,必然会力阻我,不如先把他打发到治洲,留下清书在此。
    治洲位于通往青藏的必经之路,乃各族混居的地方,藏人居多,现任知府姓俞,是曹鼐父亲的同窗,此次游历,事母至孝的曹鼐是奉了母命,想要获得俞知府的推荐,在家乡谋个书院的营生,以糊口继续读书。
    第二天一早,曹鼐对曹德说道:“我连日劳顿,昨天又走急了几里路,身子困倦得很,想在城内多歇息几日,你先去治洲如何?”
    曹德说道:“马上就要到了,少爷不如到治洲休息,省得大家挂念。”
    “你有所不知。”曹鼐说道:“到了治洲,俞伯伯必定留我入内衙。一来设酒款待,众多不熟悉的官吏,我苦于应酬。二来客居不得舒服,被拘束在衙门睡个懒觉都不得。这样,我写一封信。你把家中带来的礼物,再拿五两银子,买些应季瓜果,预先送过去,也好给俞家一些准备。等我一到,咱们盘桓两日就回北方。岂不两便?”
    曹德摇头道:“少爷若是怕拘束,何不一起到治洲城外,寻个环境清幽的寺院住下?我去俞府,就说少爷在路上有事耽搁,命我先来。不然远隔两地,我怎么放心的下?”
    “我身子委实不快,这里是云南,弄出病来怎么办?”曹鼐坚持己见,“何况那是治洲,哪有什么寺庙?尽是些番僧的喇嘛庙,道不同不相为谋。”
    主仆二人正在僵持呢,掌柜的见曹鼐要住下。巴不得留人,是以说道:“老人家,你家少爷是少年公子。吃不了苦,并且云南毒瘴横行,边民动辄杀人越货,急行一里不如宽行十里,有老儿服侍,你不用担心。应该依着曹相公。你先去,请那边派些官差路上保护。这样才稳妥。”
    曹德见这话在理,于是点了头。吃完早饭拿了曹鼐写的书帖和礼物,嘱咐清书要小心伺候,他两三日就回来,又叮嘱了少爷几句,动身去了治洲。
    曹鼐心中暗喜,叫来清书,小声说道:“有件事要你去办,切不可泄露。昨日在沐王府右边的那条巷内,墙上有一张纸,写着本宅收觅书童,你去问问他家姓甚名谁,什么人家,打听好了赶紧回来报我。”
    清书顿时哭丧着脸说道:“少爷问人家买书童,难道是要卖了我么?”
    “不是卖你,我有缘故,等你回来后再对你说。”曹鼐笑道。
    清书听话的去打听了,原来三房跟来的小厮生病了几个,又不停的打发回京,身边有些缺人手,这令来旅游的袁氏非常不习惯,兼且京城皇族与权贵家习惯了用云南安南这边的家仆,故此有意买几个。
    清书找到了地方,对街有家豆腐店,有个老婆子坐在里面,他进去说我要等个朋友,在店里坐一会儿。
    老婆子没在意,很快清书问道:“大娘,前面的高墙里是什么人家?我看要收书童。”
    婆子笑道:“我知道你的来意了,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姓徐,老爷在京城做官,一家子来云南访亲游玩,与沐王府还是亲戚呢。这样的门第可是千载难逢,你要去,身价银五两,若能跟着去京城,是极好的际遇,不要错过了。”
    清书说道:“不是我,有个亲戚托我打听,故此替他问一声。”
    “亲戚在哪里?”婆子问道。
    清书说道:“就在西城。”
    婆子马上舀了一碗浆子给他吃,说道:“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得赶紧,不然就被旁人抢了先,你快去把亲戚找来,我带着他进去,若成了,我也吃一杯中人酒。”
    清书对曹鼐说完后,笑道:“少爷你说好笑不好笑,她一个劲的催促我回来,当成了真。”
    不想曹鼐拍手叫道:“妙!妙!亏了你提醒我。”
    “什么?”清书茫然问道。
    曹鼐掩上了房门,欣然道:“那徐家小姐,即昨天进城时一路看见的,我有求偶之心,却恨无门可入,经你提醒,我何不趁此机会投进去做个书童?我非是要窃玉偷香,而是要打听她受聘没有,看看是否天赐良缘。”
    清书愣住了,呆了半响,对少爷的想法他倒是没意见,士林类似稀奇古怪的风流韵事多了,只要是读书人干的,再下流也算是风雅事,只要不逾越道德底线。
    其实此种事到底不妥当,就算曹鼐人还年少,一个不稳重加“狂荡”的评语,有很大可能会葬送掉他的仕途,比如唐伯虎点秋香,即使是另有其人,但那人一生遭遇基本与唐寅大同小异。
    唐伯虎的放荡不羁,是因仕途不得志下的叛逆,如果没发生考场舞弊案,那么做官时的唐寅,自然是循规蹈矩的官员,绝对不会流传出那么多的轶事。
    清书说道:“断断使不得,少爷打消念头吧。”
    “为何?”
    “那是官宦人家,进去容易出来难。少爷您卖身进去。叫小的怎么来赎你?如今德叔人在治洲,我一个人在这该怎么办?”
    曹鼐说道:“你就在这里,哪里也不要去。我随着那妈妈去了她家,得见小姐,看她是否垂青于我。我好请媒人上门提亲。若是无缘,十天半个月,我就出来。”
    只能说曹鼐太自信了,大概看多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又是想到就做的人物,也把世事想得太简单了。而历史上这位曹鼐乃宣德八年的状元。经杨荣和杨士奇的推荐,进了内阁参预机务。
    后来英宗听信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瓦剌,曹鼐虽然反对但无效,也只能跟着去了。尽管一路上一再劝阻,到底陪着殉难在了土木堡。
    当时王振权倾天下,杨荣杨士奇死后,曹鼐是实际上的内阁首辅,史称他明敏爽朗,临事果断,能言善辩,是唯一能令英宗和王振听进话的大臣。可惜被称赞为刚正不阿的状元宰相。到底没能避免土木之变,以身殉了国,旁人或许还有辩解的余地。但曹鼐可是身为首辅。
    清书一向听话,对少爷如此不靠谱的想法表示赞同。
    曹鼐说道:“把你新作的衣服拿来,我穿上看看。”
    清书把衣服拿来,说道:“我穿着嫌长,只怕少爷嫌短。”
    “没关系。”曹鼐穿好了,不长不短刚刚好。
    因为是弱冠的年纪。平日头发是顺下来的,不戴网巾什么的兜起来。而书童小厮是没资格留书生式的长发,虽说时下被徐灏带头冲击。很多人都剪掉了长发,传统习俗总归是主流。
    区别一个人的身份,看看脑袋就清楚了,这方面徐灏也无法免俗,不管到哪都要戴着帽子,而帽子即能彰显身份。至于读书人与否,一块方巾足矣,假冒者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这关乎到士林的尊严,可想而知谁敢去碰触老虎的屁股。
    曹鼐年轻不管不顾,把头发整理一下,命清书拿着剪刀开铰。清书比他年纪还小,嘻嘻哈哈的真剪了,沿着脖子的位置剪齐,是个人一看就知是家仆。
    清书说道:“少爷这么走出去,店家一看就知道了。”
    曹鼐笑道:“没事,把头发梳上,依旧戴着方巾出门。”
    主仆二人十分得意,又嘻嘻哈哈的梳好了发髻,出来对店家说道:“晚生有位朋友,住在东门外,我要去拜访他,大概住上三日无日也未可知,清书却要留在店中等待老仆回来。这间房,铺盖盘缠都在里面,不许他人入住。”
    店家说道:“那是自然,若担心清书年纪小,相公有什么财物,交给我就行了。”
    曹鼐觉得有道理,转身回房将五十两银子拿出来,给了清书一两,二十两交给店家保存,其余自己带着。
    告别了店主人,清书揣着衣服随他出门,在路上买了一双眉公蒲鞋,一条玄色丝带,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头发放下来,换上了清书的衣服,脱去了朱履等一切证明书生身份的零碎。
    曹鼐说道:“不急于一时,吃过午饭再去。”
    过了晌午,二人溜溜达达的来到豆腐店,婆子问道:“你亲戚在哪里?”
    清书说道:“这位就是。”
    曹鼐安安静静的上前作揖,婆子仔细一瞧他的相貌,大喜道:“好一个标致小哥,看模样就知是个伶俐不过的,这事成了八分。你们吃过饭了没?”
    “吃过了。”曹鼐回道。
    婆子笑道:“我得先问明你的姓名籍贯,才好领你进去。”
    曹鼐从容不迫的说道:“我是北平真定府宁晋县人,姓曹,自幼读书,因父母早亡,失去了依靠,遂不远万里前来投靠一亲戚,打算访个乡宦人家前去效劳,希望配上一个妻子,就算成家了。”
    说着一指清书,“这位是我同乡,他如今在治洲俞老爷门下做亲随,前日告假来城内游玩,有幸遇见了,承蒙他说起此事,故此引荐而来。”
    “原来如此。”婆子点点头,说道:“可是,立契时谁来做保?这位又不在昆明。”()
    ♂登陆  更好的模式。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