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节
    电视直播镜头里,陈焕之抱着国旗接受采访。
    “我挺满意的,奖牌很棒,我发挥得也不错,不过世锦赛不是终点,只是为奥运会做准备,我觉得我离奥运会又近了一步……奥运会的目标?”陈焕之侧头想了想,差点惨遭打脸的记忆已经被得到铜牌的兴奋掩盖,她很快宣布,“一步步来嘛,反正我还很年轻,这次奥运会先以奖牌为目标吧。”
    一个记者确认,“是说北京奥运会以奖牌为目标,那伦敦呢?”
    “到时候再说,”陈焕之很爽快,“反正不会有哪个运动员奋斗的时候不以金牌为目标吧?”
    作者有话要说:  所以,我来给大家捋一下,是不是这几个人名记不清,第一名,牙买加人,实力强大,打旁边手了。第二名,全程领先冲线放松的美国人。第三名,女主,第四名,被打手好冤的美国人,28岁重回巅峰那个。
    明天晚上肯定没更了,今天也这么短小,对不起大家么么哒(づ ̄ 3 ̄)づ
    第80章 80
    当晚新闻发布会上, 陈焕之脖子上挂着刚领到的铜牌,一脸迷之微笑听着冯主任对着下面大批记者侃侃而谈。
    “……我们在赛前就把陈焕之作为了此次世锦赛的重点,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参赛计划, 前三枪她都按照我们的计划来跑了,赢得也比较轻松, 当然同组的其他选手也发挥得很好, 但是她进决赛我们一点也不意外, 只能说正常完成了任务。到了决赛就是拼硬实力的时候了, 陈焕之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她正常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在赛前的训练中, 她就曾经有多次跑到11秒05。大阪的天气不太适合运动员发挥, 我们本来给她定的目标是跑到11秒1左右就算完成任务, 但是她克服了困难, 给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有点意外的成绩。”
    接下来又有记者问陈焕之的未来和北京奥运, 这次不用陈焕之自己放卫星,冯主任先表示,“是的, 我们对她在北京奥运会的表现有所期待, 但肯定不是大家所说的争夺奖牌什么的, 她还很年轻, 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就足够了,我们不会对她的名次有过多的要求。也请大家不要把太过沉重的期待压在她身上, 给她一个宽松的竞技环境。“
    但同样的问题记者问陈焕之,她就说,“感谢冯主任的理解和支持,不过作为运动员,我肯定是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首先要定一个远大的目标才能想办法完成,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不是有违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吗?”
    嘿,年轻人的性子就是够劲!记者们兴奋地确认她的意思,陈焕之肯定说,“对,我会以北京奥运会的奖牌为目标的。”
    “我知道对手很强大,牙买加的卡贝尔现在是这个星球上跑得最快的女人,美国的爱德华兹、巴勒姆、罗斯莱斯她们都实力强大,也许目前看起来还比我强大,也许我这个铜牌在大家看来充满了偶然性,只是这次运气好的结果。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我现在正处在成绩上升期,肯定还会继续进步的,明年的此时,我可不是现在的我了。就好像半年前亚运会后我说我能进世锦赛决赛,其实包括我刘教练在内,大家都不太相信,后来随着上半年参加比赛成绩逐渐进步,教练才帮我定了进决赛的目标和计划,但是现在大家看到了,我不止做到了,而且超额完成了。”
    然后就是一些鸡毛蒜皮八卦的小问题了,诸如,“你什么时候开始练跑步,是不是从小就跑得特别快?”“你平时业余时间都干什么?有什么爱好?”“训练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在国外比赛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你直接用英语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请问你是特意为了出国比赛练的英语吗?”
    陈焕之都说的中规中矩,毕竟她从来不是个逗比有趣的人、也不是个真的青少年,只有业余爱好这个问题她想了想,觉得炒股一年本金翻五倍这种业余爱好不太适合说给记者听,“我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平时主要是上上网、看看书,运动生理什么的,我的启蒙教练于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就是伤病,虽然目前看来我的身体状态很好,完全没有伤病困扰,不过未雨绸缪吧,多了解点知识,对自己训练的时候提高效率也有好处。”
    再有英语,她也不能说其实我靠英语吃饭三十年,只好以“你对力量一无所知”的微笑应对,“不是啊,我练短跑之前,高中英语成绩一直不错的。”
    外国记者对于她英语好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毕竟她真正成绩起飞的上半年都在国外比赛,而英语水平过关的中国记者则一起沉默,那种口音、流利度、词汇量、表达,你告诉我你只是高中学的?说好的“glish”呢?说好的“哑巴英语”呢?其实你是想说你是语言天才吧?这个x装得真是高端大气不动声色啊。
    又有个记者提到同事发回的她家现场的报道,说小区里已经遍布记者了,吓了陈焕之一跳,“请记者朋友们不要过多打扰我的家人,有问题可以来问我。尤其我妈平时工作很忙、也挺累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有比赛的时候可以多关注我一点,没比赛的时候我希望我存在感低一点。”重点是她妈真的挺怕麻烦的,真怕惹急了她妈又坐飞机出去旅游玩去了。
    虽然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大放厥词,但是徐指导这次没在桌子底下踢她,相反,全程慈爱微笑注视着她,估计在畅想着几天后她跑4x100也取得突破性成绩的美好未来,而冯主任更是在新闻发布会后跟她说,“年轻人嘛,志存高远也是好事,不用有太多顾虑。”
    反而是刘鑫源打电话给她,先是不知道克制了多久才勉强忍耐住的淡淡夸奖,然后是虚情假意地嗔怪,“你又乱说话。”
    陈焕之说,“没事儿,冯主任都没说什么。以前我说话别人当我是笑话,尤其是那帮外国记者,现在他们得好好研究我说的每一句话了。”
    这也就是实力决定话语权了,亚运会冠军声称自己能进世锦赛决赛,那是不自量力的空想家,而世锦赛铜牌说自己以奥运会奖牌为目标,就是年轻人的志向了。
    当天新闻发布会后又去做了尿检、血检全套,等陈焕之回到酒店,已经过了12点了,这次给安排的房间是套房,陈焕之自己一个房间,她洗漱过后在床上躺了半个小时,还是睡不着,干脆起床去行李箱里摸了包桶面泡上,然后边吃边用酒店的电脑上网搜自己的新闻。
    虽然成绩出来就已经是北京时间的晚上十点,不过记者朋友们十分敬业,各大门户网站体育频道已经先给了她大幅的版面和加粗显眼的标题,什么《陈焕之世锦赛百米铜牌,改写亚洲田径历史》、《一铜胜一金、中国队迎来世锦赛首枚奖牌》、《女飞人陈焕之:剑指北京奥运》、《亚洲人的世锦赛百米第一牌》之类之类的,内容还比较克制,不过各大体育论坛和社区就炸了锅了,陈焕之刷了刷,网友们大致分为两个极端。
    挺陈派认为她是继刘飞后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黄种人的骄傲、亚洲人的代表,既然刘飞可以拿了奥运金牌又破世界纪录,那没理由她不行,再说她现在才18,未来不可限量。这是含蓄的,不含蓄的挺陈派已经帮她展望突破人类极限挑战10秒了——好像完全忘了她是个女的。
    而理中客则认为她的成绩不过是多种偶然因素的集合:大阪天气潮热所有世界高手发挥都不咋样,整个世锦赛到现在第三天了,一项世界记录也没破简直大写的尴尬;卡贝尔打手巴勒姆,造成巴勒姆成绩正好比她慢了0.002秒;美国队畏惧卡贝尔强大实力不敢申请全体重赛,若重赛,她的奖牌必定飞走。虽然他们同样认为她是黄种人中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却悲观地表示依然难以和黑人中的天才们争锋。
    这也就罢了,不同观点而已,陈焕之看着都像夸自己的,看得美滋滋,那点小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都到这会儿了,依然有人认为她场上跑得快,全靠药吃得好,对中国的药品科技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已经赶英超美领先wada技术水平了,只是几年后被人检测出来那就尴尬了,并且将此推断送给整个田径队。
    陈焕之坐在电脑跟前郁闷了会儿,干脆注册了几个小马甲下场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怼楼主大军,撕了几十层楼,才神清气爽地上床睡觉去了。
    这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十一点,本来想让她好好休息的徐指导忍无可忍地打电话过来,问她啥时候能起来训练4x100。
    “哦……”陈焕之甩了甩头,觉得自己还有点蒙蒙的,“圆圆她们来了?”
    “她们中午十二点半到,明天开始合练,但你今天也得先和方方练一下呀。”徐指导说完又补充,“不用练太久,一两个小时就行,强度也不高。知道你昨天刚比完赛累得慌,就是保持一下状态,省得整个人突然放松了。”
    “没事,徐指,我不累。”陈焕之看一眼床头的表,“呃……不过上午好像来不及了,我们下午?”
    “下午就太热了,你动作快点,饿吗?能不能坚持?最好练完了再吃。”
    陈焕之按了按肚子,还行,昨天半夜爬起来吃的泡面立了大功了。“行,等我二十……不,十分钟就好,我马上到。”
    好歹涮了一把,到酒店门口一看,徐指导和苏方方正坐在大堂里等她,两日不见,苏方方正在看报纸,表情很平和,对自己发挥失常的事似乎已经释然了。而徐指导正跟旁边两个记者打扮的人说着什么。
    陈焕之过去打了个招呼,探头一看,苏方方眼前的报纸是日文的,她看的那页上一个大大的照片,正是陈焕之昨天在成绩没出来前就披上了国旗的照片。而看不懂日语的苏方方只是盯着那张照片发呆而已。
    听到陈焕之打招呼,苏方方合上报纸插到一边的架子上,“恭喜。”
    陈焕之摸摸鼻子,“谢谢方方姐。”旁边就是记者她也没法多说什么,只能在徐指导的招呼下一起坐上了大巴去往训练场。
    两个记者是国内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的田径专项记者,本来刘飞昨天到了大阪,今天几乎所有记者都去追他的训练新闻了,这两人是不想跟人扎堆,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一大早就联系好了今天来拍陈焕之的赛后第一场训练,准备为4x100做个跟踪报道——很明显,有陈焕之珠玉在前,女子接力队也被期待在世锦赛上有所作为了。
    他们上了大巴,一路上跟陈焕之强行尬聊,一边强调“这不是正式采访我们只是聊聊”一边跟采访似的问问题。
    陈焕之有点不适应这突如其来的新待遇,她其实自认是个很平常的人,被采访的时候虽然以大嘴巴而著称,其实那在她看来都是很普通的实话实说,平时她不是个幽默有趣的人,充斥着训练比赛的日常生活也乏善可陈,没什么可以引起大众兴趣的新闻爆点,并不是一个天生有明星特质的人。
    以前被采访的时候如果她每个问题都三言两语结束,那记者也很快就会把问题专注于比赛训练等等,然后问完拉倒。但这次,虽然她依然那么言简意赅,但二位记者却仿佛毫不在意,不停地变换角度,问她的想法、她的生活细节,似乎想要挖掘出一个更”真实“的她。
    挖得陈焕之很快举手投降,借口说还有点困,跑到后排跟苏方方一起坐着,记者们这才放过她转而去问徐指导关于接力比赛的想法。
    苏方方看了她一眼,“有点不适应?”
    陈焕之点头。
    苏方方轻声说,“才是个开始呢,看看刘飞,那就是你的未来了。”
    陈焕之犹豫了一下,“方方姐……”
    苏方方轻轻拍了她肩膀一下,止住了她后面的话,“我得谢谢你,你做到了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让我知道有这种可能性存在,这就足够了。我才25岁,既然别人32岁了还能参加世锦赛,那我也还有很多次世锦赛可以参加呢。”
    陈焕之看着她,轻轻地笑了一下,“我真的很佩服你啊,方方姐。”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