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节
    船上所有人都在忙碌, 不过这可不关宝茹是事儿, 毕竟跑商的事儿她一直就没插手,这时候就是上前也帮不上忙。所以她就干脆只悠闲看这些‘西洋景’儿——不过宝茹也不觉得格外惊奇,所谓怪模怪样的西洋船, 在她看来也不过是图画里见过的外国船。至于少见的这样多、这样大的船只,旌旗蔽空的场面, 或者能震慑到古人, 可是对于宝茹来说也算不上什么。
    不过这其中的古代风情还是不同的, 在比起现代贫瘠得多的古代,有如此繁华热闹的海港所在,的的确确足够叫人啧啧称奇了——是的,宝茹跟着自家跑商货船一行人已经到了泉州了。
    之前扬州金粉繁华又清丽动人的景象好像还是昨天的事儿,但是之后货船上路,一路上经过几多城镇。似乎是已经见识过几座名城,再看其他竟然留不下什么印象, 再加上这些市镇是还不用发展‘甘味园’的,宝茹就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知道到了这最终目的地泉州,见识到了一点不同的风情——大概是有许多外国人汇聚的原因,呈现出中西交融的特色。恍惚间,宝茹还以为自己到了澳门之类的地方。
    郑卓在船上忙得不行,好容易歇息过来就见到宝茹东看看西看看的样子,不由莞尔微笑,对她道:“等会可以到港口边那钟楼上看,那儿最高,可以俯瞰全城。”
    宝茹顺着他的指尖这才发现这港口边竟然有一座钟楼,赶紧手搭凉棚往那边细看,这可是第一回在古代见到这建筑!就当是看稀奇了。正好这时候到了整点,那钟楼指针指着罗马数字三,然后就‘当当当’地响起一阵。
    旁边罗小官也正歇息,他就道:“宝姐儿只怕没见过,这能报时,真是方便的很,有了这个全城的人都知道时候了,不过姐儿有怀表倒是用不上。听说是二十年前还没开海的时候,一些外国和尚在这儿修建的。”
    宝茹知道他口中的外国和尚就是所谓的传教士,有些兴致,等到郑卓休息一会儿就拉着他带着菡萏木樨往钟楼去。这钟楼高大,有许多头一回来泉州的人也想上去看看景儿,所以干脆就有管理钟楼的传教士在下头收钱,不许太多人上去。
    木樨去给宝茹排队,宝茹就专门看那传教士。宝茹分不清外国人的民族,有些人可以从一些体貌特征看出所属民族,但是宝茹做不到。这传教士似乎不太会说汉话,与这些‘游客’交流也就是打手势,表示多少钱罢了。偶尔说几句话,别人听不懂,宝茹却是半懂不懂的——句子简单,所以哪怕是已经不学英语这些年了,她也下意识地反应过来。
    是的,就是英语。这倒是足够稀奇,要知道这时候传教士,或者这时候全欧洲的文化人的通用语就是拉丁语——这类似于现代时文言文之于中国人。除此之外,传教士若是说家乡话,也不是以英语为主的。所以才说巧合,一遇上就是宝茹唯一还知道一点的外语。
    等到木樨排到了队,宝茹去付钱,经过那传教士,宝茹忍不住有了一点作怪的心思,于是轻声道:“非常感谢!神父。”
    用的是英文,这样简单的话,古英语和现代英语是一样,然后宝茹就自顾自地和郑卓登上了钟楼而不去看那传教士——那传教士果然十分惊讶。这时候他们在广州和泉州传教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很多本地教友会说一些外文,但那是拉丁语,会说英语汉人,这传教士连听都没听过。
    宝茹可不知道自己冲击了一位传教士,她只笑嘻嘻地对郑卓和木樨菡萏解释道:“我只是和他用他的家乡话打个招呼罢了,我也只是和人学了几句。”
    解释后宝茹就去看这时候的泉州,果然很有些不同——宝茹就能看见排排街道,几条主干,不仅格外宽阔。而且每隔一段就有一座小楼,这小楼都是石头为座,铜丝拧成窗户,虽然不是晚间,但是宝茹知道这是里头一定有人每天灌油点燃,这是古代路灯。宝茹见图画册上见过,只有京城和金陵才允许有的规制。
    很明显泉州是‘逾制’,不过这儿天高皇帝远,或者是有人想着法不责众,而且泉州地位特殊,竟然也没有人上报这个!宝茹看得啧啧称奇。
    又看了一会儿,算是见过这泉州的世面了,宝茹也就和郑卓下楼了,下楼后那传教士显然是想和她说些什么,不过到底欲言又止,看着宝茹走了——或者他不知道说什么,或者他被同伴告知了不要随意接近这个国家的女眷。
    等到宝茹郑卓几人和白老大几人会合,说定了住到港口附近一家名叫‘吉利好’的客店,然后又分头行事了。郑卓则是带着宝茹和木樨菡萏两个女孩子去客店,这港口虽不是法外之地,但还是有些混乱,小心无大错,他一个男子跟着能少很多麻烦。
    这‘吉利好’以前郑卓和白老大他们是没住过的,但是郑卓知道在哪儿,毫不迟疑地就带了宝茹往一条街道走。那街道入口就有一家大大的客店挂着‘吉利好’的幡子,门口还有两个伙计在兜揽客人。
    郑卓拉着宝茹进去,就对着满脸殷勤的掌柜道:“住店,四间客房,先算三日的。”
    那掌柜地算账,收过定金后就让伙计领着人去房间。宝茹仔细看看,虽然屋子普普通通,连家里的下人房都比不上,但是至少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很是满意。宝茹不晓得这是白老大等人特意选出来的客店了,他们原本住的更要差一些。
    其实白老大还觉得不好,怕宝茹这位东家姐儿依旧住不惯,不过想到这一路宝茹也不是挑剔人,从没给他们难过,这才没有找那些豪华的,实在是心疼银钱。不过他们原来的客店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住的,至少郑卓不会让她住——想想那周边隔壁都是些什么买卖。
    不过这事儿可不是这样就能轻轻避过,要知道这整个港口都是泉州花界,遍布着红楼楚馆。不仅有泉州本地做生意的姐儿,还有号称从苏杭、扬州、大同等地来的女孩子——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了。
    也不要宝茹如何精明细心,她不过就是在郑卓出门办事的时候,自己领着木樨菡萏出门吃饭。她也是谨慎的,虽然不爱‘吉利好’的粗糙饭菜,想尝尝泉州的风味,但是并不走远,也就在这条街上——朗朗乾坤,又是正当大街,总不会出事罢!
    宝茹为了少些麻烦,还没坐一楼大堂,反而要了三楼一处小小包厢。到了楼上,宝茹就自推开了窗户,往远处望。最先就看见了前面一层街道,想看不见也是难的很,彩旗飘飘,香风阵阵的。宝茹心想,若不是现在外头嘈杂,只怕还能听见莺声燕语吧。
    虽然少见这些场面,但是靠着曾看过的一些很随便的电视剧,宝茹立刻就知道了前头那一整条街道都是做什么营生的。这般她还有心思遗憾——可惜什么都是看不见的。
    不过宝茹的遗憾很快就没有了,头一日到泉州宝茹要休整歇息,郑卓则是要帮着白老大他们乱一回。但等到第二日,郑卓就带着宝茹出门了,出门一起赴约。不同于别处,就是做些生意,郑卓也不会发展一些朋友关系。
    但泉州不同,他们在这里生意多,停留时间长,而且最重要的是郑卓本就是泉州人。时人重乡土,若是有一个同乡关系能好说话好多。郑卓在这做了几回生意,接触了好些人,有些知道他是泉州人的,又觉得他值得相交,这就有了朋友关系。
    去岁,郑卓只来了泉州一回,他们知道郑卓是在湖州成亲的缘故。又有白老大他们带信儿,他们知道郑卓这一回是要来的,昨日在港口就知道了,这就让家人小厮送信,请郑卓和‘弟妹’接风吃饭,还有补齐没有贺新婚之喜的意思。
    之所以说宝茹的遗憾很快就没有了,正是因为他们定下的酒楼就在郑卓宝茹所住的‘吉利好’的前一层街道。虽然因着有宝茹这位‘弟妹’去的只是家酒楼而已,但是宝茹跟着郑卓这一路走去,可是什么都能见着一点了,就是郑卓想阻挡都阻挡不住。
    宝茹就十分大胆地看她们的招牌,其中一家最大最好的,上头写着‘扬妓金三姑’,后头又有夸奖色艺双全之类的句子,宝茹猜测着金三姑就是这家的招牌姑娘。旁边菡萏却小声与宝茹道:“姐儿,这并不是扬州的姐儿,听里头她唱的这曲小调是扬州周边一土音。只因此乡多得是唱戏为生,故而这强调传到江南,及于惠州、潮州,再到这泉州,都以为这就是扬州口音。”
    菡萏有一个厉害处,她最能学各地口音,那些土话她是一学就会,宝茹想着弄不好生在现代她就是个外语天才,但是如今只好埋没了。宝茹对菡萏的话自然相信,更何况她是那样言之凿凿。
    在宝茹感叹这时候扬州影响力之大,郑卓后悔怎么没雇个轿子——即使只隔了一条街。就在这时候,他们一行人已经到了约好的酒楼。入包厢内,就有人爽朗笑道:“贵客总算来了。”
    宝茹还不及看是哪个说话,就有另一个年长些的声音道:“忒失礼了!这还有弟妹,哪有你这样大剌剌就开口,倒让人家为难。”
    宝茹这时候才算看清室内,里头有五个年纪比郑卓年纪大些的男子,不过就是大些也有限,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十岁。最年轻的一个,宝茹甚至估计不准他是不是真比郑卓大。面相上他是小一些,不过想到郑卓性子沉静,也会显得大些,倒是不能随意定论了。
    这些人本是坐着的,见到郑卓带着宝茹还有两个丫鬟进来,立刻也就起身了。时下风气开放,这种把女眷介绍给朋友认识,在商贾人家也是司空见惯。更何况当事人是宝茹,就更是大方,不见一点局促了。
    在介绍下,宝茹知道了几人身份。头一个名叫张世廉,也是第二个说话的,他在这几人里头年纪最长。第二个名叫乔洪,虽然也是锦衣玉带,富家公子的打扮,不过他皮肤黝黑,倒是有些不像的意思了,也是个爽快人,只不停道:“这便是弟妹罢?第一回相见,没赶上你们新婚贺喜,这一回来的一批珠宝,只让弟妹去我铺子里挑几样。”
    第三个叫刘慧祥的,身量中等,面色平凡,在几人里也数他穿的最普通——原先或者还有郑卓与他一般,不过郑卓如今穿的都是宝茹给新做的,自然就只有他一个不一样了。他不像是一个寡言的,但似乎觉得不好同宝茹这个初初见面的朋友女眷多说,便只深深作了一个揖。
    第四个叫甘来昭,几个里头他最惹眼,只因他生的十分白胖的样子,再加上满身绫罗,短短的手指上也戴满了戒指,样子倒是最合宝茹想象中的富商样子。最后一个叫黄秀,也就是宝茹一进包厢就说话的青年,同时他也是宝茹唯一不确定是不是年纪比郑卓小的那位。
    郑卓每给她介绍一个,宝茹就按着礼仪深深道一个万福。这是刘嬷嬷曾经重点培训过的,宝茹又是好学生,此时做来处处流畅,姿态婉约,又兼宝茹态度大方,这几个郑卓朋友一下就镇住。特别是最细心的刘慧祥,看宝茹进来起,步履自然,但身形动作间裙摆却一丝也不飘动。他立刻就知道这位‘弟妹’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子,这自然是受过严厉教导的。
    不过这也就是奇怪处了,按着他们所知,郑卓只是一个货船上的伙计,虽然似乎是老板家的子侄,但本身家里没得父母,也没得一份好家资,哪里娶来的这样好女子?不过这话并不好问,甚至私下与郑卓打听也有不好的嫌疑,所以几人也只是疑惑而已,并没有打算相问。
    几人先是坐下入席,为着郑卓和宝茹成亲的缘故,先受了这一圈的敬酒。走完这一圈,几人才寒暄起些别的事儿。不过一群做生意的能说什么,左不过就是关于最近哪几样最最最赚钱罢了。
    刘慧祥就与郑卓道:“倒是一个巧宗单等着卓哥儿你来看,前头有一艘西夷人的海船不知怎的在近海给礁石划破了船底。好在离着泉州已经不远了,只能一遍丢弃一些沉重的货物一边往这边赶。到了港口船立刻就要沉了,里头就算留着的货物也浸了水。有些货物是不妨的,有些货物却不成。”
    刘慧祥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这是很好的一个便宜。这样的货物都很难得出手,只能降低价钱,特别是在泉州,人家不缺西洋货,为什么要你这‘次品’呢?所以价钱都低的可怕。刘慧祥喝了口酒道:“那可都是不错的东西,最多是他们那边的地毯和挂毯,浸过海水,如今看上去很不好,但是只要找到手艺好的,帮着处理,恢复个□□成的样子是不愁的。可是如今价钱确实连原本十之一二也没有了。”
    说着他还小声道:“卓哥儿你要是要的话,就拿你自家钱来,算是你自己的生意,我给你找能恢复这些货物的人来处理。虽然要借用你家叔伯的船运走——你心里过意不去就出些钱给你叔伯算租用就是了,我猜你叔伯应该是个宽宥的。”
    宝茹忍不住低头闷笑,晓得这是郑卓的朋友替他担心——这都成亲了,还没有一份家业。想着给他一个好生意,赚一笔。但是这墙脚挖的,正好宝茹就是这‘叔伯’的女儿,当着她的面说这些,实在是有些巧了。
    不过宝茹还是忍着没笑,不然这刘慧祥晓得真想不知要如何尴尬。宝茹这时候也大概猜测出来了,这刘慧祥应该是做什么行当的了,他就是一个职业掮客。或者就是自己私下消息灵通、人脉广泛,牵线拉桥,或者就是他在牙行里做事。不过宝茹看他行事的章法,觉得应该是前一种。
    郑卓也晓得这时候最好不要说破,或者私下再说就是了,于是不解释,只敬了一杯酒,点头道:“谢谢祥哥儿了,倒不知如何谢你。”
    不等刘慧祥说话,旁边的张世廉先道:“自家兄弟有什么好谢的?卓哥儿原本最是展样大方的一个,这一回却有些不爽利了,咱们的情谊记在心里就是了。”
    这时候黄秀忍不住插嘴道:“你们倒是一下就说到别处去了?不是说昨日卓哥儿捎的信里说过有个生意想做,想请咱们帮着参详参详么?早就议论过了,偏这会儿卓哥儿本人来了,却又不说了。”
    之前郑卓给他们提过的生意正是‘甘味园’了,郑卓和宝茹并没有打算立刻在泉州销售,中间隔着这么远,专门来泉州送货是绝不可能的。若是托付给一些专门替人送货的船,不说安全,只说这运费脚钱就能吞掉大半利润了,十分不划算,所以还是要等‘甘味园’自然铺开到泉州一带再说。
    不过规划是这样,但提前布局也是很好的。哪怕不能提前布局,在场的这些都是泉州本地商人,在商场上摸爬滚打、见多识广的。把生意说给他们听一听,就算是让他们以自己的经验看一看这在泉州好不好做,或者如何做也是好的。
    于是郑卓便放下了酒杯,道:“确实有个生意想请大伙儿帮着参详参详,内子与我在湖州那边开了个糕饼铺子,如今在湖州走俏。有个大大的作坊,还和许多百货铺子签订了订货的文契。我家这糕饼有些十分耐放,而且放了也不减滋味,想着将来做大了或许可以到泉州来发卖。至于其他的,事务是内子在打理,她来与你们说罢!”
    宝茹接手了郑卓的话头,让菡萏和木樨奉上提前准备好的‘甘味园’点心。话说的再多也不弱有个东西看更直观,郑卓说的糕饼生意只怕还让这些人摸不着头脑——难道糕饼生意还能做出花儿来,这生意能有多大是器量。
    宝茹亲自给打开这些甘味园点心与众人看,道:“各位大伯请看,这就是我家的产业了,觉得这生意做不做的?”
    刘慧祥最先眼前一亮,东西漂亮算是成了一半。他是几人里头最敏感的,他也明白点心这玩意儿,除了精良的和粗糙的区别以外,其实到了一个层次里味道就不是评判标准了,而是样子。甚至大多数时候样子才是上等点心最重要的。
    然后他们又每人品尝了一些,宝茹看他们点头的样子,就笑着道:“这些都不是我家点心里最好味的,只因那些就是不能长久保存的了,所以这一回也就没带来货物。”
    张世廉端了一杯茶漱口,去掉嘴里的甜味,这才道:“亏的弟妹家的好货物,这生意倒是做的!咱们东南一带,哪儿不爱吃甜?大家都爱,而弟妹家有好货,这不正是一拍即合了。”
    别人也就罢了,黄秀最是爱吃这些甜味点心,最迫不及待道:“只问这生意打算如何做,是依旧与百货铺子合作,还是自家在咱们泉州开铺子。前一样要找昭哥儿,他家正好做这个的。后一样我可帮的上忙,我没得本事,做不来你们那些生意,不过是靠着父亲打下的家业,如今能吃些瓦片钱儿。”
    宝茹摇摇头道:“这一回是带了东西来,但是生意的事情却不能急,且还要往后推一推。”
    张世廉几个面面相觑,却不知道这新认识的弟妹怎么会这样说,黄秀嘴最快,立刻就道:“这是为什么呀!”
    第114章 泉州见闻
    宝茹作为弟妹亲自给在座的大伯子倒酒, 然后道:“这实在虽说不能着急的事儿, 我们生意本钱都在湖州, 离着泉州实在太远。我们想着第一步自然要稳扎稳打,除了湖州本地以外, 咱们先想着扩展的是长江东面一带。”
    说真的, 这时候专门运货到泉州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再说资本是有自己的选择的,后世产业也不会天南海北地布局, 而做首回扩展的时候, 一般也会选择上海这种——扬州的地位相当于这时候的上海。
    在场的都是生意人, 黄秀没了那一点激动,有时间想清楚后,也明白了事情。仔细想想确实不能这样, 甘来昭便道:“既是这样,卓哥儿是打算几时把生意做到咱们这儿, 心里可有个筹划?若真做到咱们泉州, 我是一定帮忙的。”
    郑卓看了一眼宝茹, 道:“长则三四年,短则明后年,总会把生意做到这里。到时候烦请帮忙。”
    郑卓说话时也是一杯酒一口饮尽——宝茹看郑卓这样子赶紧给他布菜。郑卓之前就没有吃多少饭菜,就算这时候他依旧神色如常,但宝茹还是担心。给夹了菜后,宝茹依旧时不时照看郑卓一眼,只因她从没见过这样的郑卓。
    平时郑卓是沉默腼腆的, 就是帮着宝茹跑生意时,也只能说是生意经验丰富,不至于教人欺了去。但要说精明果决那就是宝茹没见过的了。而之前郑卓也带着宝茹谈了几回生意,同时也上过酒桌,但是往往是宝茹主攻,他策应应答一番就是了。至于酒桌上,他倒是喝酒挺多,凡是话接不下去了就是一口闷。
    宝茹想着,这或许是因为有自己的缘故,只因有宝茹把能说的都好好说到了,所以郑卓也就是喝酒爽快了,倒是看不出他身上更加生意人的一面。
    但今日又是不同了,这些朋友都是郑卓的,不论是不是宝茹主要来说,他就是比她更加是中心。有些疑惑、有些想法,这几位也只会和郑卓说,这时候宝茹总算能看出他平常谈生意的一点样子了。
    虽然因为在场的都是朋友,所以气氛没有那么紧张,他这时候也不进的发挥了真正谈生意时的机警伶俐,但是吉光片羽,有这样小小的一点,让宝茹偶尔了解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郑卓就是很大的发现了。
    不过这景象看到旁人眼里又是足够的调笑了,乔洪就道:“还是要娶个浑家来的,怎么说,身边有个知冷知热、事事想着你的,总归叫人觉得心里暖暖和和妥妥贴贴的。之前咱们里就只有卓哥儿和秀哥儿没成亲,如今这样,秀哥儿你怎么说?”
    黄秀摇头撇嘴,又摆摆手,随意道:“可别说这个,我家里依旧我老娘常常念叨了。这个事情有甚好说的,我是个男子汉,哪里那样急着年岁?况且少爷我这家资、模样、本事,哪一样不好,什么时候都能娶到媳妇。只不过我不急,我还没玩儿个够呢!干嘛找个人管着自个儿,好不自在!”
    张世廉听过这话,笑骂道:“你嫂子就一直想替你做媒,本来说是她有一个本家小堂妹是极好的,人才、门户都配得上你。那时候我还想着挺好,我们两兄弟可能做连襟了,这也不错。却没想到你小子是这想头,你就可着劲儿作罢!人说‘娶老婆不着是一世’,你不赶紧,我倒看你将来能挑个什么天仙!”
    一众兄弟嬉笑,就是郑卓,虽然话不多,但是他也是真的参与进去了。好笑的时候他也能感受,偶尔说话也正在点上,这时候倒是看出来他是个男子汉,和宝茹是不同的了。
    宝茹也是伶俐人了,但是这样的场合却是插不进去的。不过正是因为聪明,宝茹才不插话的,想想这样的朋友伙伴喝酒吃饭,自己一个在旁就够突兀了,再什么也要打扰,那不就是煞风景了?
    果然,宝茹如此表现,大家观感都是极好的,都说要小夫妻两个到自家生意那里逛一逛,以及还奉上了补上的新婚贺礼。
    这一回聚会带吃带玩,倒是不早了,宝茹看看时间,道:“还有些时候,回去倒还早了,不如咱们出去逛一逛罢,只是泉州有什么好玩儿的?”
    泉州也是江南名城,就是没开海的时候也有一定规模了。这里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景致可看,又有许多佛寺庙宇等古建筑,至于园林也是不少。不过这些都不够出挑,见过扬州的繁华、见过苏杭的园林景致等,再看泉州实在不够有兴致了。
    所以郑卓一连提了几个地儿宝茹都兴致缺缺,郑卓这才想想道:“不然咱们往北角上去,那儿倒是没有什么景致之类,那儿是专门划给西夷人开作坊的,我曾在外头看过一回,和咱们的工艺全然不同。”
    郑卓是了解宝茹的,这种作坊之类一般妇人是绝不会有兴趣,偏偏正对宝茹胃口,立刻眼睛闪亮亮道:“可是真的?真能行?人家那工艺也是要保密的罢,怎能咱们随便过去。”
    郑卓既然确定了宝茹确实想去,就立刻叫了马车,到了车上才道:“里头咱们看不见的,他们墙筑的高,不过总有工艺是泉州已经传开了的,或者只是看难得学走的。咱们只装作是来泉州采买的商户,就能看了。”
    这是要装作买货的,进人家作坊里瞧呢!宝茹第一回见郑卓使这样的小手段,一面觉得要去看这时候的国外高科技而兴奋,一面又新奇郑卓的这一点狡猾。
    来到所谓的北角作坊区,饶是宝茹本身是后世来的,也已经十分惊诧了。这北角一带全是外国人的作坊,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座造船厂和一座火炮厂,因为他们占地最大,也在最中心的位置。特别是造船厂,将要完工的船只桅杆高高支起,隔着围墙也看的清清楚楚。
    郑卓只带着宝茹往造船厂去——火炮厂是不要想了,这东西除了朝廷要,就是一些大海商和西夷人自己要了。郑卓宝茹两个生面孔绝对进不去,事实上就是大主顾也是进不去的。不过造船厂却可以,虽然外国的造船术有独到之处,但是这时候本国船也有自己的优势。
    况且造船行业,至少是这时候的造船行业,重点并不是技术保密。因为这是一个劳动密集且技术密集的产业,只有技术并没有用。事实上,因为构件多而复杂,只是匆匆看一回也没什么用。
    而且这可是要买船的船东啊,难道还不让人家看一看你家船是怎么造出来的么?哪怕真有什么不能看的,那么大厂区,只要不让人过去就是了。
    果然郑卓上前与那看门的说了一回,里头有人去通报,一会儿就有一个主事模样的男子出来了。这男子应该是在中华居住许久了,宝茹看他衣服行动等都和汉人不大分别了。只是剃眉剪须,深眼高鼻,少见外国人的国人眼里是古怪,落在宝茹眼里,正是上辈子看多了的。
    他旁边还带着助手和随从,有外国人也有汉人。见了郑卓和宝茹,虽然有些疑惑他们的年轻,但依旧是恭敬行礼。然后又验看了湖州商会开出来的印信,确定两个人是正经商人后,那疑惑也没有了,不管两人是不是太过年轻,总归‘顾客就是上帝’么。
    进入船厂,不论什么时候,重工业的体制总是会让人觉得震撼。这时候的船厂自然不能和几百年后的相比,但是宝茹看着这一切,作坊里分了好几个船坞,宝茹能辨别出好些机械,大大的绞盘、复杂的滑轮、杠杆和撬棍等组成的起重设备,还有和传送履带功能一般的东西——这时候宝茹都成了‘土包子’了!
    显然新来的客人惊讶的样子并不让这些常常接待的人意外,他们应该是见得多了,只是问过他们感兴趣的是二百料到四百料的货船后,就只管带着人往特定的船坞去看了。这是郑卓和宝茹先商量好的,装作是要买这个大小的船。
    其实也不是装作了,姚家一直租用车船行里的船,不说租金了,只说每回都租不到好用的。这时候又有钱了,若不是家里新开了‘甘味园’的生意,怕后续开拓市场、扩大产量的时候花钱太厉害的话,这时候已经要订购船只了。
    不过考虑到湖州本地没什么造船业,大多也是要到太仓那一带去下订单——那儿的订单都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虽说今日是为了宝茹看西夷人船厂找的借口,但是想到这些,两人心中都是一动,干脆就认真看一回船。就算他们是汉人,但是也不定要买汉人造的船么。
    宝茹有些着迷地看着船坞里正在舾装的大船,不说别的,只看这艘船就比这时候最普遍的福船和广船舷高很多,而且和宝茹常见的船只使用硬帆不同,这是使用软帆的。宝茹不懂工业和造船,还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桅杆绳索,以及船上已经装好各种火炮,但并不明白其中含义,只是本能觉得厉害。
    那个外国人的汉话说的不错,但是为了防止词不达意、交流障碍这种情况,是旁边的一个汉人助手和郑卓交流的,他操着一口泉州口音很重的官话道:“按着你们说的,并不出海,只是走河道和近海,所以危险很小,譬如这些火炮,大多都是可以不必装的,当然如果您一定要,那就不说了。”
    “总之可以做很多改动了,精简掉不必要的,这样可以节省下许多钱。”
    那人一脸憨厚和殷勤,显然一副‘顾客至上’,为您省钱的样子——考虑到这样做是会降低他们的利润的,也不能不说他们确实是诚心诚意的。想到太仓那边造船厂订单多的做不完,态度绝不会这样好,郑卓和宝茹心态就往这里偏了偏。
    看了一回船,这几个接待的人又带着郑卓和宝茹去了一个干净许多的房间,这大概就是个‘接待室’了。宝茹看见了这儿虽然简朴,但是有舒服的椅子,很快也有人送来了茶水喝点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