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节
    还有各地驻军原本负责耕种的军田,也都全部收了回来。
    不过就算是这样,截止到雍定元年八月,官田和私田的比例还是一比七,官田远远少于私田。
    乾元殿里,阁臣陈起对裴清殊说道:“虽说土地兼并,几乎可以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底层贫农无田可种,长期被地主欺压,势必会民不聊生,甚至引发暴乱。皇上尽量控制私田,多囤积官田是对的。现在北夏匈奴和东北的辽国一直蠢蠢欲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过来,大齐内部不能再出什么乱子了。”
    其实内政可以改革的地方,还有很多。光是税收这一块,商税上就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但陈起说的没错,现在在内政这一块,裴清殊最大的要求就是一个字:稳。
    等先平定了外患之后,裴清殊可以慢慢在内部继续进行改革。现在的话,他的精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他继位之初,之所以先进行税改,主要也是因为没有钱的话,就没办法强军,没办法抗击外侮。
    现在税制改革初见成效,基本的资金已经到位了,裴清殊的重心就要转移到强军上面了。
    见裴清殊点头,一旁的宋池也道:“皇上,陈大人所言极是。为了维护大齐内部的稳定,定期进行户籍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臣以为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准许户籍司每年都照搬前一年的数据了。起码隔上个三五年左右,就应该像这次一般,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以防黑户、逃税等不法现象。不仅如此,朝廷一旦想要征兵的话,还能更方便些。”
    裴清殊一听,眼睛就亮了:“云蛟,你怎么知道朕想征兵?”
    宋池和陈起对视一眼,前者笑道:“皇上年少有为,打从当初您下令裁军开始,微臣就觉着,您一定会在裁军之后再征兵。现在各地裁军都已初步完成,皇上也差不多是时候想要征兵了吧。”
    裴清殊笑眯眯地说:“你说的不错,朕的确是有此想法。”
    现在大齐实行的,是征兵制与募兵制结合的制度。
    简单来说,征兵制指大齐所有的子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必须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配合参军。
    无论贵贱,十四岁以上的男丁皆有可能被征兵,只有五十五岁以上者方可免除兵役。
    一旦到了战时,就是妇孺都要参与劳动。
    募兵制则是朝廷采用招募的方法,选取一些自愿报名参军之人。
    这一制度,减少了农民等不愿从军的老百姓的兵役负担。
    虽说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着,不过除非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朝廷一般都不会强制性征兵,都是以招募士兵为主的。
    自愿从军、通过考核,入伍之后的士兵,其直系亲属全都可以变为军籍。
    就像考取功名者能够免税一样,军籍也会减少一定的赋税要求,只不过没有士绅的免税额度那么高罢了。
    但如果是被征兵入伍的士兵,本人及其家人依旧是原籍。
    所以长久以来,大齐并不是很缺兵员,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从军的。
    不过自打延和二十四年,庆王和曾家造反之后,每年参军的人数明显少了许多。
    许多人宁可去要饭,也不愿意参军,以免上战场去“送命”。
    现在裴清殊要募兵的话,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陈起和宋池他们虽然早就猜到了裴清殊要募兵,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两个都是文官,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懂。
    于是裴清殊便召来邵康乐、倪俊逸、赵虎等人,让他们集思广益,帮着出出主意。
    不过让裴清殊没想到的是,最后提出建设性建议的,不是这些武将,还是个文官——他的二姐夫容漾。
    “朝廷想要招募更多的士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抛出各种诱人的条件吸引老百姓。可这样做,一来耗资巨大,会给朝廷增加严重的财政负担;二来重利之人,未必能怀有英勇杀敌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臣以为,可以适当地提高士兵的居住、饮食等条件,但绝不能用重利吸引他们从军,这绝非长久之计。”
    裴清殊点点头:“你继续说。”
    容漾有条不紊地说道:“据臣所知,现在京城的武学,已经在赵将军的努力之下走上了正轨。臣以为,可以尽快将武学推广到全国各地,然后让武学里的教头,向生员们宣扬精忠报国、为国效力的思想。当然,不仅仅是针对这些学生,在平民老百姓之间,也可以让各地官府的兵房和礼房大力宣扬这种思想,鼓励更多的老百姓参军。要让他们打从心底里认为,当兵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哪怕是为国捐躯,也死而无憾。”
    公孙明在山西当了几个月的监工之后,前两天刚从外地回来。
    容漾来的时候,他正好也在。
    裴清殊和公孙明基本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所以就没让公孙明回避。
    现在听容漾这么说,公孙明几乎是下意识地说道:“容大人,你这是要给老百姓‘洗脑’啊?!”
    容漾还从来没有听过“洗脑”这个词,不过他向来聪慧,品了品之后就大概明白过来,浅笑着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公孙明笑道:“这个主意好!不用花什么钱,皇上最喜欢了,哈哈!”
    裴清殊的脸略微黑了黑,瞥向一旁的公孙明:“朕在你的眼里,就这么小气的吗?”
    公孙明精明的很,才不会上裴清殊的套。
    他挺起了胸膛,义正辞严地说:“谁说皇上小气的?谁说的?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裴清殊笑了笑,对容漾说道:“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还是要花些钱的。光口头说还不够,还得让人再想一些口号和标语之类的东西,贴在老百姓随处可见的地方。就像咱们喜欢挂些字画在墙上一样,平日里多瞧一瞧,看一看,无意之中就记在脑子里了。”
    容漾和公孙明听了,纷纷表示赞同。
    让裴清殊惊喜的是,容漾提出来的建议,还不止于此。
    第51章
    “除了征兵和募兵之外,皇上还可以考虑在农村地区实行民兵制。”
    容漾顿了一下, 见裴清殊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便继续说道:“民兵制顾名思义, 即通过对平民老百姓进行一定的训练, 使得老百姓们具备最基本的作战能力,从而‘寓兵于民’。”
    裴清殊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
    “民兵制的优点是基数庞大,又不会耽误土地的耕种。缺点是民兵的战斗能力,定然不如在军营里日日操练的士兵。不过起码实行这项制度,一来可以增加巡逻人员,减少盗窃等不法行为,二来能够节省军费。三来, 也是最关键的就是, 能够为大齐提供很多兵源储备。一旦大齐当真和外族开战, 需要征兵的话,这些民兵的作战能力也比普通老百姓要强。”
    容漾越说,裴清殊越觉得这个法子好。
    就说他上辈子灭国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只要朝廷军败了, 老百姓们基本上只能眼睁睁着看着匈奴人为所欲为, 根本没办法进行什么有效的抵抗。
    如果大齐能早点实行民兵制的话,不说扭转亡国的命运,起码不至于那么快就沦陷。
    裴清殊知道,大齐要想要抵抗外侮,定然不能依赖于民兵。
    但提高全民防御能力,储备一些兵源, 的确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且民兵和正式的朝廷军不同,他们仍然居住在各自的家中,不需要朝廷提供吃住,只要派人前去传授一些基本的武艺就好了。
    除了人力成本之外,朝廷几乎不需要什么支出,就能看到巨大的回报。
    既然如此,裴清殊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还有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考虑:“那依你所见,一户人家出几个男丁参与操练比较合适呢?如果让所有的男丁都成为民兵的话,怕是不大现实。毕竟老百姓们还要生活,尤其是农忙的季节,是他们最需要劳动力的时候。”
    容漾看起来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如遇农闲时期,自然是要全家所有的男丁齐上阵。按照征兵的标准来说,就是年龄介于十五至五十五岁、身无残疾的男子。如遇农忙时期,每家出一名男丁,参与巡逻即可。”
    容漾考虑的非常全面,除了民兵制之外,他还提出了“保甲法”。
    “从这次人口调查就能看出,大齐的农民基数非常庞大,农户是所有种类的户口当中最多的。如果全靠官府来派人管理民兵的话,只怕会增大各地官府的负担。不如实行保甲之法,以十户人家为一保,在当地德高望重之家当中选一保长,来管理他这一保下头的民兵。五十家为一大保,设立大保长,起到督促民兵的作用。”[1]
    公孙明附和道:“这个好!最好是选一些识文断字之人,这样还可以教那些不认字的老百姓学口号,鼓励青壮年参军呐!”
    君臣几人越说越兴奋,越讨论,制度就越完善。
    裴清殊是个行动派,在雍定元年的秋税收上来之后,便开始面向全国征兵。
    与此同时,推行保甲法与民兵制。
    秋税收上来之后,扣掉各种必要的之处之后,裴清殊又多了五百多万两的财政收入。
    这听起来是一笔巨款,但事实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现在大齐国库里的银子并不能说是很多。
    春税收上来之后,裴清殊在煤炭、冶铁、军备这条产业链上头投入了一百多万两。
    兴建武学、并且在全国推广,花费几十万两。
    彻底废除徭役制,雇佣流民,又是投入了好几十万两。
    还有裁军后的安置费、新增士兵的军粮,等等,都要花钱、费粮。
    最后算下来,现在大齐的国库还有七百多万两银,米一千万石左右。
    和太上皇在位时捉襟见肘的状况相比,户部尚书龙启章等人已经觉得非常满意了。
    可对于裴清殊来说,他觉得自己手头还是有点紧。
    主要是因为,他知道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裴清殊记得在前世的宣德二年,也就是今世的雍定三年左右,黄河决堤,导致了大规模的洪灾。
    洪灾之后,由于救灾不及时,又起了瘟疫,使得大齐的国力大大削弱。
    所以说,裴清殊现在还要再投一大笔银子,提前派人去修建水坝。
    不然天灾之后,再起瘟疫,对国家来说几乎等同于灭顶之灾。
    那个后果,是现在的大齐所承受不起的。
    出于经费等因素的考量,这次征兵,裴清殊缩小了年龄范围要求,主要征收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年。
    在征兵开始后不久,今年的武举考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由于大齐长期重文轻武的缘故,文举的会试基本上每三年都会固定举行一次,有的时候皇帝还会开设恩科。
    不过武举就很悬了,什么时候举行要看朝廷通知,考试内容还非常不正规,含金量不高。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考取了功名,除了每回的武状元之外,也很少有人能引起皇帝的重视。
    因此,在大齐,想要通过考武举而出人头地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想要走武将路线的人,都是直接参军,通过战功或者混资历晋升的。
    裴清殊早就有心改革武举制度,所以在很久之前,他就召集了他的启蒙老师邵康乐和四姐夫倪俊毅等人,商议和筹备武举改革之事,现在已经基本上准备完毕了。
    从雍定元年开始,武举和文举一样,每三年都会固定进行一次会试,时间定在九月初。
    武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和武学的授课内容一致,分为武功和策论两个部分。因为武举制度为的是选出优秀的将领,而不是优秀的士兵,所以光武艺出众还不够,必须懂得如何排兵布阵。
    当然,如果是力大惊人,或者武艺卓绝者,就算是对兵法一窍不通,也还是有希望能够中武进士的。
    裴清殊在殿试的时候,就发现了几个这样的人才。
    这样的人或许不能做主帅,但做一个冲在阵前的前锋,还是很不错的。
    殿试结束之后,兵部很快就按照裴清殊的意思,给这些武进士分封了官位。
    众人惊奇地发现,今年的这些武进士,所得的品级比往年高了许多不说,而且他们还不是被随便安一个虚职就打发了。许多人都在军中,都担任了实职。
    许是因为今年的武举得到了皇帝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来应征入伍的年轻人,数量远比朝廷预计的要多得多。
    不仅如此,各地的武学也变得异常火爆,许多人挤破了头都抢不到一个进入武学学习的名额。
    在这种氛围之下,就有一些私营的武馆,仿照朝廷的武学成立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