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年纪幼小,而且,林家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世交、亲戚,贾母又是年纪大了,轻易并不到外面走动。因此,喝贾家姐妹还会到外面赴宴的状况不同,黛玉很少出贾府。
甚至可以说,贾珍的寿筵上,宴请的那些公侯诰命、官员夫人,绝大部分她都是第一次见到。
宝钗也是如此,她倒不是不想出门,而是在京城,薛家这样的皇商地位还是低了些,又有些人生地不熟的,除非王夫人带着她四处去走,一般的世家豪门的宴席,少有请薛家的。她去参加过一次王子腾夫人的寿筵,可是人家也是亲戚和其他人分开来请的。
当然,这种“第一次见到”,那也是相对的,那些诰命们,也多半都是第一次见到她们。
当尤氏领着她们在宴席上坐下,她们着实是吸引了很多的目光。非但是那些占据少数的妙龄少女们,那些少妇、太太们,更是一个个不由得打听着她们的姓名身世。
毕竟她们两个的人品,在京城这样的闺秀云集之地也是极为难得的。待得打听清楚了,一众诰命皆是赞赏不迭,而一众小姐们,拿她们两个来和自己对比,却也是放下了心。
——这两个姑娘,诚然都是难得的美人,各有千秋,容貌上就把她们,和日常所见的大部分朋友给比了下去。然而一个输在了身份上,不过是个皇商之后;另一个年纪尚小,身份清贵,可惜却是已经失去了家族的支撑了。
对于她们这样的女孩子来说,容貌,并不是最重要的。
贾珍做寿,且又是四十的寿辰,当日的“八公”,人却是来全了。便是北静王等,也都送了礼物过来,只内眷不过来了北静王妃一人罢了。她却是在座的王侯诰命中最为年轻的一个,也是个温婉大方的美人。
黛玉宝钗一一见过,倒是平白得了不少见面礼,都让丫鬟们收拾了起来。
黛玉本来并不喜欢这样的场景,嫌闹腾得慌,此时却也少不得应酬一二了。只是人名却并不曾记得多少,回到席中,还是宝钗暗地里又指着那些人一一告诉了她。
镇国公传到现在的一等伯,牛继宗的夫人,按理和尤氏一辈,却年长不少;理国公传到现在的一等子柳芳的夫人,年纪倒是和尤氏相仿。
又有齐国公陈翼之后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夫人,治国公马魁之后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夫人……更有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平原侯、定城侯、襄阳侯、景田侯、锦乡侯等等等等。
百年之后,他们的爵位已经不如之前,但虎老威犹在,又世代和贾家交好,是贾家在京城中最大的关系网,自然是要好好记住的。
照理也该如此。
但黛玉被宝钗指点了一番,却还是不曾完全记全,微觉头疼,倒是十分佩服宝钗的本事,能够见得一面,就把人给记得全了。
在席上,黛玉安静的吃着果子,她到底还只有十二岁,并未完全长成,虽然已经是一个绝世美人的雏形,这个谁都能看得出来,何况又气度不凡,但终究是没有完全长成的宝钗引人注目的。感到身量高些、年纪大些,又能交际说话的宝钗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她便松了口气,想起惜春来,却也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
外面正排着大戏,里面又是众多女眷在那里谈话聊天,她的心思却是飞得远了。
不多时,宝钗推了推她,笑道,“往常在府里,不是最是伶俐不过的?怎么今儿成了个闷口葫芦?”
黛玉只是笑笑,不说话。
刚才有几个同龄的姑娘被带了过来。贾家请的多半都是豪贵世家的女儿,以她们的身世,自然是更愿意和黛玉说话,只是黛玉神情淡淡,不过维持基本的礼仪,没有什么热情,看来身体又怯弱,似乎身体不好的样子,就没有和她多说了,相比之下,宝钗却是长袖善舞,而且学识渊博,礼仪周全,全不像是商人家的女儿,自然就把这些姑娘们都给吸引过去了。
宝钗却并不想让她这样坐下去,只是说道,“你知不知道,这京中还有一个女学的?”
黛玉还真不知道。
她从史书中找到了历史变化的原因,那位东安郡王穆融。此人带来了大大小小的蝴蝶效应,有些效应还很不可思议。但从他的一生看来,相当明显,这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家伙,对于现在的男女地位觉得天经地义。黛玉从不觉得,他给这个时代的女子地位带来了任何有益的变化。
所以,怎么会有一个女学的?
不过听到这个词,她也是相当的感兴趣,便追问是什么女学。
宝钗哑然失笑——感情,之前的话她压根儿就完全没听见啊?当下细细的和她解释起来。
却原来是丰平候的后人,一位叫甘仪的才女,少年丧夫,寡居在家,却并不只是以针线为业,反而把夫家,也就是理国公柳家的女子一个个都教导得知书达理,故此很有些名气。后来,也有不少达官贵人就把家中的女孩子全部往理国公家里面送了,他们家中倒也很通情达理,见小小的形成了一个规模,非但没有阻止,还给她另辟了一个院子,由她居住。
现在她年纪也不小了,算来还是现任袭爵的柳芳的长嫂呢,而她家中的侄女,则嫁到了北静王府,就是北静王妃,她年少时也听过她的教导的,北静王水溶年少风流,而且,又有王爵,能攀到这样的亲事,甘仪的能力,自然是更加的被人赞叹了。
这是一个文人士子们一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又一边希望能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年代,一边说要以针线为业,一边才女又极受欢迎,可以说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了。宝钗可以说便是这种观念下的标准产物。
她把这事情细细解说一番,黛玉也就明白了。
那里可是大家小姐的聚集地啊,就难怪宝钗有些难以掩饰的羡慕了。
在那里能够学到什么才艺难说,但能够学习接人待物的礼节这是肯定的,更是从小就能和其他家族的姑娘打好交道,为以后的交游也能打好基础——要知道,她们这些姑娘,就是下一代的世家大族贵妇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啊。
算是相当于提前搞好京中官员内眷的关系?
这样说来,女学的存在也就不以为奇了。
黛玉奇怪的只是,为何贾家一点这方面的议论都没有,更没有把姑娘送去参与那些聚会的举动?想来想去,多半还只是身世作祟,然后还有父母长辈之间的意见问题。
她虽说不曾听见之前的谈话,却至少知道,今天来的那些小姐,基本上都是公侯门第之家的嫡小姐。庶出的小姐虽说也是主子,但身份到底要差上一筹。
然后呢,比如说王家那样,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都不教导认字的人家,也不会把女孩子送过去。王夫人和王熙凤当初都是嫡女,但不就都是在嫁到贾家之后才开始认字的么?王夫人还把这种家风给带了过来。
但不管怎么说,惜春是绝对有这个资格去进入那个女学的,可惜……
黛玉正想着,宝钗又笑道,“真是出门方知天地宽。探丫头筹划了许久,召集我们姐妹们结了一个社,我们都以为是风雅之事,想了个新鲜点子。却不道这样的结社,人家那里早已经有了,一样是一社一题,或写诗,或作画,或下棋,热热闹闹的,也有个奖惩章程呢。我们日日住在园子里,这样的事情竟不知道。”
更奇怪的是,这样的事情也不在园子里面传。
黛玉在心底暗暗的纳罕了一番。虽说那些丫头们都没见过多少世面,对这方面的事情也不懂,但是八卦却是她们的最爱不是么?
同时也不免如宝钗一般在心底赞叹,大观园虽说是个小社会,但是却也实在是一个狭小的天地呢,生活在这里面的她们,才艺不缺乏,学识不缺乏,见识却难免受到局限。
不过,虽然不知道这所谓的女学,黛玉对一件事情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是我狂妄,便有这热闹的女学,宝姐姐的学识在那里面只怕也是数一数二的,论起诗词来,也必然不弱于人的。”
宝钗微笑不语。
黛玉这话并不是夸张,也真不是狂妄。
宝钗刚才和那些女孩子说话的时候,自己也在心底确认了这一点。这些姑娘们凑在一起学习琴棋书画,难免有争胜之心,也未必不努力。但是那种虚荣的需要,却怎么比得上她从小为了家族而刻意积累的成果?
而黛玉呢?黛玉的诗词其实也不比她差多少,还时有灵巧之作,更重要的是,她可是比她小三岁的啊!
她这样说话,对她自己本身,却也是一种自负之言了。
让她稍稍觉得遗憾的是,这些人虽然结社,和她谈论,却没有邀请她们参加的打算。京城如许之多的贵族官员之后,怎么可能一一邀请?
虽说她心中有所期待,却也只能慢慢来的。
这么想着,她把目光投向了史夫人,湘云的婶母。这位夫人一位史家的姑娘都没带来,在她们的管理下,史家也是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族,可惜了,是指望不上的。尽管刚才,她还因为她对湘云的照顾而好好的夸了她一番。
但这只是对她们的名声有好处而已……
宝钗还在这里盘算,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在最近走进京城真正的上流社会,这些内眷们的圈子当中。这是他们薛家住到贾家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因为贾母和王夫人各自的私心,一直都没有这个机会……
之前北静王妃带过了一句,说是水溶外出,她在家闲着,所以想要请些人去做客,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说着玩的,又会不会请上她们……
坐在她旁边的黛玉却完全不关心这些。
因为那些贵族小姐们已经走了,她也不管那边热热闹闹又换了一出的大戏,把注意力放到了尤氏的身上,也恰好看到,丫鬟文花走到了尤氏的耳边,附耳说了几句话……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我才发现,似乎已经v了一个月,到了可以发积分的时候了。明天我会问一下编辑这个积分是怎么回事……
我就知道是登陆发言,超过25字的,长评优先,不过貌似留言很少啊,希望大家多留言,多提意见,要是连积分都发不完,那真是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