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节
    他也不愿多提桓家的事,只含糊说:“多谢沈公与众位朋友从中斡旋,使我不至于背负恶名。那人已经走了,我不愿背后说别人是非,今日之事俱算是宋某惊动了诸位,改日我请各位君子到城外饮酒赏景可好?”
    几名书生争着说好,替他盘算起了那天开文会做以什么为主题。赵书生根本插不上话,被排挤到一旁,倒是当先看见了从礼房出来的李少笙。
    他立刻忘了周围还有别人,冲上去握住李少笙的手开始流泪。沈举人几个替他跟宋时商量,要买回李少笙,让他们夫妻团圆。
    宋时看着和李少笙喁喁低言,不问身外事的赵书生,又看着替他们操心又花钱的沈举人,不禁同情了他一把——沈举人这压力也很大啊,当个主席不会还得管起文社所有人的生活问题吧?
    他身为本县领导的儿子,自然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他当场告诉沈举人,李少笙如今已落成良籍,衙门有针对无业男子的精准扶贫计划,可以帮他安排将来的生计,不必沈举人一力担待。
    沈举人笑道:“这却不必劳烦舍人了。子逸是我们林泉会中人,文会中诸君子情同兄弟,我这会首自然要成全他和少笙。我家在城南还有个空置的小院,到时叫李行、少笙搬过去便好。说来倒要感激那强买他的凶人,不然少笙身价可值数百金,我们这些穷书生哪能赎得出他的身。”
    是啊,人家是侍郎府的公子,可不是有钱。
    有钱到特地赎了个行头来陷害他,想让这群书生暴动,把他们父子赶出县城的地步。若不是惦记着桓先生教了他几年的恩情,他都想给这姓桓的套个麻袋打出城去。
    他心中悒悒,深深叹了口气。
    赵悦书此时真信他是个好人了,牵着李少笙过来千恩万谢,又要寻出那个败坏他名声的人,大伙儿教训他一番出气。
    宋时可不想侍郎家的公子在自己地盘上出事,连忙劝道:“他还是个孩子,只是叫家里娇惯得不知天高地厚。且他此时已经出城了,诸位君子只看在此事最后落了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结果份上,饶过他一遭罢。”
    赵书生愤恨未消,别人更替宋时不平,觉着他不该平白替这种人背恶名,受委屈。
    好在沈举人是个沉稳的人,拦住一群说风就是雨的生员,让他们先帮赵李二人搬家,临行时又跟宋时约好,端午节后到县西双豸山上的豸山书院旧址共举文会。
    宋时亲自送他们离开,找来见过桓文的衙役,叮嘱他们不许跟人透露桓文的身份,然后回到房里,也不怎么想睡,就翻起了他的应试典籍。
    大郑朝的科举同于明制,不考应制诗,第一天考经义、第二天考刑律和小论,第三天考五道策问题。正经教材就是《四书》《春秋》《左传》《大郑律》《资治通鉴纲要》这几本。
    不过当初桓先生看他有学历史的基础,教《春秋》时就给他延伸了一下,不光教他《左传》,同时也授了汉代的《公羊》《谷梁》二传,与北宋胡文定的《胡氏传》、南宋张洽的《张洽传》。
    正式考试时却是以《左传》为主,《胡氏传》为辅,甚至《春秋》本经义都考得不多,以后专攻《左传》的话性价比更高。
    除此外,还得裁汰一批课外辅导书——他捐了监生,可以不用去考院试,直接乡试起步,前两年买的《小题大全》和院试闱墨就可以扔了。不过倒不急着买乡试闱墨,因为刚从他们衙门出去的林泉社诸生中,就有一位本地知名的“帖括名士”于廪生。
    帖括名士,也就是时文名士,共分两种:一种是擅长写八股制艺,文名满天下,甚至本人也凭一手好文高中进士的名士;还有一种则是擅长选编时文集,让读者中试的名士。
    于廪生当然是后者。
    沈举人既跟他约了下个月办文会,到时候他就可以当面问问这位廪生要出什么新选本,再请他帮自己改一下文章。
    不管于廪生自己考试的本事如何,他编的教材既然能大受欢迎,就说明他很擅长评判文章,正好帮他把握一下文中的经学思想,看看能不能被本时空的人接受——
    他现在没有老师教,自己复习旧笔记也复习不出更高水准。这武平县的教谕、训导、名士才子他都知道,更没有能跟桓先生比肩的、治《春秋》的大师。况且……如今他跟桓家的婚事退了,还撕破了脸,以后也不能再跟桓小师兄通信,请他指点自己读书了……
    既然如此,他索性就下几篇原先世界的明、清经学论文研究一下,拓展拓展写文思路。
    之前他总想着两个世界线不同,理学大师和传下来的文章都有差别,只要照着桓先生教的钻研就行。可现在想想,反正教材是一样的《四书朱子注》和《春秋》《左传》《胡传》,主流思想也是程朱理学,原世界的明清经学毕竟可以起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哪怕攻不成,大不了就回头接着看先生留下的讲义、背时文集么。
    宋时收拾好书和文章,关紧门户,拿出一沓厚厚的稿纸,打开晋江文献,搜索起了关于明清两代经学、春秋学、八股制艺的标题。
    ======================
    他在后衙埋头研究比较不同时代的经学思想,除了命案、灾荒、督运几桩大事,别的都先放开不管。就这么稍微放了放手,没叫人盯紧林泉社那群书生,他们就闹出了大事——
    那群书生从长汀县寻着了桓文,把他的车掀了,带的下人都打了。
    那些书生连本地县衙都敢闯,一个礼部侍郎的孙子说打也就打了。敢打,还敢报名字,什么郎署某官之子,按院某官之侄,某致仕大员之孙,某地布政使族亲……一边数落着桓文放纵刁奴打伤生员、陷害武平知县的令郎的罪名,一边带着不知多少家人、庄户,把桓文带来的家人都打得遍体鳞伤。
    两队人当街打架,正好撞上了来汀州府吊考童生的学政方思瀚。提学御史的本职就是管理这些学生,方大人见着这些生员围车打人,当场就叫随行差役抓人,又叫人从车里抬出桓文,要给他申冤。
    桓文来退亲已不占理,强买男娼更不好听,实在不敢喊冤,也不愿回武平县跟宋时对质,带着满身是伤的家人走了。他作苦主的不肯告状,方大人也就没动板子,只将那群书生都押起来申斥了一顿,问他们为何当街打人。
    问了几句,听说知县的儿子叫宋时,倒忽然有所触动,问道:“这个宋时今年几岁?莫不是北直隶保定府人?是济世兄的弟子……”
    他有心见见故人的弟子,顺便也申斥武平县主官与教官等人,责他们一个管束不力之罪,索性下了谕单,叫教谕、训导与县令之子宋时一起到府问话。
    宋县令听说秀才打架牵连到自己儿子,气得直想把他们抓回来,都剥了功名打板子。但学政大人在书中提到要见宋时,他也不敢不送人,含着泪把儿子从学海中唤出来,给他说了这桩要命的官司,焦急又担忧地问:“莫不是提学大人要给桓家人撑腰了?亏得你是个捐的监生,裁革不去,若是个秀才可怎么办呢。”
    宋时本来挺紧张的,听他父亲这话都有些哭笑不得,一面更衣一面安慰老父:“提学给不给桓家撑腰,咱们都已经被退婚了,再坏又能坏到哪去?学政又不能管县政,插手不到咱们县里,爹爹不必太担心。”
    他也不知道这桩官司能打到什么地步,先去户房要了李少笙身份文书的抄本,再备下些银子,带了两身换洗衣裳,就跟教谕和两位还在县里的训导去了府城。
    第10章
    汀州府府试定在四月初,府试之初就有各县教谕领着已过县试的童子到府城。到院试时,这群教谕也要在堂前听学政点名,一一认领自己县里的考生。
    如今府试还没发榜,院试题目方大人又早已拟好了,眼前需要他这位学政处置的,也就是武平县儒生当众拦车伤人一案。武平县的儒生出了大岔子,主管学政的教谕又不在,所以这些日子,带着儒童到在府城等候考试的祝训导官就被方大人提到身边教训了好几回。
    宋时与教谕徐大人、周、袁两位训导官风尘仆仆地赶到府里那天,祝训导早早就在城门候着他们,见了宋时就如见了亲人一般:“方大人欲见舍人久矣,意甚急迫,舍人不必候命,就随我去见大人。”
    他把宋时跟教谕一道拉上车,路上就把学政大人关心宋时家世的事告诉了二人。他在方大人面前挨了不少顿训,颇为愁苦地问:“方大人还问起了舍人与桓侍郎府姻亲之事,在下不知内情,不敢轻言,此事舍人自行斟酌罢。”
    宋时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谢道:“都是我家的事连累了四位大人。此事我自有应对,回去之后再置酒向各位道歉。”
    县学教谕、训导都是极清贫的官,一年到头只有二十多两薪俸,改善生活全靠四时八节祭孔庙分的胙肉和学生送的束脩,听宋时要请客,都露出了几分喜色。
    谒见学政时,有宋时这个正主在前顶雷,他们心里仿佛都没那么怕了。
    可惜的是,方大人先不问宋时的话,而是提过徐教谕几人申斥:“那几个都是武平县县学生员,其中竟还有食廪生!你等身为教官,平日怎地不严加管束,叫这群生员跑到外县地界,光天化日下,如同城中恶少般行凶打人!”
    徐教谕颤巍巍地说:“因他们往常科试还能考到一二等间,素日也不曾有这等恶行……”他给这群学生洗白间隙还不忘了照顾宋时一句:“宋监生实与此事全然无关,他住在县治中,一向闭门读书,下官等皆可作证。”
    宋时老老实实在一旁装鹌鹑,心里给徐教谕点了三十二个赞,决定回去就把宴席规格提升到三十二道菜。
    方提学叫他提醒了一下,倒想起宋时来了,仔细看了他一阵,问道:“你就是宋时?你可是故河南道都察御史桓兄济世公的弟子?”
    宋时垂下头应道:“有劳老先生记挂,正是学生。”
    桓先生故去不过四年有余,都察院故友、后进自然不会忘了他,也没忘了他家里曾养过一个天资不凡的弟子。有了这个学生在眼前,方提学也顾不上申斥徐教谕等人,挥手叫他们离开,仔细看着宋时。
    方提学还记得当年在桓家吊孝时遥遥见过一面的少年,对比着眼前仪容俊秀、身姿挺拔,几乎已长成大人的宋时,不禁感叹道:“一晃数年,你也长大了。你是随父亲上任的?这些年跟着谁读书?”
    宋时有些伤感地说:“先生过世那年,家父点了广西容县县令,学生不忍心见老父一人在异地为官,便跟在任上服侍家父,直至如今。这些年难得名师,故此只温习恩师当年留下的典籍和笔记。”
    在广西荒蛮之地寻不到名师,只能看先生留下的旧书么?也是可怜……
    方提学感叹道:“济世兄在日,常在院中向人提起你,说你读经时擅发他人未解之意,小小年纪就能自己解出‘王正月’背后‘尊王’、‘大一统’之意。提考北直隶的于远斋兄也说你文字清通简要、思虑周详,文字绝不似寻常幼童那般稚嫩。
    “若非他认得你,知道你是个才留头的童子,恐怕就把你的卷子当作哪个饱学书生的卷子取中了。”他淡淡一笑,看向宋时,问道:“你这些年没再回乡考试?怎么捐了监生?听说桓兄要招你为婿,莫非你是打算成亲后就在京里坐几年监再考乡试?”
    他问到这地步,宋时也不能瞒着退亲的事,斟酌着说:“因家父亲年转迁武平,学生不放心老父独自上任,便跟到了武平县里。如此,便赶不及赴北直隶应院试,索性捐了个监生,后年好直接下场应秋闱。至于婚事……今年周王选妃,不巧学生又没能及时进京迎取,以至桓家女也被列在了待选之列,这桩婚事只得作罢了。”
    方提学看了他一眼,似欲说些什么,但看他微微垂眸,不愿多提的样子,再想想桓家声势,也明白他顾忌什么,只轻轻“嗯”了一声,转而说起了读书的事:“你少年时就能解经义、作文章,当时不曾有机会考你,今日见面,却要考你一考了。”
    宋时感激他的体贴,当即应道:“任凭老先生出题。”
    方提学到桌边拿起一本四书,随手翻页,手指先点中其中一句,自己看了一眼,往后翻一页,再如此一点,正好凑成个截搭题:乃是一句“皆雅言也—叶公”。
    宋时一听便知,这是《论语·述而》中的句子。
    “皆雅言也”出自第十五章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按朱子注,雅,是指经常的意思,也就是指孔子素日说话时常用到《诗经》《尚书》中的句子,常执守《周礼》中的礼仪。程子注释说,孔子素常之言止于此,性与天道不易学道,应默记其言。
    而“叶公”就出自下一章开头的“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这位叶公本是楚国大夫,名诸梁、字子高,封于叶县,僭称公。他向子路问孔子之事,子路未回答,后孔子听说,便告诉子路不该不应对,该说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两句实在毫无关联,但截搭题就是这样,毫无关联也要用“钓、挽、渡”之法,给这两句之间架出桥梁,改出一个有意义的破题。
    雅言即常言,破题上半句即扣着“常”字,将原句中的字眼儿替换一下,就是圣人素常所说的言语……圣人之间有教化之功,就用“圣训”,“圣训之有常”。而下半题的“叶公”也要换一个字眼,就用他本身的身份,“楚大夫”。叶公是想知道孔子之事,在破题中不能引用题面以外的原句内容,上半题的“雅言”正好可以完美的填补上这个答案。
    圣人雅言即《诗》《书》《礼》,程子注中言道“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应当对于“默而识”圣人之言,赵氏注中言当“类记之”,所以叶公对上半题的“雅言”应当是记忆,而不能用“得之”。
    他正梳理思绪,就听方提学说:“我也没工夫看你当面做几篇文章出来,你只做出破题、承题来即可。”
    说话间,宋时已经将上下题面捋通,恭恭敬敬地向他借了纸笔,在纸上写下:“明圣训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记矣。”
    破题既出,承题就好办了。左不过正破反承,承题中又可以引述题面原句内容,他就把破题中圣人常言《诗》《书》《礼》,楚大夫可以记之的意思翻过来,改写“《诗》《书》《礼》这些雅言之外的圣人不言,楚大夫能记什么呢”?
    文雅一点,按程子注改一改,“夫雅言而曰皆,则诗书礼之外,圣人固不言也。彼叶公者,又何以书哉?”
    这破题不算多么精妙,却胜在破得快而稳,思路十分老到。当年不像个幼童,如今这文章也不像个未及冠的少年,至少也是个写了数十年文章的老儒了。
    方提学没想到他做截搭题都能这么快,仿若不必思索、信手拈来一般,胸中陡然生出一片爱才之心、考校之兴,顺手又考了一句“不亦悦乎—有朋”。
    上过中学的朋友都知道这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题深印在脑海里,都不必像刚才那句一样先忆原文,略一回忆朱子注释,便提笔写下破题——“说以学而深,即可决其朋之有也”。
    朱子注有“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用这句将“学”而后“说”深之意展开一下,就是“夫说生于时习,即生于学也。以学及人,而朋之有也,不可必乎?”
    能以好学为乐,以学有所得为乐,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从。
    方提学听得简直有些惊艳——岂止破得工稳,从中透出的胸襟更是通脱大气,不愧是能叫济世兄一眼看中,当儿子般养在膝下的人。
    他连考了几道题,见宋时答得敏捷流利,难他不住,一时生出促狭心,提笔就在宋时的稿纸上画了个圆,叫他做出破题。
    破,给个圆也得破。
    这个圆不是普通的圆……它也是圣贤书上的内容。每章之前都有一个圆,用以分章节的。也就是说,这可以从圣贤之道未阐发之前就先有了一个浑圆的……什么下手。
    宋时不由想起评剧《花为媒》里一句“圣道不存,此乃天之欲丧我斯文也”,不过提学面前不是开玩笑的地方,他老老实实地低下头,改成了“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
    方提学看着他落下最后一个字,慢慢将那句破题念了几遍,感叹道:“圣贤未言而天地浑然如太极,及其立言,则造化生焉,典章出焉,礼仪立焉,王政备焉,百姓教焉……破得有廊庙气象。若你后面原题、起讲、入题、八比、大结也能做得这么好,这文章便不怕拿到方家眼前了。”
    宋时这几年都是和县里的举人、生员来往,别人夸他的文章,他都怕对方是看在他这个县令之子的身份上给他虚假评分。至于桓小师兄,那是自幼相识,还有恩师的光环加成,不好说他看自己文章的滤镜有多深,也不足完全采信。
    至于他父亲宋县令——他就是写句“恭惟台台,璠姿雪鉴,皎操冰壶”的逢迎套话,宋大人都能夸成绝世文章,他的点评就更不用听了。
    难得御史这样公正可信的大家点评,宋时才对自己的水平恢复了几分信心,试探着问道:“学生在家做过几篇文章,算是心血之作,不知可否请老先生略加点评?”
    方提学的头微微往下一点,忽又收住,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何必看旧文。你当初在京考秀才,只差一道院试没过,今日我又是来汀州府吊考童生的,你何不也下场一试,让我看看你场中的真正水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参考 《清代八股文》 邓云乡著
    “皆雅言也 叶公”【清代俞樾《曲园课孙草》】
    “不亦悦乎 有朋”。【清 袁昶】
    “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李伯元 《庄谐从话》】
    第11章
    从来只听说过福建学生寄籍在北方考试的,没听说过北直隶的学生寄籍福建考试的!这不就相当于一个北京考生非要高考移民到江苏……呃不,现代的江苏应该相当于这时代江西,这福建大概可以比一下大弗兰吧。
    何况他都已经捐了监生,相当于已经买到了清华北大的入学名额。他一个保送生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跑到地狱模式的高考大省应试!
    宋时当即婉拒:“学生的籍贯在保定,如何能在汀州考试?且学生已捐了例监,似乎不合适再考生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