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苏厨 第570节
    这根大犀牛角少见,中间一根白芯子,懂,这就叫通天犀,听说当年宫里有两根这样的,仁宗皇帝给汴京城百姓做了温药。
    咦?旁边还有介绍……原来通天犀就是犀牛长老了,角里才能出现白筋,呵呵呵,又学到一次说道。
    蕉布,芭蕉杆子做的布?这玩意儿就是个稀奇而已,看着和麻布没啥区别嘛……
    疏竹布?嘿这更稀奇!交人三月采一种叫簟竹的柔嫩竹子锤击,然后织布?活久见啊……
    这就是蜜香纸?在我们外行看来,也没啥了不得嘛……
    我的个去——这也是竹子?云邱竹?这一节就是两丈,合围一丈,一节竹子就可以做一艘船!
    这东西该送给大相国寺做成梆子,只有金刚才能敲得动!哈哈哈……
    接下来没啥意思了,白米,红米,不过听说一季两熟,这倒有些让人羡慕。
    丝绢也没多少意思,明显不如俺们的漂亮……等等我刚刚看见了什么?回去再看一眼那介绍……
    一年八收?!八收!!你说说你们……守着这么好个地方,咋就不好好过日子呢?
    这些锦缎倒是真不错,跟我大宋都可以一拼了都……嗨!这就是宋锦!当年大宋赏赐给交趾王室的,这回好了,全又给拿回来了!
    香啊……进入香料区了,各种味道太浓郁,得靠近了闻才品得出各种香料的区别。
    嗯,这是沉香,真好闻啊,还有一丝药味……你品,你细细品……
    这是安息香,除了香气外还有一股奶味……你品,你细细品……
    这是风脂,苏合,降香,乳香,各有不同……你品,你细细品……
    这是龙涎香,这可是顶顶了不起的好东西,得好好闻一下……你品……啊呀我去这什么味道?!
    哦,原来龙涎香是发香用的,天颜香是合香用的,本身的味道并不咋样,精贵在能调和众香,散发远处!又长见识了。
    香料太多了,不光品种多,数量也多。
    再往下,就是王室珍藏区。
    印玺,国书……
    象座,妈蛋这象座这么多金珠宝贝!逾制了!
    乌木大床!花梨镂雕贴金王座!逾制了!
    王冠这么大的珍珠这么多道梁!逾制了!
    仪仗,逾制了!
    车辇,珍珠帐,大珊瑚树,逾制了逾制了!
    这帮欺天悖逆的玩意儿……呃,不过话说回来,好像逾制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哈?
    这里不光是交趾王室自身的宝贝,还有不少历次战争里从真腊,占城,各个小邦小国席卷的珍宝。
    当年交趾曾经攻占过占城的首都,因此这不仅仅是一场交趾文化展,而是两个王室的珍宝展,更是一场南蕃文化展。
    很多器物珍玩,连大宋翰林院里边的学士们都弄不清楚是什么玩意儿,空白着注释留在那里。
    很多普通的汴京百姓,第一次见到了碧玺,猫儿睛,翡翠,红蓝宝石,黄水晶,紫石,青金,玛瑙,蜜蜡,琥珀……
    最后一片区域,是最珍贵的区域,文物区。
    秦代的青铜剑,爵;汉带的权,印;马援骆越新法石碑拓片;唐都护府铜钟;还有历代王朝给交趾的国书,诏喻,朝贡典章,赐物……
    交趾自古属于华夏的铁证!
    当然还有很多是交趾本土的文物,铜鼓,铜戈,精美的赤土凤头,龙砖,占婆教稀奇古怪的雕像。
    一圈看完下来,明明没有一样东西是老子的,可看得怎么就这么开心呢?
    对哦,这些东西,现在全都是俺们大宋的了!
    这次展览带来了绝佳的效果,让汴京人民爱国热情高涨,上到朝野,下到庶民,对那片地方开始神往,对其文化,经济,历史,风俗,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趁这股东风,群臣开始狂上贺表,内藏开始扩建封桩库,报纸上兴起了一种新文体叫连载,登的《海国诸藩志》,四通商号开始狂卖椰子油香皂,各种香精,老百姓开始哄抢买买买,赵顼开始……论功行赏。
    苏油以灭国善后的大功,封特进,上柱国,观文殿学士,以太子少保知交州,充交趾路转运安抚使,宁海军节度留后,提举宁海市舶司事。
    郭逵以灭敌十数万响当当的战绩,再次以一个大头兵身份站到了让文官们翻白眼的位置——佥书枢密院事。
    王中正,李宪,成了赵顼手里最能打的招牌。
    李宪任两浙路静海军节度留后,准备组建新型水师,其实就是东海舰队。
    王中正和狄咏提举三衙,王中正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狄咏任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开始着手全面改造上四军。
    其余南征武将文臣,一应赉赏有差。
    军士赏给三倍!
    同时,根据权御史中丞邓润甫,侍御史知杂事蔡确,奉诏同制置解盐使皮公弼所请,废除旧盐引,给盐商们一年的时间,将旧引替换成新引。
    新引只承担提货凭证的功能,不再具备类似信用货币的作用。
    宋朝出昏招将解盐作为淮南六路发运司仓本数年之后,终于扛不住了。
    同提举成都府等路茶场公事蒲宗闵也赶紧上书,如果盐法扛不住,那蜀中的茶法更加扛不住,同样必须改。
    发运副使卢秉上书,太好了,去年淮浙蝗灾,陛下你让发运司出本界上供之米,损市价粜,以活饥民。
    然臣经过仔细考虑,觉得就算将米价降下来,贫者终不得米,所以请先清偿籴本,尽以其余赈恤流民。
    臣以前的发运司主官入奏,每每多献羡余以希恩,成了替陛下赚差价的工具,欠了三司七十万缗旧负长期不还不说,一门心思捞钱,根本不顾老百姓死活。
    发运司的职责应该是监督六路财赋,本来就不该参与做生意,不该有“羡余”这个概念。
    这次正好,本钱也没有了,库存也没有了。
    要不,咱将这机构撤了吧?
    大宋经过实践之后,证明了苏油和张方平以金融论为指导的前瞻性目光是正确的,预言转运司卖大米,解盐官榷,蜀茶官榷统统行不通,也是正确的。
    有了两浙盐和蜀盐蜀茶的成功示范和失败对比,赵顼终于下定决心,将川峡四路的茶政,重新交还给市场,并且在陕西禁榷解盐!
    借着这两千万贯的飞来横财,大宋终于开始了进一步的财政改革。
    现在的大宋专榷的大宗,就剩下全国范围内的贵金属,以及河北盐,与福建茶了。
    河北盐专榷,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不是经济目的。
    也就是说,大宋币值,与盐,正式脱钩了。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纸币的流行,解决了钱荒,冲破了专榷的封锁,这当然是值得祝贺的好事情。
    政府和皇室终于开始渐渐转换思路,用另一种方式思考经济问题,苏油感到无比的庆幸。
    真的,你们要是再不快点,全大宋的钱都快被老子挣完了!
    币制改革和经济改革,三司当然是排头兵。
    权三司使沈括在定策时一力支持皮公弼,认为盐政的确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这次改革对国家的好处,将是难以估量的。
    赵顼同意了。
    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
    就在沈括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却被蔡确来了当头一棒。
    沈存中什么都不错,就是对升官太热中。
    他偷偷跑去找吴充,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免役法的弊端很多,我已经给丞相你准备好了资料,趁此东风加以改良,首相地位必然巩固。
    吴充觉得沈括的主张其实是很不错的,于是公事公办,将沈括的意见转给司农寺,让他们讨论。
    侍御史知杂事蔡确其实也是新党,和沈括本来该是一路的,现在同样在筹谋自己的进身之阶,得知此事后立刻上书弹劾沈括。
    陛下,沈括拿着白贴子跑吴充那里陈说免役事,认为可变法令,让轻役依旧轮差。
    我们不说这方法对错,臣只想问沈括,身为侍从近臣,既见朝廷法令有所未便,为何不明上章疏,却跑去执政那里阴献其说呢?
    王安石当政的时候,沈括数次奉使察访,那时候他的职责就是措置役法,为何当时他只上书认为应当裁减下户钱,却没说复差徭呢?
    如今他已经不在其职了,却又遽请变法,而且前后所持,反覆不一,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当时他就知道免役法有问题,为何当时不说,现在才说呢?
    “括之意岂在朝廷法度,但欲依附大臣,巧为身谋而已。伏望陛下断在不疑,正括之罪。”
    沈括这头猪算是自己把自己坑了,丁巳,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沈括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而蔡确却因为坚持一贯主张,坚持新法,得到了赵顼的青睐。
    至于免役法到底该不该改良,谁管它?!
    苏油得知消息后不由得叹气,沈存中啊沈存中,跟人家福建人玩心眼,一百个你加起来也搞不过一个蔡持正啊!
    不过现在他是外臣,管不了这些。
    而且他自己还有麻烦。
    这次任命,是赵顼对他的绝对信任,让他将交趾路的军政财大权一把抓。
    但这是纯属乱来,苏油当然要给赵顼浇凉水,坚决抵制。
    先踏踏实实的感谢了赵顼一通,一顿马屁拍得赵顼晕晕乎乎的——陛下啊,你可真是太信任我了,叫臣感激莫名啊。
    然后话锋一转,陛下,咱们能不能别闹?安史之乱怎么来的?唐末藩镇怎么来的?
    臣在陕西辛辛苦苦搞军政分离,搞后勤分离,现在因为陛下信任我,就让我一肩膀全挑?
    对不起陛下,这样的任命臣不能接受,因为臣可不愿意后世有人在记录历史的时候,戳着臣脊梁骨骂,说大宋的藩镇,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重新由臣这里开始了。
    交趾路自有经略使,宁海军的事情,请让王韶来;
    市舶司的事,也请陛下赶紧派信得过的人来接手。
    臣的军事能力,其实真的一般般,精力也要放在内政的转运和安抚上。
    你不能给我压这么多担子,我忙不过来。
    如果你一意孤行,那我就将市舶司暂时转包给四通商号!
    还有,皇宋银行该在交趾开分号了,整个南海的商贸那是金山银海,舶来钱的冲印,压个钱文上去金银就升值,得赶紧跟上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