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嘴巴张的最大的人自然要属周逸辉,他怔愣了半天才走到褚老那件观音樽跟前,一脸呆滞的问道:“怎么会又多出了一件?难道真出现了赝品不成?”
这不是废话嘛!
人家刘宇浩刚才就已经说了自己砸碎的那只观音樽是赝品,也不知道周逸辉为什么还有如此一问,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可究竟哪件是赝品现在还不好说,所以,一时间众人再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不知该是先问刘宇浩原委,还是该先安慰周逸辉的失控情绪。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在这些遗物中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和创新之作,也有后代仿制品,无不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
就仿古瓷而言,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
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而不同时代的仿品,又有不同的风格,从而丰富了制瓷的工艺。
所以,刘宇浩大言不惭说周逸辉拿出的那对观音樽是赝品竟然一时没人反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众专家们又都各自坐了下来。
刘宇浩笑笑,道:“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各位老师,刚才我砸碎的那只观音樽其实是高仿,不知道我这么说大家信么?”
只可惜,没一个人搭理刘宇浩。
摆明了,人家那是不信哩!不过有那个彪悍之极的藤轶站在刘宇浩身边,没人敢开口议论是非罢了。
褚老微微皱眉,迟疑了片刻,才道:“宇浩说的不假,明代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极兴旺。”
乔老和褚老认识的早,也就没有什么忌讳,赞同的点点头,道:“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在生产御用瓷的过程中,的确造就了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可这也不能证明刚才砸碎的那只观音樽就是赝品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乔老开头,马上就有人站出来附和,纷纷要刘宇浩拿出个说法。
不过,在座的这些专家们心里很清楚,在历史上,还真有那么几位非常有名的专门制仿制古瓷的专家存在。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明嘉靖、隆庆间,以仿宣德、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崔国懋,号称崔公窑,为当时民窑之冠。
又有周丹泉“尤精仿古瓷,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万历时昊十九,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
永乐、宣德、成化三朝、是明代瓷业的黄金时期。
一般说来,永乐、宣德瓷器以“鲜红为宝”,“青花为贵”;而成化瓷器则一斗彩名世。然而当时在仿古瓷方面也毫不逊色。
从现存的藏品看,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仿烧的汝、哥、龙泉等宋代名窑瓷器,精美程度不亚于宋代真品。
到了明后期的嘉靖、万历时期,风格又有变化,瓷器胎体厚重,追求奇靡,五彩斑斓,花纹繁褥。但由于国势渐衰,整体工艺水平下降,古时人特别推崇明初瓷器。
如王世贞《觚不觚录》中说:“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增十倍”。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说:“宣德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
《神宗实录》更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杯一双,值钱十万”。这样,明中后期出现争仿写前朝年款,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刘宇浩淡淡一笑,说道:“乔老,不知道您对唐英这个人有没有了解?”
怎么会突然提到唐英去了?
所有人都为之一愣,满脸困惑的看向刘宇浩。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发展臻于极盛。这三朝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位皇帝还历次亲自诏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仿造历代名瓷。因而这一时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
作为一名故宫博物院的顶级专家,如果不知道唐英是谁,那可就要贻笑大方了。
第1026章 唐窑
乔老本身擅长的是高古玉研究,虽然对古瓷也有涉猎,可究竟还是拿不准,这才把目光转到褚老身上。
两位老人很早以前就是朋友,乔老知道褚老在古瓷方面是绝对权威,求教于这样的专家并不丢人。
褚老明白乔老是什么意思,淡淡一笑,道:“的确,当时以郎窑、唐窑所出的仿制古瓷最为逼真形象,令很多圈内大佬都常常打眼。”
前一句话褚老是出自于自己的认知,可最后一句却是想打个埋伏,多少能为周逸辉此次的打眼掩饰一下。
接着,褚老慢慢就郎窑和唐窑的历史做出了详尽的解释。
郎窑是指康熙时由郎廷极兼任陶务官时的景德镇官窑。清人刘廷玑著《在园杂志》称赞“近複郎窑为贵,紫桓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综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
而唐窑一般指乾隆时的景德镇窑,实则贯穿雍正、乾隆两朝。
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博才多艺,并能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经过刻苦钻研,居然成为“深谙土脉、火性、诸料”的制瓷专家。
在他直接管理和指导下,景德镇窑成就惊人。仅雍正后期,短短几年间,便烧造出仿古品种四十余种,另有创新品种十几种。
乾隆时又有更多的品种问世。这一时期的仿古瓷技术上精益求精,但并无牟利目的。特别是官窑的产品,烧出来是为皇宫御用的当然更不敢真的用来鱼目混珠。
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清乾隆时并有“大清乾隆仿古”专款。这样的仿作只能称作“仿品”而非赝品,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清末民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华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
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
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刘宇浩,今天就算你巧舌如簧也没有用。”
周逸辉实在忍不住了,再次站起来指着刘宇浩声色俱厉的怒吼,“你竟然胆敢恶意砸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你怎么你这是什么行为吗?后果你承担的起吗?”
别看刚才周逸辉还一口一个刘专家的叫着,可现在翻起脸来却是毫不客气,要不是因为害怕藤轶,估计周逸辉手指头都能点到刘宇浩的脸上。
对于那对观音樽的真伪周逸辉心中自然有数。
他可不止一次用光学仪器进行过试验,而且还采用了先进的多孔取样碳十四鉴定,那对观音樽是如假包换的乾隆年间瓷器。
刘宇浩所谓的什么赝品之言纯熟瞎编乱造,而且说出的话也站不住脚。
“老周,你这是干嘛,让宇浩把话说完嘛!”
荣老终究还是说话了,从刘宇浩砸烂观音樽开始到现在,荣老第一次开口,很明显,老人家还是向着刘宇浩的,要不然也不会劝阻周逸辉了。
现在这种情况未明了的时候荣老这样做,如果后来证明是刘宇浩错了,他也会跟着受诟病的,可荣老没有选择后退,依然在一旁坚挺刘宇浩。
刘宇浩心中一暖,朝荣老笑笑,转而从地上捡起一块瓷片,冷笑着面向周逸辉,说道:“总的看来,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无非出于两个,一是发思古怀旧之心,保持传统品种;二是以假乱真,牟获商业利益。”
说完这段话,刘宇浩将手中的瓷片放在桌子正中间,突然嘿嘿一笑,道:“周老,恭喜你,比素三彩更少见的赝品被你淘出来了。”
麻辣隔壁地,这小子失心疯了吧?
周逸辉气的直跳脚,刚准备开口大骂刘宇浩无耻,可手举到半空中却突然停下来了,像是中了魔法般浑身僵硬,目光呆滞。
“老周,你怎么了?”
陈院长看出不妥,立刻站起来走到周逸辉身边,本来是准备安慰几句的,可下一秒陈院长一如周逸辉模样也傻眼了。
两人怪异至极的表情引起了大家的纷纷愕然关注。
乔老最先发现了情况,使劲揉了揉眼睛怔愣片刻,才喃喃说道:“我辈不如刘宇浩啊!”
一石惊起千层浪!
在座的剩余七位专家纷纷站了起来凑过去,好奇的打量着他们三人,想知道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东西,居然同时变傻了。
但等那七位专家看清楚了桌子上瓷片中的字,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倒抽凉气的声音。
也不知道周逸辉究竟是幸运,还是倒霉!
唐英留世的作品相当稀少,如果大家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大英博物馆还现存一件,可就是这么个稀罕物竟然就让周逸辉给撞上了。
那瓷片内居然自上而下书写“沈阳唐英”四个字,字的下边有一枚红彩篆书印,印文为“翰墨”。
而大家都知道,唐英是雍正皇帝钦点的内务府员外郎,值养心殿,命监江西景德镇窑务。但凡在他监办下所出瓷器均应以刻制“御窑内用”四个字才对,而作为一个从事了三十年烧瓷工作的瓷器痴,只有唐英个人赏玩的瓷器才会冠以“沈阳唐英”,并加书印。
这么说,人家刘宇浩没说谎,砸碎的那件的确确是件赝品。
这可是超级劲爆大新闻啊!
十年来,周逸辉一直得意于自己在一处废旧库房发现了皇家专用的墨地素三彩观音樽,可十年后他才知道,令他得意了十年之久的观音樽竟然是件赝品。
什么样的打击还比让一个人失望透顶更难受?
这十年中,周逸辉可是为那对观音樽大唱赞歌,写下了无数的专业论文,并在绝对的权威杂质上发表。
想都不用想,今天发生的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传的满世界飞。
到那个时候周逸辉还有什么脸面自称古瓷专家?还有什么勇气继续在故宫博物院待下去呢?
在这三个多小时里发生的事简直就可以写一本小说了,而且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平时不怎么待见周逸辉的人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刘师,你是怎么发现观音樽内壁上刻有一行字的?”
乔老在震惊之余马上想到了问题的关键,一脸困后的问道,要知道,刘宇浩才看了那观音樽多长时间?而周逸辉却已经日夜看了十年之久。
可问题是周逸辉没发现的秘密却让刘宇浩给发现了。
乔老是众专家中最质疑刘宇浩能力的一位,可他现在已经满脸羞红,再不敢以专家称呼刘宇浩了,而是改成为刘师,视刘宇浩为自己老师一级的存在。
“您老言重了!”
刘宇浩不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笑着给乔老鞠了一个躬,老爷子的专家名头可是真功夫,不像他是用异能透视得来的结果。
但该怎么回答乔老心里疑惑,刘宇浩心中也早有计较。
“大家一定也很好奇吧。”
刘宇浩淡淡一笑,将另外一只观音樽从桌子上单手提了起来,边比划边说道:“其实也是偶然,我刚才想看一下底部的护胎汁,可没想到手指突然触及到瓶肩内壁,当时我只是感觉里面好像有字,可又不能证实,所以就冒险把其中一只观音樽砸碎掉,用以证明我心中的想法是否正确。”
靠,这样也行?
说实话,在场有很多人都想冲上去胖揍刘宇浩一通。
现在想想,刘宇浩的举动也太冒险了,仅仅凭手指的感觉就冒失砸碎一件国宝级的文物?是不是有些欠考虑了?
但大家也同时承认,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上,没有一个人能有刘宇浩那种勇气,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像刘宇浩那样对一件古董的观察竟然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境地。
看来褚老说的话不假,刘宇浩不仅是个大大的人才,甚至假以时日,肯定能成为国内站得最高的文物专家。
好不容易才把一众专家忽悠过去,刘宇浩淡淡的看了眼还在黯然失神的周逸辉。
对于周逸辉这样的人,刘宇浩不会生出任何的同情,这个人太在乎自己的名誉了,自古以来,太爱护自己羽毛的人通常都没有好下场。
而且,刘宇浩更不会为自己砸碎了唐英的作品觉得愧疚。
在刘宇浩看来,唐英的仿品固然不失为大家之作,同时也对瓷器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从文物收藏和鉴定的角度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仿制品,就会给后人的鉴别造成困难。
特别是古代那些技艺精湛的仿品,即便制作者当初的用心完全纯正,也不能排除后利用其仿作来假冒真品,牟取暴利。
第1027章 牛哄哄的刘宇浩
刘宇浩带给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些专家们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在场有好几位专家都沮丧的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