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0章 真《炉前夜话》!
    在暮春的时候,包拯传来好消息。
    朝廷新的委任已经下达,仁宗皇帝下诏,将他升任为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
    这个事情包拯表达了开心,但也有一些忧虑。
    因为和欧阳辩这么几个月的沟通交流,包拯对欧阳辩视为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朋友。
    所以自己的担忧并不掩饰,并向欧阳辩讨论稿怎么施政。
    当然,这说是讨论,其实不乏有教导欧阳辩学习如何施政的意思在里面。
    欧阳辩自然理解包拯的担忧。
    开封是都城,所以对于开封府知府的任命都是很慎重的。
    而由于北宋太宗皇帝和真宗皇帝在即位前都出任过开封府知府一职。
    因此,后来的大臣出知开封府都在前面加一个“权”字,以表尊重,而不是临时担任的意思。
    当时,有舆论认为,朝廷的执政大臣多是从开封府知府、三司使、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中选出的。
    由此可见,仁宗皇帝再次重用包拯时,对他的期待与倚重。
    然而,开封府知府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位。
    开封是北宋当时最大的一个城市,有居民约一百五十万,而当时北宋全国也只有约三千万人。
    开封以一府之地容纳了全国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各项公务自然是十分繁忙的。
    而且京都中有很多皇亲国戚、朝廷大臣居住往来。而在庞大的权贵集团中,难免会有一些无视律法、作威作福的。
    而且权权勾结,即使开封府官员想要依法处理,难度也是很大的。
    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就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而被逐出京城。
    在北宋一百七十年不到的历史中,却有一百八十人担任过开封府尹,却只有近八十位宰相,可见其更迭之快、升迁之难。
    有记载说:“当时出任过开封知府的人中,有将近一半不仅没有因此获得升迁,反而为此丢官离京。”
    所以,这对包拯来说,是一道青云梯,也是一座孤悬崖。
    走好了,青云直上,走不好,坠落摔得粉身碎骨不至于,但丢官离京对于有政治抱负的包拯来说,相当于社会性死亡了。
    而且,包拯的压力大不仅仅来之得失心,关键是,开封知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责任。
    作为一府的最高长官,开封知府要处理的包括治安、交通、诉讼、户口、赋役、教育、赈灾、市容在内的开封府所有工作。
    其中,执行律法、维护治安、治理刑狱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欧阳辩在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多嘴,在实际操作之中,包拯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历经地方-中央-地方的磨炼,包拯早就已经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欧阳辩这样的键盘侠在这种实际治理一个大城市上,他并没有信心比包拯做得好,胡乱开口,那是要贻笑大方的。
    好在包拯只是想借此教导欧阳辩而已。
    包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又把后面的考虑的本质一五一十的告诉欧阳辩。
    ——我为什么要做这些,是因为什么什么,后面会有什么变化,我需要做什么改变诸如此类的细节。
    离着包拯回京的日期越近,包拯寄回来的书信就越厚。
    欧阳辩不由得感动,包拯书信中的殷切他心里很明白,固然是长辈对后辈的爱,也有他对这个国家的爱,希望为国家培养出一个人才。
    欧阳辩将书信都收起来,打算以后给包拯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出一本书,当然还得结合实际操作案例来书写。
    除了和王安石包拯这些沟通的事情令他开心,西湖城项目的进展也让他颇为振奋,每日里他的钱包也在膨胀,按理来说,他应该是会非常开心才是,只是他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每次欧阳修回来,他总是会过去问一句——陈执中有收到弹劾吗?
    欧阳修千年不变的摇头,每一次都让欧阳辩心中的石头变得越来越重。
    包拯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蔡襄自然要腾出岗位。
    他被任命为知福州府,倒不是贬谪,算是再让他去地方历练的意思。
    估计下次回来就要进中枢了,这也是个好事情,所以蔡襄倒是很开心。
    所以欧阳辩去拜访他的时候,蔡襄言笑晏晏,只是叮嘱欧阳辩要多多看书,最好是再写一写著作什么的。
    欧阳辩连连点头,将最近和王安石几人学习的笔记好好地整理了一份,去掉了一些讨论政治的东西去掉,只留下对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部分给到蔡襄。
    这份笔记欧阳辩取名为《炉前夜话》,大多是以对话的方式记载他和王安石的对话,以及和包拯的书信往来的内容,在后面欧阳辩又加上了逻辑学的一些基础的内容,算是给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作为一个曾经的编辑,欧阳辩对如今的状态其实是非常满意的。
    他身边的不是大知识分子就是大政治家,和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后,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资料或者说书籍。
    就像以前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录,苏格达拉的谈话录,只要整理出来就是能够影响后世的皇皇巨著了。
    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不趁机将自己的一些所知整理出来,对世界做一点小小的改变,也忒对不起这个资源,和自己身为穿越者的优势了。
    对于蔡襄这样的官员知识分子来说,送钱财之类的其实并不太合适,反而是送这种书籍反而能够讨得他们的欢心,尤其是让他们感觉的有所收获的书籍。
    这本《炉前夜话》颇有可取之处。
    一是欧阳辩和王安石包拯所讨论的话题相当有趣,王安石与包拯博古通今,见解精辟,令人叹为观止,而欧阳辩的见解往往直击事物本质,且逻辑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二是欧阳辩在后面添加的私货颇为有趣,欧阳辩以前面谈论的话题为例子,讲述他为什么能够将一个问题分析透彻,并且讲出来环环相扣,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撒!
    蔡襄一琢磨,欸,果然极有道理,不仅是说话解决问题,在写文章时候也颇有可取之处,若是能够运用上这种办法,或许在科考中也可大受裨益呢。
    这是一本可以让子弟们受益无穷的书籍呢!
    蔡襄很开心,连连表示感谢,并且盛情邀请欧阳辩到时候去福建游山玩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