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9章 求全责备了
    不论是西夏骑兵,还是国朝步卒,都是人。只要是人,就存在思维惯性。
    比如西夏骑兵,一旦对战,必定会选择开阔地,有利于战马冲锋,是攻是守,开阔地是骑兵对战步卒最有利的地形。
    比如国朝军卒,擅长守城,对战时的惯性思维,会让他们选择背靠坚城或者山岭。
    赵曦在来秦州后,便完善了沙盘,整个秦州境内的军寨和山岭,包括所有的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形,他几乎做到了了然在胸。
    在安排部署整个大围剿战时,看似随意的安排军卒潜伏点,其实几乎都是可能成为战场的地点。
    所以,如今的遍地狼烟,完全是赵曦在开战之初就已经预设的。
    整个战区的指挥部,也就是赵曦和秦州文官群体,现在已经在三川寨扎营了。
    同时,狄青率领的骑兵队,第一时间将整个三川寨周边五十里范围进行了大清扫,也就是要确保总指挥部的安全。
    再往外扩张,已经是各个大大小小的战场了。每一个战场,几乎都是国朝军卒对西夏骑兵以多打少的局面。
    这也是战前拟订的战时指挥部。
    频繁往来的传讯兵,对于捷报已经麻木了。整个大战区,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战役失败的情报,只要是提前有埋伏的战场,传来的全部是捷报。
    这时候,整个秦州的文官体系,已经整体转型为前线指挥部的机宜文字了。
    用韩绛吕公弼等人层次的官员做机宜文字,就是赵曦也有些不踏实……可拦不住他们乐意。
    每天收集汇总战报,看着一个个埋伏点歼灭了多少西夏人,俘虏了多少西夏骑兵,收拾了多少牲畜等等等等,这对于整个秦州衙门,甚至对整个国朝,都是不曾有过,只在梦里梦过的事。
    每天都有战报汇总,整个三川寨都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中。
    只是,赵曦却很难像他们那样兴奋。
    为了确保以多打少,尽可能的少牺牲军卒,赵曦并没有真正做到把整个边境线封闭了。
    别看每天都是围剿战胜利的消息,可所有的战报没见到一个超过万人骑兵作战的情形。那怕是东西两路,包括狄青率领的中路军,也没有与西夏万数以上的骑兵队伍遭遇。
    还是有疏漏呀。
    看着战报,赵曦又开始插旗拔旗,从整个战况看,已经有近一半的守城西军归位了。
    东西两路,和中路军的推进,距离边境线也最多还有百十里……
    看来,西夏人的主力,还是逃出去了。
    别看是近五十万大军,可想在小范围内形成包围圈,并全部是以多打少的局面,这就导致,他不可能把西夏人全部留下。
    只是偏偏让主力逃出去了。这让赵曦真觉得有些遗憾。
    怎么说呢。如果说开战前,他不敢这样想,只考虑雪耻壮胆,就想着在提升国朝军卒胆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杀一些西夏骑兵。
    可战事进行到中程,当看到西夏骑兵对火器如此忌惮时,他就对自己所有的安排部署有些不满意了。
    早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他绝对会让东西两路抽调兵力把边境堵死,那个李谅诈,即便是自己留不下,也绝对让他掉层皮!
    “殿下,这已经是国朝对战西夏,取得战果最大的一次了!”
    韩绛很满意,这样的战果甚至超过了他的预期。
    这场大战是在秦州境的,也就是说,论功行赏,少不了他韩绛的。
    如此大的功劳,对于国朝几乎可以称得上空前了,他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什么有点闷闷不乐。
    “府尊,我高估了西夏人的凶悍,低估了火药弹的威力,导致在整个战区部署中,存在很大的疏漏。”
    “截止今日,我方追击和围剿的队伍,始终没有遭遇西夏的大部队,更别说李谅诈了。我想他们应该已经逃出生天了。”
    心有不甘呀!如果自己胆子再大那么一点,整个战果有可能会翻倍。
    如果是那样,国朝与西夏的态势,不仅仅是攻守互换的问题,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西夏的存亡。
    可惜了!
    “殿下,不管是朝廷,还是前线指挥部,都知道这不是一次灭国之战。”
    “这场大战之所以取得这般战果,说是火器的犀利,倒不如说是西夏人对火器的猝不及防。”
    “回归到根本上,西军在与西夏骑兵作战上,并不占优,甚至可以说仍然处于劣势。”
    “从所有的战报来看,几乎所有的战斗,大多数都是新军为主力,即便是新军没有参与的战斗,也是火药弹的威力成就了胜利。”
    “综上所述,公弼以为,以不足十万新军,配合二十万西军,以及工坊城工匠兵的配合,能将战事打成这般程度,殿下的大局谋划是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存在偶然。”
    赵曦承认吕公弼说的很客观,也是事实。可……有了火器和偶然的加成,没能切实的把李谅诈打趴下,那就是自己在谋划上的失误了。
    “殿下在开战之初曾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次大围剿战,布局方圆几百里的大势,并事无巨细的考虑到每一指挥的战斗,这已经是前无来者的大谋划了。”
    “倘若前几次对夏作战,也有这般谋划,就不会有定川寨和好水川之战的惨败了。此战已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殿下仍然无法释怀,可让韩稚圭如何自处?”
    韩绛说完,也觉得这话有点……过了吗?
    “哈哈……也是,倒是我有点小女人样了。”
    求全责备了。
    国朝对外是什么样,自己很清楚,国朝对外作战是什么样,自己也清楚,如今的国朝军卒是怎样的素质,自己更是清楚。
    本来就是雪耻之战,壮胆之战。这两个目标已经相当完美的达到了,自己又何必自怨自艾?
    只不过是在战争过程中,双方战术安排的不同,才导致有了如今的局面。
    倘若西夏人没有分兵,近二十万骑进境,最终即便是胜,也绝对是惨胜。
    是自己错误的估计了,又何尝不是西夏人的狂妄造成了这结果?
    正如吕公弼所言,是有侥幸成分……当然也是对西夏人有效剖析的结果。
    来日方长,赵曦相信,有了这一次大围剿之战的先例,不管是对国朝的将帅战略眼光的影响,还是对朝廷对外政策的制定,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