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嬷嬷变着脸收回了手,将拿着的斗篷放在了椅子上。
齐王盯着她走进来几步,冷声道:“姜氏,你不在老太妃跟前伺候,跑到侧妃这边来吵什么?”
姜嬷嬷脸色就更变了,王爷当面说了‘侧妃’两个字,这么明显的提醒,她显然不可能继续装没听到了。
顿了顿却又不能承认,还不能长时间的僵着不回王爷的话,想不出来对策只能还装傻,躬身道:“奴婢是奉了老太妃的命,来传邹医女去看病的。”
“本王已经请封了邹医女为侧妃,大前日、前日都要去禀报老太妃的,但是老太妃病的严重无法拜见,竟耽误到今日。”齐王说着将手里的绢帛扬了扬:“皇帝册封表已经下来了,正好老太妃醒了,你先回去跟老太妃禀报,本王和侧妃这就去拜见她,顺便的,让侧妃给老太妃诊诊脉,看看到底病的如何。”
姜嬷嬷脸上青一阵紫一阵的。她想让邹落梨以医女的身份去看病,却不想让她以侧妃的身份去,更别说王爷还要跟着了!
王爷此举就是威胁,太明显了。他和邹医女一起去?邹医女给老太妃诊了脉之后乱说怎么办?虽然此事大家心知肚明的,但心里知道跟说开了可完全是两码事!
老太妃昏昏沉沉的,事情要是闹得不可收拾起来,姜嬷嬷哪里承担的了?
姜嬷嬷的脸色乍青乍白,迟疑了半天才对邹落梨躬身道:“奴婢参见侧妃娘娘。”
“免礼。”邹落梨看了看齐王,对姜嬷嬷道。
屋里暂时安静了下来,丫鬟们都退开了,齐王将斗篷解开扔在了衣架上,过去在黄花梨透雕鸾纹玫瑰椅上坐下了,对姜嬷嬷道:“你这礼数对待侧妃娘娘已经不妥了,不过现在尚未成亲行礼,也就罢了。”
说着他对邹落梨笑道:“落梨,你进去换件厚点的衣裳。”
“好……”邹落梨刚答应。
姜嬷嬷已经道:“王爷!”她努力的挤出来一个僵硬的笑容:“老太妃虽然醒了,但是依然有些发烧,不是很清醒,且赵医正也说了,这一次受凉严重,病症过人呢!王爷可万万不能去,若是把病过给了您,您也病倒了,这府里头必然就乱了,奴婢们也吃罪不起。”
一顿又加了一句:“老太妃知道了也决计饶不了奴婢们。”
齐王‘哦’了一声,故作沉吟:“这样啊?那你来这找侧妃娘娘,就不怕把病过给她?”
“是奴婢昏了头,竟然不知道邹医女已经是侧妃娘娘了,奴婢哪里还敢请侧妃娘娘去看病?”姜嬷嬷只能道。
齐王抬眼看姜嬷嬷,冷淡的道:“老太妃的病情被你说的如此严重,本王更应该携着侧妃去探望母妃啊,不然岂不是不孝?”
姜嬷嬷有点慌了,赶紧跪下道:“王爷容禀,老太妃醒了几次,次次都是一醒来就叮嘱,万万不能让王爷去探望,老太妃明白王爷的孝心,但是若将病症过给了王爷,老太妃必然也是心痛,会更加担心。一来老太妃的病可能更拖延的久。二来王爷若是病了,牵扯的不小,万一连京城皇上都惊动了,那更是惊天动地,老太妃也决计不想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已经醒了几次了?”齐王挑眉故意问道:“这么说是慢慢转好中?”
姜嬷嬷当然是忙不迭的点头:“对,对!一直在转好中,今天已经好些了……都是奴婢昏了头,只想着邹姑娘这里近,便直接过来找她去,没想到……还请王爷看在奴婢悉心照顾老太妃已经好几天没睡觉,所以昏头昏脑的份上,饶了奴婢这一次。”
齐王仿佛很好说话,已经点头了:“好啊,饶了你了。”不过语气马上又一拐弯:“但是,下不为例。”
他脸上淡淡的微笑着,声音却已经愈发的冰冷:“侧妃娘娘虽然脾气温柔好说话,容得你们放肆,但她夫君的脾气可不好。今后再让本王知道你们谁都能随随便便来传侧妃去看病,本王就叫她在床上躺一辈子,养一辈子的病。”
姜嬷嬷紧张的有些哆嗦,低头道:“是。”
齐王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又问道:“老太妃还说什么了?”
“没……没有了。”
“太妃醒了,本王不去探望,实在是孝心过意不去啊。”
“奴婢回去了一定将王爷的这番孝心原原本本回给老太妃,老太妃必然能感受到王爷的孝心感天动地!”
“确实是老太妃体恤,担心将病过给本王和侧妃,才不让本王和侧妃去探望的?”
“启禀王爷,真真的!”
齐王终于不盯着她了,道:“你回去跟老太妃禀报一声,皇上的册封表已经下来,本王孝心一片,原本想等着老太妃好转了之后再成亲的,但是看样子老太妃一时竟好不了,诏书已下不能耽误,所以只能先成亲了。”
“是,奴婢一定禀报。”姜嬷嬷站了起来,额头居然冒出来了一层密密的汗珠,躬身行礼告退了出去。
邹落梨在旁边听着他们后面那段假模假样的对话,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当然,她知道齐王说这些话是避免以后有麻烦,老太妃醒了之后别找茬说她生病的时候王爷不去探病,故意寻衅挑刺,他现在让姜嬷嬷再三的证明,是老太妃不让他去的。
齐王走近内室直接就半躺在榻上,舒服的吐了口气出来,看样子心情还挺好的。
邹落梨跟着进来正要说话。
齐王已经笑着道:“有了册封表,老太妃也不能随便传你去看病了,更不能随意的对你动手,你放心好了。”
邹落梨点头道:“多谢王爷。”
齐王便伸手拍了拍旁边:“过来坐下。”
邹落梨顿了顿,还是过去了,原本想坐的稍微远点的,不过刚刚齐王拿在手里的绢帛已经放在榻上了,这会儿绢帛卷儿自己转着圈儿摊开了,邹落梨弯腰想将绢帛重新卷起来放好,自己再坐下。
谁想到这一看吃了一惊道:“这什么呀?”
绢帛上写的根本就不是册封表,而是什么封地的事,看日期都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