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253节
    嘉良就在一线之隔的对面了。
    王妃、护卫、王爷的故事。
    存在于大家的脑补中,眼神中,午夜梦回的脑补中。
    不得不说,这段不可言说的感情故事,直接丰富了枯燥的旅程。
    大家也在瑞王一会儿和护卫策马奔腾。
    一会儿和王妃你侬我侬中。
    敲定了杨珩脚踩两只船的最终确定版本。
    瑞王妃……
    唉,至少瑞王对瑞王妃也是真心的。
    只是他的心太大,不仅人数超标,性别也不限。
    “殿下。”一个将军打马过来,对着杨珩行礼。
    “安将军!”
    “殿下,刚刚看到王妃出门……”
    “嗯,千云闷坏了,说想出门走走。”
    杨珩立刻受到了一堆的劝解。
    劝杨珩关注一下王妃的安全问题。
    这一次,他们是来嘉良这里收土地的。
    他们的摄政王和太子都同意割地了,可不乐意的极端分子大有人在。
    陇南离嘉良还是太近了。
    王妃一个人在外面走会很危险。
    “多谢安将军。王妃带着护卫呢。”
    表面功夫他们夫妻一直做得不错。
    安将军还想说什么,恰巧,王妃回来了。
    神色中还有一点焦急。
    “千云?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在路上……”
    王妃一脸慌张的对着王爷咬耳朵。
    安将军和副将对视了一眼。
    果然,嘉良人贼心不死。
    王妃一定是发现了端倪,被吓到了。
    幸好王妃当机立断快速回来,平安无事。
    所有人紧了紧铠甲,随时准备出发“剿匪”。
    一脸焦急的瑞王妃:玉行,我在路上遇到了两个袭击我的,一个顺手就杀了,你帮我处理一下吧。
    第105章 猛将(小修)
    杨珩第一时间心虚的瞥了一眼安将军。
    然后搂着应千云就朝里走。
    还在等待的安将军:…………????
    难道王妃只是普通的突然想起有急事赶回来?
    杨珩搂着应千云直接到了卧室,确定附近没有人之后。
    才继续问。
    “怎么回事?”
    “我也不清楚,他们突然从小巷子里扑出来。手上拿着刀,一身杀气,就是冲着我来的。”
    应千云想到这里,表情中也带出了一丝无奈。
    人在古代,治安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通缉令全靠发型猜测,路引简陋又容易花钱买的时代。
    为恶后,只要能苟,大概率都是能逃掉的。
    朝廷的缉捕能力……好吧,还是有一丢丢的。
    应千云学有所成后就开始浪,一个女孩子在外行走。
    无论是走投无路还是心怀恶意的。
    她都是最明显不过的肥羊。
    应千云自己,也无奈的从一个三观正直的普通人。
    变成了能轻易分辨对方到底是打劫还是杀人。
    “直接冲着我要害来的,不劫持,不求财,目标明确,眼神坚定。”
    他们就是来杀人的。
    就是来杀瑞王妃的。
    刹那间的应对,足以让应千云下意识的出手了。
    然后她就后悔了。
    杨珩看着心上人可怜巴巴的道歉:“我该留活口的。”
    可对方杀意太浓,她的应激反应就强了点。
    “父亲说得对,我自从和你在一起,越来越不谨慎了。”
    顺便甩锅一下男朋友。
    “是是是,我的错。那么现在尸体呢……”
    “我顺手就甩回巷子里了。”
    着急的就是这点。
    毕竟大队人马出行,远处有百姓遥遥张望。
    她没功夫处理尸体。
    不过,她动手绝对没人看到。
    这主要是杀手们为了不让王妃逃脱,或者有人来救,位置选得极好。
    “我这就去办。”
    杨珩随手招来了亲卫。
    “就说我要为祈福,所有百姓都能来领一小勺米,先到先得。”
    为什么不是施粥?
    还要煮,多麻烦。
    杨珩这一招相当的绝。
    顷刻间万人空巷的成就达成。
    被应千云甩在角落里的尸体,成功被偷渡回州府(使团暂住地)。
    “王爷,是嘉良人。”
    陇南这块地方和嘉良很近。
    双方一直有定期的互市。
    但是国界就是国界。
    尤其是能来刺杀应千云的,明显是王庭心腹,不是嘉良的重臣就是嘉良的死士。
    在他们身上,能轻易的看到最正统的嘉良文化的痕迹。
    鸿胪寺的随队少丞瞥了一眼就确定了。
    “肯定是嘉良人,还是东王族,只有他们才喜欢在身上纹煞囉经。”
    “什么经?”听着耳熟又陌生。
    “这种信仰很少见,在嘉良都没多少人信,看这个字,像不像一个傻字?”
    所有人都凑过去看。
    不能毫无关系,只能说几乎一模一样。
    “在他们这里,是神圣的意思。这也是常有的事情了,东瀛、高丽、甚至是突厥……”
    所有人类最早的文字都是用在祭祀上的。
    华夏这边也是,所有甲骨文挖出来,你会发现,记录的文字都是和祭祀有关大事件。
    其他日常用的文字……完全没有。
    华夏之所以有那么多文字,逐渐演化用于日常。
    主要功劳是谁的?
    来来来,让我们鼓掌感谢孔老夫子以及当时的诸位先贤。
    然后周边那些国家呢。
    又把我们的文字拿一部分过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