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26 手段残忍
    赵鼎就这样被贬到海南岛去了,苏轼说的“天涯海角”啊!荒蛮之地啊!
    灾难在前面等着他,可是,他无怨无悔!
    他没想到的是,秦桧还是不放过自己!
    他途经雷州时,知州王惕“假肩与以送”,秦桧闻知,谪王惕金州。
    这是给赵鼎一个当头棒子!
    秦桧要让大家知道,凡是对赵鼎好的人,通通没好下场!
    他要告诉大家,赵鼎是个祸害,谁靠近他,谁就倒霉!
    赵鼎义愤填膺,无处可诉,他决定告诉皇帝,便给赵构上了一表,表达了他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改变!表达他对奸臣的斗争除死方休:“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
    壮哉!赵相!
    秦桧看了,双眼射出冰冷的眼光,说了一句话:“此老倔强犹昔!”
    这句话背后包含极恶毒的意思,那就是:你得死!
    秦桧听说广西帅将张宗元遣人持诗书和药石、酒、曲前往慰问赵鼎,马上把张调离广西了!
    秦桧就这样一步步逼迫赵鼎!他要让赵鼎明白,你不死,你周围的人都要倒霉!
    赵鼎已经苍苍白发了,那是为国担忧而生的白发啊!他双眼望着失陷的北方国土,老泪纵横......是的,我只有选择自尽了,他不能在害身边的人,可是,他是多么的希望自己可以驰骋疆场,杀金人而死!
    可是,不可能了,他只能死在远离战火的南蛮之地,他已经绝食了三天三夜了,死亡已经越来越近了,他毅然写下墓志铭,其中有这么两句:“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写完,史书的记载是:“遂绝食而死,葬于昌化县旧县村。”
    胡铨听了这个让人心碎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哭赵鼎》一诗:
    “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
    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
    一丘孤冢寄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
    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
    再后来,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读了赵鼎的墓志铭,慨叹万千道:“呜呼!不可谓伟人乎?”
    唉,你能说他不是伟人吗?
    我似乎看到了陆游两颊缓缓流下泪水。
    每次,我看完赵鼎列传,看到最后的墓志铭,都会废书长叹,叹罢,泪落如雨......
    多好的一个人啊,多刚烈的一个人啊,可是,命运又是多么悲惨的一个人啊......
    那么,秦桧为什么不放过赵鼎呢?为什么要把他害死为止呢?
    其实,秦桧真正恨的人是吕颐浩,赵鼎并没有要把秦桧置于死地。
    可是,此时秦桧需要的是别人不敢反对自己,所以他需要立威。
    立威,就只能够拿最有代表性的人来开刀了!
    所以,赵鼎兄,你别怪我狠毒,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他以为害死了赵鼎,就再也没人敢反对自己,可是,正义是杀得完的吗?
    闻一多曾震耳欲聋地发出声响:正义是杀不完的!
    所以,很多人又昂首挺胸地走到了秦桧的屠刀面前。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史书接下来这样记载:中书舍人吕本中、礼部侍郎张九成皆不附和议,秦桧贬之;殿中侍御史张戒上疏乞留赵鼎,又陈十三事论和议之非,忤桧,秦桧也没放过他;王庶与桧尤不合,自淮西入枢庭,始终言和议非是,疏凡七上,秦桧“出之。”
    一句话,谁和你秦大爷作对,谁就没好果子吃!
    秦桧没有料到的是,他的屠刀磨得霍霍响,刀光闪闪,也不知多少人已惨死在他的刀下,可是,还有不怕死的人扑上来!而且,这一次扑上来的人竟那么的凶狠!
    绍兴八年,秦桧以为自己这样迫害了赵鼎,再也没人敢和自己作对了,朝廷也一时安静了很多。
    他哪里知道,平静的海面往往是狂澜即将到来了前兆。
    终于,这狂澜到来了!
    就在秦桧派王伦去议和之时,枢密院编修官胡铨突然上了一封奏疏给皇帝,这封奏疏写了以下这几个内容:
    “首先,批判王伦。从两方面批判,一方面是针对王伦人身,说他是‘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另一方面批判王伦的议和,那是要害赵构之天下为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
    批判完王伦之后,又批判了议和的害处,说议和是‘相率而拜犬豕’,又说一议和‘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批判了议和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说到这,话锋一转,转到秦桧的身上来‘桧不能致君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说完秦桧,又转到孙近身上,孙近附会秦桧,结论是‘秦桧、孙近亦可斩也!’
    最后,表达自己的情感‘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宁能处小朝廷求活邪!’”
    振聋发聩!黄钟大吕!
    我只能这样形容胡铨的这封奏疏!我似乎看到了胡铨那铮铮傲骨,秦桧那又惊又怒的胆怯样子。。。。。。
    每次读完胡铨的这封《戌午上高宗封事》,总感觉热血沸腾,一股英雄之气在心中荡气回肠,久久不息。。。。。。
    我总是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南宋初年出了那么多的铁骨铮铮的人物?
    时势?偶然?
    我不知道,总之这个时期出现的铁骨人物,多得几个朝代也难逾南宋。
    那么,这样的人物到底有什么作用?
    在南宋初年确实没有多大作用,到了南宋末年就显现出作用了!
    蒙古的大军横扫亚洲欧洲,所向披靡,可偏偏进攻南宋非常的艰难,还搭上了一位大汗的命!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南宋还有很多铁骨铮铮的人物,是他们,用坚强不屈,万死不悔的精神,抵挡住了蒙古的铁骑。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精神呢?南宋最后的宰相文天祥,用他的死告诉我们,只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忠义之气!
    是的,忠义!
    这玩意看不着摸不见,可是,千金不能使它屈服,万户侯不能使它屈服,九死也不能使它屈服......
    我们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样一股忠义之气,所以,英法联军不能使我们灭国,八国联军也不能使我们灭国,号称三个月内要灭亡我们中国的日本鬼子也不能使我们灭国!
    壮哉!中国!壮哉!那天地之间回荡着的一股忠义之气!
    赵鼎虽死,但忠义之气不灭!胡铨虽被贬,但正直之气不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