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4章 猛士王韶
    直到如今,王宁安还不太清楚,崔家的实力到底如何,不过可以确定,在渭河、泾河、洛水沿岸各地,崔家的实力已经荡然无存。
    如果他们还有力量,就只能在北边,靠近西夏,横山以南的区域,其中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延安府。
    王宁安一直怀疑,种家军和崔家的关系远比种诊所说的复杂,让人放心不下。
    面对崔家这种庞然大物,直接杀戮是没用的。
    论起杀人,还能比得过黄巢吗?
    就像是脓包,必须等鼓出来,才好下手。
    王宁安采用步步紧逼,从南而北,有条不紊地铲除崔家力量,现在看起来,已经快要碰到了崔家的核心,或许要不了多久,就需要去延安州一趟,逼着种家和崔家决裂……王宁安在思索着对策,突然陈顺之急匆匆跑来。
    “启禀大人,有一位自称邵庸的人求见。”
    “哦!”
    王宁安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可是一点都不陌生。
    古往今来,都有不少预言谶语,最著名的有推背图,烧饼歌等等,哪怕过了千百年,依旧有人研究,还饶有兴趣。
    而邵庸就留下了十首梅花诗,很是有趣。
    王宁安上辈子看过,还记得两句,比如他预言北宋灭亡,“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预言南宋灭亡,“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拿着诗意硬往历史上靠,也有不少能说得通的地方。
    王宁安当然不信邵庸有洞见未来的神通,这玩意就跟算卦一样,问兄弟有几个,就说:“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支。”一二三四,甚至五六七八个兄弟,都能讲得通。
    还有问工作,人家写一句,“有事不能闲待。”不管没有没,都可以通过断句,来个两头堵。
    预言和这类的东西差不多,似是而非,事后一看,恍然大悟,事前预测,谁也解不明白,说穿了,就是屁话!
    当然了,作为一个名垂青史的老神棍,王宁安还是很有兴趣的。
    “请邵先生进来吧!”
    不多一时,邵庸带着包子眼急匆匆跑进来,这位早就没了仙风道骨,身上的衣服破了,满脸污泥,鞋都露了脚趾头,怎么看都跟要饭似的。
    王宁安还愣着呢,邵庸用哭丧的腔儿道:“启禀王相公,崔家造反了!”
    ……
    崔家的确反了,他们不能不反,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如果从一开始,就别妄自尊大,想要阻挠朝廷迁都,或许他们还是千年世家,还可以傲视八方。
    可是到了如今,只有造反,哪怕机会渺茫,也总比坐以待毙强。
    崔家曾经被黄巢杀戮过,因此他们很重视兵权,世家掌兵权,十分惹眼。他们就选择从中低级军官入手,不显山,不露水,积累了很可观的人马。
    除了在延安府的上万人之外,在保安军,他们也有一千多人。
    崔西枫和崔志商量之后,种家军的人马不动,有这些人在,种诂和种鄂他们投鼠忌器,就没法发难。
    趁机赶快把保安军和定边军拿下来,再夺取横山沿线的几处重要隘口,这样北方的西夏人马就可以轻松越过横山。
    虽然西夏不可靠,但是肥肉近在咫尺,他们没有理由错过!
    生死一线,只有拼命!
    崔西枫他们从延安府悄悄离开,召集崔家的私兵,聚集上千人,趁着夜色杀到了保安军的驻地栲栳寨。
    靠着里面的人,内外联手,崔家轻松拿下栲栳寨。
    连日的失败和打击,都让崔家人机会崩溃了,拿下了一处城池,他们立刻心情好了许多,重新昂扬起来。
    在栲栳寨,他们杀死了大宋的守将,打出了大燕的旗号!
    崔家源起河北一代,后来子孙为官,迁居到了关中,再后来燕云十六州到了契丹人手里,崔家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了西北,即便如此,要立国号,也要用“燕”!
    对外宣称“大燕!”
    只是这个“大燕”有点可怜,只有两千多人马,一座城池,百姓不到万人!
    但是崔西枫还是很高兴的,国家再小,也是个国家啊!更何况哪个开国君王不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小怕什么,不停扩充就是了。
    修整了一天的时间,崔西枫就率领着人马出击,还真别说,崔家在地方经营有道,沿途还真有许多势力加入,人马像是滚雪球一般,不断膨胀。
    等渡过洛水,他们接连攻下怀威堡、威边寨、胜羌堡,人马发展到了上万,又裹挟不少流民,居然有了两三万人的声势!
    崔西枫骑在高头大马上,觉得十分威风,千年世家,固然了不起,可是真正统帅千军万马,九五至尊,口含天宪,金口玉言,那才是人生巅峰呢!
    崔西枫的目标放在了定边军。
    不过要想拿下定边军,就要先解决一个小小的城寨,名叫横山寨。
    这里很小,只有不到500人,平时驻守的士兵,不到200,崔西枫觉得只有一走一过,就能把小小的横山寨拿下来。
    他派遣一个堂弟带领着两千人马冲上去,这么多人,一人一口吐沫,也把横山寨淹了。崔西枫坐等胜利的消息。
    可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堂弟就被人抬了回来,左眼上钉着一支狼牙箭!鲜血染红了脖子,半边脑袋都肿成了猪头。其余的兵卒也都受了伤,很是凄惨,崔西枫这才知道,他们遇上了硬茬子!
    ……
    在横山寨的围墙上面,一个中等身材的年轻人,一袭白衣,手里握着一柄宝剑,正骚包儿地站着,斜看着山寨前的几十具尸体,充满了鄙夷之色。
    这个年轻人叫王韶,是江西人。
    家境不算好,幼年丧父,靠着母亲拉扯长大。
    不过王韶很聪明,会读书,尤其喜欢练武,从小拜了名家为师,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王韶也要参加嘉佑二年的科举,他早早北上,等到洛阳之后,被这里的学术氛围给吸引了。
    此刻的洛阳,基本分成两大派,其一是六艺学堂一系,主张知行合一,与之相对,则是二程和张载的洛学。
    王宁安影响了很多人,唯独影响不了二程,这两位大圣人和王宁安接触越多,越是憎恶他的主张。
    被贬为渤海国的左右丞,后来幸亏富弼帮了他们,让这两位在幽州创办官学……作为有功之臣,他们也回到了洛阳,和张载在一起,大力讲学,摆明了和王宁安斗到底。
    王韶听了几天二程的东西,天花乱坠,可听多了,总觉得怪怪的,真按照二程的标准,只怕还没修成圣人,先变成了榆木疙瘩儿!
    王韶不是个安顿的人,他从小喜好兵法,到了洛阳之后,又反复听到知行合一这四个字!
    索性,就趁着科举之前,去各处转转,增长见闻。
    说干就干,王韶从洛阳离开,一路到了延安府,又继续北上,考察横山一线的防务。就在这时候,洪水突至,王韶就被困在了横山寨。
    作为一个很有责任感的读书人,王韶帮着困难的百姓上书,求来了100石救命粮,可随着救命粮,还有一份借款约书,未来三年,横山寨的百姓,要饲养2000匹马,才能得到粮食……
    王韶很生气,他觉得朝廷救灾,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凭什么逼着百姓干活?
    而负责送粮食的人同样不客气。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横山寨条件好,有草场,有清泉,正好不错的马场,莫非横山寨的百姓,就不想富裕吗?这是王相公提倡的产业扶贫,光是给粮食,下一场灾,老百姓能安全度过吗?不积累财富,不靠着双手努力能行吗?
    王韶也是舌辩之士,却被问得哑口无言,王相公三个字,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傲气的王韶决定留在横山寨,到底看看王相公是怎么救灾的。
    有趣的是他没等到王相公,倒是等来了崔家的乱军!
    过去的时间里,王韶在横山寨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
    他立刻组织百姓迎敌,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在高高的寨墙上面,堆满了石头,好在横山寨的石头多得是。
    轻松杀退了第一波乱兵,王韶越发镇定自若,似乎他生下来就是干这行的!
    接下来的乱兵一轮一轮猛扑横山寨,他们就像是蚂蚁一般,充斥在山道中间。一颗巨石滚下去,能碾死十几个乱兵,压出一条血胡同!
    王韶亲自带领着厮杀,一身白衣染血,他变得和疯子差不多。
    鏖战了一天,横山寨只死了11个人,稳如泰山!
    王韶当天晚上,召集了寨子里最能打的年轻人。
    “富贵险中求,西北遭了灾,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杀了外面那些狗日的,管朝廷要赏赐去!”
    没有狂热的鼓动,寨子里的年轻人都跟着王韶杀了出去。
    从晚上,打到了第二天早上,王韶带着人斩杀了500多乱军,缴获战马200匹,辎重无数,大获全胜,逼得崔西枫不得不退回威边寨。
    王韶干劲更足了,他联合周边其他寨子,招募了上千山民猎户,愣是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崔家的乱军头破血流,就是冲不过去。
    王韶,果然是猛士!
    而就在此时,王宁安率领着3000人马也赶来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