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
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
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
“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
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诸
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享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
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
“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
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
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
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
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浊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
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
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
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初,
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能
嫌,理事自若。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
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案行,见乃服焉。
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
涕泣随送。及莽居摄,以病免归郡,常为门下掾祭酒,不肯作职吏。
更始立,以茂为侍中祭酒,从至长安,知更始政乱,以年老乞骸骨归。
时,光武初即位,先访求茂,茂诣河阳谒见。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
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故武王诛纣,
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
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复以茂长子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崇为中郎,给事黄门。
建武四年,薨,赐棺椁冢地,车驾素服亲临送葬。
子崇嗣,徙封汎乡侯,官至大司农。崇卒,子棽嗣。棽卒,子䜣嗣。䜣,子
隆嗣。永元十五年,隆卒,无子,国除。
初,茂与同县孔休、陈留蔡勋、安众刘宣、楚国龚胜、上党鲍宣六人同志,
不仕王莽时,并名重当时。休字子泉,哀帝初,守新都令。后王莽秉权,休去官
归家。及莽篡位,遣使赍玄纁、束帛,请为国师,遂欧血托病,杜门自绝。光武
即位,求休、勋子孙,赐谷以旌显之。刘宣字子高,安众侯崇之从弟,知王莽当
篡,乃变名姓,抱经书隐避林薮。建武初乃出,光武以宣袭封安众侯。擢龚胜子
赐为上谷太守。胜、鲍宣事在《前书》。勋事在玄孙邕传。
论曰:建武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偬不暇给之
日。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余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
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于是蕴愤归道之宾,越关阻,捐宗族,以排金门者众矣。
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
焉。世吏二千石,哀、平间,自鲁而徙。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
曰“智囊”。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
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
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间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
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
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
建初初,丕举方正,恭始为郡吏。太傅赵憙闻而辟之。肃宗集诸儒于白虎观,恭
特以经明得召,与其议。
憙复举恭直言,特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
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从人借
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
“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
罪,薛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
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
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
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
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
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会诏百官举贤良方
正,恭荐中牟名士王方,帝即征方诣公车,礼之与公卿所举同,方致位侍中。恭
在事三年,州举尤异,会遭母丧去官,吏人思之。
后拜侍御史。和帝初立,议遣车骑将军窦宪与征西将军耿秉击匈奴,恭上疏
谏曰:
陛下亲劳圣思,日昊不食,忧在军役,诚欲以安定北垂,为人除患,定万世
之计也。臣伏独思之,未见其便。社稷之计,万人之命,在于一举。数年以来,
秋稼不熟,人食不足,仓库空虚,国无畜积。会新遭大忧,人怀恐惧。陛下躬大
圣之德,履至孝之行,尽谅阴三年,听于冢宰。百姓阙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
莫不怀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
夷,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
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
气为之桀错,况于人乎?故爱人者必有天报。昔太王重人命而去邠,故获上天之
祐。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若杂居中国,则错乱天
气,污辱善人,是以圣王之制,羁縻不绝而已。
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于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夫人道乂
于下,则阴阳和于上,祥风时雨,覆被远方,夷狄重译而至矣。《易》曰:“有
孕盈缶,终来有它吉。”言甘雨满我之缶,诚来有我而吉已。夫以德胜人者昌,
以力胜人者亡。今匈奴为鲜卑所杀,远臧于史侯河西,去塞数千里,而欲乘其虚
耗,利其微弱,是非义之所出也。前太仆祭肜远出塞外,卒不见一胡而兵已困矣。
自山之难,不绝如綖,都护陷没,士卒死者如积,迄今被其辜毒。孤寡哀思之
心未弭,仁者念之,以为累息,奈何复欲袭其迹,不顾患难乎?今始征发,而大
司农调度不足,使者在道,分部督趣,上下相迫,民间之急亦已甚矣。三辅、并、
凉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甚,此其不合天心之效也。群僚百姓,咸曰不可,陛
下独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
事之得失。臣恐中国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惟陛下留圣恩,休罢士卒,以
顺天心。
书奏,不从。每政事有益于人,恭辄言其便,无所隐讳。
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侍中,数召宴见,问以得失,
赏赐恩礼宠异焉。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
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击,
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永元九年,征拜议郎。八月,饮酎,斋会章台,诏使小黄门特引恭前。其夜
拜侍中,敕使陪乘,劳问甚渥。冬,迁光禄勋,选举清平,京师贵戚莫能枉其正。
十三年,代吕盖为司徒。十五年,从巡狩南阳,除子抚为郎中,赐驸马从驾。时
弟丕亦为侍中。兄弟父子并列朝廷。后坐事策免。殇帝即位,以恭为长乐卫尉。
永初元年,复代梁鲔为司徒。
初,和帝末,下令麦秋得案验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
恭上疏谏曰:
臣伏见诏书,敬若天时,忧念万民,为崇和气,罪非殊死,且勿案验。进柔
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
旧制至立秋乃行薄刑,自永元十五年以来,改用孟夏,而刺史、太守不深惟
忧民息事之原,进良退残之化,因以盛夏征召农人,拘对考验,连滞无已。司隶
典司京师,四方是则,而近于春月分行诸部,托言劳来贫人,而无隐恻之实,烦
扰郡县,廉考非急,逮捕一人,罪延十数,上逆时气,下伤农业。案《易》气月
《姤》用事。经曰:“后以施令诰四方。”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
者,所以助微阴也。行者尚止之,况于逮召考掠,夺其时哉!
比年水旱伤稼,人饥流冗。今始夏,百谷权舆,阳气胎养之时。自三月以来,
阴寒不暖,物当化变而不被和气。《月令》:“孟夏断薄刑,出轻系。行秋令则
苦雨数来,五谷不熟。”又曰:“仲夏挺重囚,益其食。行秋令则草木零落,人
伤于疫。”夫断薄刑者,谓其轻罪已正,不欲令久系,故时断之也。臣愚以为今
孟夏之制,可从此令,其决狱案考,皆以立秋为断,以顺时节,育成万物,则天
地以和,刑罚以清矣。
初,肃宗时,断狱皆以冬至之前,自后论者互多驳异。邓太后诏公卿以下会
议,恭议奏曰:
夫阴阳之气,相扶而行,发动用事,各有时节。若不当其时,则物随而伤。
王者虽质文不同,而兹道无变,四时之政,行之若一。《月令》,周世所造,而
所据皆夏之时也,其变者为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故曰:“殷因
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易》曰:“潜龙勿用。”言十一月、
十二月阳气潜臧,未得用事。虽煦嘘万物,养其根荄,而犹盛阴在上,地冻水冰,
阳气否隔,闭而成冬。故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言五月微阴始起,至十一月坚冰至也。
夫王者之作,因时为法。孝章皇帝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著令,
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谷价常贵,人不宁
安。小吏不与国同心者,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
不复谳正。一夫吁嗟,王道为亏,况于众乎?《易》十一月“君子以议狱缓死”。
可令疑罪使详其法,大辟之科,尽冬月乃断。其立春在十二月中者,勿以报囚如
故事。
后卒施行。
恭再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其耆旧大姓,或不蒙荐举,
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否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终无
所言。恭性谦退,奏议依经,潜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三年,
以老病策罢。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
以两子为郎。长子谦,为陇西太守,有名绩。谦子旭,官至太仆,从献帝西
入关,与司徒王允同谋共诛董卓。及李傕入长安,旭与允俱遇害。
丕字叔陵,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遂杜绝交游,不答候问之礼。士友常以
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遂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世
名儒。后归郡,为督邮功曹,所事之将,无不师友待之。
建初元年,肃宗诏举贤良方正,大司农刘宽举丕。时对策者百有余人,唯丕
在高第,除为议郎,迁新野令。视事期年,州课第一,擢拜青州刺史。务在表贤
明,慎刑罚。七年,坐事下狱司寇论。
元和元年征,再迁,拜赵相。门生就学者常百科人,关东号之曰“《五经》
复兴鲁叔陵”。赵王商尝欲避疾,便时移住学官,丕止不听。王乃上疏自信,诏
书下丕。丕奏曰:“臣闻《礼》,诸侯薨于路寝,大夫卒于嫡室,死生有命,未
有逃避之典也。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王欲废塞以广游宴,事
不可听。”诏丛丕言,王以此惮之。其后帝巡狩之赵,特被引见,难问经传,厚
加赏赐。在职六年,嘉瑞屡降,吏人重之。
永元二年,迁东郡太守。丕在二郡,为人修通溉灌,百姓殷富。数荐达幽隐
名士。明年,拜陈留太守。视事三期,后坐禀贫人不实,征司寇论。
十一年复征,再迁中散大夫。时,侍中贾逵荐丕道艺深明,宜见任用。和帝
因朝会,召见诸儒,丕与侍中贾逵、尚书令黄香等相难数事,帝善丕说,罢朝,
特赐冠帻履袜衣一袭。歪因上疏曰:“臣以愚顽,显备大位,犬马气衰,猥得进
见,论难于前,无所甄明,衣服之赐,诚为优过。臣闻说经者,传先师之言,非
从己出,不得相让;相让则道不明,若规矩权衡之不可枉也。难者必明其据,说
者务立其义,浮华无用之言不陈于前,故精思不劳而道术愈章。法异者,各令自
说师法,博观其义。览诗人之旨意,察《雅》、《颂》之终始,明舜、禹、皋陶
之相戒,显周公、箕子之所陈,观乎人文,化成天下。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
无令刍荛以言得罪;既显岩穴以求仁贤,无使幽远独有遗失。”
十三年,迁为侍中,免。
永初二年,诏公卿举儒术笃学者,大将军邓骘举丕,再迁,复为侍中、左中
郎将,再为三老。五年,年七十五,卒于官。
魏霸字乔卿,济阴句阳人也。世有礼义。霸少丧亲,兄弟同居,州里慕其雍
和。
建初中,举孝廉,八迁,和帝时为巨鹿太守。以简朴宽恕为政。掾史有过,
霸先诲其失,不改者乃罢之。吏或相毁诉,霸辄称它吏之长,终不及人短,言者
怀惭,谮讼遂息。
永元十六年,征拜将作大匠。明年,和帝崩,典作顺陵。时盛冬地冻,中使
督促,数罚县吏以厉霸。霸抚循而已,初不切责,而反劳之曰:“令诸卿被辱,
大匠过也。”吏皆怀恩,力作倍功。
延平元年,代尹勤为太常。明年,以病致仕,为光禄大夫。永初五年,拜长
乐卫尉,以病乞身,复为光禄大夫,卒于官。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父崎,顺帝时为司徒。宽尝行,有人失牛者,
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不校。
桓帝时,大将军辟,五迁司徒长史。时、京师地震,特见询问。再迁,出为
东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
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
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
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
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灵帝初,征拜太中大夫,传讲华光殿。迁侍中,赐衣一袭。转屯骑校尉,迁
宗正,转光禄勋。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
经。宽尝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
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
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
人也,骂言畜产,辱熟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
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
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以日食策免。拜卫尉。光和二年,复代段颎为太尉。在职三年,以日变免。
又拜永乐少府,迁光禄勋。以先策黄巾逆谋,以事上闻,封逯乡侯六百户。中平
二年卒,时年六十六。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谥曰昭烈侯。子松嗣,官至宗
正。
赞曰:卓、鲁款款,情悫德满。仁感昆虫,爱及胎卵。宽、霸临政,亦称优
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