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两河百郡宋山川(三)
    当石越与曹友闻谈话的时候,坐在一旁的吴从龙,感觉自己象是被什么东西排斥了一样,他有一些拘谨,然而他内心如火焰一样燃烧着,他很想加入这个***,但他发现,和他的旧友相比,他不仅无论与司马梦求、陈良相提并论,无论与范翔相提并论,甚至也无论与曹友闻相提并论。
    这令得吴从龙非常的不甘。
    当年他们五人,相交莫逆,但如今看来,竟是自己最不得志。若非是陈良还挂念着几十年的交谊,他甚至可能一生之中,都徘徊于州县,脱不掉那身绿袍――这无论如何,都让吴从龙感到沮丧。原想有机会重新回到京师,尽管只是个小小的鸿胪寺主薄,但眼见着石越大权在握,吴从龙也曾经幻想自己将会跟着平步青云。
    然而,第一次进石府,便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从桑充国在的时候开始,吴从龙便很努力的想融入石越的谈话当中,让石越能赏识自己,但,坐了这么久的时间,吴从龙突然发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如此的刻意,表面上看起来可能没什么,可实际上,却总感觉有一种微妙的格格不入。
    传闻桑充国与石越之间有龃龉,然而桑充国在石越面前,总让吴从龙觉得他们就是属于一个***的;即使是曹友闻,只是一个常年在南海的海商,也比自己更加自然,而且吴从龙很快觉察到,石越对曹友闻已是青眼有加!
    这更令吴从龙焦虑不安。
    石府已经今非昔比,想见石越的才俊之士,每日里成百上千,但能被石越接见的未达之士,一个月能有十余人就不错了。吴从龙是陈良的旧交又如何?曾经见过石越如何?被人视为石党又如何?他心里非常清楚,所有这些,皆不足恃!石越根本不会稀罕这些,他早已听说过,曹友闻与陈良关系最好,做了这么多事,等了这么久,才有机会见着石越一面!
    他吴从龙才回到京师,便有机会面见石越,这已经是上天眷顾。但吴从龙绝不会天真的将此视为理当所然,更不会以为将来时时会有如此机会,若他不能抓住眼前这机会,从此以后,再想进入这石府,将要艰难万倍。
    明白这些,吴从龙心里无法不着急。但他却又实在插不上嘴,石越与曹友闻的话题,已经转到了他更加不熟悉的钱庄总社……吴从龙听说过周应芳这个名字,也听说过一些钱庄总社的事情,然而石越问曹友闻的,却尽是一些非常细节的事情。
    吴从龙只能尽量认真的听着,囫囵吞枣的记下来。同时暗暗在心里安慰着自己,无论如何,石越谈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回避自己。虽然心里亦知道这不过是因为所谈内容谈不上机密,甚至是石越刻意泄露,但这也总算是一件可以略感安慰的事情。
    然而,不论他如何想认真,这种商贾交易之事,却实是他毫无兴趣的。打一生下来,吴从龙就没怎么亲自管理过钱财,家里凡是涉及货殖的事情,在他母亲还在世的时候,皆由他母亲负责;他母亲去逝后,则是由他夫人负责。不仅吴从龙从来不知道家里究竟有多少财产,他的夫人填得一手好词,却似乎也并不擅长货殖,总之吴家的生活,也不过只是能勉强维持住符合他身份地位的水准而已
    若非是在石府,吴从龙早已哈欠连天了。
    因此,吴从龙的思绪,总是不自觉的飘到自己写给石越的那份札子上去……
    那是吴从龙的兴趣所在,虽然吴从龙并不知道石得一叛乱的更多内情,但他出色的政治嗅觉,让他相信朝廷在此时刻,会格外的猜忌宗室。
    一百多年来,大宋朝宗室人数众多,也早已成为朝廷的隐患――大行皇帝即位之初,仅仅汴京宗室每月的日常开销,便几乎接近于汴京全部官员的每月用度的两倍,相当于汴京驻军军费开支的六七成!这还不包括赏赐、各种补贴。因此,自王安石拜相后,才不得不推行对宗室之法的改革,取消对“袒免亲”以下宗室的赐名、授官,以节省开支,同时作为一种补偿,允许他们进入宗学学习,并参加特殊的科举***。
    但这种改革,却是不彻底的。
    吴从龙对此问题,比旁人有更多的兴趣去了解、关注。大宋朝三大宗系,外加上濮王系,所谓的“袒免亲”(注一)也是为数众多。即使是袒免亲以下,朝廷虽然不再让他们轻易当闲官、拿俸禄,然而即便降低难度、单独***,能考上进士的也是少数,朝廷亦不得不给他们生活上的补贴。但即使如此,许多宗室依然生活困难,甚至包括许多袒免亲以内的宗室,都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富商之家,靠卖女儿维持家计。
    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则是居住问题,原本大宋朝的宗室,全部聚居在汴京,住房为朝廷提供,然而,随着宗室人口的暴增,日益拥挤的汴京城,已经无法提供宗室们足够的住所,朝廷不得不尝试让部分宗室分散到西京、北京去居住,但显然这也并非长远之计,休说汴京宗室所住的坊区依旧拥挤,纵使分散到四京,迟早有一天,其余诸京,也会面临如开封一样的窘境。
    因此,吴从龙相信,眼前正是彻底解决宗室问题的良机。
    他连夜写了一篇札子,向石越献策,在分析了宗室的现状与未来的隐患之后,他在札子中提出了解决之策――用周官封建之遗义,将对帝室威胁较大的四大宗系的袒免亲以内,分别安置于四京,如此汴京的宗室人数减少,将易于控制;而将无甚威胁的袒免亲以下,分散到各路州居住,按人口授予一片田地,在那些地方,物价远比汴京要低,应酬亦少,不仅朝廷可以节省一笔开支,宗室们也可以耕读传家,保证衣食无虞……
    但吴从龙却并不知道石越究竟有没有看过他的札子。他只能抱着万一的希望,继续听石越与曹友闻说着什么结算钱庄。随着石越与曹友闻谈话的深入,吴从龙只觉他们口里吐出来的字、词,一个个的从耳边飘过,他却渐渐充耳不闻……
    “……在婆罗洲的南面,有?婆等国,东北方向,有摩逸诸岛,而在摩逸、婆罗洲、?婆国的东边大洋之上,更有无数的岛屿。海上都传说,女人国便在这万岛之中,只是无人知道究竟在何处;还有水手说,过了这上万的岛屿,再往东去,便是东大洋海,昆仑仙山,便东大洋海的彼岸……”
    不知何时,石越与曹友闻的对话,已经转到了南海的风土人情上面。
    “如摩逸岛(注二),以及隶属于摩逸之三屿、白蒲延、蒲里噜、吕宋诸岛,其中并无邦国。学生有一年曾被海风吹到吕宋岛,知摩逸岛实不及吕宋、三屿大,学生以为,吕宋、三屿等是否果真隶属摩逸,亦不得而知。或是因中国之商贾,通常与摩逸交易较多,而有讹传亦未可知。”
    “故所谓南海诸国中,如交趾、占城、真腊、蒲甘、三佛齐、?婆六国,皆一时强国也;这六国当中,又以?婆释家盛行,国力最弱,不过与被朝廷伐灭之勃泥国国力相当。至于其余诸国,名之曰国,实不过一部族,一城邦也。只不过如丹流眉、蓬丰等国,临近三佛齐、真腊,其地方虽小,却夹于大国之间,有投鼠忌器之虑。而摩逸诸岛,以及婆罗以东之诸岛,薛侯经营以久,朝廷威信素著,而所有无人之荒岛,更已视为皇家之私产,若有朝一日,朝廷欲收为州县,亦反掌可定。
    曹友闻对于鼓动朝廷用兵,可谓念念不忘,不肯放过一切机会。
    石越一心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却没留心他这点心机,愕然说了一句:“州县?”旋即摇了摇头,道:“所谓鞭长莫及,用兵虽不难,然而将来要收赋税可是麻烦事,弄不好,又是一个西南夷之乱。而且,只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去那里做县官,纵有人去了,天高皇帝远,难保不为非作歹,闹出乱子来,还要朝廷收拾。此非凌牙门、归义城可比,朝廷还可以谨慎的善择守吏,朝廷没那么多好官吏可以派。”
    石越说完,意犹未尽的又摇了摇头,道:“不成!不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真要收为州县,一定要屯军、移民,背上三五十年的包袱,将来果真富饶起来,却又留下割据之患。此非上策,此非上策!”本
    石越只顾自己说着,全没注意到,曹友闻与吴从龙已经面面相觑――石越如此回答,无异于告诉二人,他的确曾经认真考虑过“收为州县”的事!
    二人顿时精神大振。曹友闻终于确信,说服石越对注辇国用兵,已非一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吴从龙却是脑中灵光一现,想起一件大事来――便在这一瞬间,刚才石越说的什么“小马驹”,在吴从龙的脑海中,都变得明亮起来。
    “州县固然不行,恢复封建之制呢?”吴从龙忽然插道。
    众人一时间都没有明白吴从龙在说什么,但只过一小会,所有的人都反应过来。
    自潘照临以下,所有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
    但吴从龙却留意到,石越虽然做出惊讶之色,但他的眼神,却与其他人全然不同――石越并不是真的吃惊。
    吴从龙顿时又惊又喜,惊的是石越果然有此想法,喜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机会,他连忙又说道:“我记得相公曾经说过,正是因为周官封建之制,今日之东南,才能成为华夏。自古以来,便有在朝廷鞭长不及的地方,封建诸侯,为国家藩篱之惯例……”
    “妙哉!妙哉!”曹友闻忽然也长吁了一口气,赞道:“唐太宗未能恢复封建制,原因是贞观诸臣认为封建制容易引发割据内乱,使手足相残,更伤及国家之根本。若封建南海,则无此虑。诸侯们在南海称王称霸,另当别论,然若想自南海而威胁中土,四五百年之内,不必做此想……”
    “允叔说得不错。”此时吴从龙是绝不会允许别人来抢他的风头的,“反而朝廷若有奸贼内乱,南海各诸侯却可齐心协力,与国内之忠臣联手,共扶帝室。封建南海,是有周、汉之利,而无周、汉之弊!”
    “这不过是异想天开!”吴从龙没料到,他话音刚落,潘照临的一盆冷水,便毫不留情的浇了下来,“此议绝不可行,朝廷宗室,有几个愿意去南海那种瘴疠之地受苦?相公若提出此策,将比王安石更招宗室之怨气。
    “先生所虑诚是。”吴从龙看着石越的眼睛,只觉浑身都热血沸腾,他生怕石越被潘照临说动,抢着回道:“然而在下以为,宗室中固然有人安于享乐,却也不乏英俊才杰之士。朝廷为安全宗室,对宗室诸多限制,只怕也有不少人盼着有机会一展鹏翅。”
    “子云说得极是,本朝宗室,犹多才俊,这亦是清议一向所惋惜的。”陈良也忍不住说道。
    封建南海!即使是陈良这样老成而无甚野心的人,也不由得被这“异想天开”所震撼!
    也许,这才是赵宋万世基业的开端!
    “大鹏不过几只,麻雀却有成千上万,有这些麻雀在,太皇太后又岂会答应?!”不知为何,潘照临似乎非常反对此事。
    这令得石越都有点意外。
    然而,吴从龙此时却完全没有去细想潘照临为何会反对,他已经完全沉浸于自己提出来的这“异想天开”的构想当中。
    “不试试又如何知道?在下愿意上书朝廷,试探朝廷之意!在下相信,以太皇太后之英明,不必有触龙,亦知道如此做才是为了赵家好!此乃千年之长策!”
    潘照临已是沉下脸来,厉声道:“纵是千年长策,若惹得怨声载道,又有甚好处?纵是吴大人上书,天下人又岂会不知这是相公之意?相公身居高位,更要避嫌疑,那些不满的宗室,难保不会籍此造谣,污蔑相公是借此驱逐宗室,有不臣之心,又当如何?”
    这话却是说得厉害了,众人一时都不敢做声。吴从龙心里甚是委屈,却不敢再争辩,只是涨红了脸,望向石越。
    石越也是一脸不解的看着潘照临,说道:“先生所虑虽然不无道理,然我身居相位,既是有大利于国家的事,又岂能畏首畏尾,不敢作为?子云之策,我以为甚善。封建南海,实为一举多得。两千年之前,周人兴于陕西,用封建诸侯,而将华夏势力拓展至函谷关以东;西汉立国之初,亦是借诸侯王之力,控制关东、长江以南。华夏版图中最为稳定之部分,封建之功,绝不可没。汉武以后,后儒不知封建本意,只知封建之害,却不晓封建之利,故恢复封建,遂成迂腐之论。然汉唐经营西域,不用封建之策,历时千年,中国强盛则有之,中国衰弱则失之,经营千余年,不仅今日西域不归中国所有,甚至连西域之民,也绝少汉人。其中之原因,岂不值得深思?故我亦以为,今日若要经营南海,非有封建之策,绝不能使南海华夏之。封建之制,有周制、有汉制,以形势论之,今日之形势类西周,世人亦以为周制胜过汉制,故吾用周制!”
    “周制?!”吴从龙几乎忍不住要惊呼起来。尽管大宋朝绝大多数的儒生都知道要恢复周制是不可能的,但同时恢复周制,亦是无数儒生的梦想。
    “不错,我将建议朝廷,用西周封建之制!”石越的脸色,也因为兴奋而隐隐变红了,“封建南海,除为了经营南海外,还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宗室问题。”他转向曹友闻,“海商们的抱怨,亦可迎刃而解!诸国封建,海上之商机,将百倍于今日!”
    曹友闻点了点头。他心里当然知道,这将是多大的机会。对他曹家来说,尤其如此――到时候,所有诸侯国,最需要的,除了粮食布匹,就是兵器!什么注辇国,它可以去死了!
    “此乃解决东南危机最好的办法!”石越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是国丧期间,忘记了赵顼死去的悲痛,他脸上露出一种神往的微笑,“它不仅是我华夏的另一匹小马驹!”
    没有人知道石越这句话的意思,没有人注意到他说的是“不仅”,在石越看来,封建南海,还可以解决他更多的难题――比如,他不必再担心人亡政息,因为他将开启一个华夏文明内部竞争的时代,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非徒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时代。他将华夏文明变成了许多个的鸡蛋,放到了不同的篮子里,而且,这些“鸡蛋”还会相互竞争。历史告诉石越,过一二百年,南海的诸侯之间,会相互爆发战争,这些战争会旷日持久,最后只有强者能够生存。而在这一二百年之内,诸侯们会一致对外,向“非我族类”进行扩张,同时,其中必有许多出色的诸侯,会竭尽所能的招揽人材――这甚至会让大宋朝感到压力。
    也只有在这种文明内部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有所谓的“百家争鸣”存在。而最重要的是,对于华夏文明内部的秩序,这还将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新的西周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士大夫的地位会得到质的改变,大宋朝的士大夫地位虽然极高,但是,他们依然没有选择权!尽管儒家的价值观是一种“天下价值观”,但华夷之辨,兼之有风俗语言文化之不同,还是会让他们不那么愿意投靠被视为夷狄的辽夏等国。但是,将来的南海诸侯们却不同,他们都属于华夏!拥有选择权的士大夫,将是什么样的风貌――石越非常的期待那一日的到来,因为,他只在古籍中,读到过春秋战国的士的风采。
    另外,石越还会得到一份赠品――他再也不用担心海外……噢,不,是海上贸易会在有一天被权力者中止,因为,在大海之中,将有了与大宋朝紧紧联系的血脉。
    名副其实的血脉!
    石越已经意识到,他很快将迎来他人生中,最波澜壮阔的时刻。
    这亦将是大宋朝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时刻!为了这个时刻的到来,石越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游说高太后与两府。他知道众人需要什么,石越相信自己拥有足够能打动高太后、司马光、王安石、范纯仁的筹码。
    “子云,我读过你的札子,子云熟知历代典制,子云回去后,可拟一个章程出来,送到两府。其余的事,我自有办法。”
    “是。”听到石越的吩咐,吴从龙在一瞬间,仿佛看到了一条由青色的云彩铺成的大道出现在自己眼前。
    注一:指五服之外的远亲。
    注二:摩逸,即麻逸,今译民都洛岛,参见《新宋?十字》附录。后面之三屿,指加麻延、巴姥酉、巴吉弄三岛,据史家考证,当是今民都洛岛西南之卡拉棉、巴拉望、布桑加等岛。白蒲延、蒲里噜,分别指吕宋岛北面的巴布延群岛、西部的波利略群岛。阿越按:吕宋岛之宋译名,虽有学者据宋人之《诸蕃志》,疑“里银东、流新、里汉”三名中,或有吕宋之宋译名,亦有学者相信麻逸岛兼指民都洛与吕宋两岛,但终不可考,故本书采用明代之译名吕宋称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