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250一篇《滕王阁序》,登临文坛之巅
【250、一篇《滕王阁序》,登临文坛之巅】
苏青云执笔的手,并未停止!
奇迹还在继续!
这一天注定会载入史册!
这一日也必定会成为传奇!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当这几句传到内堂,甲平凸再也忍不住了,痛哭流涕嗷嗷嚎叫。
可不是吗?
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
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陌生客!
有人反复呢喃着这两句话,忍不住联想到王勃的命运多舛,又想到自身的种种,忍不住放声大哭!
不止王勃!
不止苏青云!
在这世上的所有人,不都是如此吗?
世上事多如关山,如此难越。
天下芸芸众生,苟活于浑浊世间,谁去悲那不知路的旅人?
浮萍漂泊半生,与大海亲吻相逢,是这最终宿命吗?
这世间谁不是匆匆过客?都是那逆旅行人罢了!
苏青云接着写道:
“呜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当这两句话被写出来的时候,全场众人嚎啕大哭。
是啊,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然而即便如此,也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白首之心更旺,青云之志不坠。
内堂,甲平凸听到这几句话后,眼前一黑,直接瘫倒在地,纵声大哭!
“天呐,天呐,此文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闻?”
“我若能写出这等惊世骇俗的文章,哪怕立刻死去也是值得了!”
这一刻,甲平凸彻底服了,心服口服。
而苏青云的文章还没有写完!
传奇还在继续!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临别赠言,幸承恩於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书到此时,苏青云丢下了笔,一篇荡气回肠,激昂千秋的千古奇文《滕王阁序》,诞生了!
一时之间,众人早把苏青云团团围住。
大家争先恐后挤破脑袋,反复吟诵这篇《滕王阁序》。
就连甲平凸再也忍不住了,从后堂跑了出来。
当他看到,苏青云已经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围的水泄不通。
心中不知道是悲是喜还是失落!
但他知道,若这篇《滕王阁序》是他写的,当场死掉也心甘情愿。
就在此刻,忽然,赣江之上,响起阵阵雁鸣。
众人忍不住抬头望去,此刻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只有湖面上还有微弱的霞光。
湖上,有一叶扁舟,缓缓逝去。
天空,北雁南飞,西风徐徐,失去爱侣的断雁,悲鸣地与西风做歌。
众人忽然想起漂泊,忍不住再次大哭起来。
这一哭,哭关山难越,萍水相逢。
也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更哭天地悠悠,事事漂泊。
先是一人带头哭,紧接着二三人,继而所有人都悲痛痛哭。
众人啼哭,让苏青云忍不住抬起头来。
他淡淡瞟了众人一眼,心头却空灵澄澈,无悲无喜。
他将笔扔到地上,冲着众人说道:
“酒至微醺,话至三分,今日就写到这儿吧。”
而众人还沉浸在苏青云的锦绣文章之中,如此如醉,难以自拔!
至于一旁的甲深深,写了什么,早已经无人关心了!
因为不管你写了啥,在这篇《滕王阁序》面前,都是一坨屎!
千古第一骈文,可不是浪得虚名!
这就犹如皓月和萤火!
萤火之光焉敢在皓月面前争辉?
甲深深无论再如何提前作弊,在这篇文章面前,都是跳梁小丑,不值一提。
果然,甲深深此刻已经将自己默写的文章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当然,这篇文章也不是她写的,而是她老爹甲平凸提前写好的。
原本,她觉得自己父亲甲平凸的水平,必能震撼四方!
如今,和苏青云一比,真是和小丑差不多!
“奇文,此乃千古第一奇文啊!”
“妈妈,你猜我今天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文曲星君下凡了!”
“先生大才,请受老朽一拜!”
“此篇《滕王阁序》,当真非凡,怕是王勃再生,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了!”
“今日之盛会,必将因为这一篇《滕王阁序》,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今日我等参与这盛会,见证了《滕王阁序》的诞生,我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苏青云凭借这一篇《滕王阁序》,足以笑傲当世文坛!”
“何止,这篇《滕王阁序》,往前推一千年,往后推一千年,也无人可以超越!”
……
这一刻,无数人心服口服。
他们先前瞧不起苏青云,那是源自于心中的偏见。
苏青云是娱乐圈中的人,他们大多数人,本身就不喜娱乐圈,又觉得苏青云是偶像明星,对苏青云有着极大的成见。
因此,才十分不待见苏青云!
然而当这首《滕王阁序》被写出来后!
他们对苏青云的印象大为改观!
不!!!
甚至是说直接震惊了!
钱穆文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他走到苏青云面前,重重拍了拍苏青云的肩膀,赞叹道:
“苏小友,我真是低估了你!”
“原本,我以为你的才华已经是当世第一!”
“现在,我觉得我错了,你的才华何止当世第一?早已超脱世间,该当和李太白、杜子美、苏东坡相媲美了!”
钱穆文这番夸奖,可以说是文坛最高的赞誉了。
而他这番夸奖,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反而许多人都跟着点了点头!
“是啊,这一篇《滕王阁序》,足以光耀千秋了!”
“苏兄台凭借这一篇锦绣文章,已经足以和诗仙诗圣掰一掰手腕了!”
“为苏兄如此之大才,当浮一大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