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英夫同志,你跟我马上去见主席,你们的部长李涛同志也去。”周恩来边说边放下话筒,连工作时套在胳膊上的套袖也没来得及摘,便匆匆朝外走去。
菊香书屋幽雅清静,墨香四溢。东厢房里烟雾腾腾,灯光朦胧,像刚刚散会的会场。毛泽东笑着和雷英夫握手:“英夫,英夫,雷娃子变成英俊的大丈夫喽!”
“英夫,主席想听听你对朝鲜战局的分析。”周恩来对雷英夫说,“你慢慢讲,不要慌。”
毛泽东向大家挥一下手:“你们坐吧!喝茶,这是岸英从湖南带来的新茶,都尝尝,都尝尝。”
待大家落座后,雷英夫将作战室分析归纳的六条根据和判断重复一遍,并进一步预测道:“我们预计登陆时间会选在九月左右,根据朝鲜西海岸的潮汐资料,九月十五日有两次比较好的涨潮时间,一次是上午六点五十九分,一次是晚上七点十九分。根据登陆作战的特点,我们分析六点五十九分最有可能。”
“有道理,很重要。”毛泽东只讲了六个字。他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胜利决不会出现在一个早晨,速胜往往隐藏着灭顶之灾,西蜀大将军关云长就是因为麻痹大意、疏于防范,最终导致兵败、地失、身亡。据报告,美、英舰队正在向朝鲜海峡调动,飞机也在调动,看来美军如有大的行动,很可能就在最近。”
毛泽东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了一大口。朝鲜战争打响之前,金日成没有知会近在咫尺的中国战友只言片语,而是飞到远隔千里的苏联去向斯大林请示。目前出现这种危急的局面,使毛泽东多少有点措手不及。当毛泽东吐出憋在胸中的烟气时,主意已经拿定,遂发出命令:
——立即通知情报部门严密注视朝鲜和英、美、日;
——立即把我们的看法向斯大林和金日成通报,提供他们参考,希望人民军有后撤和在仁川防守的准备;
——立即通知东北的十三兵团要加紧准备,八、九两个月一旦有事,能立即行动。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后期分析世界战略格局时,就认为总的形势是两只老虎对峙,一只红老虎(苏联),一只白老虎(美国),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间隙。坚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毛泽东,一面密切注视朝鲜半岛的局势,一面细心观察“老大哥”苏联的态度。
金日成: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毛岸英从父亲那里得知组织上已同意他去工厂工作的消息后,兴奋得一宿都没有睡好。其实,他早就有下基层、去工厂的想法了。这个热血青年秉承了他父亲的执著和坚韧——一旦决定了要做什么,就百折不回、九死无悔。比如他当年参加苏联红军,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岸英和岸青兄弟俩是一九三七年进入苏联学习的。一九四一年六月,德国法西斯武装侵犯苏联,毛岸英曾组织和他一块儿在伊万诺沃学习的中国学生以砍木柴、种蔬菜、缝军衣、挖战壕等劳动支援前线。仅仅这样,他觉得还不够,还没有尽到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义务,因此第二年他先后给斯大林写了两封信,要求上战场。信发出后,等了很久不见回音,据说是因为中苏两党有一个协议:不让中共领袖的孩子们参战。在写了两封请战书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毛岸英找到了来儿童院视察的苏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曼努意尔斯基将军,并说服了这位将军让他到苏雅士官学校快速班学习。一九四三年,毛岸英被保送到莫斯科列宁军政大学学习,考虑到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苏军破例授予他中尉军衔。一年后,他又进入苏军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最高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毛岸英被任命为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他头戴坦克帽,胸挂报话机,穿越了东欧好几个国家,一直攻到柏林。
现在,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全国政权,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经济建设。毛岸英觉得自己应该到基层去,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干点具体工作,一方面直接为新中国的恢复和建设出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生产第一线锻炼自己。两个月前,毛岸英随李克农部长到苏联执行任务,回来后曾去看望在苏联儿童院当教师的韩铁声。韩铁声是毛岸英在苏联读高中时的老师,也是他加入苏联共产党的介绍人。师生相会,格外亲切。当韩铁声问他的工作情况时,又勾起了他要下基层的念头。
“我现在中央社会部工作,给李部长当秘书。参军、下乡、搞土改,我都干过了,就是没去过工厂。”毛岸英不无遗憾地对韩铁声说,“我们的同学蔡博到鞍钢工作去了,我也想到工厂去锻炼锻炼,当当工人。”毛岸英期待地看着韩铁声,想听听他的意见。
“那好啊,到工厂当工人可以最直接地接近群众……”
没等韩铁声说完,毛岸英就喜出望外地拍起手来:“伊万老师,还是你理解我。你同意啦!”
看着岸英那稚气可人的样子,韩铁声微笑着给他泼了一瓢冷水:“看把你乐的,我同意有什么用,这是组织上的事。你和蔡博不一样,恐怕得中央组织部批准才行。”
是啊,韩老师又不是组织部的人,他同意有什么用呀!毛岸英蔫了。转念一想,对了,找帅孟奇妈妈去,她为人慈善,又特别能理解人,肯定会同意我的请求。
帅孟奇当时在中央组织部任职,又是革命的老大姐,中央机关的同志都很尊重她。毛岸英找到帅妈妈,硬缠着要她帮助自己从中央社会部调出来,下基层工作。帅孟奇不点头,他就三天两头跑去泡蘑菇,大道理小道理讲了几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