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苏军给了德军以新的打击,突破了德军在拉马河和鲁扎河上的防线,解放了莫扎伊斯克和卡卢加。但是,《红星报》记者伊利亚·爱伦堡写道:
将近1月底的时候,已经很清楚,我军的推进业已受阻。1月23日,我同帕甫连柯一起来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朱可夫司令员向我们介绍了这次攻势的进程。他说,莫斯科保卫战已经结束,在某些地段上或许可能再夺取得一些地盘,但德军已经构筑工事据守,从实际情况看,直到春季来临之前,作战的方式将是阵地战。
朱可夫这时已担任统一指挥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总司令,而这两个方面军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兵器重新向西大举推进。最高统帅部已将其预备队全部用到其他几个战略方向上,所以无法提供帮助。因此,西部方向总司令朱可夫不得不作出一项痛苦的决定。构筑工事来保卫12月和1月取得的战果,并利用这段暂息时间为夏季作战作好准备。可是,尽管气候极端寒冷,而且缺乏补充兵员,但朱可夫仍然在战线的某些地段上向奥廖尔和维亚兹马方向作了有限的推进。
德国的库特·阿斯曼海军中将作了如下的记载:
大约从2月23日起,整个东线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暂时平静。俄军的突击力量看来也几乎用尽。曾使德军疲于奔命的长达几个月的冬季作战终于结束了。德国军队经过艰苦奋战并放弃了一些宝贵的地盘以后,总算熬过了俄军突击造成的严重困难。同1941年夺占的广大区域相比,损失的地盘倒不算大,但是,主要目标,即占领敌国首都莫斯科,已经不可企及了。德国军队再也没有能够到达它在1941年12月5日曾经到过的那样近的地方。
德军在莫斯科面前,在冬季积雪和春季泥泞中所作的巨大努力既已落空,为恢复中部战线的均势,部队又遭受一些损失,已使它不能再实施1941年那样大规模的作战了。然而,希特勒丝毫不打算放弃主动进攻,虽然1942年可供使用的兵力限制了进攻的范围。
随着春季的到来,希特勒于4月5日发布了新的指令,赞扬他的部队“非凡的勇敢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作战”,并交给他们一项新的任务:一俟气候和道路状况变得有利,他们就突进高加索,夺取那里的油田,并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推进。——
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版,第4卷《命运的关键》下部,第3分册,第860页。——原书注
丘吉尔写道。“斯大林格勒的诱惑使希特勒着了迷。这座城市的名宇本身就是对他的挑战。这座城市是质要的工业中心,也是妨碍他向高加索实施主要突击的防御侧翼上的一个强大据点。这座城市成为一块吸铁石。把德国陆军与空军的主力都吸了;过去了。”——
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版,第4卷《命运的关键》下部,第3分册,第860页。——原书注
德军在发动这次进攻之前,必须粉碎克里米亚的抵抗。自从1941年12Al苏军四万人登陆,企图夺回刻赤半岛以来,克里米亚一直进行着激烈的点头。苏军成功地占领了整个刻赤半岛,并收复了重实城市费奥多西亚。苏军发动这次进攻,正值北方的塞瓦斯托波尔前线的战事进入最紧张的阶段,因此德军第11集团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单是苏军兵力之多,几乎已使德军招架不住了。
当时担任第11集团军司令官的埃里希·冯·曼施泰因上将后来对俄国军队的登陆写了这样一段话。“在这次登陆的背后,人们可以从极端无情地拼消耗的做法中,察觉到斯大林的严酷的意志。”
然而,对于红军来说,不幸的是,克里姆林宫没有很好利用它的胜利,德军第11集团军于1942年5月8日发动了重新征服刻赤半岛的新攻势。几天之后,德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据德国方面公布的数字,共俘获苏军十五万人,缴获了大量坦克和大炮。甚至俄国人也承认,敌人几乎夺取了苏军的余部战斗装备和重兵器,随后又用它们来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苏联守军。
这时,曼施泰因的集团军既已解除后顾之忧,能够去攻占塞瓦斯托波尔。完成它由于俄军突然攻入刻赤半岛而中断了的进攻。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任务亲非轻而易举,战斗一直持6月底。7月1日,塞瓦伍托波尔终于陷落了,克里米亚遂全部落入德国人手中。希特勒非常感激,晋升里施泰因为防军声帅——
朱可夫回忆录中提到的红军放弃塞瓦斯托波尔的日期为7月4日。——译者注
5月,俄国军队在哈尔科夫附近的灾难性的战斗中被击溃。在克里米亚之战的同时,俄国军队对哈尔科夫以北和以南强大的德军集团发动了一次雄心勃勃的钳形攻势。据说当铁木辛哥的西南方定的部队看来正在落人圈套的时候,西南方向指挥部要求斯大林允许他们停止前进,集中力量挫败德军的反攻。但是,斯大林固执己见,甚至对西南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赫鲁晓夫的请求也听不进去。——
赫鲁晓夫回忆说,在1942年春季哈尔科夫战役勒间,他意识到红军部队正被径直引向灾难。他从战场上设法同斯大林联系,以便担醒他注意倘若他们继续进行这一战役,将会发生什么后果。华西列夫斯基接听了赫鲁晓夫的电话。听了他关于中止苏军的这次攻势的要求后,华西列夫斯谷回答说,斯大林已经下了决心,并已下达了的。
赫鲁晓夫回忆说:“凡是同华西列夫斯基打过交道的人都能想象出他讲这番话时的那种坚定的、单调而沉闷的声音。我早退他的关系很不错,所以在他挂断电话之后,我决定给他再打一次电话试试看。这一次,我急切恳求他帮帮忙,但他仍旧拒绝说:‘尼基诺·谢尔盖耶维奇,斯大林同志已经下了决心,这件事就这样啦。’倘若不是华西列夫所基,而是朱可夫在总参谋部该多好。我相情他会立即驱车到附近的别墅(斯大林的寓所)去替我们说几句话。”
赫鲁晓夫实逼无奈,便设法直接与斯大林通话,但这一次马林科夫把电话截了过去,不让赫鲁晓夫同斯大林讲话。赫鲁晓夫向马林科无申明,这次进攻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然后就挂了电话。见《赫鲁晓夫回忆录》第184页—第186页。——原书注
华西列夫斯基在他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中谈到:5月18日傍晚,西南方向军事委员会委员赫鲁晓夫打电话告诉他说,斯大林拒绝接受赫鲁晓夫等提出的立即停止进攻的建议,并请他再向最高统帅汇报一下这个要求。华四列夫斯基回答说,他已多次试图使最高帅统相信这一点,但斯大林正是根据西南方向军事委员会的与此相反的情报而拒绝接受他的建议的。他建议赫鲁晓夫直接同最高统帅谈谈。不久赫鲁晓夫告诉华西列夫斯基说,赫鲁晓夫通过马林科夫同斯大林谈了活,斯大林重申了继续进攻的命令。华西列夫斯基暗示,当时任西南方向总司令的铁木辛哥是主张进攻的。见华西列夫斯基著《毕生的事业》中文版上卷,第243页。——译者注
最后在5月19日,斯大林意识到第6、第57集团军和在克拉斯诺格勒附近作战的A·B·的鲍勃的战役集群面临着危险,才决定红军停止进攻。但这个决定为时已晚。在极其激烈的战斗中,苏军遭受修重伤亡,阵亡人员当中,包括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Q·R·科斯坚科将军、第6集团军司令员戈罗德尼扬斯基将军、第57集团军司令员波德拉斯将军以及鲍勃金将军。
德军在哈尔科夫和在克里米亚的胜利把苏军来之不易的预备队消耗殆尽,削弱了它的南翼。这样一来,德军就能够将其攻势转向顿河方面,并相当迅速地实现他们的当前目标。苏联的一部战史书籍写道:
由于我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失利,苏德战场南翼的局势急剧地变得对敌人有利。德军夺取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从而为他们即将发动的攻势占据了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最高统帅部决定转入防御,以便阻止敌军向东推进。
7月月中,德军终于开始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从哈尔科夫附近的集结地域向罗斯托夫和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哈尔访怀着一种厌恶心情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元首的做法使我感到惊讶。昨天,他刚刚以相当粗暴的态度拒绝了我的建议,赞成一项本来会导致在罗斯托夫附近的领河北岸毫无意义地集结兵力的计划,今天却又批准了我的建议。接着他就神气十足地发布命今,指今部队在宽大的正面上渡过顿河,开展斯大林格勒会战。
7月21日。弗里德里希·鲍留斯将军的第6集团军正向斯大林格勒挺进,而俄国人则用火车和卡车从西北调运新的部队。尽管红军进行了猛烈反击,但几天之后,即在7月26日,罗斯托夫已危如累卵,斯大林格勒西面也展开了激战。
7月28日,红军从罗斯托夫撤退,然而,由于缺乏燃料和弹药,使得鲍留斯无法扩大他的战果。而且,装甲部队停顿在罗斯托夫附近,开始越积越多,希特勒为此而大发雷霆,大肆辱骂总参谋部,长篇大论地指责他人的种种过失。
7月30日,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宣布,高加索的命运将取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负,鉴于这次会战的重要性,可能不得不从另一集团军群抽调部队到这里来。
这时,轴心国约有三十个师向斯大林格勒进逼。其中包括意大利的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的各个师。但是,苏联人并未坐以待毙。7月10日,最高统帅部向作战地区派去新组建的预备队,其中包括第62和第64集团军。而方面军司令部则把它自己的预备队派到西南方面军的后方,占领了如下防线:沿顿河从帕甫洛夫斯克到克列次卡亚,再往南经过苏罗维基诺,直到上库尔莫西尔斯卡亚。
7月12日,这些部队加上从原西南方面军抽调的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组成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C·K·铁木辛哥元帅被任命为司令员,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而曾担任一段时间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和副总参谋长的Ⅱ·N·鲍京被任命为方面军参谋长。
最高统帅部立即把坦克第1和坦克第4集团军调给该方面军,命令它们重新建立防御。与此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步骤,迅速从国内深远后方的基地抽调必要的预备队到斯大林格勒来。斯大林格勒会战即将打响,这场会战一直持续到1943年。
简而言打整个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保卫斯大林格以阶段和反攻阶段。在这里,我们将详细地探讨一下最高统帅部(特别是朱可夫)所作的贡献。
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在城市周围和市区的防御战,从1942年7月中旬一直延续到11月18日。7月23日,最高统帅派遣A·M·华西列夫斯基将军来到斯大林格勒,帮助方面军司令部组织防御,并为反攻作准备。几个星期以后,他同朱可夫一起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执行同样的使命。
战役早期阶段的特点。是红军竭尽一切努力来延缓德军的推进。战斗主要是在顿河河套地区进行的。苏军希望争取时间,以便加强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当时千千万万市民已经开始从事这项活动了。虽然防御还不是特别有效,但红军的抵抗,使德军不能用强攻办法占领该城。
从8月5日到8月18日,德军一方面从西面和西北方面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同时从南面进行迂回包围。从8月19日到9月3日这段期间,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北面突破到伏尔加河,形成了一个五英里宽的突出部的时候,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地区的战斗变得十分激烈了,为了防止被包围(同时也为了使德军不能向前实施突击),红军防御部队撤进了斯大林格勒市内。
在9月4日到9月13日之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南面也突破到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线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最后,从9月13日到11月18日这段期间,双方在斯大林格的市内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而苏军的炮兵大多部部署到伏尔加河对岸去了。
讲到这里,必须清楚地交待一下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作用。为使读者能充分了解最高统帅部代表所拥有的权力和享有的便利,这样做是必要的。最高统帅部代表,同斯大林和最高统帅部的其他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在战场上作出的决定负主要责任。他们有权撤销当地司令员的决定,有权命令整个集团军实施应突击,并协订整个战区的活动。
介绍一下最高统帅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关系,对于了解朱可夫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和以后的战役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最高统帅部由斯大林和国防委员会直接领导,由十二到十四名经过挑选的高级军官和斯大林的顾问组成。在战争年代,最高统帅部制定作战计划,直接领导战略性作战行动的准备、组织和实施。最高统帅部代表接连不断地到前线去,根据战略计划,在现场组织重大的军事行动,密切地监督最高统帅部命令的执行,协调各个方面军的行动。总参谋长是最高统帅部成员,而总参谋部则直接隶属于最高统帅部,其任务是提供情报和拟制详细的作战计划。
在最高统帅部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1941年7月23日到1946年人朱可夫作为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参与了这个机构的领导工作。朱可夫是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因病卸任后担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职务的。华西列夫斯基在1942年11月以后,担任斯大林的第二副手和总参谋长。他同朱可夫一起,经常在关键时刻亲临前线。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有时也暂时离开最高统帅部去指挥野战部队。1944年4月,H·Q·瓦杜丁大将牺牲时,朱可夫接管了瓦杜丁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指挥权。翌年2月,当H·Ⅱ·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在柯尼斯堡郊外受重伤时,华西列夫斯基接管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指挥权——
柯尼扬巴——今名加里宁格勒。——译者注
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把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作战计划下达给方面军司令员,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调整之后实施。最高统帅部和各方面军司令部之间的通讯联系是密切的、畅通的,也可以说是受最高统帅部欢迎的。在苏联的历史书籍中,“统帅部”和“最高指挥部”有时是指斯大林,有时是指最高统帅部。斯大林经常把最高统帅部成员们召集到一起讨论已拟订出来的作战计划,听取对某一战略利弊的意见,然后再作出决断。
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工作还包括确定人选。1942年8月9日华西列夫斯基和A·N·叶廖缅科之间的一次电话谈话表明了这一点。
华西列夫斯基:斯大林同志指示我同你联系一下,征求你对下列几个问题的意见。
第一,斯大林同志认为把斯大林格勒的防御问题统一起来由一个人负责是有利的、适时的,想让你负责指挥斯大林格勒方百军,同时你将继续担任东南方面军司令员。戈利料失中将将被指定担任你在东南方百军的副手。莫斯卡连科少将将被任命为近卫第三集团军司令员,以代替戈利科夫同志。
第二,斯大林同志还认为任命目前在斯大林格勒指挥内务人民委员部步兵师的萨拉耶夫同志担任斯大林格勒城防司令是适宜的。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想法?
叶廖缅科:我的回答是,没有比斯大林同志更英明的了,我认为这个决定是绝对正确的、适时的。
华西列夫斯基:对于戈利科夫、莫斯卡连科和萨拉耶夫的任命,你的意见怎样?
叶廖缅科:我认为所有人选都是适宜的。他们几个人都是称职的人选。——
华西列夫斯基著《难忘的日子》,载苏联《军事史杂志》,1965年10月号,第16页—第17页。——原书注
8月中,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再泱赶到斯大林格勒了解情况。8月23日,恰好正是里宾特洛甫一莫洛托夫协定签字三周年那天,华西列夫斯基来到第62集团军的部队中。敌军装甲部队把这个集团军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分隔开来,也正是这一天发生的事。在此后的两天中;德军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城市大部被夷为废墟。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使用没有保密措施的无线电台同斯大林通话,直到重新建立起高频电话通讯为止。
8月24日夜间,他再次向斯大林报告了情况。由于在斯大林格勒的全面失利,最高统帅严厉斥责了他和其他一些红军指挥员。
与此同时,希特勒也训斥他的指挥官们,指责他们“侍才傲物、冥顽不灵,全然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在此后的数周里,这位“元首”表现出厌烦、焦虑,最后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开始疲惫,并失去进攻势头时,他终于感到极端失望了。
9月24日,希特勒解除了自1939年8月起担任他的陆军总参谋长的弗朗茨·哈尔德的职务。任命库特,蔡茨勒将军代替他。哈尔德在他的最后一条日记中写道,他的神经,还有“元首”的神经都已极端疲劳,但希特勒“决心要在军队中推行他的意志。”
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写道:
1942年8月27日,我正在波哥烈洛耶—哥罗迪舍地域指挥进攻战役时,接到A·H·波斯克列贝舍夫(斯大林的私人秘书处负责人)打来的电话。我从他同我仿谈话中得知,国防委员会前一天(8月26日)研究了我国南部的局势,通过了任命我为最高统帅助理的决定。我还了解到,国防委员会对于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局十分担心。
不久,最高统帅用高频电话和我讲话。询问了西方方百军的态势后,他说:“你必须立即到最高统帅部来,留下参谋长代理你的工作。”接着又补充说。”请考虑一下,任命谁来接替你担任方面军司令员。”
通话就这样结束了。斯大林没有谈任命我为最高统帅助理的事。显然,他想在和我见面对当面宣布这件事。最高统帅在电话上一般只谈当时急需谈的问题。他要求我们打电话时十分注意,尤其在没有通话保密设备的部队作战地区更是这样。
我没有回方面军司令部就直接飞往莫斯科了。
当天天黑以后,我来到克里姆林官。斯大林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国防委员会有几位委员也在那里。波斯克列贝舍夫通报说我来了,斯大林马上就接见了我。
斯大林说,南方的局势很不利;德军有可能占领斯大林格勒。在北高加索,形势也不太好。国防委员会已决定任命我为最高统帅助理,并派我到斯大林格勒地域去。目前,华百列夫斯基。马林科夫和马利谢夫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马林科夫将留下同我一起工作,华西列夫斯基应飞回莫斯科。
斯大林问我:“你什么时候可以启程?”
我回答说,我需要用一昼夜时间研究情况,29日就能飞往斯大林格勒。
“那好!”斯大林又马上问道。“你不饿吗?不妨稍微吃点东西。”
在喝茶的时候,斯大林简略地向我介绍了8月27日20时战场上总的情况。他简要地叙述了斯大林格勒的情势后说,最高统帅部已决定把第24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66集团军拨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科兹洛夫将军指挥第24集团军,莫斯卡连科指挥近卫第1集团军,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第66集团军。莫斯卡连科将军的近卫第1集团军要立即调到洛兹省耶地域,预定9月2日向进抵伏尔加河的敌军集团实施一次反突击,与第62集团军会会。在莫斯卡连科的集团军的掩护下,第24和第66集团军将进入出发地域,并迅速投入战斗。最高统帅说,否则的话,斯大林格勒就会丢掉。
我明白,斯大林格勒会战具有极为重大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一旦斯大林格勒陷落,敌军统帅部就能够切断我国南部与中部的联系,我们就可能失去从高加索向北运送大量物资的伏尔加河这条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命脉。
除了新组建的准备用于尔后的战争的战略预备队外,最高统帅部正把一好能够动用的力合都派往斯大林格勒地域。还采取了紧急措施,增加飞机、坦克、火炮、弹药和其他物资的生产,以便及时用于粉碎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敌军集团。
8月29日,我从莫斯科中央机场起飞,四小时后,就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卡梅申地区一个野战机场着陆。华西列夫斯基迎接了我,并当场给我介绍了最新情况。词拒交谈后,我们驱车前往设在小伊凡诺沃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
大约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方面军司令部。
B·H·戈尔多夫中将在前沿阵地上。参谋长Ⅱ·H·尼基绍夫和作战部长N·H·鲁赫列汇报了情况。听着他们的汇报,我觉得他们对情况了解得不够,而且他们不完全相信能够在斯大林格勒地域挡住敌人——
戈尔多夫中将当时担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译者注
我给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部打电话,戈尔多夫当时正在那里。我要他在莫斯卡连科集团军司令员的司令部里等我们,我和华西列夫斯基就要到那里去。
在近卫第1集团军路挥所,我们见到了戈尔多夫将军和莫斯卡连科将军。他们的汇报和他们的言谈举止使我们放心了。我感到,他们很清楚敌人的力量和我军的能力。
我们讨论了局势和我军状况后得出结论,正在集中的各集团军的部队。最早要在9月6日才能做好反突击的准备。我立即用高频电话向斯大林报告这一情况。他听了我的汇报后说,他没有不同意见。
既然华西列夫斯基奉命限期返回莫斯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于9月1日即飞离斯大林格勒。
由于缺乏燃料,莫斯卡连科的近卫第1集团军的进攻未能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于9月2日发动。翌日清晨。部队发起了进攻,但部队很快受阻。当天,朱可夫收到斯大林的电报,命令立即向德军突击,不得有任何迟延。
朱可夫当即给斯大林打电话报告说,他可以下令第二天一早(9月4日)发起进攻,但所有三个集团军的部队将不得不在没有充足弹药的情况下开始战斗,因为最早要到当天傍晚才能把弹药送到炮兵阵地上。朱可夫还说,他需要时间来组织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的协同。
斯大林反问道:“你是不是以为敌人会等你慢慢腾腾地弄好了再干?叶廖缅科断定,如果你们不立即从北面实施突击,敌人不要费很大气力就可以拿下斯大林格勒。”
朱可夫回答说他不同意这种看法,请求准予按原订时间5日发起进攻。
“嗯,那好吧!”斯大林回答说,“如果敌人对市区发起总攻,你应该不等部队作好最后准备,就迅速向敌人冲击。你的主要任务是把德军的兵力从斯大林格勒引开,如果能得手,还应消除隔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百军的德军走廊。”
9月5日拂晓,苏军炮兵和航空兵开始火力准备,但由于火力密度不够,因此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朱可夫从近卫第1集团军指挥所观察了这次行动,发现发起进攻的红军步兵部队遭到敌人猛烈火力的阻击,不可能向前推进很远。一两个小时以后已经很明显,德军阻止了苏军的前进,并以步兵和坦克实施反突击。
苏军航空兵侦察查明,德军坦克、炮兵和摩托化步兵的庞大集群,正从古姆拉克、奥尔洛夫卡、大罗索什卡向北移动。德军轰炸机飞来,并开始轰炸苏军战斗队形。下半天,德军增援部队进入战斗,并在某些地段上把苏军推回到出发地域。
傍晚时,苏军补充了炮弹、迫击炮弹和其他弹药。朱可夫决定根据昼间战斗中查明的敌情,制订新的进攻计划,一俟苏军在夜间得以变更部爱之后就实施。天黑以后,斯大林打电话询问斯大林格勒附近的作战情况。朱可夫报告说,整整一天的战斗打得很艰苦,敌人从古姆拉克地域调来了一些部队。
“这就不错,”斯大林说,“这是对斯大林格勒的很大帮助。”
“我军稍有进展,”朱可夫报告说,“但在不少地方仍停留在出发地域。”
“怎么回事?”
“由于时间不够,我军没有来得及作好进攻准备,没有很好地进行炮兵侦察并查明敌人的火力配系,自然就不能将其压制住。当我军转入进攻时,敌人就以其火力和反冲击阻住我军的进攻。此外,敌航空兵整天都掌握着制空权,并对我军进行轰炸。”
“继续进攻,”斯大林命令说,“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尽可能多的敌人调离斯大林格勒。”
第二天战斗更加猛烈了。
苏联空军部队在夜间轰炸了敌军阵地。除前线航空兵外,远程航空兵也整夜进行了轰炸。远程航空兵由戈洛瓦诺夫中将指挥,他同朱可夫一起呆在近卫第1集团军指挥所。
9月6日,德军投入了新的部队,在许多制高点上设置了预伏坦克和强击火炮,并可靠地组织了火力支撑点。只有使用威力强大的炮兵火力才能摧毁这些防御设施。可是朱可夫当时只有很少量的威力强大的炮兵。
交战的第三天和第四天,主要是炮火对射和空中轰炸。
朱可夫写道:“9月10日,朱可夫巡视了各集团军的部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现有的兵力是不可能突破敌人的战斗队形并消除其走廊的。”戈尔多夫、莫斯卡连科、马利诺夫斯基、科兹洛夫等将领同意朱可夫的这个意见。当天,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如下。
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现有的兵力。我们不能够突破敌人的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的部队在市区会师。由于敌人从斯大林格勒附近调来新的部队,以现有的兵力和部署继续冲击是没有用的,而且部队必然要遭受重大的损失。需要补充部队和调整部署的时间,以实施较为集中的方百军突击。集团军突击不能打败敌人。
斯大林对朱可夫说,如果他能飞到莫斯科去当面汇报这些问题,可能更好一些。
9月12日,朱可夫飞往首都,四小时之后来到了克里姆林宫。
华西列夫斯基也被叫到克里姆林官。他汇报了敌人从科捷尔尼科沃调来新的部队的情况,汇报了诺沃罗酉斯克地域交战过程,以及在格罗兹尼方向上的战斗情况。
斯大林仔细听取了华西列夫斯基的汇报后说:“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取格罗兹尼的石油。好,现在听朱可夫谈谈斯大林格勒的情况。”
朱可夫重复了在电话上汇报过的内容,然后补充说,第24、近卫第1和第66集团军,证明是有战斗力的部队。它们的基本弱点是,没有足够的加强兵器,直接支援步兵所必需的榴弹炮兵和坦克部队也很少。朱可夫谈到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的地形:地形开阔,有一些峡谷,为敌人提供了良好的掩护。这对红军的进攻行动是不利的。德军占领了许多制高点,可以进行较远的炮兵观察,能向所有方向机动火力。朱可夫最后说,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是不能突破敌人防御的。
斯大林问道:“要消除敌人的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会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需要些什么?”
“至少还需要一个满员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军、三个坦克族和四百门以上的榴弹炮。此外,在作战过程中,必须加强至少一个空军集团军。”华西列夫斯基支持朱可夫的估计。
斯大林拿出他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配置图,长时间聚精会神地看着。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离开桌子走到角落里低声谈论说,需要找个什么别的解决办法。
“有什么别的解决办法?”斯大林从地图上抬起头来问道。朱可夫从来没有想到场大林有这么敏锐的听力。他和华西列夫斯基又回到桌子旁。
“这样吧,”斯大林说,“你们到总参谋部去,好好想想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可以从哪里调什么部队去加强斯大林格勒的部署,同时也想想高加索方面军的问题。明晚9点在这里会齐。”
第二天一整天,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在仔细研究怎样才能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以免把所有的预备队消耗在局部性战役中。下个月,他们就可编组好战略预备队,其中包括装备精良的大建制的坦克部队。当时,苏联工业已大大增加了新式飞机和炮兵弹药的生产。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方案后,决定向斯大林提出这样的建议:苏军继续以积极防御来疲惫敌人,然后再发动一次特大规模的反攻,从而改变南部的战略形势,使之有利于苏联。
朱可夫承认,对于反攻的具体计划,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制订出来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应对罗马尼亚军队所掩护的敌斯大林格勒集团的侧翼实施主要突击。概略的计算表明,至少要到11月月中才能发动反攻。朱可夫认为德军已经无法完成它为1942年规定的战略计划,他们的兵力兵器,对于实现他们在北高加索或顿河与伏尔加河地区的目标,都是不够的。朱可夫正是以这些情况为依据提出他的设想的。
德国人能够在高加索或斯大林格勒地域部署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无疑将不得不转入防御。苏联人也知道,德军著名的鲍留斯第6集团军和哥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由于被拖入斯大林格勒地域消耗兵力的浴血战斗,已经役有能力夺取该城。
朱可夫相信,对于苏方来说,前途是光明的。苏军战略预备队的编组和训练已接近完成。这些部队的编成内将有装备着中型或重型坦克的大建制的坦克部队和机械化部队。
朱可夫回忆说:“到11月份,最高统帅部就将拥有用全世界闻名的T-34型坦克装备起来的机械化兵团和坦克兵团,因而我们就能够给部队下达更为重大的任务。加之,我军高级指挥于部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东西,而且经过与强大敌人斗争的艰苦锻炼,已经成了指挥战役的能手。”
朱可夫还透露了苏军是怎样利用轴心国的弱点的:
总参谋部(根据各方面军的情报资料)研究了德国、匈牙利、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军队的强点和弱点。各仆从国军队与德军比较起来,装备差、经验少,甚至在防御中都缺乏战斗力。而最主要的是,这些军队的士兵和许多军官,都不愿意被希特勒、墨索里尼、安东奈斯库。霍尔蒂和其他法西斯头子派到遥远的俄罗斯土地上为外国于涉者卖命。
使德军的处境更加恶化的是,在伏尔加河和顿河地域,德军只有很少的战役预备队,总共不超过六个师,而且分散在宽大的正面上。把它们集中起来形成拳头,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办到的。战线的布势对苏军也有利:红军部队占据着两翼的阵地,形成包围态势,因而能够比较容易地加强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次卡亚地域的桥头堡。朱可夫写道;
9月13日傍晚。华百列夫斯基打电话向斯大林报告说。我们已作好进行汇报的准备。斯大林说他22时以前有事,要我们22时到他那里去。
22时,我们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
斯大林一边同我们紧紧握手,一边气愤地说:”千百万苏联人在与法西斯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丘吉尔却为二十架‘飓风式’战斗机讨价还价。他们的那些‘飓风式’根本不中用,我们的飞行员不喜欢这种飞机……”接着斯大林用极其平静的语调问道:“唔,你们有些什么决定?谁来汇报?”
“你让我们谁汇报都行,”华西列夫斯塞回答,“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
斯大林走到我们的地图前问道:“你们带的这是什么?”
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这是斯大林格勒地域反攻计划的初步草案。”
“谢拉菲莫维奇地域的这个部队集群是怎么回事?”
“这是新的方面军。需要建立这个方面军,以便对斯大林格勒地域敌军集团的战役后方实施猛烈的突击。”
“现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实施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斯大林说。
我报告说,我和华百列失斯基计算过。四十五天以后我们就能得到必要的兵力兵器,并作好发动进攻战役的准备。
斯大林又问:“只限于沿顿何从北向南和从南向北突击,是不是更好?”
我解释说:那样的活,德寇能够迅速将其装甲坦克师从斯大林格勒附近转过来。抗击我军的突击。我军在顿河以西实施突击,就使敌人由于河流障碍而不能迅速机动,用其预备队抗击我军。
斯大林又问:“你们的突击集国调动的距离是不是过远呢?”
我和华西列夫斯基解释说,战役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一、突破防御,合国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并建立牢固的对外正面,以隔绝该集团与外部敌人的联系;二、歼灭被围敌人,并制止敌人解围的企图——
以一部分兵力直接合围所要合围之敌,以另一部分兵力在战役纵深构成第二层合围圈,以对付前来增援之敌。前者叫合围的对内正面,后者叫合围的对外正面。——译者注
“对这个计划需要再考虑一下,要计算一下我方的资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守住斯大林格勒和不让敌人向卡梅申方向推进。”斯大林说。
这时,波斯克列贝舍夫走进来报告说,叶廖缅科打来了电话。
斯大林同叶廖缅科作了简短交谈后,回来对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说,叶廖缅科报告,德军正向市区调动坦克部队,明天必然发动新的进攻。斯大林接着对华酉列夫斯基下达指示说:“请现在立即下达指令,迅速把罗迪姆采夫的近卫第13师调过伏尔加河,再看看还有什么部队可以在明天调到那里去。”
朱可夫写道:
斯大林接着对我说:“给戈尔多夫和戈洛瓦诺夫打电话,让航空兵立即采取行动。戈尔多夫从拂晓就要发起冲击,牵制住敌人。你自己要飞回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去。并要着手研究克列次卡亚和谢拉菲莫维奇地域的情况。几天以后,华西列夫斯基应飞往东南方面军研究其左翼的情况一关于我们的计划,以后我们再继续谈。在这里讨论过的问题,除我们三个人以外,目前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一小时以后,朱可夫乘飞机飞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
9月13、14、15三天,对斯大林格勒保卫者来说,是艰难的日子,十分艰难的日子。敌人不顾一切,一步步通过市内的废墟,愈来愈逼进伏尔加河。似乎我们的人要支持不住了。但是,第62和第64集团军船英勇战士们,把废墟变成了堡垒。
罗迪姆采夫的近卫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来到斯大林格勒,对敌人突然实施反冲击,起了转折的作用。9月16日,该师在回了马马耶夫岗。戈洛瓦诺夫的远程航空兵对德军进行空袭,炮兵轰击了德军第8军,再次援助了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
在这里,朱可夫在其记载中巧妙地提醒读者注意,只有三个人(斯大林、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本人)了解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的详细情况,其目的是要驳斥那些后来声称在这次制订计划过程中起过主要作用的回忆录作者。
朱可夫指出,叶廖缅科曾到他那里去讨论局势,“由于斯大林要我对这次设想的大规模反攻计划严加保密,谈话时主要谈了加强东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队的问题。”朱可夫说这番话时,心里无疑想的是,战后包括叶廖缅科在内的一批野战司令员企图贬低派到现场去的最高统帅部代表。下面可以看到,朱可夫一再谈起谁是斯大林格勒胜利的主要设计者的问题——
华西列夫斯基也给了叶廖缅科一记耳光。他写道,最高统帅部指示他,直到11月以前不要让叶廖缅科参与准备这次攻势的“实际工作”,“以便让他专心致志地从事他担负的工作——保卫斯大林格勒。”见华西列夫斯基著《难忘的日子》,《军事史杂志》1965年10月号,第20页。
为给野战司令员们说句公平活,这里应当指出,最高统帅都代表常常就某一作战行动征求他们的意见,所以看来很自然的是,野战司令员对总的计划工作是有一定贡献的。许多身居高位的人利用朱可夫两次失意的机会,想把他的名字从苏联战史中抹掉,只有明了这一点,才能充分了解朱可夫为什么要挖苦叶廖缅科和其他一些人。朱可夫是在想方没法重新取得他在苏联的一些最伟大的胜利中应有的位置。——原书注
朱可夫写道:
9月底,斯大林又把我叫到莫斯科讨论反攻计划。这时,前去研究东南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实施反攻的条件的华西列夫斯基,也回到了莫斯科。去见斯大林以前,我和华百列夫斯基见了面,讨论了他研究实施反攻的条件所得出的结论。
在同斯大林会见时,最高统帅问朱可夫对戈尔多夫将军的看法怎样。朱可夫回答说,他在作战方面是一个将才,可是他同他的司令部人员关系处不好。斯大林说,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任命一个新的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提名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也同意这个人选。当时还决定将所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则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详细讨论了反攻计划以后,斯大林转过脸来对朱可夫说;
为飞回前线去,要采取各种措施,更多地消耗和疲惫敌人。要再去看一看计划规定的预备队集中地域和西南方面军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右翼出发地域,尤其在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次卡亚地域。华西列夫斯基也要为了同样目的再去一次东南方面军的左翼,在那是研究计划中规定的所有问题。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到现场进行了研究之后,再次回到最高统帅部,他们的计划随即得到了批准。反攻计划图由他们两人签署,然后斯大林在上面批了“我批准实施”,并签上了他的名宇。斯大林接着指示华西列夫斯基去征求各方面军司令员对于未来的战役的意见,但要注意,不能泄漏这个严加保密的计划。
9月2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已更名为顿何方面军。朱可夫奉命亲自去给顿河方面军军事委员会阐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某些方面。朱可夫的这次汇报是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一个小山沟里的掩蔽部中进行的,这里是莫斯卡连科的指挥所。
朱可夫写道:
我命令顿河方面军绝不可减少对敌的积极行动,以免敌军从顿河方面军地段抽调兵力和兵器去攻击斯大林格勒。已经接管了方面军指挥权的罗科索夫斯基回答说,方面军的兵力和兵器极少,因而我们在这里也不会取得什么重大战果。当然,他的意见是对的,我也有同样看法,但如果不积极帮助东南方面军(这时已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他们就不可能守住斯大林格勒——
1968年,罗科索夫斯基谈到了他被任命为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的一些情况。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一起飞到斯大林格功地域。朱可夫告诉戈尔多夫关于最高统帅任命罗科索夫还基来代替他的决定。过一会儿,罗科索夫斯基找朱可夫说:“我要求你给我机会来指挥,全面地亲自指挥我的部队,这就是说,让我根据战斗的实际发展,来执行最高统帅部分配的各项任务。”
“简单地说,你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在这里无事可做了吗!”朱可夫问道。
罗科索夫斯基微笑着点点头,于是朱可夫便说:“我今天就飞回莫斯科。”
罗科索夫斯基对朱可夫表示了敬意,说:“朱可夫和我是老战友了。我们曾经肩并肩地一起经受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严峻考验。”见《文学报》,1968年1月31日,第1页—第2页。——原书注
10月1日,朱可夫回到莫斯科,进一步拟制反攻计划。
朱可夫坐在由A·E·戈诺瓦洛夫亲自驾驶的飞机的座舱里。在返回首都的途中,飞机突然转弯并开始下降。朱可夫以为飞机在改变航向。几分钟以后,戈诺瓦洛夫将军把飞机降落在一个朱可夫不认识的机场上。他问这位飞行员:
“为什么你把飞机降落在这个地方?”
“算我们走运,离飞机场很近,不然的话,飞机可能已经坠毁了。”
“怎么回事?”
“飞机结冰了。”
正在说话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朱可夫自己的飞机也着陆了。朱可夫立即改乘这架飞机飞往莫斯科中央机场。
朱可夫说,在复杂条件下急着飞行当然不能总是不出事故的。还有一次他差一点儿送了命。
那是几天以后,我从斯大林格勒飞往莫斯科。那天我们没遇上适合飞行的好天气,天正下雨。莫斯科通知说。城市上空雾层很低,能见度有限。但必须起飞——斯大林叫我去。
在飞向莫斯科的途中飞得并不坏。可是接近莫斯科时,能见度不超过一百一十码。空军航行处通过电台给飞行员发来命令,要他飞往预备机场。那样的话;我们肯定就不能准时到达克里姆林宫了。可是斯大林正在等着我们。
我承担全部贵任,命令飞行员在中央机场降落,而且我也留在座舱里。我们在莫斯科上空盘旋,突然看见在离飞机左翼十到十五码有一座大烟囱一我瞧了飞行员一眼,他镇定自若,把飞机稍稍拉高了一点儿,过了两三分钟就着陆了,飞机着陆后,我说:
“好险。看来我们幸运地避免了一次事故。”
他微笑了一下,回答说:“如果飞行员无视气候条件,在飞行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紧紧握着飞行员的手回答说:“这是我的过错。”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惜我把这位飞行员的名字忘记了。如果我没搞错的话,可能就是别利亚耶夫这位可爱的人,一位很有经验的飞行员。我坐别利亚耶夫同志的飞机,同他一起飞行了一百三十小时以上。可惜他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牺牲了。
与此同时,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从9月中旬起就具有阵地战,或者说是“堡垒战”的性质。德国将军汉斯·德尔在他写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书中写道:
实施大规模作战的时节终于过去了。战争从开阔的草原转入沟壑纵横的伏尔加高地,转入斯大林格勒工业区。斯大林格勒工业区修建在崎岖不平的地带,建筑物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或是用石头砌成的。推进的距离不再用公里,而是用米来计算,总参谋部的作战地图乃是一张城市平面图。为了争夺每一幢房屋、每一个车问、每一座水塔、每一段铁路路基、每一面墙壁、每一间地窖,甚至每一块废墟,都要经过激烈战斗,战斗的激烈程度,甚至是大量消耗弹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无法比拟的。我军和敌军之间的距离几乎是无法计量的。”
德尔写道,德国航空兵和炮兵企图扩大这种“近战”地区双方的距离,但毫无结果。他还说,“俄国人在利用地形地物和使用伪装方面胜过德国人,而且他们在街垒战斗和争夺单个建筑物的战斗中更有经验。他们的防御是坚不可摧的。”——
汉斯·德尔著《斯大林格勒战役》,第56页。——原书注
10月份,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六个满员的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以加强第62集团军,因为,用朱可夫的话说,这个集团军编成内,“除后勤部队和司令部外,实际上什么部队也没有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也得到了一些加强。
也是在这个时候,希特勒命令其“B”集团军群和鲍留斯的第6集团军占领斯大林格勒。为了向斯大林格勒突击,德军指挥部把德军从两翼的防御阵地调来,派罗马尼亚军队接替他们,从而大大削弱了轴心国部队在谢拉菲莫维奇和斯大林格勒以南地域的防御。
10月中旬,德军对斯大林格勒保卫者发动了猛烈进攻,把部署在三英里正面上的三个步兵师和两个坦克师投入战斗。10月14日这一天,德国飞机出动了约三千架次,对苏军的轰炸和扫射,几乎没有间断过。
当天午夜,德军包围了捷尔仁斯基拖拉机厂,并在工厂的各个车间展开了战斗,仅在工厂的围墙前面就有三千名德军被击毙。
苏军也遭到重大伤亡,轰炸造成的伤亡尤为严重。有些部队损失惨重,以致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例如,10月15日这一天,B·N·崔可夫指挥的第62集团军的两个师兵员损失达百分之七十五。
就是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直接插手处理了一些问题。
他通知华西列夫斯基说,他对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上将的行动不满意。据斯大林掌握的情况,叶廖缅科没有充分注意援助第62集团军的部队,而是——显然由于担心敌人可能渡过伏尔加河——继续去加强河左岸的防御地段。斯大林说,叶廖缅科为了加强这个地段,使用了最高统帅部专门拨给第62集团军的部队。
华西列夫斯基奉命以最高统帅部的名义指示叶廖缅科到祖可夫那里去,详细了解真实情况,并就必须采取哪些步骤有效地援助第62集团军提出报告。仍在红军手中的那一部分城市,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守住。
叶廖缅科立即渡过伏尔加河(他的司令部的一些人员在途中被击毙),来到崔可夫的被打得千疮百孔的司令部。翌日拂晓,当这位方面军司令员同径可夫告别时,答应给崔可夫提供他所需要的补给。可是,一天以后,崔可夫获悉,他将得到的不是一个月的补给,而是一天的补给。他提出了意见,数量才稍有增加。
尽管市内的一些房屋、建筑物,以及整个整个的街区都多次易手,但苏军仍拼死坚守。他们很快召集起后方地区的公民——裁缝、鞋匠以及车间工人和马房里的人手,组成了一些连队,并立即让他们投入残酷的战斗。这些训练很差的人,一到斯大林格勒,有的很快变成了巷战能手,有的则牺牲了。
最后,双方都已精疲力尽,战斗的激烈程度才有所减弱。
10月29日傍晚,战斗缓和下来,第二天只有零星的交火。鲍留斯的第6集团军显然已没有能力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了。
这时,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沃罗诺夫来到斯大林格勒,继续从事反攻的现场计划工作。在他们动身去前线之前,最高统帅部初步确定开始攻势作战的日期是:11月9日,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开始反攻011月1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反攻。事实上,由于作战补给品、燃油、滑油的前送工作发生延误,以及为了取得必要的空中支援,不得不把反攻日期推迟几天。
部队在准备反攻的过程中,对于打乱敌人的战术后方的问题,给予了特别的注意。为此,需要有一项缜密的计划,来协调所有参加反攻的部队的行动。对于机械化部队和坦克部队在预定要迅速包围和歼灭战役后方轴心国集团的作战中将要承担的任务,也作了研究。
11月3日,朱可夫同西南方面军的坦克第5集团军的人员举行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指挥人员以及军长和师长们。朱可夫感到满意的是,所有指挥员都十分了解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执行这些任务的方法。然后,他轮流同每一位指挥员讨论他的计划,再次审查了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协同作战的各个方面。他特别注意务必使所有指挥员彻底明了坦克师和骑兵师逼近预定突破地域时的作用,务必使他们知道,一旦突破到敌人防御纵深时怎样来扩大战果。
他审查了作战过程中侧翼的保护问题和部队的控制问题。会议参加者报告了各自的部队的状态、补给和兵器情况,以及所有主力部队的战斗准备情况。
11月4日,他同西南方面军第21集团军的指挥人员也进行了类似的讨论(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也应邀出席)。11月10日,则在第57集团军指挥所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指挥人员一起开了会。
会议结束后,朱可夫在华西列夫斯基协助下,就部队战斗准备问题起草了一份给最高统帅部的报告。在这些会议上制订出的详细作战计划,都绘成地图送交最高统帅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部口头报告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敌我双方的实力总的说来是相等的,但在一些关键性的地段,由于部署了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苏军有着相当大的优势。没有发现敌军向斯大林格勒调动大量预备队,也没有发现敌军部队调整部署。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表示相信所有指挥人员都清楚地懂得了自己的任务,而且直到团一级的步兵同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协同问题,已经安排就绪。一句话,他们预计反攻将获得胜利。
在对几个问题作了讨论之后,最高统帅部最后批准了作战计划和进攻时间。华西列夫斯基被指派负责协调所有三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一书指出,这个代号为“天王星”的最后计划,“以其任务之明确、设想之大胆和范围之广泛而引人注目。”
朱可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斯大林死后,关于这个规模、作用和效果如此巨大的反攻计划究竟是谁制定的,出现了种种含糊不清的说法。虽说这个问题在我国社会中并不特别重要,而且前一章已经谈过了有关计划工作的情况,但在这里我仍然要作一些补充。”朱可夫指出,当时要求每一个方面军司令员提出各该方面军的作战计划,以及他愿意提出的其他任何建议,报送莫斯科的最高统帅部或最高统帅部在当地的代表。但是,只有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才了解关于可能使用的预备队和物资器材的详细情况。因此,只有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才能制订出大规模战役的计划。他重申:“在全面计划和保障这一次大规模战略性作战行动中起基本的、决定性的作用的,勿庸置疑是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他说,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分析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所有各种因素,预见到战役的发展进程和结局。“因此,不应该说反攻计划是哪一个人制定的。”
反攻将在一条二百五十英里长的正面上展开,钳形推进的目标是要合围一个半径约为六十英里的地区。一俟突破轴心国军队的防御,苏军将沿着两条向心线,朝着卡拉奇和苏维埃斯基前进,然后切断德军部队同它们的大部分预备队和补给基地的联系,截断其交通线。
预定对比较薄弱的罗马尼亚军队实施主要突击,发动时间选择在准备工作完成以后,以加强主要突击的威力,同时又恰好在敌军进攻失败,但还未能在整个斯大林格勒地域成功地转入防御并调整部署之前,从而使敌军辞不及防。后来的事态表明,反攻所以取得全面胜利,进攻时机的选择乃是一个重大因素。
在这段时间里,朱可夫为完成反攻的最后安排而忙碌。11月11日,在会见了一些部队的司令员以后,他打电报向斯大林报告说,最高统帅部拨给叶廖缅科的两个步兵师,由于运输方面的问题尚未到达。他指出,他已命令在11月15日以前全部准备就绪。他还要求斯大林帮助尽快把一百吨防冻液运送给叶廖缅科的机械化部队,火速给一些部队运来棉衣和弹药。
11月13日晨,朱可夫回到莫斯科汇报进展情况。他发现斯大林情绪很好。朱可夫写道:
斯大林认真地听取我们的汇报。他不慌不忙地抽着烟斗,将着胡须。而且一次也没有打断我们的话,显然,他对我们的汇报是满意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意味着主动权将转到苏军手中。我们大家都相信,即将实施的反攻会取得胜利,它对我国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
在我们汇报过程中,国防委员会的委员和政治局的一些委员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我们不得不把他们来以前谈过的主要内容重新汇报一遍。
经过简短讨论后,反攻计划得到了最高统帅的全面批准。我和华西列夫斯基提请斯大林注意,一旦德军统帅部发现斯大林格勒地域和北高加索地域吃紧,就会被迫从其他地域,尤其是从维亚兹马地域抽调部队来支援其“南方”集群。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必须迅速在维亚兹马以北地区准备和实施一次进攻战役,而且首先应粉碎尔热夫突出部地域的德军。这个战役,我们建议由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部队参加。
斯大林说:“这很好,可是你们哪位负责这件事?”
我和华西列夫斯基事前已经商量好了。我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各方面都已准备就绪,华西列夫斯基可负责协调斯大林格勒地域部队的行动,我可以负责准备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进攻。”
斯大林表示同意这个建议,他说:“明早你们飞往斯大林格勒,再次检查一下部队和指挥人员的战役前准备情况。”
11月14日,朱可夫又回到斯大林格勒,来到H·Q·瓦杜丁的部队。他在这里只停留了三天,11月17日,斯大林再次把他叫回莫斯科,开始制订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进攻计划。
在发动进攻前两天,发生了一件怪事。斯大林指示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回莫斯科去参加国防委员会会议。斯大林把已被指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担负主攻任务的第4机械化军军长B·T·沃尔斯基写的一封信给华西列夫斯基看。沃尔斯基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说,这次突击不仅毫无取胜希望,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沃尔斯基说。参加突击的其他首长也持类似观点,要求最高统帅立即过问这个问题,推迟这次战役并考虑取消它。
华面列夫斯基提请国防委员会注意,在制订进攻计划的整个期间,沃尔斯基对于进攻的胜利,对于分配给他的军的任务,从未有一次表示过怀疑。斯大林命令华西列夫斯基给他接通沃尔斯基的电话。作了简短的、克制的交谈后,斯大林宣布,不管怎样,沃尔斯基将继该指挥他的军,并将执行他的任务。在战役的头几天有了结果之后,再决定怎样处理沃尔斯基。对所有有关人员来说,值得庆幸的是,沃尔斯基和他的军在战斗中打得很好。很英勇。
11月19日晨,震耳欲聋的炮声预示着苏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反攻的开始。快到9点钟时,炮兵火力向轴心国防御纵深延伸,红军的步兵部队在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开始进攻。
瓦杜了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在两个地段上同时突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防御,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和骑兵部队的协同突击下,罗军防线很快土崩瓦解。Ⅱ·Ⅱ·罗马年科将军的坦克第5集团军突破轴心国部队阵地后继续向前推进,把扫荡任务留给后续的步兵部队。
同时,A·T·罗金少将指挥的坦克第26军,冲进彼列拉佐夫斯基(大城镇和铁路交叉点),重创罗马尼亚第5军。据苏联方面的资料说,这次进攻非常神速,以致罗军司令部的办公桌上还摊着文件和打开的卷宗,保险柜的钥匙留在钥匙孔里,军上衣还挂在衣架上。
抵达彼列拉佐夫斯基附近以后,第26军的部分坦克便向东南挺进,以便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会师。11月ZI日,德军企图阻止红军装甲部队的推进,但未能得逞,于是开始向顿河撤退。
第26军军长采取了一项大胆的行动——趁暗夜夺取了卡拉奇附近顿河上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大桥。凌晨3时,该军的先遣坦克部队,开着前灯,排成一列纵队沿奥斯特罗夫至卡拉奇的公路前进,穿过德军防线直奔渡口。这支部队被德军误认为是自己的部队,所以它畅行无阻地隆隆开到顿河桥头,很快过了桥,占领了这座桥的左岸,并发射信号弹向其余部队发出进攻信号。
第21集团军突破罗军步兵第13师和第15师的防线,派遣由坦克第4军和近卫骑兵第3军组成的机动集群进入突破口以扩大战果。这个集群还革命在坦克第5集团军的配合下,消灭敌军预备队及其司令部和后方地域部队,切断敌军向西和西南撤退的道路,阻止敌军后方预备队的接近。坦克第4军预定在11月23日在卡拉奇东南的苏维埃斯基地域,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会师,完成对敌军的合围。——
据朱可夫著《回忆与思考》记载,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51。第57和第64集团军于11月20日开始进攻。其中第57集团军和个向卡拉奇总方向进攻。——译者注
这个地区,溪流和河床纵横交错,道路恶劣,严重限制了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迫使它只能沿着精确规定的方向行动。德军利用这种状况来延缓红军坦克的推进。
出现了令人担心的情况:一些没有经验的坦克手停下来,开始原地射击,使坦克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一名年轻的指挥员H·A·列刘杰夫把坦克集结起来,命令它们继续前进。这支装甲部队粉碎了轴心国部队的抵抗,冲进了格罗姆基,消灭了罗军步兵第IS师的两个团部。
11月23日,坦克第4军加快了前进速度,越过被坦克第26军夺占的顿河大桥,粉碎了敌军在卡梅申地域的防御,然后向苏维埃斯基突进。
苏军部队只用了四天时间便封闭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的合围圈,共合围敌军二十二个师,约三十三万人。朱可夫和最高统帅部的其他成员深知,德军必定要设法突围,于是决定把合围圈的对外正面向西推进大约九十五到一百二十五英里,以防德军统帅部解救其被围部队——
据朱可夫回忆录记载,被合围的是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坦克第4集团军之一部。——译者注
鲍留斯奉命坚持作战,同时德军统帅部则筹划进救第6集团军的行动。这一任务交给了冯·曼施泰因元帅。虽施泰因后来说,在11月末的那些危急的日子里,俄国军队如果向顿河下游,向罗斯托夫发动一次迅猛的突击,本来是能够消灭德军“A”集团军群和第6集团军的。
当时,坐镇加里宁方面军的朱可夫提议把被合围的德军分割成两部分。首先在萨莫法洛夫卡和科特鲁班集结最大限度的兵力,向前对大罗索什卡实施突击。待红军部队在这里会合后,即迅速集结起来,向北对杜比宁斯基和“135高地”突击。
要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就需要增派部队。此外,突击部队沿途将受到主要是东西走向的深谷的限制。因此,最高统帅部没有采纳朱可夫的计划,况且这个计划也未得到各方面军司令员和驻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各战斗部队的最高统帅部代表们的支持。可是,要求远在另一个方面军的朱可夫帮助指导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这个特殊阶段的作战,这件事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而且,德国领导人后来承认,如果当时俄国发动一次来势凶猛的突击,可能会把他们的一些集群置于死地。还值得指出的是,朱可夫对于最后被采纳的那项计划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1月28日,朱可夫正在加里守方面军司令部,同方面军首长讨论即将在那个地段实施的进攻战役。当晚,斯大林给朱可夫打电话,要他就怎样歼灭按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问题提出意见。第二天早晨,朱可夫打电报给斯大林提出如下建议。
苏军应向大罗索什卡方向上实施一次突击,向杜比宁斯基、“135高地”方向实施另一次突击,以便把德军分割为两部分。在其余地段上则转入防御,消耗和疲惫德军。在把敌军分割为两部分以后,应首先消灭力量较弱的那部分,尔后再集中全部兵力进攻剩下的敌军集团。
随后,朱可夫用保密电话与华西列夫斯基通话,向他说明了自己的建议。华西列夫斯基同意朱可夫的意见。
为了制止敌军从其中央集团军群调动部队,斯大林和朱可夫于12月8日联名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下达了一项指令,指示他们在12月第三周肃清尔热夫突出部的敌人。但是,四方方面军未能突出德军防御,于是斯大林派朱可夫前往科涅夫将军的司令部查明毛病出在哪里,并设法予以纠正。
朱可夫到达方面军司令部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继续进行这次战役已不适宜,因为敌人已从其他地段调来部队加强了它的守军。
加里宁方面军也出现了问题;德军切断了M·Ⅱ·索洛马京少将的机械化军与主力的联系。朱可夫迅速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来一个步兵军,帮助索洛马京的部队突围。四天以后,西伯利亚援军赶到,才救出了索洛马京的部队。
朱可夫写道,虽然苏军未能肃清尔热夫突出部地敌人,但苏军的攻势作战使德军统帅部不能从这个地段大量调动部队去增援斯大林格勒地域。为了守住热夫-维亚兹马的阵地,德军不得不调来四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师——原书注
12月9日,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向最高统帅建议:把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来的近卫第2集团军投入战斗,同现有部队一起粉碎被合围的轴心国军队。这个战役命名为“指环”战役,原来预定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顿河方面军将消灭罗塞什基以西的德军四个步兵师;其次,顿河方面军向东南方向对沃罗波诺沃实施突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4集团军则向南对沃罗波诺沃实施突击,从而把包围圈南半部分的敌军孤立起来,并予歼灭之;最后,两个方面军的所有集团军将向古姆拉克总方向实施突击,以粉碎敌军的抵抗。
到12月11日,最高统帅部已经同包括朱可夫在内的各个成员交换了意见,研究了这个建议。最高统帅部对计划进行了修订(或者说象苏联历史学家常常爱说的那样,“使计划更加明确了”),最后发出指今,要求进行—次分两个阶段的战役。第一阶段是向巴萨尔基诺和沃罗波诺沃推进,以粉碎西部和南部的德军集群。第二阶段将是由两个方面军的所有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以西和西北发起总攻。“指环”战役发起时间将通过电话向各司令部宣布,至少第一阶段最迟要在12月23日完成。
与此同时,12月12日,但军坦克第4集团军不顾一切地向斯大林格勒突击,一次又一次地实施反击,以便重新占领先前德军装甲部队夺占过的地盘。经施泰因说,这次行动是“同死神赛跑”。
到12月19日日终,德军坦克第57军越过了耶绍洛夫阿克赛河,继续向北推进到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条天然屏障——米什科瓦河。离合围圈的南部正面只有三十英里的德军先头部队,成功地在河北岸占领了一个桥头堡。先头部队从这里能够看见斯大林格勒周围炮火的闪光。看来它们有可能获得成功,假如第6集团军能够从内线发动进攻,牵制苏军,阻止苏军在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前进道路上投入兵力的话。
但是第6集团军的进攻始终未能实施。
就在这个时候,苏军向顿河中游的意大利第8集团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迫使曼施泰因大量抽调赫尔曼·霍特将军的坦克第4集团军去掩护罗斯托夫。或许正是这一行动决定了鲍留斯的第6集团军的命运。目睹过当时情形的坦克第4集团军参谋长F·W·冯·梅伦廷将军写道:霍特的最精锐的部队——坦克第6师被急忙调向西北,以便阻止如潮水般涌来的俄国军队。假如这个当时仍很完整的师继续归霍特指挥,他也许能够突破俄军的防御,并与地留斯会合。
苏军把新的部队投入战斗。例如P·R·马利诺夫斯基中将指挥的近卫第2集团军在大雪覆盖的草原上,以每天强行军二十五英里到三十英里的速度赶到了作战地区。当这些苏军部队参加战斗以后,德军撤退到科捷尔尼科沃,接着于12月29日又放弃该城,后退到科捷尔尼科沃西南大约六十英里的齐莫夫尼基,并撤过了马尼奇河。这里正是曼施泰因12月12日开始发动进攻的地方。
曼施泰因的突破尝试遭到失败之后,他和鲍密斯用这样一种想法来自我安慰,即陷入合围的德军,能够牵制大量苏军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很有用的。赫尔曼·戈林曾经保证说,将向被合围的第6集团军空运足够的补给品,一直坚持到1943年春季——据认为那时德军将再次征服整个这一地区。然而,他的保证来能兑现。戈林答应每天向斯大林格勒空运五百吨食物、燃料和弹药,结果证明他是过分乐观了。事实上,到12月底,每天空运去的物资不到一百吨。12月中旬,忍饥挨饿的德军部队就已开始屠宰罗马尼亚骑兵师的马匹来充饥了。
朱可夫和最高统帅部这时正在进行准备,以便对被合围的第6集团军实施最后进攻。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人精心制定的“指环”战役计划,这时(1942年12月最后几天)已准备就绪,只待实施。
12月底,在国防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为了作战方便起见,斯大林提议把消灭被围德军的任务交给一个司令员来指挥。斯大林询问大家应该把这一任务交给哪位司令员,于是有人提议罗科索夫斯基。
斯大林转向朱可夫问道:“你怎么不吭声?”
朱可夫答道:“我认为两位司令员都很能干,如果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拨归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那末叶廖缅科必然会感到委屈的。”
“现在不是谈论委屈不委屈的时候。”斯大林打断朱可夫的话说,“给叶廖缅科打个电话,向他宣布国防委员会的决定。”
当晚,朱可夫用高频电话跟时廖缅科通了话,把国防委员会的决定——委任罗科索夫斯基执行最后消灭斯大林格勒德军的任务,并把叶廖缅科的第57、第62和第64集团军转交给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不出朱可夫所料,叶廖缅科很难过,于是朱可夫试图向他解释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
不久以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更名为南方方面军,并被派去进攻罗斯托夫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关于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三个集团军拨归顿河方面军指挥的指令是12月30日下达的。
1943年1月,顿河方面军的编成内共有二十一万二千人,约六千五百门火炮和迫击炮,二百五十余辆坦克和近三百架作战飞机。
关于最高统帅部和朱可夫在这次反攻中所起的作用,苏联历史学家们只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才首次作了精确而作尽的描述。比较有益的记载之一是Q·沃罗比尧夫上校在《军事史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指摘沃罗诺夫元帅早些时候发表的有关这次攻势的文章学术水平不高。在赞扬了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沃罗诺夫在全面制订这次战役计划方面所做的工作之后,沃罗比尧夫指责沃罗诺夫说。
现在让我们稍许谈谈H·H·沃罗诺夫对最高统帅部12月28日指令的批评。他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最高统帅部的那项指令,要求对部署进行很多调整,还需要增加许多部队、多消耗大量炮弹……我们很清楚,这个《莫斯科方案》。进程是极端缓慢的,而且必须投入许多兵力和兵器……不仔细地研究情况,不先同我们(最高统帅部驻战区代表)进行初步讨论,就通过了最高统帅部的决定,这种做法使我们感到惊讶……
令人遗憾的是,回忆录的作者并没有举出事实性的论据来证明他的批评。
沃罗比尧夫接着对方面军的作战方案同最高统帅部的作战方案进行了比较,证明最高统帅都的指令并非象沃罗诺夫说的那样必须对部署进行许多调整。他证明,在第65和第66集团军的作战地区,方面军提出的计划和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只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他进一步指出,对于其他集团军的配置也不需要作重大改变。
“实际上,最高统帅部对于方面军的计划所作的改动,是改变了第65、第57、第64和第66集团军的主力部队的突击方向。……从而减轻了部队的各项任务。而这样做是更符合当时的实际力量对比的。——
Q·沃罗比尧夫著《关于“指环”战役》,载苏联《军事史杂志》,1962年11月号,第52页—第54页。——原书注
沃罗比尧夫上校承认,最高统帅部犯了一些错误。例如,在7月至9月期间,在顿河河套和在耶尔佐夫卡——萨莫法洛夫卡一线发动反击时,最高统帅部无根据地用零敲碎打的方式使用它的战略预备队,因而不但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招致了重大损失。最高统帅部也没有为消灭被围的轴心国部队,为在德军防线上打开缺口之后扩大进攻提供预备队。
但是,沃罗比尧夫指出,最高统帅部关于粉碎被围德军的决定是适宜的、正确的。他斥责沃罗诺夫竟声称这是采纳了他的计划和顿河方面军司令部的计划。沃罗比尧夫说,他非常希望对此作出澄清,因为这一争论“具有教育意义——它涉及到最高统帅部为一方,最高统帅部代表和方面军司令部为另一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援引一系列文件之后。沃罗比芳夫说,“指环”战役是根据1942年12月28日最高统帅部指令实施的。他最后写道:“必须表示如下的希望:伟大卫国战争的参加者们在写回忆录的时候。特别是在探讨一些重大的问题时,不应当依靠他们的笔记和记忆。利用档案馆的文献来核对事实,将大大有助于精确确定各种事件的真实情况。”
由此可见,沃罗比尧夫的批评乃是为达致历史真实,从而把功劳归于应该得到它的人——最高统帅部和包括朱可夫在内的最高统帅部代表的又一次令人振奋的努力。
亚历山大·沃思指出,朱可夫是“这次战役的真正智囊”,尽管在苏联战后出版的历史书籍中,人们试图尽量缩小他的功绩。另一位卓越的军事史学家汉森·W·鲍德温在他的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记载中写道,苏军的反攻“是最高统帅部提出的设想,其中特别是T·K·朱可夫的设想……,他得到总参谋长华酉列夫斯基将军和H·H·沃罗诺夫的帮助。”
他准确地写道:
最高统帅部制订苏联的战略方针并指导它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说,最高统帅部的工作方式就象一个委员会,但朱可夫元帅——他很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最伟大的将领,他挽救了莫斯科,并在不同时期担任过总参谋长和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是居于斯大林之后的最显要的成员。在整个战争期间,朱可夫自始至终都是最高统帅部成员,而且他在制订和实施苏联的战略计划方面所做的工作超过任何别的人。——
汉森·鲍德温著《胜仗和败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战役》,第435页—第436页。——原书注
鲍德温重申:斯大林、朱可夫、沃罗诺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共同分享着制订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的巨大荣誉。
令人感兴趣、但却并不今人感到意外的是,战后时期苏联作家们开始大肆赞扬尼基塔·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中的作用。1957年11月,朱可夫被撤职,一批所谓的历史学家试图趁机编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神话,吹捧赫鲁晓夫,并且抬高他们自己。
直到1963年2月2日,马利诺夫斯基为庆祝斯大林格勒胜利二十周年在《真理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才重新提起朱可夫的名字,说他是在为斯大林格勒会战提出设想和制订计划方面起过重要作用的三名(另外两名代表是华西列夫斯基和沃罗诺夫)最高统帅部代表之一——
马利诺夫斯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曾先后担任过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员,1945年晋升为苏联元帅。1957年10月朱可夫被撤职后,他接任国防部长。——译者注
不久,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新的历史书籍出版了,可以明显看出,作者们勇敢地试图把斯大林格勒反攻的功劳归于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最高统帅部的其他成员。B·莫罗佐夫上校在1965年7月10日的《消息报》上撰文评介一卷本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简史)》一书。他指出。这本书对于一些重要的军事领导人和政治人物在制订军事计划方面的作用,既没有夸大,也没有低估。他特别指出,该书的作者们对早些时候有关反攻计划的制订的记载,作了重大的阐明性的更正。
莫罗佐夫说,有些历史著作和回忆录企图造成一种印象:这项工作是由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即赫鲁晓夫)完成的。但这部新历史书的作者们则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介了最高战略领导机构和某些个人所起的作用。
他说,作者们适宜地指名赞扬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贫扬了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以及各个前线司令部。
其他一些著作也重申,这次战略反攻的实施是根据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同时考虑了各方面军司令员的建议。而战役的准备工作则是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领导下进行的。——
参阅A·A·斯特罗科夫编《军事学术史》,第409页—第411页。——原书注
1968年,朱可夫本人终于有了发表看法的机会。他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
“对我个人来说,保卫斯大林格勒,准备反攻,并参加有关我国南部各次战役问题的决策,有特殊重大的意义。我在这里组织。反攻的过程中,取得了比1941年在莫斯科地域大得多的实际经验。当时在莫斯科,兵力有限,不允许实施旨在合围敌军集团的反攻。
“由于对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反攻顺利地进行了总的领导,并在反攻中取得了大规模的战果,我和其他人一起被授予苏沃洛夫一级勋章。
“授予我第一号苏沃洛夫一级勋章,对于我不仅是很大的荣誉,而且也表明祖国要求我更好地工作,使全歼敌人的时刻、彻底胜利的时刻更快地到来。被授予苏沃洛夫一级勋章的还有:A·M·华西列夫斯基、H·H·沃罗诺夫、H·Q·瓦杜了、A·H·叶廖缅科、R·R·罗科索夫斯基。很多将军、军官、军士和士兵也都受到政府的各种奖励。”
鲍留斯的第6集团军濒临覆灭的命运。
同历来一样,希特勒向被围的德军保证说,德国陆军最高司令部准备重新组织空运,并扩大空运规模(此时空运已经中断)。陷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可以指望在1943年2月下半月被解围。救援的先决条件是恢复南方战线,因而第6集团军如能坚持到底,那么就能够把似乎是一场灾难的局面转变为德军的伟大胜利。
然而,已经毫无希望了,许多官兵都清楚这一点。一名德军军官在信中写道。
我看了地图以后吓坏了。我们已经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希特勒把我们丢下不管了。这封信能不能寄出去,就要看机场是否还在我们手里了。我们的位置是在城北,我的炮兵连里的官兵已经对事实真相到底怎样产生了怀疑,但他们不象我那样了解真实情况。看来这就是我们的结局。
汉内斯和我不想当俘虏。昨天我亲眼看见在我们的步兵重新衣领一个支撑点之前,有四个士兵被俘了。不,我们是不打算被俘的。
当斯大林格勒陷落的时候,你会听到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那时你就将知道我不会回去了。
另一名军人写道:
在今后一段很长时间,也许是永远,这将是我写的最后一封信。一位要去机场的同伴将随身带着这封信。因为最后一架飞离这一孤立地区的飞机,将于明天早晨起飞——
大概指的是古姆拉克机场,该地于1月22日被红军攻陷。——原书注
局势已是岌岌可危,俄国人离飞机能够起飞的最后一块场地只有两英里了,等到这块地方失守以后,就连一只老鼠也休想逃出去,何况是我呢;不消说,数十万其他官兵也休想逃脱。不过,一个人能有别人陪着一起毁灭,也算是一个难得的小小燕慰罢。
包围圈越收越紧了。古姆拉克简易机场失陷之后,德军同外部世界最后一条实际联系渠道被切断了。严冬夺去了许多人的性命,而且祸不单行,斑疹伤寒也在传播蔓延。然而,鲍留斯拒绝了苏军1月8日要他投降的最后通牒。
到1月22日,红军部队已把德军推到城市郊区,把第6集团军压缩到宽仅四英里、长仅八英里的一块椭圆形地带,并用炮火不断轰击并空袭德军。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各部队开始投降。豆月31日,红军从各个方向发起最后的冲击,以夺取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区。
亚历山大·沃思听到一名参加过谈判的年轻苏军中尉谈起过鲍留斯投降的经过。经过猛烈的火炮和迫击炮弹幕轰击之后,苏军攻占了百货公司前面的广场。苏军得知鲍留斯呆在百货公司大楼里。这位年轻的中尉看见一位德军军官从百货公司大楼里发出了信号,便立即作出响应。他在炮弹仍旧不断轰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冲进了大楼。他被领进鲍密斯的房间,这时他发现鲍密斯穿着军服躺在一张铁床上。
“唔,一切都结束了。”中尉说。鲍密斯只是点了点头。中尉派人去叫来一部汽车,把约留斯带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
两天以后,即在2月2日,第6集团军已被全部解决。轴心国官兵得以保全性命者仅九万人左右。
希特勒对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指挥后来遭到了各方人士的批评。批评者之一是从1942年起担任陆军参谋长,后来成为谋划暗杀希特勒的一名中心人物的蔡茨勒上将。他对希特勒的抨击是非常尖锐的:
11月,我曾对希特勒报告说,假如在斯大林格勒损失二十五万人,那么整个东部战场的脊梁骨就断了。事实证明了我的预言,因为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整个战争的转折点。——
库特·蔡茨勒著《斯大林格勒》,收入弗雷丁与理查森合编的《致命的决定》,第188页一第189页。——原书注
1月8日,给鲍留斯的最后通牒上没有签署朱可夫的名字,于是有些外国观察家便谣传朱可夫失宠了。这种传说是毫无根据的,斯大林有其他任务派他去执行:朱可夫被派往列宁格勒,开始准备苏军的另一次反攻。正当整个苏联为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朱可夫却在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的军事行动,为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十六个月的封锁创造了条件。
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晋升为苏联元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这一荣誉的第一位野战指挥官。《消息报》发表的一篇题为《红军首长们的精略》的社论,列举了新晋升的元帅和将军的名宇,而朱可夫的名字放在最前面。他被赞誉为实施了斯大林关于在莫斯科、在斯大林格勒和在列宁格勒打退德军的计划的“才能卓著的勇敢的首长”。
苏联最有希望的较年轻的将领中有许多人是在斯大林格勒第一次经受考验的,而他们在这次战役中的成就大小,肯定影响了他们在红军中的发展前途。他们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最重要的标准是在战争头十五六个月里表现要好。到1943年初,他们已充分证明他们没有辜负最高统帅部对他们的信任。他们中的两位——朱可夫和沃罗诺夫荣升为元帅军衔。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大将。——
1943年1月19日的《消息报》报道,最高苏维埃当天发布的一项命令,晋升朱可夫为苏联元帅。沃罗诺夫上将晋升为炮兵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为大将。该报还在头版上宣布,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已被打破,朱可夫、麦列茨科夫、伏罗希洛夫和戈沃罗夫因为这一业绩而受到表彰。——原书注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较舞了苏联军民的土气。沃思描述了他在斯大林格勒参加的一次聚会的情形:
我想我们的主人等我们等得不耐烦了,他们已经开始吃起来了。菜肴摆了满满一桌子,还有很多伏特加酒。挨着我坐着的是一位红鼻子的上校,他已经喝了很多酒了。”我们把他们解决了:”他大声喊道。”整整五十万!来,来!为斯大林格勒的英雄们——干杯!”……
他睡捶自己的胸脯,指着他的红星勋章大声说:“瞧!这是昨天我们伟大的政府奖给我的!朱可夫——我崇拜朱可夫,整个战役是他计划的,他和我们伟大的斯大林一起计划的。哈勒欣河战役,我们歼灭了日本人——那只能算是一次彩排,在斯大林格勒,可是真干哪,希特勒的一些最精锐的师在这里被歼了。是谁把他们歼灭的,是我们俄罗斯人民歼灭的;为什么斯大林格勒很重要,我问你,因为谁打赢了斯大林格勒会战,谁就打赢了这场战争。道理就在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