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些年,他一直牵挂着她,不知她是否还活着,生活得怎么样,他隐隐约约记得她家的住址,他去找过她,可她家那块平房旱已被林立的高楼代替,在周围打听不到她家的去向。
他们的爱情从医院开始,他们的永别也在医院。他走了,将她心中残留的那点爱情幻想也带走了,她抚摸着自己那颗病残的心,它还在跳动。
她在家排行老六,是最小的一个,按理说,是父母最疼爱的一个。或许是面对接二连三的新生命的到来,父母的那份希冀与喜悦已渐渐淡化,或许是孩子太多,生活的劳累使父母无暇去更疼爱哪一个,从很小开始,她就觉得自己总是哪儿不舒服,可又说不清,除了发烧时能得到父母短暂的特护,烧一退,她更多的时间,是跟在哥哥姐姐后面打打闹闹度过的。
在她十岁那年,高烧的她在家吃了一星期药未见好转,终于被送进医院,经诊断,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从此,她的岁月,便大多在医院度过。性格开朗的她,渐渐变得忧郁起来,每次昏迷后的苏醒都象一场恶梦,她多么希望自己能象哥哥姐姐那样无忧无虑疯闹着。
重病使她耽误了不少学业,可她也躲过了上山下乡,她有一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留在北京,留在父母身边。其它五个孩子全都响应党的号召去了农村。
为了她心脏早日康复,五个哥哥姐姐和父母凑足了钱为她做了心脏手术,手术挺成功,她可以上班了。
能告别医院,她心情好了,性格也开朗起来。父母托了关系,帮她在一个街道办的福利厂找了一份工作。有了工作,父母对她又格外的照顾,她的身体逐渐康复了。
这个福利厂在胡同的深处,聚集了一大帮病残的年轻人,象她这种外表很正常的人就算是出色的了。她很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干什么都特别认真,很受厂领导的重视。
不久,厂里的一位年轻人引起了她的注意,他长得浓眉大眼,眉宇间透着股英气,由于肯研钻,成了厂里的技术员。他们俩经常在办公室见面,聊起厂子,有说不完的话。
她打听到,他是个患有严重肾炎的病人,一只肾已经被摘除,除此之外,他还患有青光眼病。他知道自己是个半残的人,所以学习很用功,他想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财富。
一次,厂里组织联欢,这是一群苦中作乐的年轻的残疾人,而且,那个时代他们能喊出的最响亮的口号是:跟着党走,人残志不残。她主持这次联欢会,轮到他时,他不知表演什么,她于是带着大伙鼓掌鼓劲他,他鼓起勇气上台唱起《北京的金山上》,突然,他停住了歌声,坚持了一下便昏倒在台上,她与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到附近的医院。到了医院,她也感觉不舒服,昏倒在医院。
俩人都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他俩成了邻居。她很后悔那天起哄让他表演节目,等她感觉稍好些,便来到他的床边向他道歉。她帮他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俩人于是有很多时间一起畅谈。俩人同病相怜,互相鼓励着对方,等到出院的那天,俩人对对方都有好感。
他们在厂里有意无意的接触便多了起来,日久生情,俩人不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厂里的领导和同事都为他们高兴,这不能说不是相爱而又相配的一对儿。
可是,他们的爱遭到双方家长的极力反对,这一对可怜的人儿,自己的未来都得靠别人照料,怎么能再找一个需要照料的病人!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如果俩人都病了,谁照顾谁!父母的想法儿很现实,可对这一对儿热恋的情人来说太残酷了。命运给了他们不健全的身体,难道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要摧残吗?
俩人根本不顾这些,她对他体贴入微,极尽女人的温柔;他帮她补习知识,鼓励她战胜病魔。她对父母说,她有爱的权利,她可以照顾好他,他也对父母说,他有爱的权利,他也可以照顾好她。
父母谆谆开导他们:现在他们回到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病了也有人侍候,可他们一旦结了婚,这一切就得全靠自己,俩人都是不能做体力活的人,日子怎么过?更主要的,靠他们那点收入,将来的医疗费怎么办?
他们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俩人在一起发誓,如果俩人都不能动的时候,就一起死,谁也不拖累谁,到另一个世界去做健康的人,享受健康人的爱。
见俩人无法分开,双方父母都想到了同一办法,就是将他们调离。先是她的父母给她找了一个售货员的工作,她报到完后回厂子找他,他也已经让父母带走了。他的父母没跟厂里任何人说他去了哪儿。从此,他俩断了联系。
父母开始忙着给她介绍对象,父母的愿望是好的,他们希望为她找一个健康的人,可是谈何容易,更何况,她面临着不能生育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她幻想着他会不顾一切来找自己,自己也会义无反顾地随他而去。父母好不容易找到愿同她见面的人,她坚决不见。愿意和她见面的多是岁数大的或离过的男人,她觉得这是不平等的,她确是身体有病,可她也需要真正的爱情。而她和他之间是平等的,谁也没为对方降低自己,她的这种想法让别人无法理解,说来说去,她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
父母为她用心良苦,只希望为她找一个可以照顾她一生的人。找啊找,直到她三十多岁了,仍孑然一身。
她成了有病的老姑娘,她对找对象的态度被人们认作是老姑娘的变态心理。哥哥姐姐们回城后都相继成了家、有了孩子,大家都为她的婚事操心,可是都没结果,时间长了,这个问题就不再是家里的大事了,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吧。
岁月如梭,她守着年迈的父母过着平淡单调的日子。有时,她也禁不住去哥哥姐姐家串串门儿,分享一下他们的天伦之乐,可每次回家,面对毫无生气的空房,她都会痛哭一场。她多么渴望自己也有个家,她不敢奢望自己也能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可是她得不到。
在单调、寂寞的日子里,最大的幸福是回忆与他在一起的情景,那是她这一生唯一的一次爱情。他教她学高中的代数、手把手教她操作机器、耐心地教她修理工具,和他在一起,从来没有俩人都是病人的感觉。虽然他们那时候的恋爱言有那么多口号性,可回忆起来也与情意绵绵的语言一样甜蜜。她想起他第一次拉着她的手却不知说什么好的尴尬,当时,他刚从机器上下来,脸上还有点儿油污,那样子真傻;她想起他第一次亲吻她,笨拙而又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她,而她也诚惶诚恐地,第一次亲吻当时没感觉,可一回味,真的使她心甜;她想起当他们的爱情遭到父母反对后,他们在厂子里的一个角落里,互相紧紧抱着对方,仿佛生怕有人将他们拉开似的。他说他们俩真心相爱,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那一次,他们才有了真正一次的热吻,现在想起来,也让她浑身像燃烧起来一样,火热火热的……
当她近四十岁时,他对她仍是个梦、一个不可到来的梦。这时,她才开始幻想另一个他能来到她身边。后来的这个他来了,但和她心中的那个他相差甚远。他叫伟,和她同事五年。说实话,前四年中,她和伟谁也没注意谁,甚至,她觉得他相貌猥琐,有些窝囊;而伟觉得她是个性情古怪的老姑娘,并有心脏病。一次,他们俩一同出差,漫长的旅程拉近了俩个人的心灵距离。
原来伟那治家有方的妻子跟别人好了但又不和他离婚,性格软弱的他为了孩子也只好忍气吞声。她很同情他,难怪他总是衣冠不整、一副落魄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伟对她因心脏病始终没能结婚而深表同情,两颗受伤的心碰到一起。从那以后,俩人一同报考了夜大,为的是进修文化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他俩的文化水平都低,学起来都很吃力,但他们能在一起,心情就舒畅,两个寂寞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他们始终像一对好朋友,谁也没提到感情的问题。毕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对感情问题比较理智。她常常自问,伟对她究竟是不是有爱情,她或许不过是伟的感情沙漠中的一抹绿草,虽然她愿意和伟在一起,但她始终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可是伟就不同了,他毕竟是一个结过婚的男人,而且是一个实际上被妻子抛弃了多年的男人,这样厮守着一个女人而没有得到她的心和她的身体,他不甘心。他同情她,可他也需要她。
当伟向她表达爱意时,她却不知怎么回答,伟受到她沉默的鼓舞,抱住她、亲吻她,可她找不到她记忆中的亲吻的感觉,她无法摆脱伟只是想满足需要的感觉。这时,她忽然有个念头:自己至今是个处女,那今天就让伟让我做一次女人吧。长期受到性压抑的伟象一头雄狮,恨不得将她撕碎,她在痛楚中第一次做了一个真正的女人。可是,她的脑海中挥不去他的身影,那些拥抱和亲吻是那么纯洁,而伟,在向她表达爱意的同时满足了肉体需要,这爱便不再那么纯洁了。
她感到自己在堕落,在充当一个有妇之夫情妇的角色。当伟再一次约她提出上床的要求时她断然拒绝了,并表示从此断绝这种关系。兴致勃勃的伟摸不着头脑,他实在弄不清她的感情变化。
她又一次病倒了,这次病得很严重,她被送进医院,再一次面对死神的威胁。她不知道她这颗心还能跳动多久。医生告诉她,她会健康地活下去,她每次住院时,医生都这么说。
面对着医院的苍白,她联想到自己这一生的孤独。每一次都没有一个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来看望她,她想,如果活下去,这种幻想也不会实现。她更想他了,如果他在,他一定会不顾一切来关心和照料她,他现在在哪儿,他生活得怎么样?
命运的安排有时是非常戏剧性的、也是非常残酷的。她和他在同一个医院相遇了,难道是心灵感应!
他已处在弥留之际,他的肾炎已转成肾哀竭。当她见到他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了,只睁着两只眼茫然地看着。那双有神的大眼此时象将要熄灭的蜡烛,当它们看到她时,片刻明亮了一下,便又闭上了。
他从那个小厂子被父母弄出来后又到了另一个小厂当收发员,工作轻松,但他的知识无用武之地,父母心疼他,可又不了解他,工作并不顺心。后来,父母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几乎失明的女孩,两人结了婚。婚后的生活还算美满,他的妻子身体好,并能靠残留的一点视力做家务。可没几年,他的妻子在一次外出时,不慎掉进井坑就再也没回来,他又成了单身。
这么些年,他一直牵挂着她,不知她是否还活着,生活得怎么样,他隐隐约约记得她家的住址,他去找过她,可她家那块平房早已被林立的高楼代替,在周围打听不到她家的去向。
他们的爱情从医院开始,他们的永别也在医院。他走了,将她心中残留的那点爱情幻想也带走了,她抚摸着自己那颗病残的心,它还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