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十六章 我思故我在
    大学果然是个好去处。如果有谁还怀念这个世界,有什么世外桃源的存在,我想这些大学生,是应该感谢上苍的。在这里,作为一块清僻之地,很少有人来把你的心思搅扰。你不必按别人的心思,来讨要自己的生活。
    在这样的地方,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自我存在呢?虽然看起来偶尔喧哗,但这一片纯粹的去处,无论在你进来之前,或者你出这一片校园之后,是永不能再次碰触得到.在这里,你再也不用为无穷无尽的作业试卷烦扰了.在这儿,你一周才一二十节课,几乎可以把它忽略过去;课堂习题,也少得可怜,简直不需要开动大脑,就到了下课时间.而你自己的生活呢,自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供你挥霍不休.
    在这儿,两极分化的情况特别严重.有的人,感觉高考已经过去了,现在可没有什么顾虑;因此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潇洒走一回的念头。他们虽然人在学校,但心已早就飞到了外面—不知哪个花花世界里,他们已经不把读书当作一回事;而另一部分人,也许是自己怀着**,也许是父母亲所教导,也许是早早觉察到了外面世界竞争的残酷,于是什么也不想,就打定了努力读书的念头。他们一天到晚,就只泡在学校的自修室,两耳不闻身边事.而我这样一个曾经颓败的人间坯子,当时又是报着怎样的想法呢?想想自己的处境,是既没有到外面溜狗泡码子这样的钱势,也不想到自修室去感受那种青灯老尼的生活氛围;思前想后,就选择了图书馆的几十万卷藏书.
    这就是我当时最简单的想法:自己既然到了这个有点景仰之气的大学,不可能什么也不作,读万卷书是最实在的选择。俗话说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一来可陶冶自己的情操,二来也可能写得手好文章。人生快意事,莫过于此.正在我这样想入非非的时候,不想头脑中竟一下子把那个陈琳又给蹦了出来。
    “怎么回事?有这样浮想联翩的吗?”我不禁心里一怔,质问起自己来。“读书与美女能划上等号?真是活见鬼。但不管怎样,我
    自己见识上过于疲乏,而她又如此博文强记,我想想自己羡慕的角儿也算很正常啊。”我总算又给自己的心里,找了一个自以为合适的理由。
    就这样,我在心里定下了小小的目标.当别人把时间花在打扑克,逛街,游耍的时候,我却泡在了图书馆里。我每天灰天暗地的,只是逡巡在各个书架旁边,饶有兴致的随处看着,翻着。
    但时间一长,问题又出来了.我开始觉得这里的书籍实在太多,自己即使花上一辈子,都休想看完.我想啊,大学生涯就这样短短的四年,我能够理解得了世界上一切未知的东西?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只是大海中的一只小帆,我需要自己去寻找前面的方向。
    只是,我应该确立哪个方向,才能使自己在以后的未来上,不至于虚度呢?生活是活生生的现实,自己必须从现实中,去寻觅自己的一片蓝天。我可能也要想一下自己的前途;在乡下的父母亲,已经为我付出了太多,我不管怎样,都要考虑报答父母的养育恩情。这些,就是自己心里当时小小的秘密。它只是对相思说过,就隐秘不再示于人前。
    在这样的年代,我终于最后发现,少年时一向要强清高的一个我,早已离自己远去.现在的我,换上的是在生活中没有悲喜,学习上也很缺热情的人.当我从图书馆的巨大阁楼里走出,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去驾驭那些卷帙浩繁的时候,心情很快就落到了最低点."太头疼了,这么多,怎么能够看得过来.就算人生给了我两次生命,我也没有能力,去完全读懂如此多的书籍.
    怎么办呢?我开始苦苦追寻,给自己提问。我从来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至少我自己如此认为。我不想徒劳的虚耗掉自己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时光。我应该用决断的意志,来决定自己将到底怎样办才好。我想到了去粗取精的法子,我可以选择它们中的一个门类,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但即便如此,我能知道哪些个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呢?文史哲之类,如汗牛充栋,琳琅满目,这些都曾经是我心仪的对象。可到了现在,我也不得不作出取舍,它们涉及的领域实在是太过于广博,我没有能力,去作全方位的透视。我只能选择很小的一个领域,作重点开发,而后辐散开来,这样才符合了现实的本意的要求。
    而大学的老师,本来是于我们传道解惑的。但在一些接触过后,我不想自己竟对他们失望起来。在我看来,从他们那里,自己很难取到什么经卷的东西;而且,我感觉他们所了解的,或者知道的,也并不是太多,至少是大脑里的思索没有出这个学院几步.尤其使自己感到很困惑的,是在自己心仪的大学里,并没有几个能在道德和人生之路上,给学子作着指引的人。他们的言辞,或者陈旧,或者老套,他们深思熟虑后发出的那些呓语,有时甚至比不上农村父母亲的白话来得实在.他们隔离在校园的圈子里,几乎就象被豢养了的一群,不知道天下柴米油盐的来处。他们与学生之间,也很少有沟通的时候,来到学生的宿舍就象例行的视察,屁股还没坐热就匆匆离去。
    这就是学生和教师不同的群体生存的大学校园。我们彼此之间每天的见面,每天的来去,每天的读书思考,却都对彼此保持视而不见的姿态.
    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贬低中国的这样一个群体。我想告知于人的是:我们在人间的生活,是越来越冷漠了,没有谁会去关注自己身边人群的真实感受.只是我还是疑问:我想到学者或者教授之所以为众人仰慕,决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大,而是因为他们宽广深厚的胸襟和怜悯苍生的情怀.假如在这一点不能作到为别人认同,那他们即使披着读书人的外皮,也不过如此尔尔.
    中国自古以来,许多读书人都有文人士大夫情怀.这构成他们砥砺天地,哧姹风云的社会基础.在当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如果这些还不能成为他们关注的主对象的时候;那我就想,当他们单薄的读书人的外皮被剥去,露出的只是被风吹干了的心胸的时候,那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就可想象得到良知泯灭到了什么程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