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章 岭道荆棘
    溯江水而上,进入位于荆北北部的彭蠡湖,然而沿余水、章水等水系也可以进入荆郡腹地。
    江宁水营在芜州集结,战舰如云停在江上,帆樯蔽日。
    江宁以西,低矮的丘陵断续不绝,过历阳,在彭泽府的东部,地势陡然险峻起来,荆山横亘千里,从江水之涯拔起千仞,迤逦南去,一直延伸到临川府的腹地,山脉余势直与横亘在南宁北部的骑田岭相接。在荆南临川府的东部,与清江行辕之间又隔着巍峨的怀玉山。
    武陵山、怀玉山、庾城岭、骑田岭四座巨大的山系从东南西北四方会于大余。大余虽是四山所会,然而地貌却不独属于一山,以致山陵相叠,涧壑相接,地表支离破碎,千万年来,风雨蚀之,使得陵崩谷填,虽然无数奇峰兀立,但是山与山之间,却多是狭长的石土相填的坝子,也有四山流水汇聚的山陵相围的大湖。
    数里、十数里的平坝相接,在四山相会之所,在大余境内形成曲折数百里的庚城岭道。
    庾城岭道北与清江、余水相接,南面又与南宁境内的溱水相通,是南宁与荆越相接的最重要的陆路通道。
    临川府境内山峦拥塞,林密壑深,略无平地。
    余水源出大余北部的山地,曲折流经怀玉山西麓的山涧谷壑,过临川邑时,穿过荆山中段的深峡,曲折向北,汇入彭蠡湖。
    清江则通过怀玉山之间的孔道与荆南临川府相接。
    两百余年来,三苗族人逐渐控制包括萌渚岭、骑田岭、庾城岭在内的宽及数千里的险峻山地。三苗为了抵抗来自中州世家的迫害,封锁住骑田岭、萌渚岭、庾城岭与荆郡相接的道路,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庾城岭道。
    两百余年来,世人差不多要忘却这条曾经商埠店铺相接、行旅车马不绝的重要陆路通道。
    昭武帝征南宁,在漓湘同源之地始安邑修灵渠,使漓水、湘水相通,使南宁与南平相接;又在大余征十万夷人,辟庾城岭道。
    昭武帝兵出两路,挺进南宁腹地,夹击乐安,灭大越国,立南宁郡。
    为了加强对南宁的控制,旧朝陆续在骑田岭中开避了几条岭道,然而重要性都及不上灵渠与庾城岭道。
    曹散分开没膝的杂草,垂头凝视,承载数百年沉重岁月的古道只剩下碎石遗迹,偶尔能看见整块的长条麻石,麻石暗褐,似乎还沉积着数百年前的血迹。
    宜观远、越世衡、狄复抬眼望着远处秀立的群峰,数以十万计的三苗族人,正从深山密林中往此处聚集。
    宜观远朗声说道:“为兵戈故,昭武帝开庾城岭道,百夷、大越逢其难,百万众横颈屠刀之下,惨绝人寰。重开庾城岭道,需刻碑志旧事,立于道旁,以鉴来者。”
    越世衡说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南宁绝道于中州之外久矣,重开庾城岭道,使南宁复归中州,当属百年盛事,世衡能逢其事,幸甚。”
    江宁重开庾城岭道,置岭道六县,以大余府辖之,将有二十余万苗人从庾城岭、骑田岭的深谷大壑里移居此地。三苗据地虽广,然而都是崇山峻岭,生存惟艰,此次将二十余万族移居大余,将从岭道获利供养,将极大的缓解生存压力。
    南闽之战的后期,狄复得苗王刘观武堂授令,率领五百秘营将士密附江宁,参与之后的靖海、历阳、越郡诸战。此番狄复受命率领秘营将士返回族地,编六营卫戍军,镇守大余。
    此时已是清江卫戍校尉将军的狄复甲刀相随,鳞甲之外,穿着褐色的短襟布衫。狄复年过四旬,脸上多风霜色,目光坚毅而锐利。
    曹散直起身子,说道:“苗夷生活惟艰,乃是岭道堵绝,山中之货产不能出山,亦不易得山外之盐粮。庾城岭道相接清江与南宁,待平荆郡,商旅不绝,沿道商埠相接,大余便成了聚宝之地了。”
    宜观远说道:“旧朝岭道虽然繁盛,但是内廷视苗夷为异蕃,生存犹难。今日皆为中州之民,共享天下之养,重开岭道,使南北货物相通,三苗居其功,当共享其利。”
    狄复微微一笑,越世衡也深有感触。
    越裴雪、刘观武堂率南宁、三苗归江宁之时,众人心里惴惴不安,待江宁令制下来,得知南宁行辕与大余府委任的官佐将领都出自南宁与三苗,江宁没有急于将触手伸到南宁去,众人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南宁有深山峻岭与中州相隔,天下零乱,群雄并争,北方又有游牧之民侵略,南宁完全可以封关塞道,绝于中州之外,待天下初定,再择人而附。
    中州传史数千载,南宁向来被视为边疆蛮荒之地,不能列入中州正朔,道路塞绝其一也,与南宁世家势力不能攘助皇朝定鼎中原,也有极大的关系。
    中州制霸,历来是以北统南,群雄在河水两岸争胜,占据绝对优势之后,再挟威南下,常常能传檄而定天下。
    徐汝愚崛起清江,百战不殆,然而南宁众人对他定鼎中原并非都有十足的信心。
    越斐雪以一郡之尊而附孺子,惹来族中诸多争议,越世衡心里也有不解,惟越斐雪力排众议,成就此事。江宁没有急于将势力渗透到南宁去,族中也就不会冒出太多的反对声音。
    越世衡犹记得赴江宁之前父亲所说的话:“徐行师出天机雪秋门下,然而所学却是传承陈规、傅镂尘。陈规曾为静湖大宗,然而静湖传到嵇思勰,已走入岐道,并没有继承陈规之爝火。傅镂尘为修武道,弃出家门;其兄傅涛远夺元氏天下,傅镂尘冷眼旁观;谷石达灭傅氏宗族,傅镂尘遁世不出,何故?傅镂尘对这尘世有着旁人窥不透的绝望,故而遁入道中。傅镂尘却为一孺子而重归尘世,我原先也看不透其中的缘故,却到此时才明白,徐汝愚能否得天下,尚且不能定论,但是对天下能革故鼎新者,惟徐汝愚一人。”
    绝大多数人眼里看不到道统之争。
    不论呼兰占据中州,还是元容复辟登极,对于南宁而言,都是大害,徐汝愚横空出世,实是给予南宁越氏一个最佳的选择。
    徐汝愚平定普济海匪,使得中州之外的海域水靖浪平。徐汝愚为了不使世家与平民争地,使得置县策能够顺利施行,在静海、甘棠、泉州大力发展海航,使得世家大族的视线集中到海商之利上去。
    雍扬凭借东北海域的海航之利,十年成为天下第一邑,而东南及西南的海航之利数倍于此,怎能不让世家趋之若鹜?
    南宁久在中州之外,造船之术落后雍扬、泉州甚多,所造海船不能经大海风浪,又无强大的水师护航,自然不能分享海航之利。
    百夷归附徐汝愚,数年间走出濒临灭亡的危险境地,在武陵山下获得可供生存的土地。为了在武陵山下获得可供生存的土地,百夷曾洒下数十万族人的血泪,却不能竞功。三苗归附越氏,境遇稍好,但是百年来也衰败不堪。三苗夹于南宁与江宁之间,面对一条更宽广的道路,无疑会做出新的选择。
    种种原因促使南宁在天下形势还未明朗之前做出选择。
    越世衡正失神间,宜观远说道:“泉州水师十二哨水营共四千将士将四月底集结完毕,赴海阳、江门,随水营赴南宁将有千余船师工匠,与南宁共建船坞以造大船,诸多事宜,还要世衡多多劳心。”
    江门位于乐安府西南的江海之隅,实是乐安府的门户;海阳滨海,潮阳府南面的门户,江宁将从泉州调动四千水营分驻两地,修筑船坞海港,以彰示江宁对南宁的统治。
    南闽卫戍军将裁并一万兵力,再抽调五千兵力填入泉州水营,从此南闽将成为江宁真正的腹地。
    越世衡回过神来,说道:“分内之事,理所当然。大人日前从镇宁递来信函,要求南宁从南诏购马运往江宁。南诏所出的马种体形矮小不善奔驰,远不及漠北良骥,用于耕种,饲养所费多于耕牛,惟有山道运输略有作用。世衡略有不解,我军与南平争胜,可凭船舰,守江淮,又是一马平川,添购不能上战场的马匹将用来何处?”
    宜观远微微一笑,说道:“用处甚多,庾城岭道虽与溱水、清江相接,但是岭道之内还需要马匹转输货物。南诏所出之马,虽然行速不快,耐力却好,也能负重,可用于庚城岭道。”稍稍一顿,又说道,“汝愚的意思应不在这里,江宁虽无决议,但是年前汝愚曾有提及组建马步军之事。”
    “马步军?”
    宜观远笑道:“是啊,马步军,行军之时乘马,遇敌则下马列阵而战。”
    狄复在一旁说道:“末将在演武堂也曾听大人提及马步军之事。强弓硬弩普及战场,战骑在战场上的冲锋颇受限制,骑兵的优势体现在快速机动上,这也是其他兵种无法比拟的战略优势,大人决心组建马步军,不寄望于狭小的战场上冲锋克敌,而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迂回空间。”
    江宁为培养知军事的将领不遗余力,也不将苗夷拒之门外,这点尤能得人心。
    越世衡忖道:这也是旁人及不上的气度。
    宜观远继续解释道:“良骥可为战骑,所费奢糜,江宁转经乌湖从百济购得良骥的数量实在有限,寄望于改良马种,数年内不能竞功。想要建立一支可与呼兰铁骑抗衡的骑师,异常困难。养马比养牛费钱粮,平民百姓自然不愿为,然而江宁在边地遍置军屯,购置的马匹可由军屯供养。江宁军屯之制,边地守军,五成人马卫戍,五成人马耕种,军屯所养的马匹,平日驱之耕作,战时则为脚力。”
    越世衡说道:“大人所虑甚是周全……”
    去年八月之末,在江宁组建议政堂之时,越世衡借着往贺徐汝愚新生子沐麟之礼的机会,代表南宁世家前往江宁觐见徐汝愚。
    那时江宁刚刚结束历阳战事,始有称霸东南的迹象,短短数月间,樊族归附,江宁统一越郡。
    梁宝与袖儿大婚之时,越斐雪携越世衡往贺,越世衡还觉得屈了身份。让越斐雪遣去江宁之初,心里犹觉得父亲操之过急。然而留在江宁的时间越是长久,越是觉得徐汝愚乃是数百年来罕见的雄才伟志之人。
    南宁归附之事,若无越世衡的极力支持,也不会这么顺利。
    此番宜观远将随越世衡前往乐安主持改制之事。除了暂不昭告天下外,南宁将逐步的依循江宁的政制改制,组建行辕行营院与都事院分掌军政,在南宁世家军队的基础上组建卫戍军,更好的从西面牵制南平的兵力。
    庚城岭道未通,从江宁往乐安,可从东南的海域绕行近万里的海路;也可以走青枫峡,穿越武陵山进入南闽,从庾城岭的南麓义安绕道,也有四五千里的陆路。
    从江宁出发,溯清江而上,进入大余,过庾城岭道,进入溱水,行经安远、韶州、浈阳、青岐诸邑,可入乐安,全程不过两千余里。其中有一半路程顺水而下,行速可比奔马。从江宁至乐安,一路上轻舟快马,走完全程不需十日。
    宜观远、越世衡在还没有城池官舍的大余府治所庚城留了两日,便率领近随属员沿着荆棘密布的庚城岭旧道南下。
    弥昧生率领一队水营先行抵达江门,在宜观远抵达乐安的次日,弥昧生携着宜听雪从百里外的江门赶往乐安相见。弥昧生与宜听雪成婚之后,就接替洛山阳出领泉州水营,成为梁宝在南闽的副手。南宁归附,南闽政局日益稳定,卫戍军减裁在即,而北面的局势日益紧张,江宁已有传闻,会将梁宝调归江宁,由弥昧生接任南闽行辕总管之职。
    http://
    http://,全文字内容让您电脑、手机清爽,同时避免txt等下载文件出现图片而不能的尴尬!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