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7章 右侍郎的访谈(二合一)
    半个时辰后,等在娴雅宫的贤妃得到了景康帝的奖赏。
    一大堆令后宫妃子眼红的珠宝首饰,绫罗绸缎,被花子虚亲自送了过来,并且放下话,晚上皇帝宿在娴雅宫。
    待花子虚退下,贤妃笑语盈盈的看着兴奋的娴雅宫宫人们,美目一闪光芒。
    本宫出手,哪有失手的道理……
    ………
    与此同时,含香阁
    砰
    和别人待久了,自然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些别人的习惯,丽嫔进宫跟景康帝好几年了,别的没学会,发火砸东西的本事绝对深得真传。
    砰
    又一个官窑紫云细口瓶被砸成碎片,趴在地上的太监和宫女们,身子发抖的频率更快了,只得一个劲劝道。
    “娘娘息怒……”
    又报废了几个拿到外面至少几百两的官窑后,丽嫔终于消停下来了,不是消气了,而是体力不支。
    砸东西也很累的………
    ………
    “哼,本宫还不信比不上一个老女人,来人把御膳房的御厨给我叫来。”
    丽嫔一想到自己送的汤品被景康帝砸了,而贤妃送的汤品却受到了无数赏赐,还勾的景康帝入宿娴雅宫,心里这个嫉妒之火就止不住的往上涌。
    孙子都有了还和我争宠,这么大的年纪,也不看皇上力气跟不跟得上………
    “娘娘……”
    跪在底下的小太监忍不住提醒道:“小的已经打探清楚了,贤妃娘娘送的汤品乃是秘方,御膳房那边也不会做………”
    砰~
    估计景康帝在这里也忍不住骂上两句,朕再有钱,也禁不住这么砸啊。
    “那你说怎么办,如今这满宫上下就擎等着看本宫笑话呢,今天这面子要不扳过来,本宫以后如何在那贤妃面前抬的起头。”
    丽嫔眼神危险的看向了小太监,手里还把玩着一个双喜龙凤罐,颇有一番小太监想不出主意,这罐子就和他脑袋来个亲密接触的架势。
    “………”
    小太监都快哭了,这宫里官窑的质量可不是盖的,不然丽嫔也不会砸的这么费劲,若是拿脑袋硬接那么一下,不死也得躺上几个月。
    眼看丽嫔的眼神越来越不善,吓得一脸冷汗的小太监,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有了,娘娘,小的记起来了,方才在那御膳房,小的曾听那御厨嘴里提过那么一嘴,贤妃今日送的那道汤正是第二刊《杂志》上的菜品,是鼎香楼的菜式。
    小的估摸着,也许是皇上今日看了《杂志》,心里正觉得新鲜,而贤妃娘娘又掐着点将汤品送到,皇上才龙颜大悦。
    娘娘,既然贤妃可以,咱是不是也能效仿一番。”
    小太监名为小李子,年纪不大,却早已是含香阁的副总管了,地位不低,自然也曾沾光丽嫔分上一本《杂志》,知道里面的内容。
    在宫里就是这样,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像丽嫔这样得宠的,连手底下的太监也高人一等,而那些不得势的妃嫔,加起来都未必比的上一个太监说话管用。
    ………
    丽嫔眼睛一亮,下了座位,几步来到一出书桌上,取过一本早上刚送来的《杂志》,翻了几页,然后伸手招来小李子,指着上面的一处道。
    “可是这个。”
    小李子抬头瞄了一眼,正是土茯苓绿豆老鸭汤的描写,他带着点不确定道:“应该是,小的听御厨说贤妃送的是道汤品,还用到了鸭子。”
    “不是应该,就是这道汤。”
    丽嫔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心情一下大好,见小李子有些不解还有心开口解释,
    “本宫方才看过这篇文章,其上列举了三道菜,只有一道汤品,贤妃既然是按本书觐献汤品,那就坑定是这道鸭汤了。”
    ………
    “太好了,娘娘,咱们晚上也送这汤去御书房吧,不行这汤贤妃送过了,咱们送其他两道菜……啊……”
    小李子自顾自话,还没说完,就被丽嫔一脚踹倒,此时的丽嫔可没了景康帝面前那娇俏温柔的模样,玉面微沉。
    “蠢货,御膳房没有菜谱怎么做,马晋是贤妃的女婿,那个老女人自然有菜谱能够照猫画虎。
    可本宫又去哪里去找这两道菜的菜谱,味道不对,皇上不喜欢,本宫丢的了就不是一回脸了。”
    小李子也反应过来,哭丧着脸:“娘娘,那我们怎么办……”
    话没说完,就又挨了一脚,丽嫔的暴脾气展露无疑。
    “怎么办,怎么办,什么事都让本宫想主意,那本宫养你们这群废物干什么。”
    小李子这次学聪明了,任凭丽嫔怎么发火也不出声了,反正多说多错。
    我不说话了,她总不能还找自己茬吧………
    小李子想的很好,可他还是低估了女人生气时不讲理的性格。
    见到小李子这副沉默是金的模样,丽嫔心里的火就更怒了,脸色阴沉:“好啊,脾气大了,如今都敢给本宫使脸色了是吧。”
    小李子大惊:“娘娘误会………”
    砰
    话没说完,一个红云四方仙姑瓶在他眼前三寸炸开,溅起的碎片崩了小李子一身。
    小李子肝胆俱裂:“娘娘……”
    砰
    丽嫔见失手了,眉头一皱,两步来到百宝架上,玉手抄过一个斗大的铜佛,直奔小李子扔去……
    又没中,不过看着地上被铜佛砸了一小坑,小李子都快吓疯了,又不敢躲,只得高声哀求丽嫔。
    “娘娘………啊………”
    这回中了,丽嫔拍了拍玉手:“抬下去找个太医,能治就治,治不了就报皇城司吧,就说……嗯……被架子掉下来的佛像砸的,另外这些东西都记在他身上……”
    “是,娘娘。”
    含香阁的宫人早就见怪不怪的收拾残局,脑袋活泛的太监都开始惦记小李子留下的副总管之位了………
    ………
    御书房
    景康帝可不知道他宠爱的丽嫔,刚刚威武的手毙了一个小太监,估计就是知道他也不会在意。
    宫里每天不明不白死的宫女太监多了,他要是一个一个的过问,政事也别处理了,所以这些腌糟事,只要不被捅出来,景康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甚至,对于景康帝来说,相比于小李子的性命,他可能更看重被丽嫔砸的那些官窑佛像………
    人命不值钱,这才是万恶封建社会的现实。
    ………
    吃饱了的景康帝,身上的不适也似乎消失了不少,也更有精力看《杂志》,此时的他就在看曹达华的访谈录。
    “………”
    柴月:“您被称为重案之虎,是朝廷重犯要犯恐惧的刑部官员,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曹达华:“首先,要感谢皇上的信任和刑部同僚的鼎力支持………
    我有一个目标,就是凡是我任上的重案、要案必破,务必不让这些伤害朝廷,伤害百姓的贼子逍遥法外………”
    “………”
    柴月:“您觉得您之所以能破这么多重案,最大的凭仗是什么。”
    曹达华:“首先,是皇上的支持………”
    “………”
    柴月:“我们知道,您是从刑部一个八品小官一步步坐到如今右侍郎的位置,而这其中遇到最大的贵人又是谁呢。”
    曹达华:“皇上!”
    “………”
    柴月:“问个敏感问题,您有……更进一步的打算吗。”
    曹达华:“全凭皇上安排,我是朝廷一块砖,皇上让我往哪搬,我往哪搬……”
    “………”
    ………
    通篇下来,曹达华言必景康帝恩德,也许外人看了,不免不屑的说上老曹一句马屁精。
    可这确是马晋征求了曹达华意见后,亲自辅导的成果,不然“砖、搬”之说,老曹从哪里知道的。
    前面说过,从底层上来的老曹虽然看重虚名,但更重实利。
    说白了,曹达华当刑部尚书这事,一万个人支持他,都不如景康帝点个头管用。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这篇文章说是给老曹宣传造势,还不如说是借机把曹达华举荐到景康帝面前,这才是马晋他们真正的目的。
    所以,也别说老曹忠心表的太直白了,太矜持怎么能让景康帝体会到曹大人的“拳拳之心”。
    ………
    而不出马晋他们的估计,这篇在旁人看来满文阿谀奉承的文章,落在景康帝眼中,就变成了………
    “这个曹达华倒是忠厚性子,老实人!”景康帝满脸笑容的赞道。
    什么是忠臣?
    这个界限很模糊,像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和著名贪官和珅,这两位是忠臣吗?
    估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否,这二人一个臭名昭著,一个贪污富己,无疑是大家眼里的蛀虫、奸臣。
    可大家公认的奸臣,在天启皇帝和乾隆的眼中就未必了。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权倾朝野,和珅富可敌国,一个人兼了十几个要职官衔,若没有天启、乾隆的信任和放纵,单单一个蒙惑一词可说不过去吧。
    每个皇帝都有一种识辨心腹的方式,而景康帝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听话和忠心。
    兵部尚书萧赫无甚大才,但就凭着对景康帝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坐到了六部尚书的位置。
    马晋能从一个小举人,一路青云直上,还娶了颜妍,其间固然有其他原因存在,但南郊救驾和他一直表现的对景康帝忠心耿耿,无疑是一锤定音的存在。
    曹达华这篇满满阿谀奉承的访谈,在其他人看来是没风骨,只知道媚上,但在景康帝眼中,也就变成了曹达华懂事知趣。
    臣子嘛,作为下属,什么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你让皇帝如何显示存在感,谁都这么干,久而久之,还要皇帝干什么………
    所以,立场决定,景康帝看这篇文章没什么不妥之处,甚至对其深以为然。
    ………
    当然,景康帝也不傻,忠心无才的虽然好掌控,但遇到正经事就用不上了,朝廷要想正常运转,还是需要一批真才实学的臣子的。
    所以曹达华这篇访谈,虽然让景康帝对他颇有好感,但仅凭这个,还不足以让景康帝对其委以重任,他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来。
    于是,紧接“名人访谈录”的,就是“重案之虎探案集”上面没别的,就是把曹达华的履历功绩贴了上去。
    ……
    奉文三年冬,西城一家绸缎铺,一家十五口被灭门,同月,案犯被曹达华抓捕……
    ………
    奉文六年七月,血龙案逃犯颜往、颜养被曹达华于京郊抓捕……
    ………
    景康二年三月,朝廷和蒙古大战,曹达华被命令联合黑衣卫、顺天府扫荡京中蒙古细作,历时三月,曹共捉拿蒙古细作一百余人,比其他两个衙门的总合还要多………
    ………
    景康帝十年,京中大乾钱庄被盗,七日后,案子告破,主办此案官员就是曹达华……
    ………
    还有,景康帝十一年五月的百童疑失案……
    景康帝十三年的红靴子采花大盗案………
    景康帝十五年的护城河碎尸案………
    景康帝十七年的剖心案………
    ………
    一连列举了上百条之多,有些名声大,案情比较离奇的案子还重点介绍了一番,满篇文章读下来,让人不由感慨老曹不愧重案之虎之称。
    景康帝也是眼中异彩涟涟,没想到朝中还有如此能耐出众的臣子。
    说实话,这些案子不少景康帝都曾听说过,甚至有些也知道是曹达华的功劳,但他还真不清楚曹达华破了这么多案子。
    此番《杂志》将这上百条案子一口气摆在他的面前,给予景康帝的冲击力还真不小。
    敲了敲面前的矮桌,景康帝陷入了沉思,刑部大动在即,曹达华却突然登上了《杂志》,还占据了不小的板块,大出风头。
    这其中的心思,景康帝不是看不出来,不过看出来归看出来,见到曹达华这惊人的履历,和其“忠厚性子”,景康帝还真起了爱才之心。
    “花子虚,去吏部和刑部取来曹达华的资料来,记住,不要声张。”景康帝停下沉吟,吩咐了花子虚一句。
    还是再观摩观摩,另外再问一下刑部尚书麦雷的意见,他在刑部几年了,对继任人选应该有些章程。
    花子虚匆匆离去,景康帝又翻了几页,就看到游见的文章,哑然失笑。
    “游子闻(字)也坐不住了………”
    ………
    ps:推本朋友的书《明末流民帅》
    主要讲述的是普通现代人,穿越成天启七年十岁的流民少年,跟在流民帅们身后讨生活。
    一路成长,有老师教授他,有长者庇护他,有同伴敬爱他。
    潮起潮落一甲子,如岸上礁翁坐看风云涌。
    前期随大流,中期扛大旗,后期定局面。
    ………
    最后,限免求票………
为您推荐